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彈幕的熱火朝天,顧然繼續說道:“其實腸道菌群能影響的還有很多,比如你的心情、決策和健康等,”


    “之前芬蘭生物信息學家曾經主導過一場研究,對六千多名受試者的基因構成和腸道微生物狀況進行分析之後,發現腸道中的某些微生物特征與抑鬱症有明確的強相關性。”


    也是恰好說到幹飯了,


    顧然這才感覺到餓,和周怡然小聲說道:“給我點份炸雞,再加份薯條。”


    周怡然點點頭,趕忙拿起手機開始下單。


    時間眼看淩晨,


    觀眾們也到了該餓的時候,顧然一提炸雞薯條,


    彈幕上頓時就飄滿了讚美之詞。


    “主播你是狗吧?”


    “深夜放毒?”


    “兄弟們都還餓著呢,你好意思吃啊?”


    “不行了,我現在聽到炸雞就肚子亂叫。”


    看著彈幕上怨聲載道,


    顧然這會兒也就趁著這個由頭,批評起了觀眾:“大家就別消化食物了,先消化一下我剛才講的知識點吧,”


    “我看各位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丁點兒也不往腦袋裏放啊,”


    “我點了炸雞薯條,是我想吃嗎?”


    “並不是。”


    “真正想吃的不是我,而是我腸胃裏的菌群,隻怪我意誌力太薄弱了,沒有戰勝我的菌群。”


    顧然一頓輸出,然後又敲敲桌子:“別犯困了兄弟們,打起精神,我們再重溫一下,”


    “我點薯條炸雞,這個決策,實際上在我身體裏發生了哪些信息傳遞?”


    “首先,這些細菌將‘想吃薯條炸雞’的指令發送給了我大腦,”


    “然後,我大腦收到命令之後,立馬讓小弟下丘腦分泌饑餓素,進行一係列化學信號和電信號的轉換,最終告訴我‘我想吃薯條了’”


    “為了讓我點的是薯條,而不是別的吃食,大腦又開始威逼利誘,‘如果點薯條就分泌多巴胺獎勵我’,‘如果點別的就抑製5-羥色胺的分泌讓我情緒低落’。”


    “最後在大腦的信號刺激下,我最後還是選擇了炸雞薯條。”


    隨著顧然的陳述,觀眾們腦袋裏聽沒聽懂不好說,反正肚子裏也是越來越餓了。


    顧然拿起水杯,打開蓋子,輕聲道:“接下來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在點炸雞薯條的整個過程中,”


    “意識在什麽時候起了作用呢?”


    顧然開始喝水,彈幕上開始激烈討論。


    因為整個進食活動拆分下來,其實就是無數細菌和神經細胞、大腦中樞的相互配合。


    而且顧然的描述是帶有一些誤導性的,因為他把大腦和細菌進行了擬人化。


    實際上,細菌所謂的進食念頭,可能隻是細菌體內的一些化學反應,並非意識。


    而所謂大腦立馬釋放出饑餓感,也隻是下丘腦釋放的饑餓素,讓人不由自主的渴望食物。


    所謂的大腦給人的獎勵,可能也隻是食物進入身體之後,刺激產生了讓人愉悅的信息素。


    從頭到尾,如果隻分析進食行動的話,進入到微觀層麵來看,似乎隻是一係列的生物化學反應。


    但如果再想到炸雞和薯條……


    雖然所有人都不想在淩晨一點前後,想這些東西。


    但為了科學,他們還是忍著饑腸轆轆,進行了思考。


    而也正是想到了炸雞和薯條之後,意識才逐漸浮出水麵。


    “為什麽非要吃炸雞和薯條?”


    “細菌需要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來補充能量?”


    “可這類食物很多,哪怕直接喝食用油也可以滿足啊?”


    “是意識!”


    “細菌和神經元可不知道炸雞和薯條,隻有意識知道!”


    看著觀眾朋友們的思路逐漸清晰,顧然繼續說道:“我看到有的兄弟已經猜測正確了,”


    “意識淩駕於進食這個行為之上,在基本的能量攝入過程之外,提供了更多個人的、主觀的偏好。”


    就像那個反複被拉出來鞭屍的“百歲兄弟”,為什麽說一開始就死了,一百歲才埋?


    就拿進食來說,


    在他深度睡眠的過程中,並沒有主觀喜好的體現,


    隻需要注入營養素,維持生命體征,他就能睡到一百歲。


    ……


    不知道是定點犯困,還是深夜emo時間到了,


    顧然話音一落,頓時低沉了許多:


    “大家應該都接觸過或者聽說過抑鬱症患者,”


    “大家有時候也會陷入絕望和無助,”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有時候會異常沮喪,甚至有過無數次衝動的念頭,”


    “那請大家可以認真聽接下來我要講述的內容,”


    “我不白收大家的禮物,接下來的內容,或許足以改變一些人的一生。”


    說著,顧然幾乎一字一頓的說道:“我們接下來討論這些主觀的、個人的喜好,從何而來?”


    他將水杯放在一旁,隨後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盡可能的保持在一個舒適的姿勢下,


    做好了很長時間講述的準備。


    “首先,我們把之前論證過的結論先進性匯總,”


    “高等生物體和低等生物體的區別在於第三邏輯‘求生’”


    “求生邏輯與意識共生,”


    “意識和思維是分開的,”


    “水中孕育了意識,”


    “水中攜帶信息,”


    “意識為行為賦予主觀喜好,”


    “意識可以共振,”


    “意識共振可以激活水中的部分信息,”


    “口號是意識共振的一個實現動作之一,”


    ……


    顧然把這些天講述過的所有內容,一五一十的進行了完整的羅列。


    老觀眾聽著一些幾乎被自己忘記得內容,在此時一一浮現,頓時心情激動萬分。


    新觀眾也跟著激動了起來。


    他們根本沒聽過顧然之前的直播,有些概念他們壓根不懂,


    但他們就是情難自已的激動。


    因為哪怕啥也不知道,他們也能感覺出來,接下來恐怕要聽到一些很炸裂的內容了。


    顧然看向鏡頭:


    “各位,接下來的這句話,希望大家記住。哪怕現在不理解,也要記住,”


    “因為如果等某天你理解了,或許足夠改變你的一生,”


    “就像深度睡眠會給意識造成一種死亡欺騙一樣,”


    顧然停頓了片刻,目光變得異常認真:


    “意識,是可以被欺騙的。”


    “而如果你獲得了欺騙意識的方法,那麽你將能從意識中得到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雪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雪糕並收藏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