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玄霄派靖梓對陣遇仙派聖天。”


    自元來正誌?衝壽成仙丹?忠靖得禮義?了然見朝天


    致虛端篤悟?本理淳全玄?清微通大化?真常合妙言


    崇教和法本?守仁有功夫?恭敬明智慧?聖體立遐齡


    宏應演音信?高複現祥光?誠慈惟黃貴?全木會王逢


    雲升龍虎交?嗣希直用行?榮茂乾坤秀?蓮開衍寶興


    以上是遇仙派的字輩表,而現在的三代弟子是聖字輩。


    這聖天今年35歲,和靖梓同歲,在圈內有“勝天半子”的外號,都說名字可能取錯但是綽號肯定不會錯。


    不同於靖梓在圈內的默默無聞,聖天這人非常喜歡到處找人切磋,而且勝負欲極強,他修的是內丹,內指身體內部,丹指人體精氣神結合而成的產物。


    道教內丹術把人身體比作“爐鼎”,把人體內循環運行的經絡比作內丹修煉的通道,在人為的精神意識的嚴格控製下,利用體內元氣的推動力,把人體分泌的精氣經過周身循環的修煉,使精、氣、神凝為“聖胎”或稱“丹藥”,這種功法就稱為內丹術。修煉此項功法的派別,在道教內被稱為內丹派。


    丹道也影響到傳統符籙派,北宋後出現了新的以內煉為主、道法為用的“雷法”派係,所謂“內煉成丹,外用成法”,極大的提高了道教的社會影響力。


    ps:這裏大概有刪了六百字左右的關於內丹的介紹原因是說這一段和某本講內丹的書內容相似,就好比我這在寫一菜譜,智能審核跟我說你這跟哪哪哪都一樣,都是要加蔥薑蒜,都是要加郫縣豆瓣,你這不行,不過審。是真想爆粗口了,還找不到人工客服的地兒。


    為了湊字數既然都說到菜譜了,我在這裏加一個我自己的菜譜看會不會又不過審吧。


    肉末涼粉


    1.冷油下肉沫炒香


    2.加入薑蒜沫炒勻


    3.加入豆瓣醬,黃豆醬,耗油,生抽,老抽炒出紅油


    4.加入半碗水澱粉大火收汁撈出


    5.涼粉開水燙熱


    6.熱鍋熱油豆瓣醬出紅油


    7.加入燙熱的涼粉及水


    8.加花椒,蒜苗,芹菜,香菜,小米椒


    9.大火燒開後兩分鍾出鍋


    這裏再說一說關於炁和真氣的差別。簡單來說兩人戰鬥,一人會炁的話,那另一人就如同赤身裸體在雪地裏,還不知道為啥子那麽冷。


    一個人就算會炁,也會把普通人拿刀捅死,遇上石灰粉糊臉一樣得睜不開眼,隻不過在炁加持下他的基礎數值那些,防禦和恢複要高得多。


    但是如果沒有炁的人在炁的攻擊下他是沒有辦法防禦的,真氣修到頂尖能夠勉強暫時抵禦,不會被別人看一眼就死了那種。


    換句話說就是能夠防禦炁的,隻有炁,其他的都是事倍功半。就書裏目前修行炁的高手高手高高手來說,最最厲害的角色也不可能在戰術核彈的爆炸範圍生存,沒有防備之下一個遠距離巴特雷或者馬桶裏藏著一顆手雷什麽的都能搞定。


    所以這些功法再牛逼,對於當局來說都不是啥大事。


    而聖天的戰鬥手段則是先天功輔以一陽指,雖然六脈神劍早已失傳,但是聖天以先天功運炁來施一陽指威力遠超普通六脈神劍。


    《素問·陰陽類論》雲:“一陽者少陽也。”王冰注曰:“陽氣未大,故曰少陽。”。陽主生發,少陽為陽氣初生,其髒應肝,五行應木,其時應春,春之一陽初生,生機乃發,萬物於生,一陽初始而生生不息。陽氣為人身之大寶,故一陽指可使人一陽初生如春之萬物生發,實乃救人之術而非殺人之功。


    可以說就戰鬥經驗來講聖天是遠超靖梓的,二人試探性的交手不過五六招,節奏就很明顯被聖天拉入了他擅長的近戰。


    但凡靖梓想拉開距離便會被聖天的一陽指跟機關槍一樣不惜炁力的狂點。


    兩人又交手了三十來招,靖梓先是施了一道火符用熱浪糊了聖天一臉,然後馬上撤步拉出了三四丈的距離。


    見他後退凝炁,聖天顧不得腦袋上還冒著火,急忙雙手齊出連續打了一十七記一陽指出去,盡力擴大攻擊的範圍去打斷靖梓施法。


    要知道一陽指的使用極耗精力,若隻是內力加持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要不當年郭靖背著黃蓉去找一燈治傷他也不會那麽猶豫了。


    聖天雖然有著三十多年純陽童子功的加持這一套連招下來該喘還是得喘。


    而靖梓見聖天如此不顧消耗的施展一陽指內心也是暗喜,隻見他不躲反進,拚著身體上多了幾個血洞硬接了聖天三指趁著聖天炁力未逮時欺身一掌印上。


    聖天見狀也是促忙和靖梓對上了掌,兩人頓時就從運動戰變成了比拚內力的拉鋸戰。


    隻見兩人雙掌相交,頭上冒著熱氣,汗水也是如瀑布般的往下淌。


    而看台上兩人的師長此時都陰沉著臉。


    曠雅先生一臉陰沉是看得出來就炁力的比拚上,靖梓不是專修內丹的聖天的對手,要不了一盞茶的時間靖梓就會力竭落敗。


    聖天的師父也一臉陰沉是因為他看出來自己這徒弟是壓根沒有放水輸掉的想法,還不知道一會兒怎麽跟同行們交代。


    “認輸吧,你耗不過我的。”聖天從牙縫裏擠出了一句話。


    此時的他其實蠻佩服靖梓的,有心算無心,對方因為知道自己會贏在備戰上並不是準備得特別充分,所以一開始就失了先手被他拖入了近身戰,而為了破局又是以輕傷強行把聖水拖入了拉鋸戰,若非聖天今兒個為了落一落玄霄臉麵賽前還磕了一顆丹藥,他此時應該已經頂不住炁竭了,不過話說迴來,要是不嗑那藥他也不會采取這種極耗炁力的戰法。


    “我覺得你才該認輸,要不就算你贏了你也會變成禿子的。”靖梓也從牙縫中擠著話迴應著。


    “臥槽。”聖天也是現在才注意到他的頭發被剛剛靖梓的那道烈火符給點了,雖說有炁附體燒是燒不傷人的,但是要真僵持個一盞茶時間他也就真禿了。


    都說禿頭是男人最大的敵人,聖天甚至一秒都沒猶豫直接大聲喊道,“裁判,我認輸!”


    這次比試的裁判是三豐派的心寶真人,三豐派也叫隱山派,其創始人為元明之際的武當真人張三豐,因張三豐的道行和其內丹思想的深刻影響,三豐派遠播海內外。


    張三豐祖師為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人。因其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祖籍江西鷹潭龍虎山,自稱天師後裔。其豐姿魁偉,鬼形鶴背,大耳圓耳,須髯如戟,寒暑惟一蓑一衲,一餐能食升米,或數日千裏。善於嬉諧,旁若無人。曾居 武當山,修繕五龍、南岩、紫霄諸宮,明太祖聞其名,遣使覓之不得。後居陝西寶雞金台觀,曾死而複活,道徒稱“陽神出遊”。遂遊四川青城、鶴鳴山,尋訪仙道。最後又囘武當山,隱顯莫測,明成祖朱隷多次派人尋訪,均不見蹤跡。


    不少人都知道張三豐祖師以太極拳法聞名於世,但對其丹法就不太了解。從道源上講,三豐派丹法源於 陳致虛和 陳摶,按照 李西月的說法,大道淵源始於 老子,一傳 尹喜……文始傳 麻衣,麻衣傳陳摶,陳摶傳火龍真君,火龍真君傳張三豐。三豐派丹法融會 文始派丹法與 少陽派丹法的特長,他以清靜陰陽,雙修雙成為顯著特點。此法下手時就強調清靜煉心以養性,稱功夫下手“不可執於有為,有為都是後天,今之道門,多流此弊,故世間罕全真;亦不可著於無為,無為便落頑空,今之釋門,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於道之不明也。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除雜念是第一築基煉己之功也。”張三豐《道情歌》曰:“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藥材生。”同時張三豐還強調修煉過程中有為與無為要並用,有為“非采戰提吸之術、九一動搖之法,乃安靜虛無之道,守雌不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為是“得丹之道,脫胎神化之功。”對於陰陽雙修丹法,張三豐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無根樹,花正偏,離了陰陽道不全。金隔木,銾隔鉛,陽寡陰孤各一邊。世上陰陽男配女,生子生孫代代傳。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顛倒顛”,“女子無夫為怨女,男子無妻為曠夫。歎迷途,太模糊,靜坐孤修氣轉枯。”顯然,張三豐於此主張逆修陰陽,雙修雙成。但這絕不是雙修之下乘功夫,因為張三豐堅決反對“犯淫”,認為“犯淫喪失長生寳,酒肉穿腸道在心“,顯然這是雙修之上乘功夫。由於三豐派將道教內丹功夫敍述得出神入化,至清末時追奉張三豐為祖師的道派多達17個,其中以 武當派最為出名。


    三豐派的丹經著作很多,清人李西月輯成《張三豐全集》,主要經典有《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等。


    武當道教之理念,超脫自在,不為物累的安居生活,長生久視與天同壽,一同追求永恆的生命,所以人活在世間是快樂的事。道教所指的仙境,並不完全在天上,人間仙境的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都是國內十分秀麗的山川勝地,人在修道過程中,就是活神仙,任何人都可以生活一起,一同當神仙,而且要道者同塵和光,不要離開人群,不要製造階級。


    然後他又對著靖梓說“我數一二三我們撤掌!一.....二......三!”


    二人同時撤掌,聖天也是趕緊撲滅了自己腦袋上的那團火。


    “承讓了。”靖梓拱手行禮。


    “是我輸了。”聖天也很坦然的接受了失敗,反正本來師門就是要求他打輸的,雖然一開始他不爽師門要求他作假寧肯嗑藥也想贏這一場的,不過靖梓的應對也是讓他頗為欣賞,於是便順著台階就下了。


    “好,第一場,玄霄靖梓勝!”心寶真人的聲音在炁的加持下響徹整個演武場。


    “誒誒,那誰,話筒電池沒電了誒。”心寶真人說完話又轉頭跟一個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道。


    等換好話筒,心寶真人便宣布了第二場比試。


    “天師道張齊歡對陣南無派渺音子。”


    南無派的絕學為南無拳,是全真道南無派祖師長真雲水蘊德真人譚處端所創。


    全真祖師王重陽於公元1167年在山東寧海州創立全真道,度有七個弟子,道教稱為“七真”。“七真”之一的譚處端師從王重陽入道後,於1174年迴到洛陽。他先在朝元宮(今洛南棲霞宮)傳道,後住持上清宮,創立全真道南無派,並創立南無拳,目的是健身、防身與護觀。


    南無派創建800多年來,南無拳隻在全真道南無派內部口傳身授,不立文字,因此極具神秘色彩。


    張齊歡的張是賜姓,這個前文我們就說過。天師道采用的是世襲嗣教製度,所以每一任掌教天師都是張天師,而賜姓張的弟子都是未來天師的候選人之一,也一定是同代中的佼佼者。


    前文也曾說過,天師道自63代天師張恩溥客死他鄉以後就已經是沒了正統的天師,現今的龍虎山天師道多少有點在沒落中傳承,傳承中沒落的感覺,要不收迴祖天師在青城山和鶴鳴山的道場怎麽的也該他們天師道來主導才是。


    張齊歡是高雄人,自幼便在台灣的大龍峒覺修宮修行,他的夢想也是重續天師傳承成為新一任的正統天師。


    這第二戰相對第一戰來說沒什麽波瀾,雙方大戰了百來迴合張齊歡便從容的勝出了。


    沒怎麽耗費炁力的張齊歡又看了眼剛剛包紮完傷口的靖梓,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悄然浮現於心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