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倓率領的三千騎兵,由三晉之地突入河北後,便如溪流匯入江河,再也沒了消息,沒有悠長的補給線,更沒有隨軍出征的中央監軍時刻匯報著這支軍隊的一舉一動。
簡單來說,在這個主要以書信傳遞軍情的時代,李倓的這一做法,可以說是瞬間跳出了所有人的視線,如果這三千騎兵擁進河北,連兩三瓢水花都打不起來的話,那李倓本人,即使還在唿吸著大唐新鮮的空氣,在某些人眼裏,也和死人差不了多少了。
這其中便包括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
君不見,遠在靈武的李亨和李俶父子倆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臉上的表情,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李亨這位當朝太子更是直接大發雷霆,組建百餘股哨騎分散開來尋找李倓的蹤跡,大有一股十三道鐵令召建寧王折返長安嚴防死守的態度。
畢竟,此刻的長安對於李亨來說,那簡直比心肝都重要。
迴顧往日辛勞,他貴為一朝太子,馬嵬驛一別後,費了百般力氣,曆經千難萬險,終於抵達了他忠誠的靈武,接受了最忠心同時也是最有實力的朔方軍,初步站穩了腳跟。
而抵達靈武後不久,自己這位三兒子更是獨自率兵,一舉光複長安,給他這個當爹的送來了一個大大的神助攻。
在這宛如奇跡一般的助攻下,眼看著,手上兵有了,朔方軍的支持也有了,再加上自己兒子一戰功成,光複長安所帶來的豐厚政治資源,他李亨這位當朝太子現如今的羽翼簡直比任何時候都要豐滿,離那張龍椅的位置簡直隻有一步之遙了,放在半月前,這可是他連做夢都不敢幻想的美夢。
這天下局勢,眼看著,就要撥雲見日出了,自己數十年的太子生活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終於要擺脫劍南那位帶給自己的心理陰影了,都準備籌備登基了,黃道吉日都命人算好了,正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一股可有可無的東風,就等著返迴長安後,風風光光的就把這個皇帝夢給圓了。
結果,還沒等自己高興兩天呢,金閃閃的龍袍還沒連夜做好呢,自家那位那豎子,這又拋給自己了一個驚嚇。
並且,這一嚇,可把李亨給嚇的不輕,差點沒把他的皇帝夢給嚇碎嘍。
不過,好在,那豎子還算有點良心,沒把留在長安部隊給一股腦的拉走,否則,李亨是真的要崩潰了。
現在隻希望,自己那位多年未見的好友李泌能夠將長安城牢牢守住,最不濟,也得堅持到他的大軍抵達。
同樣的,也正是遭逢了這一驚嚇的李亨,當即連夜喊來了自己的長子李俶,準備在今夜直接拍板!
他,
李亨,
不等了!
mmp的,登基!
登基!
還他娘的是,登基!
等明天一早,等郭子儀和李光弼兩路軍馬一到靈武,就立刻登基!
遲則生變,
一分一秒都不能再等下去了!
龍袍一穿,我,大唐皇帝李亨,誰也不愛!
至於,自己那位還在劍南獨自聽雨的爹,隻能先委屈委屈他老人家了。
壓了兒子這麽多年,也該鬆鬆手了。
畢竟,都現在這局勢了,開元盛世早過去幾年了,給你麵子叫你聲爹,不給你麵子,你還是一邊涼快去吧!
老老實實的當您的太上皇,看清形式,別給咱找事。
到時候等咱平定叛亂,再把您老接迴來享幾年清福,咱天家這對父子,起碼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段佳話,不至於那麽暴力血腥,以至於教壞後世子孫。
多好?
“父王,三弟此舉,實乃不智之舉,但眼下已成定局,故此,兒建議,父王應早日祭祀天地,承天之命!
早日登基!以定我大唐文武百官之心!為他日整塑河山,再造盛世打下萬世之基業!”
臨時以刺史居所改造而成的太子府邸內,李俶顯然是知道自家老爹這個時候召見自己是為了什麽,所以連猶豫都不帶猶豫的,就把繼位之事給說了出來。
當然,也沒啥可猶豫的了,畢竟都這個時候了,還怕個屁。
而由自己這個當兒子的提出這件事,也無非就是今天夜裏,自家老爹這扭扭捏捏的性格使然,需要找個人來襯托一下,提一口登基事宜,然後再打上兩圈太極,來稍稍減輕一下內心的罪惡感罷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本來有最合適的人去做,比如後世那位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有身邊那一圈將軍們來說這話,就是單單的聽著,耳朵也舒服的多。
但這不是,此刻內定的宰相李泌此刻還苦哈哈的守在長安,以盼王師嘛,所以這個任務,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李俶的身上。
“這……會不會有些逾越?畢竟?”
隨著李亨的開口,李俶的內心頓時一陣無語,如果不是自身涵養頗高,他真想大聲對眼前的老爹說上一句。
爹,這會就咱倆,咱能別裝了嗎?
可惜,誰讓自己是當兒子的呢,自己老爹興致上來了,總不能掃了人家興致吧。
所以,李俶隻能再次俯下身子,誠懇的開口:
“今,天下局勢波雲詭譎,聖人遠赴劍南,無暇顧及天下大局,如今奸人當道,賊寇四起,放眼天下,唯有父王能執掌大權,以震懾四方宵小!
此乃,天意也!
更何況,如今三弟光複長安,長安軍民,皆翹首盼望著父王能率王師早日歸京。
此乃,民意也!
故此,兒奏請父王,提早登基,以安我大唐子民之心,以彰我大唐顯赫聲威,以震安姓胡虜野心!”
一旁的李亨似乎也是注意到了自己這位大兒子臉上的閃過的那一絲無奈,頓時有些老臉一紅,當即便不再猶豫,猛的拍桌而起道:
“好!”
“既如此!為了我大唐境內千萬黎明百姓,為了天下之大意,為了肅清四海之宵小!
本宮決定,明日一早,登基!”
……
隨著這邊李亨的拍板,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燕國國都洛陽,此刻,也在連夜籌備著新皇登基的事宜。
在將幾個弟弟以及自己老爹的屍體打包收斂後,安慶緒便迫不及待的直接住在了屬於帝王的寢宮內。
不過住倒是心滿意足的住進去了,但同樣的,這位即將成為大燕皇帝的年輕人,也失眠了。
或許是因為激動,又或許是心中有其他的感受,總之,今夜的安慶緒,注定難眠。
長安之戰所造成的後續影響,正持續不斷的發酵著,先是直接或間接的搞死了崔乾佑,史思明,甚至那位還未見麵的安祿山。
同時,又促成了自家老爹的提前登基,眼下,更是間接的讓安慶緒也提前坐上的皇帝的寶座。
可謂是,一炮雙響,一仗兩帝!
今夜過後,明天,必將是一個會被史學家們載入史冊日子,大唐和大燕,雙雙迎來了各家新的主心骨。
而作為導火索的建寧王,即便是暫時淡出了天下人的視線,今日過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轉移到關鍵性的長安之戰上去,也遲早會發現這一切的導火索,居然都是那位建寧王李倓。
屆時,不管是在廟堂之上,還是在市井江湖內,都將流傳著建寧王的傳說。
所謂的圓夢大師,也不過如此了吧?
畢竟,一戰成就兩個皇帝,圓了兩人的帝王夢,古往今來,估計也就這位建寧王能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做到了。
名副其實了屬於是。
……
感謝書友兵主一將功成萬骨枯賞的月票,感謝老板!
</p>
李倓率領的三千騎兵,由三晉之地突入河北後,便如溪流匯入江河,再也沒了消息,沒有悠長的補給線,更沒有隨軍出征的中央監軍時刻匯報著這支軍隊的一舉一動。
簡單來說,在這個主要以書信傳遞軍情的時代,李倓的這一做法,可以說是瞬間跳出了所有人的視線,如果這三千騎兵擁進河北,連兩三瓢水花都打不起來的話,那李倓本人,即使還在唿吸著大唐新鮮的空氣,在某些人眼裏,也和死人差不了多少了。
這其中便包括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
君不見,遠在靈武的李亨和李俶父子倆在得知這一消息後,臉上的表情,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李亨這位當朝太子更是直接大發雷霆,組建百餘股哨騎分散開來尋找李倓的蹤跡,大有一股十三道鐵令召建寧王折返長安嚴防死守的態度。
畢竟,此刻的長安對於李亨來說,那簡直比心肝都重要。
迴顧往日辛勞,他貴為一朝太子,馬嵬驛一別後,費了百般力氣,曆經千難萬險,終於抵達了他忠誠的靈武,接受了最忠心同時也是最有實力的朔方軍,初步站穩了腳跟。
而抵達靈武後不久,自己這位三兒子更是獨自率兵,一舉光複長安,給他這個當爹的送來了一個大大的神助攻。
在這宛如奇跡一般的助攻下,眼看著,手上兵有了,朔方軍的支持也有了,再加上自己兒子一戰功成,光複長安所帶來的豐厚政治資源,他李亨這位當朝太子現如今的羽翼簡直比任何時候都要豐滿,離那張龍椅的位置簡直隻有一步之遙了,放在半月前,這可是他連做夢都不敢幻想的美夢。
這天下局勢,眼看著,就要撥雲見日出了,自己數十年的太子生活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終於要擺脫劍南那位帶給自己的心理陰影了,都準備籌備登基了,黃道吉日都命人算好了,正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一股可有可無的東風,就等著返迴長安後,風風光光的就把這個皇帝夢給圓了。
結果,還沒等自己高興兩天呢,金閃閃的龍袍還沒連夜做好呢,自家那位那豎子,這又拋給自己了一個驚嚇。
並且,這一嚇,可把李亨給嚇的不輕,差點沒把他的皇帝夢給嚇碎嘍。
不過,好在,那豎子還算有點良心,沒把留在長安部隊給一股腦的拉走,否則,李亨是真的要崩潰了。
現在隻希望,自己那位多年未見的好友李泌能夠將長安城牢牢守住,最不濟,也得堅持到他的大軍抵達。
同樣的,也正是遭逢了這一驚嚇的李亨,當即連夜喊來了自己的長子李俶,準備在今夜直接拍板!
他,
李亨,
不等了!
mmp的,登基!
登基!
還他娘的是,登基!
等明天一早,等郭子儀和李光弼兩路軍馬一到靈武,就立刻登基!
遲則生變,
一分一秒都不能再等下去了!
龍袍一穿,我,大唐皇帝李亨,誰也不愛!
至於,自己那位還在劍南獨自聽雨的爹,隻能先委屈委屈他老人家了。
壓了兒子這麽多年,也該鬆鬆手了。
畢竟,都現在這局勢了,開元盛世早過去幾年了,給你麵子叫你聲爹,不給你麵子,你還是一邊涼快去吧!
老老實實的當您的太上皇,看清形式,別給咱找事。
到時候等咱平定叛亂,再把您老接迴來享幾年清福,咱天家這對父子,起碼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段佳話,不至於那麽暴力血腥,以至於教壞後世子孫。
多好?
“父王,三弟此舉,實乃不智之舉,但眼下已成定局,故此,兒建議,父王應早日祭祀天地,承天之命!
早日登基!以定我大唐文武百官之心!為他日整塑河山,再造盛世打下萬世之基業!”
臨時以刺史居所改造而成的太子府邸內,李俶顯然是知道自家老爹這個時候召見自己是為了什麽,所以連猶豫都不帶猶豫的,就把繼位之事給說了出來。
當然,也沒啥可猶豫的了,畢竟都這個時候了,還怕個屁。
而由自己這個當兒子的提出這件事,也無非就是今天夜裏,自家老爹這扭扭捏捏的性格使然,需要找個人來襯托一下,提一口登基事宜,然後再打上兩圈太極,來稍稍減輕一下內心的罪惡感罷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本來有最合適的人去做,比如後世那位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有身邊那一圈將軍們來說這話,就是單單的聽著,耳朵也舒服的多。
但這不是,此刻內定的宰相李泌此刻還苦哈哈的守在長安,以盼王師嘛,所以這個任務,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李俶的身上。
“這……會不會有些逾越?畢竟?”
隨著李亨的開口,李俶的內心頓時一陣無語,如果不是自身涵養頗高,他真想大聲對眼前的老爹說上一句。
爹,這會就咱倆,咱能別裝了嗎?
可惜,誰讓自己是當兒子的呢,自己老爹興致上來了,總不能掃了人家興致吧。
所以,李俶隻能再次俯下身子,誠懇的開口:
“今,天下局勢波雲詭譎,聖人遠赴劍南,無暇顧及天下大局,如今奸人當道,賊寇四起,放眼天下,唯有父王能執掌大權,以震懾四方宵小!
此乃,天意也!
更何況,如今三弟光複長安,長安軍民,皆翹首盼望著父王能率王師早日歸京。
此乃,民意也!
故此,兒奏請父王,提早登基,以安我大唐子民之心,以彰我大唐顯赫聲威,以震安姓胡虜野心!”
一旁的李亨似乎也是注意到了自己這位大兒子臉上的閃過的那一絲無奈,頓時有些老臉一紅,當即便不再猶豫,猛的拍桌而起道:
“好!”
“既如此!為了我大唐境內千萬黎明百姓,為了天下之大意,為了肅清四海之宵小!
本宮決定,明日一早,登基!”
……
隨著這邊李亨的拍板,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燕國國都洛陽,此刻,也在連夜籌備著新皇登基的事宜。
在將幾個弟弟以及自己老爹的屍體打包收斂後,安慶緒便迫不及待的直接住在了屬於帝王的寢宮內。
不過住倒是心滿意足的住進去了,但同樣的,這位即將成為大燕皇帝的年輕人,也失眠了。
或許是因為激動,又或許是心中有其他的感受,總之,今夜的安慶緒,注定難眠。
長安之戰所造成的後續影響,正持續不斷的發酵著,先是直接或間接的搞死了崔乾佑,史思明,甚至那位還未見麵的安祿山。
同時,又促成了自家老爹的提前登基,眼下,更是間接的讓安慶緒也提前坐上的皇帝的寶座。
可謂是,一炮雙響,一仗兩帝!
今夜過後,明天,必將是一個會被史學家們載入史冊日子,大唐和大燕,雙雙迎來了各家新的主心骨。
而作為導火索的建寧王,即便是暫時淡出了天下人的視線,今日過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轉移到關鍵性的長安之戰上去,也遲早會發現這一切的導火索,居然都是那位建寧王李倓。
屆時,不管是在廟堂之上,還是在市井江湖內,都將流傳著建寧王的傳說。
所謂的圓夢大師,也不過如此了吧?
畢竟,一戰成就兩個皇帝,圓了兩人的帝王夢,古往今來,估計也就這位建寧王能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做到了。
名副其實了屬於是。
……
感謝書友兵主一將功成萬骨枯賞的月票,感謝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