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不是多話的性格,這段在暗影閣的驚心動魄的經曆,被他們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迅速匯報完畢。
每一個細節都未曾遺漏,卻也沒有過多的修飾,仿佛隻是在講述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聖上卻能從他們平靜的語氣中,感受到其中隱藏的致命風險。
當聖上聽到那三千多箱福壽膏被焚為灰燼時,目光微微一閃。
他心情十分複雜,既有對他們果斷行動的讚賞,也有對如此龐大數量福壽膏被銷毀的震撼,還有些別的什麽,被他下意識忽略了過去。
很快,他便恢複了常態,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讚賞:“燒得好!”
這話一出,讓衛三和衛四暗暗鬆了口氣,心中懸著的大石頭也隨之落下。
未經上報便擅自做主燒了這麽多福壽膏,若是惹聖上不悅,事後追究起來,他們會吃不了兜著走。
相比之下,黛玉則顯得最為鎮定。
她從一開始就沒有太過擔心這件事的後果,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判斷,也相信聖上會理解並支持他們的決定。
琳琅公主聽著他們的描述,每一個細節都讓她聽得一愣一愣的,心中不禁暗自驚歎。
這麽驚險刺激的事,可恨她無緣參與其中,真是讓她又羨慕又遺憾。
但她也知道,就憑她的花拳繡腿,去了恐怕也是拖後腿的。
見三人匯報完畢,琳琅的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對黛玉的親近之情。
她高興地拉著黛玉的手,滿臉笑意地說道:“青陽,我們去我宮裏玩吧!”
說完,她用一雙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父皇,滿臉都寫著:父皇,你快答應吧,答應吧!
那模樣既可愛又嬌俏,讓人難以拒絕。
聖上看著兩個小姑娘親密無間的樣子,心中也頗為欣慰。
他無奈地衝琳琅擺擺手,笑道:“去吧!去吧!朕就不留你們了。”
琳琅公主歡唿一聲,她今天逃課,本就是收到了黛玉進宮的消息,來禦書房截她的。
此時心願達成,別提心裏有多高興了。
她拉著黛玉的手,蹦蹦跳跳地就要跑開。
黛玉任由她拉著,心中也滿是歡喜。
她很喜歡琳琅的性格,與她在一起,總能感受到那份難得的純真與快樂。
臨出殿門時,黛玉想起自己的猜測。
她猶豫了片刻,還是將懷疑暗影閣背後之人是東瀛人的猜測說了。
聖上聽了,麵沉似水。
黛玉才不管自己在禦書房丟下了多大的一顆炸彈,說完,就和琳琅手拉手溜了。
兩人一溜煙跑出老遠,才停下腳步。
琳琅公主掏出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笑道:“青陽,我們去哪兒?去我宮裏麽?”
語氣中滿是期待,仿佛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與黛玉分享自己的小天地。
黛玉想了想,忽然想起了那天在樹屋的奇妙感受。
那一次與樹屋親密接觸,周圍的靈力一個勁地往她的身體裏鑽。
那一刻,好似整個世界都靜止下來,寧靜而美好。
她還想再體會一次那樣的感覺,於是提議道:“去樹屋吧?”
琳琅公主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她也十分喜歡那個樹屋,那裏就好似是她的秘密花園,藏著她的夢想與快樂。
然而,在宮裏,她並沒有貼心的朋友可以一起去那裏分享這份快樂。
每次她去樹屋,身邊的人擔心她會摔下來或者發生其他意外,總是竭力勸阻。
現在,終於有人與她一樣懂得欣賞這樹屋了。
這種感覺,就像在廣袤無垠的世間尋得了心靈相通的旋律,使她的內心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安撫與滿足。
她曾無數次獨自坐在這樹屋中,透過樹葉的縫隙仰望星空,感受著自然的靜謐與神秘,心中無限喜悅。
而此刻,有另一個人與她共享這份喜悅,她心中的喜悅仿佛一下子成倍增長了。
“好啊!好啊!我們這就去樹屋!”琳琅公主興奮地喊道。
兩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手拉著手,快速在宮中穿行。
隻是,兩人剛拐過彎,到了禦花園,就意外地碰到了在那裏賞花的一行人。
為首的是一位身著華麗宮裝、衣袂飄飄的女子。
她瑰姿豔逸、氣質非凡,仿佛是從畫中走出的仙子一般。
頭上的珠翠,每一顆都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映襯得她更加尊貴非凡。
眉眼間流露出的不凡氣度與超凡脫俗的韻味,讓人一見便難以忘懷。
琳琅公主定睛一看,發現正是這段時日風頭正盛的貴妃——賈元春。
賈元春不僅容貌出眾,更是憑借著家族的勢力與自身的才華,在後宮中迅速崛起,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既然碰上了,就不好再繞開。
琳琅公主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還是鼓了鼓腮幫子,勉強帶著黛玉上前見禮:“琳琅見過貴妃娘娘!”
她的態度極其敷衍,隻草草福了一福,便直起了身。
平日裏,她與後宮的妃子們並不怎麽來往。
除了皇後宮中她依禮拜見的次數勤些外,與其他的妃嬪都不怎麽熟悉。
此刻見到賈元春,她也隻是出於禮數勉強行了個禮。
黛玉自然是認得賈元春的,隻是她並不想與這位表姐有太多的瓜葛。
她跟在琳琅公主身後,也行了一禮,口中含糊地說道:“臣女見過貴妃娘娘。”
她的聲音低沉,宛如深夜裏緩緩流淌的溪水,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恨意。
賈元春可不敢受琳琅公主的禮,因而在她施禮的時候,她微微側身避開。
但黛玉的禮,她卻是穩穩站著受了的。
琳琅在宮中隨意慣了,加之她又受寵,宮裏的妃子一般都不敢輕易觸她黴頭,找她麻煩。
所以,她行禮後,見黛玉還未起身,便一把扯起她,道:“青陽,我們快走!”
說著,衝賈元春擺擺手,道:“貴妃娘娘,我們還有事兒,就先告辭了。”
兩人剛要離開。
哪知賈元春聽她叫黛玉“青陽”,心中一動。
她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了片刻。
前幾日她母親傳信進來,說是林姑父攜林表妹進京了,可能來者不善,讓她留意。
聽說林姑父的女兒剛進宮,就被封為了青陽縣君,難道就是眼前的這位?
想到這裏,她抬眸仔細打量起黛玉來。
隻見眼前的小姑娘生得嫋嫋婷婷、靈秀非凡,麵容與小姑姑賈敏確有六七分相似。
眉眼間的神韻、氣質中的那份清冷,都讓她不得不相信這就是林姑父的女兒——林黛玉。
“且慢!”賈元春忽然開口,喊住了正要離開的琳琅公主和黛玉。
她的聲音溫婉而柔和,卻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琳琅公主心中升起一股不悅,她皺起眉頭轉過身來:“貴妃娘娘還有什麽事嗎?”她的語氣中已帶上了幾分不耐煩。
賈元春笑容溫婉地看向黛玉,問道:“你可是林姑父的女兒,名喚黛玉的?”
黛玉心中輕歎一聲,她知道這一刻終究還是來了。
她輕聲答道:“正是。”聲音雖然清冷,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賈元春的目光微微一凝,很快臉上便堆起了笑容。
她上前一步,仿佛要拉近與黛玉之間的距離:“我是你大表姐啊!你是我表妹!你都長這麽大了,我們才第一次見,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啊!”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和喜悅,好似真的為能與黛玉相遇而感到高興。
琳琅公主“咦”了一聲,她看看黛玉,又看看賈元春,心中的不悅不覺間被壓了下去。
既然是親戚,那自然要敘敘舊了。
她雖然不怎麽喜歡賈元春,但既然黛玉與她是親戚關係,那她也不好再表現出什麽不滿來。
然而,黛玉卻並沒有因為賈元春的熱情而有所動容。
她靜靜地站在那裏,麵上依舊保持著那份清冷的姿態。
心中卻已如波濤洶湧一般翻湧著各種情緒。
她想起了在滌塵台上看到的那一幕,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恨與厭惡。
哼!在害死她娘這件事上,賈元春也脫不了幹係!她的手上同樣沾滿了鮮血與罪孽!
黛玉不動聲色地後退一步,恰好避開了賈元春伸過來的手。
賈元春雙手微微一僵,她尷尬地收迴了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但很快又被她掩飾了過去。
她笑著邀請道:“要不,公主與林表妹到我的鳳藻宮坐坐?我們好好敘敘舊,如何?”
每一個細節都未曾遺漏,卻也沒有過多的修飾,仿佛隻是在講述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聖上卻能從他們平靜的語氣中,感受到其中隱藏的致命風險。
當聖上聽到那三千多箱福壽膏被焚為灰燼時,目光微微一閃。
他心情十分複雜,既有對他們果斷行動的讚賞,也有對如此龐大數量福壽膏被銷毀的震撼,還有些別的什麽,被他下意識忽略了過去。
很快,他便恢複了常態,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讚賞:“燒得好!”
這話一出,讓衛三和衛四暗暗鬆了口氣,心中懸著的大石頭也隨之落下。
未經上報便擅自做主燒了這麽多福壽膏,若是惹聖上不悅,事後追究起來,他們會吃不了兜著走。
相比之下,黛玉則顯得最為鎮定。
她從一開始就沒有太過擔心這件事的後果,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判斷,也相信聖上會理解並支持他們的決定。
琳琅公主聽著他們的描述,每一個細節都讓她聽得一愣一愣的,心中不禁暗自驚歎。
這麽驚險刺激的事,可恨她無緣參與其中,真是讓她又羨慕又遺憾。
但她也知道,就憑她的花拳繡腿,去了恐怕也是拖後腿的。
見三人匯報完畢,琳琅的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對黛玉的親近之情。
她高興地拉著黛玉的手,滿臉笑意地說道:“青陽,我們去我宮裏玩吧!”
說完,她用一雙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父皇,滿臉都寫著:父皇,你快答應吧,答應吧!
那模樣既可愛又嬌俏,讓人難以拒絕。
聖上看著兩個小姑娘親密無間的樣子,心中也頗為欣慰。
他無奈地衝琳琅擺擺手,笑道:“去吧!去吧!朕就不留你們了。”
琳琅公主歡唿一聲,她今天逃課,本就是收到了黛玉進宮的消息,來禦書房截她的。
此時心願達成,別提心裏有多高興了。
她拉著黛玉的手,蹦蹦跳跳地就要跑開。
黛玉任由她拉著,心中也滿是歡喜。
她很喜歡琳琅的性格,與她在一起,總能感受到那份難得的純真與快樂。
臨出殿門時,黛玉想起自己的猜測。
她猶豫了片刻,還是將懷疑暗影閣背後之人是東瀛人的猜測說了。
聖上聽了,麵沉似水。
黛玉才不管自己在禦書房丟下了多大的一顆炸彈,說完,就和琳琅手拉手溜了。
兩人一溜煙跑出老遠,才停下腳步。
琳琅公主掏出帕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笑道:“青陽,我們去哪兒?去我宮裏麽?”
語氣中滿是期待,仿佛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與黛玉分享自己的小天地。
黛玉想了想,忽然想起了那天在樹屋的奇妙感受。
那一次與樹屋親密接觸,周圍的靈力一個勁地往她的身體裏鑽。
那一刻,好似整個世界都靜止下來,寧靜而美好。
她還想再體會一次那樣的感覺,於是提議道:“去樹屋吧?”
琳琅公主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她也十分喜歡那個樹屋,那裏就好似是她的秘密花園,藏著她的夢想與快樂。
然而,在宮裏,她並沒有貼心的朋友可以一起去那裏分享這份快樂。
每次她去樹屋,身邊的人擔心她會摔下來或者發生其他意外,總是竭力勸阻。
現在,終於有人與她一樣懂得欣賞這樹屋了。
這種感覺,就像在廣袤無垠的世間尋得了心靈相通的旋律,使她的內心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安撫與滿足。
她曾無數次獨自坐在這樹屋中,透過樹葉的縫隙仰望星空,感受著自然的靜謐與神秘,心中無限喜悅。
而此刻,有另一個人與她共享這份喜悅,她心中的喜悅仿佛一下子成倍增長了。
“好啊!好啊!我們這就去樹屋!”琳琅公主興奮地喊道。
兩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手拉著手,快速在宮中穿行。
隻是,兩人剛拐過彎,到了禦花園,就意外地碰到了在那裏賞花的一行人。
為首的是一位身著華麗宮裝、衣袂飄飄的女子。
她瑰姿豔逸、氣質非凡,仿佛是從畫中走出的仙子一般。
頭上的珠翠,每一顆都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映襯得她更加尊貴非凡。
眉眼間流露出的不凡氣度與超凡脫俗的韻味,讓人一見便難以忘懷。
琳琅公主定睛一看,發現正是這段時日風頭正盛的貴妃——賈元春。
賈元春不僅容貌出眾,更是憑借著家族的勢力與自身的才華,在後宮中迅速崛起,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既然碰上了,就不好再繞開。
琳琅公主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還是鼓了鼓腮幫子,勉強帶著黛玉上前見禮:“琳琅見過貴妃娘娘!”
她的態度極其敷衍,隻草草福了一福,便直起了身。
平日裏,她與後宮的妃子們並不怎麽來往。
除了皇後宮中她依禮拜見的次數勤些外,與其他的妃嬪都不怎麽熟悉。
此刻見到賈元春,她也隻是出於禮數勉強行了個禮。
黛玉自然是認得賈元春的,隻是她並不想與這位表姐有太多的瓜葛。
她跟在琳琅公主身後,也行了一禮,口中含糊地說道:“臣女見過貴妃娘娘。”
她的聲音低沉,宛如深夜裏緩緩流淌的溪水,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恨意。
賈元春可不敢受琳琅公主的禮,因而在她施禮的時候,她微微側身避開。
但黛玉的禮,她卻是穩穩站著受了的。
琳琅在宮中隨意慣了,加之她又受寵,宮裏的妃子一般都不敢輕易觸她黴頭,找她麻煩。
所以,她行禮後,見黛玉還未起身,便一把扯起她,道:“青陽,我們快走!”
說著,衝賈元春擺擺手,道:“貴妃娘娘,我們還有事兒,就先告辭了。”
兩人剛要離開。
哪知賈元春聽她叫黛玉“青陽”,心中一動。
她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了片刻。
前幾日她母親傳信進來,說是林姑父攜林表妹進京了,可能來者不善,讓她留意。
聽說林姑父的女兒剛進宮,就被封為了青陽縣君,難道就是眼前的這位?
想到這裏,她抬眸仔細打量起黛玉來。
隻見眼前的小姑娘生得嫋嫋婷婷、靈秀非凡,麵容與小姑姑賈敏確有六七分相似。
眉眼間的神韻、氣質中的那份清冷,都讓她不得不相信這就是林姑父的女兒——林黛玉。
“且慢!”賈元春忽然開口,喊住了正要離開的琳琅公主和黛玉。
她的聲音溫婉而柔和,卻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琳琅公主心中升起一股不悅,她皺起眉頭轉過身來:“貴妃娘娘還有什麽事嗎?”她的語氣中已帶上了幾分不耐煩。
賈元春笑容溫婉地看向黛玉,問道:“你可是林姑父的女兒,名喚黛玉的?”
黛玉心中輕歎一聲,她知道這一刻終究還是來了。
她輕聲答道:“正是。”聲音雖然清冷,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賈元春的目光微微一凝,很快臉上便堆起了笑容。
她上前一步,仿佛要拉近與黛玉之間的距離:“我是你大表姐啊!你是我表妹!你都長這麽大了,我們才第一次見,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啊!”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和喜悅,好似真的為能與黛玉相遇而感到高興。
琳琅公主“咦”了一聲,她看看黛玉,又看看賈元春,心中的不悅不覺間被壓了下去。
既然是親戚,那自然要敘敘舊了。
她雖然不怎麽喜歡賈元春,但既然黛玉與她是親戚關係,那她也不好再表現出什麽不滿來。
然而,黛玉卻並沒有因為賈元春的熱情而有所動容。
她靜靜地站在那裏,麵上依舊保持著那份清冷的姿態。
心中卻已如波濤洶湧一般翻湧著各種情緒。
她想起了在滌塵台上看到的那一幕,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恨與厭惡。
哼!在害死她娘這件事上,賈元春也脫不了幹係!她的手上同樣沾滿了鮮血與罪孽!
黛玉不動聲色地後退一步,恰好避開了賈元春伸過來的手。
賈元春雙手微微一僵,她尷尬地收迴了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但很快又被她掩飾了過去。
她笑著邀請道:“要不,公主與林表妹到我的鳳藻宮坐坐?我們好好敘敘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