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曹化淳手中冊子,崇禎嘴角微微上揚,又止不住歎息搖頭。
那一項項文字,無不觸目驚心,片刻後說道:
“所得現銀,先納入內帑,朕下一步再分配。
古玩字畫田產店鋪,徹查後即刻稟報朕,朕有大用,都下去吧!”
“奴婢(臣)告退!”
“哈哈哈......”
崇禎突地開懷大笑,聲音響徹暖閣。
走到門口的曹李二人聽到背後笑聲,相互對視一眼。
連走路的姿勢,仿佛都變得更有“王八之氣”。
王承恩心裏也美滋滋的,皇帝登基這些年頭,隻有鏟除魏忠賢時,才這般暢快過。
十多天來內帑支出175萬,現銀都快見底了。
國庫更是已經被掏空,這下終於久旱逢甘霖。
“王大伴!”
“奴婢在!”
“派人通知內閣、六部尚書督察院,未時到暖閣議事!”
“奴婢遵旨!”
王承恩匆匆出門,崇禎挪了挪龍屁股,將龍腿放在禦案上。
這一姿勢,前世在辦公室沒少幹,這一時空還第一次享用。
當下終於有點錢了,待徹底拿下晉商及勳貴,再弄掉幾個宗室,預計還能搞到數千萬現銀。
那才算真正的有錢,不過這些都僅為暫時解渴,並非長久之計。
看著幾日前讓太監們照抄的兩份綱要,崇禎陷入沉思。
......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賜坐!”
“多謝陛下!”
已經是第二迴賜坐,皇帝定了規矩,諸位大員不再那麽拘謹。
“諸位愛卿,朕今日叫你等前來是有要事相商,不知兵部戶部諸事,愛卿們籌劃到何種地步?”
孫承宗作揖:
“啟稟陛下,臣已將調兵等事理清,此乃調兵策略及衛所整頓草案,請陛下禦覽。”
說完從袖中掏出幾頁紙張,雙手呈上。
調兵策略比較詳盡,3萬關寧軍分別從吳襄、祖大壽各部進行分抽。
人數1千至5千不等,如此避免了到前線後過份抱團。
丁魁楚迴京麵聖後,已立即赴兩淮上任,帶兵布防南直隸至湖廣一線。
衛所整治從京畿地區、陝西、河南開始,列出了相應實施方案。
崇禎連連點頭,看來孫承宗著實花了一番功夫。
當然,自己的點撥及思路,才是這份策略的主導思想。
“孫愛卿辛苦!”
“多謝陛下!”
“軍機大臣人選是否已定下?”
“已妥善!”
“是何人等?”
“以臣為首,範景文次之,餘者二人為候恂、盧象升。”
“嗯,甚好,朕準了!”
孫承宗心中暗笑,其實這幾個人,在軍營時皇帝就已明示。
這下讓自己當麵報出來,顯然是借他人之口說出。
崇禎如此安排,主要是為提高兵事效率。
侯恂盧象升在外地,朝中軍機當下相當於隻有兩個人參與,這樣更加便捷高效。
他倆早遲都會迴京,反正位子先給留著。
“畢愛卿!”
“臣在!”
“你的開源節流籌劃書,進展如何?”
畢自嚴麵帶愧色作揖:
“啟奏陛下,臣尚需時日方能成書,請陛下恕罪!”
“無妨,朕不會催促,愛卿隻需於下月內拿出方案即可,屆時交由內閣審閱,最終形成政令。”
下個月?時間是不是太長了?
畢自嚴有點納悶,他再弄個兩三天便可搞定,何須等下月。
不容他多想,禦案上聲音傳來:
“朕寫了份戶部革新綱要,畢愛卿的籌劃書要以此綱要為根本,朕現在提出來,由諸位愛卿商議!”
畢自嚴懂了,原來還有新東西。
諸臣很是狐疑,一個綱要就能讓國庫有錢?
崇禎接著道:
“朕欲將戶部各司職能予以細化,並增設相應機構,分為六個下屬衙門。
其一,田賦司原有職能不變,但不再管理黃冊;
商稅司重新劃定各類稅率,原則上不低於百抽五。
新增礦稅、土地交易稅、房產購銷稅等等。”
眾臣聽得一愣一愣,看來搞錢終究離不開稅收。
“其二,取消市泊司,改為關稅司;
關稅不低於十抽一,進關出關都要收取。
其三,將工部屯田司撤銷,並入戶部,與戶部田地司合並,改稱國土司。
當下主要事務,乃實施全國土地清丈,清查隱田,重繪魚鱗冊!
其四,成立工商司,管理店鋪、作坊、酒樓、客棧等各種營私造局,發放牌照,管理日常。
其五,單獨成立戶籍司,未來兩年要將大明百姓一一排查,編造最新黃冊。
其六,新設立財政司,各司庫倉統歸財政司管轄,其它衙門原有收稅機構統統撤銷!
全國各類稅賦,收取後一律歸入財政司,所有開支均從財政司支出。”
大員們靜靜聽完,全都眉頭緊鎖。
這個動作很大,聽起來也較為明確。
像清丈土地、清查人口之類,大明快兩百年沒做過了,的確應該進行清理。
大明的收稅機構,也實在太多太雜。
地方州縣繳稅時,要交到高達20餘個部門,規範一下完全必要。
但重開關稅、征收礦稅等,該如何推行?
是否存在與民爭利?
當初“隆慶開關”最終雷聲大雨點小,沿海是啥樣還啥樣,而且有違祖製。
至於礦稅,在場很多人都是四朝元老,想當年被萬曆爺,玩得那叫“民怨四起”。
那政策根本不得人心,萬曆爺臨死前才下旨取消。
隻是如今皇帝態度決絕,他們幾個倒不敢有多大意見,就擔心下麵的人。
屆時朝堂內外,反對聲或是懈怠者肯定一大片。
該如何收場?
崇禎將反應盡收於心,高聲道:
“朕知道卿等有話說,暫且稍安勿躁!
諸卿先將綱要看完,上麵很詳盡,爾等看後再進言不遲!”
眾臣接過,細細翻閱起來。
崇禎舉起茶杯,等待他們消化。
大明機構及製度,可以說是秦漢以來最健全的朝代。
可惜稅率太低太單一,導致國庫一直不充盈。
然而大明底層百姓卻又不堪重負,完全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戶部職能尤其財政方麵,必須進行大刀闊斧改革。
隻有讓財稅徹底走向正規化、正常化,大明方可起死迴生。
那一項項文字,無不觸目驚心,片刻後說道:
“所得現銀,先納入內帑,朕下一步再分配。
古玩字畫田產店鋪,徹查後即刻稟報朕,朕有大用,都下去吧!”
“奴婢(臣)告退!”
“哈哈哈......”
崇禎突地開懷大笑,聲音響徹暖閣。
走到門口的曹李二人聽到背後笑聲,相互對視一眼。
連走路的姿勢,仿佛都變得更有“王八之氣”。
王承恩心裏也美滋滋的,皇帝登基這些年頭,隻有鏟除魏忠賢時,才這般暢快過。
十多天來內帑支出175萬,現銀都快見底了。
國庫更是已經被掏空,這下終於久旱逢甘霖。
“王大伴!”
“奴婢在!”
“派人通知內閣、六部尚書督察院,未時到暖閣議事!”
“奴婢遵旨!”
王承恩匆匆出門,崇禎挪了挪龍屁股,將龍腿放在禦案上。
這一姿勢,前世在辦公室沒少幹,這一時空還第一次享用。
當下終於有點錢了,待徹底拿下晉商及勳貴,再弄掉幾個宗室,預計還能搞到數千萬現銀。
那才算真正的有錢,不過這些都僅為暫時解渴,並非長久之計。
看著幾日前讓太監們照抄的兩份綱要,崇禎陷入沉思。
......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賜坐!”
“多謝陛下!”
已經是第二迴賜坐,皇帝定了規矩,諸位大員不再那麽拘謹。
“諸位愛卿,朕今日叫你等前來是有要事相商,不知兵部戶部諸事,愛卿們籌劃到何種地步?”
孫承宗作揖:
“啟稟陛下,臣已將調兵等事理清,此乃調兵策略及衛所整頓草案,請陛下禦覽。”
說完從袖中掏出幾頁紙張,雙手呈上。
調兵策略比較詳盡,3萬關寧軍分別從吳襄、祖大壽各部進行分抽。
人數1千至5千不等,如此避免了到前線後過份抱團。
丁魁楚迴京麵聖後,已立即赴兩淮上任,帶兵布防南直隸至湖廣一線。
衛所整治從京畿地區、陝西、河南開始,列出了相應實施方案。
崇禎連連點頭,看來孫承宗著實花了一番功夫。
當然,自己的點撥及思路,才是這份策略的主導思想。
“孫愛卿辛苦!”
“多謝陛下!”
“軍機大臣人選是否已定下?”
“已妥善!”
“是何人等?”
“以臣為首,範景文次之,餘者二人為候恂、盧象升。”
“嗯,甚好,朕準了!”
孫承宗心中暗笑,其實這幾個人,在軍營時皇帝就已明示。
這下讓自己當麵報出來,顯然是借他人之口說出。
崇禎如此安排,主要是為提高兵事效率。
侯恂盧象升在外地,朝中軍機當下相當於隻有兩個人參與,這樣更加便捷高效。
他倆早遲都會迴京,反正位子先給留著。
“畢愛卿!”
“臣在!”
“你的開源節流籌劃書,進展如何?”
畢自嚴麵帶愧色作揖:
“啟奏陛下,臣尚需時日方能成書,請陛下恕罪!”
“無妨,朕不會催促,愛卿隻需於下月內拿出方案即可,屆時交由內閣審閱,最終形成政令。”
下個月?時間是不是太長了?
畢自嚴有點納悶,他再弄個兩三天便可搞定,何須等下月。
不容他多想,禦案上聲音傳來:
“朕寫了份戶部革新綱要,畢愛卿的籌劃書要以此綱要為根本,朕現在提出來,由諸位愛卿商議!”
畢自嚴懂了,原來還有新東西。
諸臣很是狐疑,一個綱要就能讓國庫有錢?
崇禎接著道:
“朕欲將戶部各司職能予以細化,並增設相應機構,分為六個下屬衙門。
其一,田賦司原有職能不變,但不再管理黃冊;
商稅司重新劃定各類稅率,原則上不低於百抽五。
新增礦稅、土地交易稅、房產購銷稅等等。”
眾臣聽得一愣一愣,看來搞錢終究離不開稅收。
“其二,取消市泊司,改為關稅司;
關稅不低於十抽一,進關出關都要收取。
其三,將工部屯田司撤銷,並入戶部,與戶部田地司合並,改稱國土司。
當下主要事務,乃實施全國土地清丈,清查隱田,重繪魚鱗冊!
其四,成立工商司,管理店鋪、作坊、酒樓、客棧等各種營私造局,發放牌照,管理日常。
其五,單獨成立戶籍司,未來兩年要將大明百姓一一排查,編造最新黃冊。
其六,新設立財政司,各司庫倉統歸財政司管轄,其它衙門原有收稅機構統統撤銷!
全國各類稅賦,收取後一律歸入財政司,所有開支均從財政司支出。”
大員們靜靜聽完,全都眉頭緊鎖。
這個動作很大,聽起來也較為明確。
像清丈土地、清查人口之類,大明快兩百年沒做過了,的確應該進行清理。
大明的收稅機構,也實在太多太雜。
地方州縣繳稅時,要交到高達20餘個部門,規範一下完全必要。
但重開關稅、征收礦稅等,該如何推行?
是否存在與民爭利?
當初“隆慶開關”最終雷聲大雨點小,沿海是啥樣還啥樣,而且有違祖製。
至於礦稅,在場很多人都是四朝元老,想當年被萬曆爺,玩得那叫“民怨四起”。
那政策根本不得人心,萬曆爺臨死前才下旨取消。
隻是如今皇帝態度決絕,他們幾個倒不敢有多大意見,就擔心下麵的人。
屆時朝堂內外,反對聲或是懈怠者肯定一大片。
該如何收場?
崇禎將反應盡收於心,高聲道:
“朕知道卿等有話說,暫且稍安勿躁!
諸卿先將綱要看完,上麵很詳盡,爾等看後再進言不遲!”
眾臣接過,細細翻閱起來。
崇禎舉起茶杯,等待他們消化。
大明機構及製度,可以說是秦漢以來最健全的朝代。
可惜稅率太低太單一,導致國庫一直不充盈。
然而大明底層百姓卻又不堪重負,完全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戶部職能尤其財政方麵,必須進行大刀闊斧改革。
隻有讓財稅徹底走向正規化、正常化,大明方可起死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