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三歲蹣跚學步,六歲吟讀詩書。


    七歲入學,八歲握筆,寒窗苦讀數十年,隻為科舉,而金榜一開,卻未錄我名。


    父賜血,母賜骨,吾師賜我滿腹經綸與詩書。


    十載光陰逝為水,吾卻,寸功未立,其名不揚。


    幸有先帝垂青,扶臣於草穀之間,托國事於臣兩肩之上。


    今,我大燕草創,先帝卻半道而崩,臣深感不安。”


    洛陽皇宮內的腥風血雨,嚴莊並不知曉,此刻的他,正跪坐在書案前,一手持燭燈,一手持宣筆,一行接一行的寫著心中所想的話語。


    “今唐庭猶在,極西之地,更有吐蕃異族雄踞,我大燕,雖有百戰之精銳,但遭逢兩場大敗,已然力竭。


    願陛下上位之時,整頓吏治,重塑法度,剿除奸佞,削滅世族!


    前三者易,後者難!


    但若我大燕有一統四海之心,則需先斷自身之弊!


    其因有二:


    其一,世家大族根基牢固,綿延百年而不絕,必有自家之法。


    此乃,兩線下注也。


    臣以為,所謂五姓七望者,皆為風吹草動搖曳之徒,先帝曾對其以禮相待,但卻處處碰壁,實乃小人之腹!


    故,世家不除,則大燕無威!


    其二,大燕稅務未完備,國庫雖富裕,但卻並不是長久之計。


    世家大族者,藏富百年,若抄其家,滅其族,則可為我大燕供給三年財賦!


    屆時,無論是東征西討,亦或者北擊蠻族,皆可安定軍卒之心。


    讀至此處,陛下可能心有疑慮。


    畢竟,王朝之基,乃以豪族公卿所築,但國情不同,則另當別論。


    大燕因戰而立,無戰則衰!


    願陛下,以兵馬為主,切莫將重心放於所謂書生之手。


    臣讀書數十年,嚐有不解,但隨光陰流逝,臣也漸漸知曉,所謂百無一用者,書生也!


    得民心者,才可方得天下!


    至於殘唐,不足,為慮!


    陛下繼位之後,若信臣所言。


    則調河北青壯於洛陽,加以訓練,以老卒練新兵,不日,則可建起一支雄師!


    範陽,平盧,乃至河北全境!


    皆可棄餘地手!


    此舉並不是自斷雙臂,請陛下謹記,留地失人,則人地皆失!


    先帝一路南下,攻破洛陽後,將財賦皆以陸路,水路,運往範陽,此舉陛下大可照做,以此迷惑唐庭。


    當唐庭上下皆以為陛下乃無能之君時,我大燕目的,便已經達到。


    屆時,請陛下遣一勇將,領一軍可戰之兵,奔赴長安,能拿則拿,拿不下,則應以威逼之!


    至於臣,則領三軍全下江南,強渡長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踏平江南敵寇,則我大燕基業,可成一半!


    唐庭則徹底偏居一隅,失去江南財賦支撐,唐庭便如猛虎失去獠牙,屆時,將任我大燕揉捏!


    那時,無論是上取龍興之地,還是東征一舉滅唐,都可一戰功成,天下,再無人可與我大燕匹敵!


    至於先帝策略,猛攻睢陽一處,以圖打通南北,此策略雖可行,但睢陽乃是戰略要地,若唐庭以一員大將駐紮,功伐不下,我大燕便容易被掐住咽喉,長久之下,此衰彼漲的大勢之下,我大燕遲早被耗光力氣。


    故此,臣才出此極為冒險之策!


    但,此計若成,可為我大燕奪取百年之基!


    唐庭內部,陛下也不必擔憂,建寧王雖功成一役,但終歸隻是曇花一現,李唐皇帝已老,待得先去之後,唐庭內部糾紛,必將再起波瀾。


    永王,壽王等一眾王侯將相,皆不是簡單之輩,唐庭太子生性怯懦,既無陛下之果斷,更無陛下之勇氣,必然會內鬥不休。


    況且,十多年太子生活,早已將那位唐庭太子的進取之心磨滅,而陛下不僅年富力強,更以千古一帝為己念,若以臣之策行之,覆滅唐庭,十年足矣!


    郭子儀已老,唐軍內部山頭林立,就好比人之雙拳,我大燕若是剪除自身弊端,即便是丟掉河北,自斷一臂,也可五指握拳擊出,而唐庭雖有十指之力,但各種鉗製之下,就算他李泌日後真的有通天之能,使出三指之力,已是奇跡。


    以五對三,天命,在燕!


    唐要河北,給了便是!


    待臣豪取江南百萬傾,以南方財賦之力,供給我大燕百萬雄師!


    他日,龍興之地,自有人雙手奉上!


    以龍興之地,換取江南千百萬財富,臣認為,此舉當大有可為!


    世間萬事,有聚有散,有舍有得,願陛下能早日定下決心!


    畢竟,光陰如快馬加鞭,歲月如落花流水!


    若定下結論,則提早為之!


    若陛下願做昭烈帝,則臣願當那南陽村夫!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大燕要的,是九州合一!”


    宣筆落下,嚴莊已是用盡了全力,在寫下《平唐策》三個字後,整個人便無力的靠在牆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這篇平唐策,他想了很久,也推演了很久,成功率雖然隻有四成左右,但若是安慶緒真的選擇了這個策略,那他嚴莊,定用盡畢生所學,去將這天下,換個顏色!


    “夫君,你……”


    一旁的美婦人,嚴莊的妻子不安的看著自家丈夫,眼中盡是心疼。


    “大丈夫之誌,如長江之水,奔流不息,臣妾知道,臣妾也支持夫君,但夫君,您的身體……”


    “無礙!”


    靠在牆角的嚴莊笑著揮了揮手,剛剛寫那篇平唐策的時候,太過於投入了,連自家夫人進來了都沒注意。


    那南陽村夫,果然也不是那麽好當啊。


    “夫君,喝水。”


    “嗯。”


    接過夫人送來的糖水,一口喝進肚中,嚴莊隻覺得渾身無比輕鬆愜意。


    看著自家夫人瘦削的臉龐,嚴莊不由得有些感慨。


    其實,這篇平唐策裏,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策論中,他指責那些五姓七望是牆頭之草,但自己,又何嚐不是呢?


    除掉五姓七望,不僅對大燕有利,在更深層的涵義裏,更是一張投名狀。


    平唐策成,便是為大燕立下大功,若是不成,那就是一張顯眼的投名狀!


    畢竟,河北的這些世家大族一除,對誰有利,那自然不言而喻。


    隻不過,這張投名狀,暫時還不知道投給誰罷了。


    ……


    ps:感謝書友星月龍華賞的一張月票,感謝老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心的鯨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心的鯨鯊並收藏唐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