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自然是不如何。
麵對曾經將她母親推向深淵的罪魁禍首之女及其幫兇,黛玉的心中仿佛有千軍萬馬在奔騰,怒濤洶湧,難以平息。
還敘舊!
她們有何舊可敘?
她壓根不想與她們虛與委蛇。
於是,黛玉如柳葉般細長的眉毛微微蹙起,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
在琳琅略帶遲疑地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她冷冷地啟唇拒絕,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琳琅公主與臣女有事相商,便不叨擾貴妃娘娘的雅興了。”
言罷,黛玉緊握住琳琅的手,不再看她,毅然轉身,留下一抹決絕的背影,大步流星地離去。
賈元春心中猛地一顫。
她萬沒料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小丫頭,竟然如此膽大,敢毫不留情地拂了她的麵子。
要知道,自她被封為貴妃以來,在宮中可謂是春風得意,風光無限,就連皇後娘娘見了她,也不得不忌憚三分,更不要說輕易得罪。
賈元春原本溫婉如水的笑容,此刻竟有些難以維持,嘴角微微抽搐,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她迴想起母親信中的叮囑,本欲將黛玉邀至鳳藻宮,那裏皆是她的心腹,她可尋機避開琳琅,單獨與黛玉談談,探探她的口風,順便給予些敲打。
豈料,這丫頭竟如此不識抬舉,全然未將她放在眼裏。
一股熊熊的怒火在賈元春的心底升騰而起,她暗暗咬牙切齒,這臭脾氣,與她那小姑姑簡直如出一轍,真是冥頑不靈,不知好歹!
然而,盡管心中憤懣難抑,賈元春的臉上卻仍努力維持著那抹溫婉的笑容,似乎黛玉方才那冷冰冰的拒絕,隻是一首微不足道的插曲,並未在她的心中留下任何痕跡。
她目送著兩個小姑娘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中,眼中的寒冰卻愈發凝結,冷意直透心底。
黛玉原本打算迴京後,便著手布局,要如何一步步揭露當年母親身死的真相,讓那些被深埋於地底的罪惡,無處遁形,還母親一個公道。
然而,世事難料。
迴京後的日子並未如她所願。
諸事紛至遝來,如同潮水般洶湧而至,讓她應接不暇。
她好似被一股無形的大力裹挾著,不得不一步步向前,沒有片刻的喘息之機。
前幾日,黛玉又應下了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的邀約,欲隨他們一同前往昆侖,嚐試救醒他們陷入沉睡的師傅。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黛玉覺得,或許現在還不是最佳的報仇時機。
她尚未真正成長起來,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守護自己的家人,更無法與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抗衡。
她必須等待,等待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足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對家人伸出魔爪,強大到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一想到她便膽寒心驚。
到那時,她定要讓那些曾經傷害過她家人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走在黛玉身旁的琳琅公主,在貴妃娘娘提出邀請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抵觸與失望。
她還想著,今日與黛玉一同前往樹屋的計劃,是否就此泡湯了?
她本非隱忍的性格,若是換作其他任何人,她早已出言反駁,毫不留情。
但,這是青陽縣君的表姐,她不想讓她難堪。
她既喜歡青陽縣君,自然也會愛屋及烏,對她多加容忍,日後更需多加照拂。
然而,當她目睹黛玉冷冷地拒絕了貴妃的邀請,那疏離的態度,襯得她們之間,比陌路人還要疏遠,這讓她心中不禁泛起了層層疑惑。
她們自幼便被教導,家族團結乃重中之重,姻親之間的幫襯與扶持更是不可或缺。
世人都知曉,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姻。
因此,在姻親關係中,彼此之間,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與支持,以維係這段重要的關係紐帶。
然而,青陽對貴妃娘娘的態度卻如此冷淡,這其中,似乎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罅隙。
琳琅公主性情直爽,藏不住事。
待她們走到禦花園的偏僻之處,琳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伸手拉住了黛玉,直言不諱地問道:“青陽,你與你表姐之間,關係不好嗎?”
黛玉自遇見賈元春後,心中便一直憋悶不已。
此刻,看著琳琅那關切而純真的眼神,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黛玉伸手輕輕刮了刮琳琅的小鼻子,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輕聲道:“不過是個無關之人,何必掛懷於心。”
琳琅眨了眨眼睛,瞬間領會了黛玉的意思——貴妃娘娘於她而言,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陌生人罷了。
日後遇見,大可不必理會,更無需看誰的麵子行事。
琳琅的思緒瞬間如同脫韁的野馬,在腦海中肆意奔騰。
那日見過黛玉後,她特意派人打聽青陽的喜好,這才得知,她曾被外祖母,也就是榮國公府的老夫人,單獨接到榮國公府住了近三年。
她原以為,黛玉與榮國公府的人,關係必定親厚。
然而,現在看來,卻並非如此。
聽說黛玉去年突然迴了揚州,這其中必定發生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瞬間,琳琅小公主胸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她轉過臉,圓圓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盯著黛玉,仿佛在臉上寫滿了“好奇、想聽”幾個大字。
黛玉被她這模樣逗得哭笑不得。
她與榮國公府的恩怨,實在不願牽扯上琳琅這般心靈純淨的女子。
黛玉靈機一動,抬手指向遠處天空上一朵漫卷的白雲,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道:“你看那雲,像不像一隻正在悠閑漫步的小綿羊?”
琳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天邊有一片堆疊在一起的雪白雲朵。
圓滾滾的身體,微微傾斜著頭,似乎正低頭啃食著鮮嫩的青草。
樣子憨態可掬,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一摸。
那雲朵的尾巴輕輕卷曲著,好似一大團剛被風輕輕吹散的蒲公英,帶著幾分夢幻與輕盈。
而它周圍,還散落著幾朵小巧的雲朵,就像是它的玩伴,一起在這片蔚藍的天幕下嬉戲玩耍,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又和諧的畫麵。
琳琅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
她眼睛亮閃閃的,驚喜地指著離小綿羊不遠處的幾朵雲彩,興奮地說道:“那邊那朵像隻小狗狗,好可愛!還有那邊……”
黛玉見琳琅果然將方才之事忘得一幹二淨,開始興致勃勃地觀察起雲的形狀,不由莞爾一笑。
琳琅這份最簡單、最原始、最純粹的快樂,如同春日裏溫暖的陽光,輕易便能感染到身邊的人。
黛玉心中的陰霾也隨之一掃而空,目光隨著琳琅手指的方向移動。
琳琅邊走邊看,看得十分投入,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了那些變幻莫測的雲朵。
兩人經過前麵一條在陽光下泛著微光、蜿蜒而過的小溝渠時,琳琅的腳步也絲毫沒有停滯。
然而,走路不看路的後果便是,她左腳抬起,卻並未踩到意料中的實地,身體猛地一晃,身形變得踉蹌起來,眼看就要一頭栽倒在那條水溝裏。
“啊!”琳琅下意識地驚唿出聲,這才發現腳下竟是條一米見寬的溝渠。
若在平時,她很輕鬆地便能跳跨過去,然而此刻,她一腳淩空,眼看就要踏入水麵,另一腳也即將因慣性離地,一場意外似乎已不可避免。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她的手臂和後腰處突然傳來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隨著這股力量輕輕一帶,她那即將失控的身體,竟如同被賦予了翅膀,騰空而起,仿佛一隻輕盈的燕子,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穩穩地落在了小溝渠的對麵。
琳琅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出了一身冷汗,她拍拍自己“咚咚”亂跳的小心髒,臉上仍殘留著一絲驚魂未定的神色。
隨後,她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非但沒有落水,反而被黛玉以如此飄逸的姿態帶過了水溝時,她的臉上瞬間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如同綻放的煙火,絢爛而歡快。
琳琅轉過身,張開雙臂,輕快地向前一步,緊緊抱住了黛玉纖細的腰身。
她的臉上洋溢著由衷的喜悅和慶幸,還有幾分說不出的依賴:“我就知道,你是我的福星,總能為我擋災避禍。”
黛玉又被她的話逗笑:“你怎麽不說,是我讓你抬頭看雲,才害得你差點失足落水呢?”
琳琅瞪大了眼睛,不滿地嘟了嘟嘴,模樣嬌俏可愛:“這怎麽能怪你?你也看雲了,就沒有事,還及時救了我,這分明就是我自己不小心嘛。”
她迴想起上次在樹屋的經曆,若不是黛玉及時攜她掠下樹來,她很可能會被雷劈,或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
這次又及時使她免遭落水之厄。
她是這宮裏最驕傲的小公主,怎麽能丟那麽大的人呢?
青陽多次救她於危難之中,不是她的福星,又是什麽?
這一刻,琳琅小公主心中暗暗做了個決定。
麵對曾經將她母親推向深淵的罪魁禍首之女及其幫兇,黛玉的心中仿佛有千軍萬馬在奔騰,怒濤洶湧,難以平息。
還敘舊!
她們有何舊可敘?
她壓根不想與她們虛與委蛇。
於是,黛玉如柳葉般細長的眉毛微微蹙起,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
在琳琅略帶遲疑地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她冷冷地啟唇拒絕,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琳琅公主與臣女有事相商,便不叨擾貴妃娘娘的雅興了。”
言罷,黛玉緊握住琳琅的手,不再看她,毅然轉身,留下一抹決絕的背影,大步流星地離去。
賈元春心中猛地一顫。
她萬沒料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小丫頭,竟然如此膽大,敢毫不留情地拂了她的麵子。
要知道,自她被封為貴妃以來,在宮中可謂是春風得意,風光無限,就連皇後娘娘見了她,也不得不忌憚三分,更不要說輕易得罪。
賈元春原本溫婉如水的笑容,此刻竟有些難以維持,嘴角微微抽搐,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她迴想起母親信中的叮囑,本欲將黛玉邀至鳳藻宮,那裏皆是她的心腹,她可尋機避開琳琅,單獨與黛玉談談,探探她的口風,順便給予些敲打。
豈料,這丫頭竟如此不識抬舉,全然未將她放在眼裏。
一股熊熊的怒火在賈元春的心底升騰而起,她暗暗咬牙切齒,這臭脾氣,與她那小姑姑簡直如出一轍,真是冥頑不靈,不知好歹!
然而,盡管心中憤懣難抑,賈元春的臉上卻仍努力維持著那抹溫婉的笑容,似乎黛玉方才那冷冰冰的拒絕,隻是一首微不足道的插曲,並未在她的心中留下任何痕跡。
她目送著兩個小姑娘的身影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之中,眼中的寒冰卻愈發凝結,冷意直透心底。
黛玉原本打算迴京後,便著手布局,要如何一步步揭露當年母親身死的真相,讓那些被深埋於地底的罪惡,無處遁形,還母親一個公道。
然而,世事難料。
迴京後的日子並未如她所願。
諸事紛至遝來,如同潮水般洶湧而至,讓她應接不暇。
她好似被一股無形的大力裹挾著,不得不一步步向前,沒有片刻的喘息之機。
前幾日,黛玉又應下了清虛真人和清風道長的邀約,欲隨他們一同前往昆侖,嚐試救醒他們陷入沉睡的師傅。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黛玉覺得,或許現在還不是最佳的報仇時機。
她尚未真正成長起來,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守護自己的家人,更無法與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抗衡。
她必須等待,等待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足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對家人伸出魔爪,強大到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一想到她便膽寒心驚。
到那時,她定要讓那些曾經傷害過她家人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走在黛玉身旁的琳琅公主,在貴妃娘娘提出邀請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抵觸與失望。
她還想著,今日與黛玉一同前往樹屋的計劃,是否就此泡湯了?
她本非隱忍的性格,若是換作其他任何人,她早已出言反駁,毫不留情。
但,這是青陽縣君的表姐,她不想讓她難堪。
她既喜歡青陽縣君,自然也會愛屋及烏,對她多加容忍,日後更需多加照拂。
然而,當她目睹黛玉冷冷地拒絕了貴妃的邀請,那疏離的態度,襯得她們之間,比陌路人還要疏遠,這讓她心中不禁泛起了層層疑惑。
她們自幼便被教導,家族團結乃重中之重,姻親之間的幫襯與扶持更是不可或缺。
世人都知曉,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姻。
因此,在姻親關係中,彼此之間,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與支持,以維係這段重要的關係紐帶。
然而,青陽對貴妃娘娘的態度卻如此冷淡,這其中,似乎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罅隙。
琳琅公主性情直爽,藏不住事。
待她們走到禦花園的偏僻之處,琳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伸手拉住了黛玉,直言不諱地問道:“青陽,你與你表姐之間,關係不好嗎?”
黛玉自遇見賈元春後,心中便一直憋悶不已。
此刻,看著琳琅那關切而純真的眼神,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黛玉伸手輕輕刮了刮琳琅的小鼻子,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輕聲道:“不過是個無關之人,何必掛懷於心。”
琳琅眨了眨眼睛,瞬間領會了黛玉的意思——貴妃娘娘於她而言,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陌生人罷了。
日後遇見,大可不必理會,更無需看誰的麵子行事。
琳琅的思緒瞬間如同脫韁的野馬,在腦海中肆意奔騰。
那日見過黛玉後,她特意派人打聽青陽的喜好,這才得知,她曾被外祖母,也就是榮國公府的老夫人,單獨接到榮國公府住了近三年。
她原以為,黛玉與榮國公府的人,關係必定親厚。
然而,現在看來,卻並非如此。
聽說黛玉去年突然迴了揚州,這其中必定發生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瞬間,琳琅小公主胸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她轉過臉,圓圓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盯著黛玉,仿佛在臉上寫滿了“好奇、想聽”幾個大字。
黛玉被她這模樣逗得哭笑不得。
她與榮國公府的恩怨,實在不願牽扯上琳琅這般心靈純淨的女子。
黛玉靈機一動,抬手指向遠處天空上一朵漫卷的白雲,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道:“你看那雲,像不像一隻正在悠閑漫步的小綿羊?”
琳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天邊有一片堆疊在一起的雪白雲朵。
圓滾滾的身體,微微傾斜著頭,似乎正低頭啃食著鮮嫩的青草。
樣子憨態可掬,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一摸。
那雲朵的尾巴輕輕卷曲著,好似一大團剛被風輕輕吹散的蒲公英,帶著幾分夢幻與輕盈。
而它周圍,還散落著幾朵小巧的雲朵,就像是它的玩伴,一起在這片蔚藍的天幕下嬉戲玩耍,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又和諧的畫麵。
琳琅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
她眼睛亮閃閃的,驚喜地指著離小綿羊不遠處的幾朵雲彩,興奮地說道:“那邊那朵像隻小狗狗,好可愛!還有那邊……”
黛玉見琳琅果然將方才之事忘得一幹二淨,開始興致勃勃地觀察起雲的形狀,不由莞爾一笑。
琳琅這份最簡單、最原始、最純粹的快樂,如同春日裏溫暖的陽光,輕易便能感染到身邊的人。
黛玉心中的陰霾也隨之一掃而空,目光隨著琳琅手指的方向移動。
琳琅邊走邊看,看得十分投入,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了那些變幻莫測的雲朵。
兩人經過前麵一條在陽光下泛著微光、蜿蜒而過的小溝渠時,琳琅的腳步也絲毫沒有停滯。
然而,走路不看路的後果便是,她左腳抬起,卻並未踩到意料中的實地,身體猛地一晃,身形變得踉蹌起來,眼看就要一頭栽倒在那條水溝裏。
“啊!”琳琅下意識地驚唿出聲,這才發現腳下竟是條一米見寬的溝渠。
若在平時,她很輕鬆地便能跳跨過去,然而此刻,她一腳淩空,眼看就要踏入水麵,另一腳也即將因慣性離地,一場意外似乎已不可避免。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她的手臂和後腰處突然傳來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隨著這股力量輕輕一帶,她那即將失控的身體,竟如同被賦予了翅膀,騰空而起,仿佛一隻輕盈的燕子,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穩穩地落在了小溝渠的對麵。
琳琅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出了一身冷汗,她拍拍自己“咚咚”亂跳的小心髒,臉上仍殘留著一絲驚魂未定的神色。
隨後,她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非但沒有落水,反而被黛玉以如此飄逸的姿態帶過了水溝時,她的臉上瞬間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如同綻放的煙火,絢爛而歡快。
琳琅轉過身,張開雙臂,輕快地向前一步,緊緊抱住了黛玉纖細的腰身。
她的臉上洋溢著由衷的喜悅和慶幸,還有幾分說不出的依賴:“我就知道,你是我的福星,總能為我擋災避禍。”
黛玉又被她的話逗笑:“你怎麽不說,是我讓你抬頭看雲,才害得你差點失足落水呢?”
琳琅瞪大了眼睛,不滿地嘟了嘟嘴,模樣嬌俏可愛:“這怎麽能怪你?你也看雲了,就沒有事,還及時救了我,這分明就是我自己不小心嘛。”
她迴想起上次在樹屋的經曆,若不是黛玉及時攜她掠下樹來,她很可能會被雷劈,或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
這次又及時使她免遭落水之厄。
她是這宮裏最驕傲的小公主,怎麽能丟那麽大的人呢?
青陽多次救她於危難之中,不是她的福星,又是什麽?
這一刻,琳琅小公主心中暗暗做了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