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證實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一邊心不在焉的下著棋,一邊腦子飛速的轉動著。
胤礽說小十二起碼活得久,那就說明胤礽活的時間不如十二,否則他不可能這麽羨慕。
康熙的心放下去了一半,然後又提了起來。
他忽然意識到,既然胤礽活動不久,又怎麽會知道末代的事兒呢?
康熙滿心疑惑,即便已經知道到胤礽年歲不大就沒了,心中卻沒有半分心痛的感覺,有的隻有對大清國祚的憂慮。
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對胤礽這個兒子的感情,遠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麽深厚。
把思緒都壓迴心底,康熙接著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史書上記載的東西也未必都是真的。”
“額……”
胤礽詫異地看了一眼康熙,史書上記載的東西確實都不一定是真的,可那也是從唐太宗開始的啊。
雖然他不否認唐太宗的戰績,可他對他也喜歡不起來。
他曾威逼史官修改起居注,導致後來的皇帝有樣學樣,讓唐朝之後的史書參考性大打折扣。
而且,最讓胤礽深惡痛絕的一點,搶老子皇位這件事是從李世民開始的,玄武門之變算是給曆代的皇子們打了個樣。
他如果不是太子,那麽肯定會把唐太宗當偶像供著!
隻可惜,他好死不死穿成了胤礽。
七八個兄弟盯著他屁股底下的位置的倒黴皇太子。
真是……令人扼腕!
康熙見他沒反應,皺了皺眉,又試探道,
“始皇確實是個雄才偉略的人,但大秦一統後的國祚太短了,僅十四年就被推翻了,大唐好歹持續了近三百年。”
提到這個,胤礽也有些心塞,
“那確實……”
‘可惜了我那迷人又可愛的老祖宗啊。’
康熙眉頭一皺,又是這句。
他清楚地知道胤礽心聲裏的老祖宗是始皇嬴政,可按照地域劃分,始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滿人的祖宗。
這樣亂認祖宗的毛病是從哪學的?
康熙有些生氣,又落一子,
“朕隻期望大清國祚綿延不絕。”
胤礽嘴上附和,
“一定會的!”
心裏卻是另一番光景,
‘可拉倒吧,還綿延不絕,雖然大清的皇帝們沒一個昏庸無道的,也不可能綿延不絕。
有句話說得好啊,怎麽來的,就怎麽失去,就八旗內部不工、不商、不兵、不農的運行機製,時間長了除了有差事的那一批,其他人都得廢。
老頭子一生都在為自己姓愛新覺羅而驕傲,怎麽也想不到幾百年後他的後代子孫把自己的姓都給改了吧?’
想到這兒,胤礽有幾分幸災樂禍,
‘為了找活幹養活自己,他們甚至連自己是滿人這迴事兒都不敢向外透露,不過……大清國祚是多少年來著?好像跟大明差不多吧……’
胤礽有些不確定。
隨即他就看到康熙胡亂的把手中的棋子放到一個位置,胤礽眼睛一亮,
“吃!”
而後趕忙把自己的黑棋下到那一枚白棋的旁邊,然後喜笑顏開,
“阿瑪,你輸了!”
康熙魂不守舍的看了一眼棋盤,而後硬擠出一絲笑容,誇讚道,
“不錯,朕今日有些乏,你先迴毓慶宮梳理一番今日朝堂上的內容,明日再接著上朝旁聽。”
‘啊?還去啊?’
胤礽樂極生悲,心情急轉直下,卻也不敢表露出來,站起身道,
“是,兒子告退。”
康熙坐在原地,看著胤礽逐漸遠去的背影,心裏的情緒翻湧著,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大清的國祚……竟與大明差不多嗎?
還有,到底發生了什麽,才叫滿人走到了集體改姓的地步?
怎麽來的,就怎麽失去嗎?
胤礽的心聲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康熙陷入迷茫。
接下來的幾天,康熙都是一模一樣的操作,從胤礽的心聲裏套出了不少信息,其中包括他自己在位的時間,胤礽上輩子活的年紀,以及曆史上唯一累死的皇帝年號叫雍正。
至於其他的,大多都與胤礽是如何看待大清的國策,以及滿漢之間的矛盾。
在這樣的試探之下,康熙的精神一日比一日萎靡。
不曾聽到胤礽的心聲之前,他一直自傲於自己的功績,他八歲登基,十三歲親政,十六歲除掉鼇拜,二十四歲平定三藩,兢兢業業從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一直以為,大清會在他的治理之下日益昌盛,國祚綿延,將來有一日後世子孫會把他拿出來與秦皇漢武作比較,誇他是千古聖君。
怎麽也沒想到,原來大清走向衰亡的種子,是他親手種下的。
胤礽說的不錯。
得位不正的人都心虛,唐太宗是,明成祖亦是。
而大清,或者說是滿人,得國不正。
要知道滿人的祖先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承過大明恩惠,可到頭來卻反了大明。
即便他再怎麽粉飾,也掩蓋不了愛新覺羅家族愧對朱家的事實。
或許真如胤礽所言,他日後也會步這兩人的後塵,瘋狂壓榨漢人以示滿人血統高貴地位尊崇。
康熙絲毫沒意識到,他已經開始反思自己了,這在之前是不可能出現的事。
九月初,康熙派去漠南準格爾部的探子終於傳迴了消息,噶爾丹近期有調集兵力的異動。
胤礽的心聲就此得到了證實。
那一日,康熙將身邊所有,包括梁九功在內的內侍都趕了出去,自己在暖閣裏枯坐了一整日,晚膳都沒吃。
當晚燒了幾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張,除了康熙,沒人知道那上麵記載了什麽。
隻是從那日開始,康熙對待胤礽的態度更好了些,對待漢臣的態度,貌似也寬和了幾分。
時間一晃,來到了胤礽出閣這天。
胤礽寅時就被何柱兒從床上薅起來了。
太子朝服一層一層的往身上套,哪怕夜裏的氣溫已經有些寒涼,胤礽穿完太子朝服也出了一身的汗。
然後就是跟著禮儀官去拜謝皇父,緊接著去奉先殿祭拜祖宗,再迴文華殿率領滿漢大學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員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禮。
最後就是胤礽的課業展示了。
一整套流程下來,胤礽感覺身體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
胤礽說小十二起碼活得久,那就說明胤礽活的時間不如十二,否則他不可能這麽羨慕。
康熙的心放下去了一半,然後又提了起來。
他忽然意識到,既然胤礽活動不久,又怎麽會知道末代的事兒呢?
康熙滿心疑惑,即便已經知道到胤礽年歲不大就沒了,心中卻沒有半分心痛的感覺,有的隻有對大清國祚的憂慮。
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對胤礽這個兒子的感情,遠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那麽深厚。
把思緒都壓迴心底,康熙接著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史書上記載的東西也未必都是真的。”
“額……”
胤礽詫異地看了一眼康熙,史書上記載的東西確實都不一定是真的,可那也是從唐太宗開始的啊。
雖然他不否認唐太宗的戰績,可他對他也喜歡不起來。
他曾威逼史官修改起居注,導致後來的皇帝有樣學樣,讓唐朝之後的史書參考性大打折扣。
而且,最讓胤礽深惡痛絕的一點,搶老子皇位這件事是從李世民開始的,玄武門之變算是給曆代的皇子們打了個樣。
他如果不是太子,那麽肯定會把唐太宗當偶像供著!
隻可惜,他好死不死穿成了胤礽。
七八個兄弟盯著他屁股底下的位置的倒黴皇太子。
真是……令人扼腕!
康熙見他沒反應,皺了皺眉,又試探道,
“始皇確實是個雄才偉略的人,但大秦一統後的國祚太短了,僅十四年就被推翻了,大唐好歹持續了近三百年。”
提到這個,胤礽也有些心塞,
“那確實……”
‘可惜了我那迷人又可愛的老祖宗啊。’
康熙眉頭一皺,又是這句。
他清楚地知道胤礽心聲裏的老祖宗是始皇嬴政,可按照地域劃分,始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滿人的祖宗。
這樣亂認祖宗的毛病是從哪學的?
康熙有些生氣,又落一子,
“朕隻期望大清國祚綿延不絕。”
胤礽嘴上附和,
“一定會的!”
心裏卻是另一番光景,
‘可拉倒吧,還綿延不絕,雖然大清的皇帝們沒一個昏庸無道的,也不可能綿延不絕。
有句話說得好啊,怎麽來的,就怎麽失去,就八旗內部不工、不商、不兵、不農的運行機製,時間長了除了有差事的那一批,其他人都得廢。
老頭子一生都在為自己姓愛新覺羅而驕傲,怎麽也想不到幾百年後他的後代子孫把自己的姓都給改了吧?’
想到這兒,胤礽有幾分幸災樂禍,
‘為了找活幹養活自己,他們甚至連自己是滿人這迴事兒都不敢向外透露,不過……大清國祚是多少年來著?好像跟大明差不多吧……’
胤礽有些不確定。
隨即他就看到康熙胡亂的把手中的棋子放到一個位置,胤礽眼睛一亮,
“吃!”
而後趕忙把自己的黑棋下到那一枚白棋的旁邊,然後喜笑顏開,
“阿瑪,你輸了!”
康熙魂不守舍的看了一眼棋盤,而後硬擠出一絲笑容,誇讚道,
“不錯,朕今日有些乏,你先迴毓慶宮梳理一番今日朝堂上的內容,明日再接著上朝旁聽。”
‘啊?還去啊?’
胤礽樂極生悲,心情急轉直下,卻也不敢表露出來,站起身道,
“是,兒子告退。”
康熙坐在原地,看著胤礽逐漸遠去的背影,心裏的情緒翻湧著,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大清的國祚……竟與大明差不多嗎?
還有,到底發生了什麽,才叫滿人走到了集體改姓的地步?
怎麽來的,就怎麽失去嗎?
胤礽的心聲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康熙陷入迷茫。
接下來的幾天,康熙都是一模一樣的操作,從胤礽的心聲裏套出了不少信息,其中包括他自己在位的時間,胤礽上輩子活的年紀,以及曆史上唯一累死的皇帝年號叫雍正。
至於其他的,大多都與胤礽是如何看待大清的國策,以及滿漢之間的矛盾。
在這樣的試探之下,康熙的精神一日比一日萎靡。
不曾聽到胤礽的心聲之前,他一直自傲於自己的功績,他八歲登基,十三歲親政,十六歲除掉鼇拜,二十四歲平定三藩,兢兢業業從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一直以為,大清會在他的治理之下日益昌盛,國祚綿延,將來有一日後世子孫會把他拿出來與秦皇漢武作比較,誇他是千古聖君。
怎麽也沒想到,原來大清走向衰亡的種子,是他親手種下的。
胤礽說的不錯。
得位不正的人都心虛,唐太宗是,明成祖亦是。
而大清,或者說是滿人,得國不正。
要知道滿人的祖先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承過大明恩惠,可到頭來卻反了大明。
即便他再怎麽粉飾,也掩蓋不了愛新覺羅家族愧對朱家的事實。
或許真如胤礽所言,他日後也會步這兩人的後塵,瘋狂壓榨漢人以示滿人血統高貴地位尊崇。
康熙絲毫沒意識到,他已經開始反思自己了,這在之前是不可能出現的事。
九月初,康熙派去漠南準格爾部的探子終於傳迴了消息,噶爾丹近期有調集兵力的異動。
胤礽的心聲就此得到了證實。
那一日,康熙將身邊所有,包括梁九功在內的內侍都趕了出去,自己在暖閣裏枯坐了一整日,晚膳都沒吃。
當晚燒了幾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張,除了康熙,沒人知道那上麵記載了什麽。
隻是從那日開始,康熙對待胤礽的態度更好了些,對待漢臣的態度,貌似也寬和了幾分。
時間一晃,來到了胤礽出閣這天。
胤礽寅時就被何柱兒從床上薅起來了。
太子朝服一層一層的往身上套,哪怕夜裏的氣溫已經有些寒涼,胤礽穿完太子朝服也出了一身的汗。
然後就是跟著禮儀官去拜謝皇父,緊接著去奉先殿祭拜祖宗,再迴文華殿率領滿漢大學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員向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禮。
最後就是胤礽的課業展示了。
一整套流程下來,胤礽感覺身體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