王徵望向焦勖,投去一個讚許的目光。


    “陛下,焦主事所言大善,然尺度即使精確到分、重量精確到錢,仍無法真正精細化,焦主事以為如何?”


    “侍郎大人,下官深以為然。”


    言罷,兩人眉頭緊鎖一籌莫展,其他人也陷入沉思之中。


    崇禎很高興,對問題都知道深入化探索了,這就是他想要的。


    便溫言道:


    “朕以為,無論稱量器具還是規尺,增加一些度量單位,諸位愛卿心中憂慮,便可迎刃而解!”


    “請陛下訓示!”


    見大家都來了興趣,準備伸起耳朵聆聽,崇禎微笑道:


    “朕決議,工部重新定出統一器具,並作為大明全國母本。


    一斤十六兩製需要細化,增加一個更小的克。


    規尺則要作調整統一,並增加微小計量單位,速速筆墨伺候!”


    “遵旨!”


    不多時桌案上器物被收空,一官員將筆墨紙硯奉上。


    崇禎快速寫畫起來。


    重量方麵,在斤、兩、錢基礎上,增加噸、克兩個計量單位。


    2000斤為一噸,1兩分為10錢,又分為50克。


    見大家有所疑惑,便一一講其適用性,帶來的好處等等,聽得眾人眉頭漸漸舒展。


    如此定製,對於超大物件就可計算成噸位。


    而比如火器藥量等微小配量,便有了新名稱,不需要進行預估。


    為讓未來科學研究更具體,還畫出個幾百年後的天平秤模樣,專門稱小物件。


    將原理說通透,眾人如茅塞頓開。


    崇禎清楚,明朝至民國,華夏均為十六兩製。


    一斤相當於後世約595克,“半斤八兩”這句話,就是這麽來的。


    原本想把一斤調整成後世500克,但想到牽涉金銀貨幣,隻能作罷。


    至於部分符不符合後世標準,已沒必要糾結。


    反正未來要將華夏文明廣撒四方,到那個時候,大明的標準就是國際通用標準!


    接著說尺度。


    大明規尺分為營造尺、量地尺、裁衣尺三種。


    分別約合後世32厘米、32.7厘米、34厘米,非常淩亂。


    為規範統一,隻采用一個尺度。


    以量地尺、裁衣尺二者之平均數,作為新度量。


    新增米、分、厘、毫四個計量單位。


    裁衣織布,仍以尺、寸、分計量;量地按原有頃、畝、丈規製,也可用新單位;距離、器物,則一律執行新標準。


    一裏等於500米;一米等於10分,又等於3尺;10厘為1分,1厘又等於10毫;


    1畝等於60平方丈,又約合667平方米。


    原有步距單位不變,1步仍等同於5尺。


    王徵消化了一陣,眼睛才變得明亮起來,而後讓大家傳看。


    崇禎見狀沒有說啥,革新嘛,需要過程適應。


    如此這般是好是壞,大家心頭都有數。


    過了會兒見眾人神態自若,尤其王徵焦勖,臉上都露出喜色。


    按聖上所言,他們想到和沒想到的,全都予以解決。


    對當今天子智慧,心中點了若幹個“讚”。


    崇禎很滿意,事情就這些了。


    臨走前向眾人勉勵一番,要求盡快作出樣稱樣尺母本,天平秤也要抓緊研製。


    其實還有個東東崇禎沒有說,那就是計算糧食的“鬥”和“石”。


    想到這個不需要工部費神,也就算了。


    鬥與石屬於容積,十鬥為一石,一石約為154明斤,折合三百多年後的約93公斤。


    采用容積計算糧米,老百姓非常吃虧,官紳商人大鬥進小鬥出,就是基於這個症結。


    崇禎打算待工部樣稱大量生產後,取締鬥石計量。


    這種漏洞過大的東西,還是成為曆史比較好。


    ......


    從工部出來,又去往兵部,召來兵部幾個侍郎郎中,了解了些兵部事務。


    兵部兩位侍郎,對王業浩要熟悉些,乃王陽明曾侄孫。


    梁廷棟有多少才能暫且不知,這也是暫未更換的原因,往後看看再說。


    上午就走了兩個部門,而後才迴宮批閱奏本。


    ......


    不多時,曹化淳李若鏈求見。


    “啟稟皇爺,經東廠與錦衣衛連夜徹查,本次涉案文武及宦官,現銀已全部統計完畢。


    珠寶字畫已登記造冊,田產店麵預計半個月清點完成,初步估計京畿周邊不低於10萬畝良田!”


    “嗯,很好,二位愛卿辛苦!”


    “多謝皇爺(陛下)!”


    “查抄現銀幾何?”


    “稟皇爺,查得高啟潛、杜勳等宦官,共計一百二十二萬餘兩;


    查得溫體仁等文武,在京財產一百八十三萬四千餘兩;


    收繳勳貴非法所得,連同成國公府上現銀,共約三百八十三萬兩!”


    崇禎聽得心潮起伏,嘖嘖,錢真特麽多!


    雖早有預料,可當真正麵對,還是不免心驚肉跳。


    苟日的,這下蛋蛋和白腚露出來了吧,死一萬次都不足惜!


    “皇爺,以上現銀,加上勳貴罰銀二百七十萬,合計共九百五十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九兩。


    黃金二萬三千一百兩,玉器珠寶三十三車。”


    “嗯......”


    這還沒有抄勳貴的家,若按曆史軌跡,到9年後這幫人的財富將更多。


    崇禎緩了好一陣,才再度開口:


    “告訴朕,文官中現銀大概情況如何?朕隻要大致數額。”


    曹化淳翻了翻賬冊:


    “迴稟皇爺,唐世濟40萬兩居首,溫體仁一百餘兩最少,湖州那邊已派人前去查驗。”


    “那排在溫體仁之前的呢?”


    “劉宇亮15萬兩,薛國觀18萬......”


    “可以了,駱養性、嘉定伯呢?”


    “駱養性62萬,嘉定伯約43萬兩。


    “可恥啊!大明恥辱啊!”


    崇禎感歎道,臉色陰晴不定。


    苟日的駱養性,連同他死去的老爹,都不是什麽好鳥,轉而問向李若鏈:


    “李愛卿,宣府情況如何?”


    “稟陛下,兩個晉商在京管事均已認罪。


    臣已嚴令高文采順藤摸瓜,過段時日便有消息!”


    “一定注意保密!”


    “遵旨!”


    頭兩天之所以禁勳貴們的足,就是存在這方麵考量。


    “曹大伴!”


    “奴婢在!”


    “告訴王德化,洛陽方麵也要加緊搜集,朕還缺錢得很!”


    “奴婢遵旨!”


    崇禎很憤怒,當然,開心成分則更多。


    都是哥的儲錢罐啊,這是混蛋們僅留的剩餘價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