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細菌主人的任務罷了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然沉默了片刻,兩大口水下肚之後,這才繼續:“我們剛才說,深度睡眠的時候,突然的墜落感,是意識在檢測我們是否死亡。”
“意識,檢測,死亡。”
“從這三個詞中,其實大家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問題。”
“就是意識和身體,似乎是分離的。”
“當你睡覺的時候,你身體中的菌群、細胞、腦神經知道你是活著的,而且保持著正常的生命特征。”
“但是意識卻無法判斷你是死是活。”
說著,顧然微微皺眉,凝重的看著鏡頭:“大家不感覺意外麽?”
話音落下。
平靜的彈幕上,無數觀眾用盡各種詞匯表達著心中的驚詫。
意識和大腦……是分離的?
所有人對顧然的結論感到不可思議,
但也隻是不可思議。
因為他們的確感覺顧然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
此時,直播畫麵前,王蘇杭眉頭緊皺,攥著手機的手掌,隱約有些不太明顯的顫抖。
內心早已掀起了一場海嘯。
因為……
顧然所講述的這個意識研究方向,還是一片空白。
空白到從未有人涉足。
而更關鍵的是,在顧然的證明和論述中,這個猜測也足夠充分。
坐在位置上盯著屏幕的王蘇杭,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起了立項計劃。
……
上交大生物聯合實驗室中,
懷亞特此時仍在埋頭書寫著,
筆記本上已經記滿了密密麻麻的英文,
將顧然講述的重點,分為一二三四……記錄的清清楚楚。
當生命科學研究到一定高度之後,任何一個細微的發現,都足以支撐起一個偉大的課題。
因此,當王蘇杭還在計劃將意識研究當做一個完整的課題來研究的時候,懷亞特已經把這個大課題分成了四五個子課題。
當最後一個重點記錄完成,
懷亞特再看向直播的時候,神色就更加驚訝了。
如果說之前對顧然的評價是擁有大量奇思妙想的話,
那麽現在,在他看來顧然已經在不經意間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猜想——
將意識和大腦分開。
這個大膽的猜測,讓他不由得打了一個激靈。
作為一個學術界老炮,他看過的論文和猜想,恐怕比顧然走過的路都要長。
這麽多年來早就已經達到了靜觀看雲卷雲舒、波瀾不驚的超然狀態,
但此刻,那種沉寂已久的好奇心,十分陌生的從心底深處重新升騰了起來。
但緊接著,許多問題便很快從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而這些衍生出來的問題,每一個都宛如高不可攀的籬柵,
他有些許激動的捏著筆杆,
心中充斥著一個強烈的念頭,他要和顧然見麵,好好聊一聊……
而且他堅信,兩人的思維碰撞,將會在人類生物科學領域撞擊出璀璨的火花。
……
顧然的直播,在此刻淩晨的華夏生命科學領域已然攪弄起了軒然大波,
但在深夜聊咖中,絲毫不受這波浪幹擾,則依舊歲月靜好,
固定犯困的顧然、坐在一旁瞪著一雙水靈靈大眼睛的周怡然、激動不已的老馬、淡定的誌民。
還是如往常任何一場直播一樣,輕車熟路。
顧然捧著水杯,看彈幕上的疑問和困惑不斷累積,
留給觀眾們的思考時間結束之後,才繼續說道:“當下對意識的所有研究,最大的一個疑點,就是一堆沒有生命的物質,為什麽能產生一個有意識的生命。”
“假如說一堆沒有生命的物質,真的能產生意識,那這個意識是逐漸形成?還是突然存在?”
“這些在所有的研究和猜想上都沒有體現過。”
“也沒有人能說明白。”
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顧然提出了一個思考題:“就比如在一個生物從受精卵到出生的這個過程中,意識是在什麽時候出現的?”
問題拋出去,換來的是彈幕的鴉雀無聲。
顧然也並不意外,
甚至王蘇杭和懷亞特也毫不意外。
因為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而也就是這一瞬間,讓包括懷亞特在內的所有觀眾都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原來對於意識的研究持續了這麽多年,看上去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
都到現在了,連意識是逐漸產生還是突然出現這個最基礎和簡單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著實讓人失望。
……
顧然手指輕輕叩叩桌麵,打斷了觀眾們的思緒,
然後目光認真的看向鏡頭:
“好了,世界線收束,”
“大家從現在開始迴憶直播的所有內容,然後嚐試接受一個猜想——”
“水,孕育出了意識。”
“在解開意識的最後一層麵紗之前,我們還差最後一步,”
“我們是如何控製我們的身體。”
實際上,
無數生物學家對意識的研究,並非一無所獲。
雖然並沒有揭開意識的麵紗,
但在研究過程中的邊角料,為顧然的猜想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控製大家身體的,有很多元素,比如菌群,比如大腦皮層,比如各種感知細胞,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經。”
“拿生物最基本的的‘進食’行為來說,”
“在上個世紀早期,所有生物學家普遍認為,人類之所以進食,是因為進食之後大腦分泌出多巴胺,使我們產生了快樂,然後這種正向的獎勵反饋,讓人類開始喜歡上了品嚐美食。”
“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類進食的動機,或許並非由人類自己控製,”
“比如前年四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腸道細菌控製大腦的文章,在文章中闡述了一份‘大腦與腸道細菌直接對話’的研究報告,”
“這篇文章闡述了一個很不可思議卻又客觀存在的真相,”
“當你在某個時間節點特別想吃高熱量、高糖量、高脂肪的食物時,或許並不是因為你想吃,而是你腸道裏的菌群想吃。”
“也就是說,”顧然笑道:“表麵上看,是一群人坐在飯館裏拿著菜單點餐,實際上真正點餐的,並非那一群人,而是那一群腸道細菌。”
直播間裏的觀眾聽到這個真相之後,頓時就爆炸了。
“不是,按你這麽說,我是被細菌操控的?”
“好家夥,我是細菌的宿主?細菌才是地球的主人?”
“意識,檢測,死亡。”
“從這三個詞中,其實大家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問題。”
“就是意識和身體,似乎是分離的。”
“當你睡覺的時候,你身體中的菌群、細胞、腦神經知道你是活著的,而且保持著正常的生命特征。”
“但是意識卻無法判斷你是死是活。”
說著,顧然微微皺眉,凝重的看著鏡頭:“大家不感覺意外麽?”
話音落下。
平靜的彈幕上,無數觀眾用盡各種詞匯表達著心中的驚詫。
意識和大腦……是分離的?
所有人對顧然的結論感到不可思議,
但也隻是不可思議。
因為他們的確感覺顧然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
此時,直播畫麵前,王蘇杭眉頭緊皺,攥著手機的手掌,隱約有些不太明顯的顫抖。
內心早已掀起了一場海嘯。
因為……
顧然所講述的這個意識研究方向,還是一片空白。
空白到從未有人涉足。
而更關鍵的是,在顧然的證明和論述中,這個猜測也足夠充分。
坐在位置上盯著屏幕的王蘇杭,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起了立項計劃。
……
上交大生物聯合實驗室中,
懷亞特此時仍在埋頭書寫著,
筆記本上已經記滿了密密麻麻的英文,
將顧然講述的重點,分為一二三四……記錄的清清楚楚。
當生命科學研究到一定高度之後,任何一個細微的發現,都足以支撐起一個偉大的課題。
因此,當王蘇杭還在計劃將意識研究當做一個完整的課題來研究的時候,懷亞特已經把這個大課題分成了四五個子課題。
當最後一個重點記錄完成,
懷亞特再看向直播的時候,神色就更加驚訝了。
如果說之前對顧然的評價是擁有大量奇思妙想的話,
那麽現在,在他看來顧然已經在不經意間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猜想——
將意識和大腦分開。
這個大膽的猜測,讓他不由得打了一個激靈。
作為一個學術界老炮,他看過的論文和猜想,恐怕比顧然走過的路都要長。
這麽多年來早就已經達到了靜觀看雲卷雲舒、波瀾不驚的超然狀態,
但此刻,那種沉寂已久的好奇心,十分陌生的從心底深處重新升騰了起來。
但緊接著,許多問題便很快從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而這些衍生出來的問題,每一個都宛如高不可攀的籬柵,
他有些許激動的捏著筆杆,
心中充斥著一個強烈的念頭,他要和顧然見麵,好好聊一聊……
而且他堅信,兩人的思維碰撞,將會在人類生物科學領域撞擊出璀璨的火花。
……
顧然的直播,在此刻淩晨的華夏生命科學領域已然攪弄起了軒然大波,
但在深夜聊咖中,絲毫不受這波浪幹擾,則依舊歲月靜好,
固定犯困的顧然、坐在一旁瞪著一雙水靈靈大眼睛的周怡然、激動不已的老馬、淡定的誌民。
還是如往常任何一場直播一樣,輕車熟路。
顧然捧著水杯,看彈幕上的疑問和困惑不斷累積,
留給觀眾們的思考時間結束之後,才繼續說道:“當下對意識的所有研究,最大的一個疑點,就是一堆沒有生命的物質,為什麽能產生一個有意識的生命。”
“假如說一堆沒有生命的物質,真的能產生意識,那這個意識是逐漸形成?還是突然存在?”
“這些在所有的研究和猜想上都沒有體現過。”
“也沒有人能說明白。”
為了幫助觀眾理解,顧然提出了一個思考題:“就比如在一個生物從受精卵到出生的這個過程中,意識是在什麽時候出現的?”
問題拋出去,換來的是彈幕的鴉雀無聲。
顧然也並不意外,
甚至王蘇杭和懷亞特也毫不意外。
因為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而也就是這一瞬間,讓包括懷亞特在內的所有觀眾都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原來對於意識的研究持續了這麽多年,看上去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
都到現在了,連意識是逐漸產生還是突然出現這個最基礎和簡單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著實讓人失望。
……
顧然手指輕輕叩叩桌麵,打斷了觀眾們的思緒,
然後目光認真的看向鏡頭:
“好了,世界線收束,”
“大家從現在開始迴憶直播的所有內容,然後嚐試接受一個猜想——”
“水,孕育出了意識。”
“在解開意識的最後一層麵紗之前,我們還差最後一步,”
“我們是如何控製我們的身體。”
實際上,
無數生物學家對意識的研究,並非一無所獲。
雖然並沒有揭開意識的麵紗,
但在研究過程中的邊角料,為顧然的猜想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控製大家身體的,有很多元素,比如菌群,比如大腦皮層,比如各種感知細胞,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經。”
“拿生物最基本的的‘進食’行為來說,”
“在上個世紀早期,所有生物學家普遍認為,人類之所以進食,是因為進食之後大腦分泌出多巴胺,使我們產生了快樂,然後這種正向的獎勵反饋,讓人類開始喜歡上了品嚐美食。”
“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類進食的動機,或許並非由人類自己控製,”
“比如前年四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腸道細菌控製大腦的文章,在文章中闡述了一份‘大腦與腸道細菌直接對話’的研究報告,”
“這篇文章闡述了一個很不可思議卻又客觀存在的真相,”
“當你在某個時間節點特別想吃高熱量、高糖量、高脂肪的食物時,或許並不是因為你想吃,而是你腸道裏的菌群想吃。”
“也就是說,”顧然笑道:“表麵上看,是一群人坐在飯館裏拿著菜單點餐,實際上真正點餐的,並非那一群人,而是那一群腸道細菌。”
直播間裏的觀眾聽到這個真相之後,頓時就爆炸了。
“不是,按你這麽說,我是被細菌操控的?”
“好家夥,我是細菌的宿主?細菌才是地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