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公元756年,這一年的天下,發生了很多變化。


    由安祿山引起的叛亂持續發酵,給已經立國百年的大唐狠狠地來上了一刀。


    而於刀光箭雨中建立的新生政權,如日中升的大燕帝國內部,此刻也依舊麵對著未卜的前途。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嗯,是這樣沒錯,不過,與我何幹?


    此刻的李倓,望著眼前洶湧的黃河水,心思早就不知道飄到哪去了。


    連續三天的奔襲強渡,此刻的他已經抵達了黃河之畔,也就是後世的山西省界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殿下,這是黃河,長江遠著嘞。”


    “廢話,本王能不知道嗎?”


    李倓輕踹了一腳正蹲在一邊架著火,將手中竹簽上烤魚反麵的張小敬,心中悔意增生,早知道,把春水那丫頭也帶上了。


    起碼自己抄兩句詩詞,還能有人給自己捧個場。


    不像張小敬這個榆木疙瘩,連給領導拍馬屁都不會,這輩子,也就隻能當自己的貼身侍衛了。


    “殿下,魚烤好嘞!”


    “你自己留著吃吧,本王再去前麵看看,這蒲津關,看起來雖然破破爛爛的,但確實是個戰略要地,居然能容得下三千騎兵渡河。”


    新一階段的戰爭,自李倓從長安出征後,便已經拉開了序幕,平靜許久的黃河蒲津渡口,金戈鐵馬的聲音,將再度響起。


    這一次,李倓隻帶了三千騎兵,並且,皆是披甲騎兵。


    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有意為之,畢竟,長安,還是很重要的,就算失去了潼關的屏障後無險可守,也得留一部分兵力在裏麵,畢竟,自己老爹那邊還等著在長安風光繼位呢。


    自己這邊剛光複,反手就又弄丟了,而且還是和那崔乾佑一樣,以不設防的狀態拱手讓人。


    自己要真的這樣去做了,那後果,貌似會挺嚴重。


    往小點說,是不知兵,戰略失誤,往大了說,像那李輔國之流直接給自己扣個帽子,說自己串通敵國都不是沒有可能。


    隻是苦了長安百姓了,希望那燕國能如李泌所說的那樣,真的放棄了猛攻長安的想法吧。


    “殿下,放心好了,安祿山那些兵馬,都聚集在洛陽附近呢,蒲津渡口周圍這百餘裏,我們大可放心去走。”


    張小敬說的,是實情,這一點,李倓也心知肚明。


    君不見,最先渡河的千餘騎,早在渡河後就在李富盛和高豹兩人率領下,分成兩批主動的朝著東方摸了過去,沒有在岸邊布防和掩護,不是他李倓自大,而是根本沒那個必要。


    去年,安祿山從範陽起兵時,一路南下,沒有選擇從蒲津渡口南下長安,而是選擇了潼關,就已經向所有人挑明了他的戰略意圖。


    所以相比於潼關方向的你死我活,長安城北方的這處戰略要衝,屬實顯得頗為枯燥。


    而大軍渡過黃河後,建寧王則是很自覺的祭出了自己的大招——放權!


    頃刻間,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建寧王,一軍之帥,變成了一個樸實無華的小兵。


    樸實到,連戰馬玉雲雉和那套太宗皇帝所穿過的甲胄,放在李倓的身上,都和周圍的侍衛沒什麽區別,甚至連吃食上都是和普通軍卒沒什麽兩樣,不搞特殊化,可謂是相當親民,不像其餘那些大將出征那樣浪費奢靡,放在普通士兵眼裏,更是再一次的俘獲了一眾軍卒的好感,讓本就他這位本就挺拔偉岸的建寧王,在眾人心中的高度再次提了兩翻。


    軍事指揮權,那自然是全權交了出去,畢竟,自己就打過那一次仗,還是一波莽過去,在機緣巧合之下走了狗屎運才湊巧贏了。


    他李倓可不至於飄飄然到覺得現在的自己真的是天命之子,往那一站,敵人就潰不成軍的程度。


    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隊伍,萬一因為自己想要像蔣校長那樣實操而導致直接送了一波,那可就尷尬了。


    雖然內心確實是有種蠢蠢欲動的感覺,想帶兵挑幾個軟柿子捏一捏練練手感,就像是剛剛拿到駕照的大學生想要迫不及待的掃一輛聯動雲一樣。


    但問題是,掃一輛共享汽車容易,代價,貌似有點太大了,萬一一上路擦著碰著,也賠不起啊是不?


    動輒就是上千人的生死由你一念之間掌控,這種感覺當然爽,當然令人陶醉,但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對不久前才經曆一場大勝的李倓來說,哪怕隻是一次小小的失敗,都是非常危險的,自己麾下的這些士兵,之所以願意跟著自己,願意把自己的命交在自己的手上。


    最深層的原因,不還是因為他李倓打敗了崔乾佑,打敗了那位連破大唐兩位名將的燕國將星,這樣的戰績加成下,麾下的士兵,氣勢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


    但氣勢升得快,有時候,降得更快,更何況,此次出征,大概率,還是孤軍深入,哪怕僅僅隻是敗一場,都是致命性的。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考慮,李倓還是覺得,再等等吧,等什麽時候,自己能開始種田,把田種的任自己怎麽造影響都不大的時候,再試一試也無妨。


    “殿下,哨騎那邊傳來信號了,可以繼續往前走了,周圍並沒有發現燕軍兵馬。”


    “嗯,讓兄弟們收拾一下,走著!”


    離開了黃河之畔,繼續朝著東邊突進,一路上,甚至都沒做幾次歇息,得益於崔乾佑留下的豐厚遺產,自己麾下的這支騎兵隊伍,裝備上的優越性在此刻得到了極為優秀的體現,普遍都是一人雙馬的騎兵,自己的近衛更是一人三馬,大軍的機動性和持續性更是得到了完備的保證。


    錢花的是國庫裏麵的錢,馬用的是崔乾佑留下的馬,反正都是些天降橫財,不用白不用。


    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但這一支騎兵,可以說是李倓的起家老本了,再往前走百餘裏,就是河北了。


    股市已經開盤了,是再創輝煌還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就看河北這一哆嗦了。


    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幹活。


    奧,不對,在河北要是輸了,估計連下海的機會都沒有。


    ……


    ps:感謝書友20230204025401155的打賞和月票,感謝老板!


    另外今天有點事情,所以隻有一章,見諒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心的鯨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心的鯨鯊並收藏唐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