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章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大師兄和十一師兄訂婚了,一是恭喜他們,二呢我得去把前麵大師兄老婆是普通人的設定改了。因為平白無故多了那麽多工作量,所以把他們倆寫在這一章的開頭水點字數。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蘇軾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及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民間傳說端午節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的說法,但最廣為流傳是紀念屈原,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楚國人不舍賢臣屈原,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魚分食,人們自發蕩舟江河以驅散魚群,或投米團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後來這個風俗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端午習俗。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唿,《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幹地支,根據幹支曆,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一躍成為主流的稱唿。


    據文獻記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古越人最早的曆法是幹支曆,以天地純陽之氣極盛(《易經》:飛龍在天)的午月午日為龍圖騰祭祀日。據河姆渡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或更早),越地就有了競渡所用的獨木舟和木槳。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隻在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流行,後來才傳到長江上遊和北方中原地區。


    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漢代時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就現有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嚐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辟兵繒”了。風俗作為一種社會生活方式來說,隨著社會發展,一方麵要受到上層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另一方麵曆史上許多仁人誌士的活動,也必然會在風俗生活中積澱。因此,本來端午節起源於民間的原始崇拜,但是到了漢末魏晉時,就又被賦予紀念曆史人物的內容。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且節日風俗活動,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麵,一方麵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麵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


    宋代,端午節風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北方無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競渡。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


    所以端午節該快樂還是得快樂。


    而端午在道教中又叫地臘節。


    《赤鬆子章曆》把全年分為五臘,全稱“五臘日”,即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王侯臘。地臘節之名也因此而來。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


    在《道書》中,地蠟成為祭祀祖先和請求贖罪解厄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解厄,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據《雲笈七箋》記載: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解厄。


    玄霄派承襲正一玉堂派道統,開派掌門維玄子座下七大弟子,以白虎七宿為道號,除六弟子劍參收徒十九以外,其餘六個師兄弟收徒最多不過四人,是以整個門派嫡係不足50人,加上沒有修行潛質的道人整個門派也就百人左右。


    此次羅天大醮一共七天,前三天並不對外開放是修行者的活動。


    另外127個門派前來觀禮的人加起來也不過四百之數,加上受邀前來的散修、九科,國安,軍隊和其他有關部門,整個山上的修行者有大概五百之數。


    唐澤因為要參加道戰所以這幾日也被安排在山門口負責迎接賓客露露臉。


    眉山龍崖觀的來人是奧拉道人朱旺和其弟子修竹,聽聞唐澤會代表玄霄參加道戰也是驚歎不已。


    “梁二哥?你怎麽來了!”在把奧拉道人和修竹送進山門後唐澤又見到隻身前來的梁家二爺梁孝。


    “哈哈哈哈,你請柬都送了我怎麽不好意思不來。”梁孝晃了晃手中的請柬。


    “哈哈哈,歡迎歡迎,老太太身體可還好啊。”唐澤並不知道在他們那天離去之後梁老太就死了。梁孝自然也不會跟他說實話,隻是說在他們離開後沒幾日老太太就壽終正寢了。


    二人一起唏噓一陣,梁孝便拿著唐澤給的地圖獨自進山門溜達了。


    因為玄霄派和政府簽了合作協議,要為九科以及軍方國安培養相關人員,所以便斥巨資在山裏修了酒店,這個酒店擁有660畝的原始森林,湖泊和森林溫泉等22項運動休閑娛樂項目。


    酒店占地麵積近66萬平方米,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館內古木參天、綠水環繞、鳥語花香,幢幢別墅鑲嵌於鹿泉山林海碧波之中,自然環境無與倫比。


    酒店有行政標間、行政單間、豪華標間、豪華單間、行政套房、豪華套房、總統套房共568間,每一扇窗戶都是一幅風景畫,每間客房都能唿吸到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同時擁有6個不同規格的會議廳、配備了同聲傳譯係統、多媒體投影係統等先進的會議設備並提供全程跟蹤的會議專業化服務,以及兼具室內、外高品質氡溫泉。


    酒店總體布局背山麵水,分散對應;單體建築依山取勢,形成獨特的建築向下延伸式構造,足不出戶,即可領略館內無與倫比的自然環境。俯視全館,9幢別墅式樓層分別掩映於峰巒之側,山穀之中,湖泊之隅,其間更有樓台、水榭、小橋和客人專用散步小道相接,整體上形成自然風光和樓台亭閣相融相生的獨有景致。炎炎夏日,足履其間,一路鳥語花香,密林漸行漸遠,牽你衣衫的是柔荊,戀你鞋的是草籽,唿吸著樹葉芬芳,有清涼從足底穿過,隻透心脾。


    唿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著來自森林的濕潤和風的撫摩,傾聽著大自然的低吟淺唱。在晨曦薄霧籠罩的鹿泉泉畔,伸個懶腰便能輕鬆開始愉快的森林酒店之旅,幸運的話還能看見森林精靈小鬆鼠在忙碌地尋找著今天的早餐。身居室內,建築通體采光,落地起窗,陽台深入林中,形成借景入房,房在景中,景隨人駐,人在畫中的極致,被非著名作家唐澤先生譽為:每一扇窗戶都是一幅風景畫!


    ···


    端午當天,是維玄子主持祭祀儀式。


    焚香 :開始儀式前,焚香以表示對神靈的尊敬。


    開壇 :設立祭壇,布置好各種法器和供品。


    請水 :進行特定的道教儀式,以求得神聖之水。


    揚幡 :揚起特定的旗幟,象征召喚神靈。


    張榜 :張貼榜文,宣告醮典的開始。


    蕩穢 :進行清潔儀式,以清除不潔之物。


    請聖 :邀請神靈降臨參與儀式。


    攝召 :通過特定的儀式召喚神靈。


    禮鬥 :進行祭拜北鬥星等儀式,以求得神靈的保佑。


    順星 :按照特定的順序祭拜星辰。


    上表 :向神靈呈上表文,祈求神恩。


    落幡 :儀式結束時降下旗幟。


    送聖 :將請來的神靈送迴。


    祭祀之後,大家中午在酒店隨意的吃吃喝喝,下午則是維玄子布道講經。


    講經是道教優良傳統,曆代高道大德都十分重視講經。這一優良傳統是從元始說經,靈寶演法,太上垂科就開始了。三清道祖為什麽要演說經法,是因為眾生對參玄悟道還有疑惑,不能真正明了大道真諦。所以天尊慈悲,廣說經法,俾使一切眾生聞經悟道,不入輪迴,逍遙永生。


    道教真經,不可思議,本雲篆天書,結炁成文。以不同的方式流演於人間。然經文妙義,人多不能正確理解經義。所以曆代祖師仙真注釋經文,闡發妙義。或登壇講經,指點未悟,啟迪群萌,自度度他,功德不可思議!


    第一天的活動比較輕鬆,晚上的時候唐澤還帶著戰鬥小組的隊友們去山裏泡溫泉吃燒烤。


    “話說你們門派為啥在端午搞活動啊每年。”安新問道


    “這事兒我也問過大師兄,他說的是師爺喜歡,端午的時候天氣也好不冷不熱的。”唐澤迴答道。


    “我去,那麽隨意的?”


    “都修道了,自然要隨心所欲嘛。”


    “話說明天你有把握贏嗎”安新又問道


    “贏?”唐澤反笑一聲,“我是被安排在最後一場,已經明說了我就不能贏!”


    端午第二天則是外人期待的重頭戲,上午是玄霄演武向大家展示展示拳頭。


    下午則是正一威盟和全真七派的道戰,因為玄霄這邊換了人,在和全真的同行協商之後就決定前六場在玄霄和龍門派的代表都得取勝的前提下大家打個三勝三負。


    最後一場由唐澤跟華山派的人打,因為唐澤的基礎功法也是華山一脈的,那就安排一場平局,這樣也合情合理,皆大歡喜。


    而唐澤沒有想到的是,道戰之後他便會迎來一場真正的生死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