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說:“朕決定先派一支軍隊前往陝西,穩定局勢,同時,讓戶部再仔細核算賦稅之事,看看能否找到一個平衡之法。”


    大臣們領命而去,可大家心中都明白,這隻是權宜之計。明朝的統治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無論是內部的農民起義,還是外部的遼東戰事,都像兩座大山,壓得這個王朝喘不過氣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陝西的情況愈發糟糕。起義軍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他們不僅搶奪糧食,還攻占了一些小的縣城。而官府的軍隊在鎮壓過程中,也麵臨著諸多困難。


    一位將軍向朝廷奏報:“陛下,這起義軍如今士氣高昂,他們熟悉地形,而且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支持,我們的軍隊雖裝備精良,可在這陝西之地,卻難以施展拳腳。”


    朱由檢心急如焚,他再次召集大臣商議。


    內閣大學士說:“陛下,看來單純的鎮壓是不行的,還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就是解決百姓的生計。”


    朱由檢無奈地說:“朕也知道,可如今遼東戰事吃緊,賦稅難以減免太多,這可如何是好?”


    戶部尚書說:“陛下,或許可以從其他方麵開源節流,比如削減一些不必要的宮廷開支,用來補貼陝西的百姓。”


    朱由檢聽了,心中有些不悅:“削減宮廷開支?這豈不是有損皇家威嚴?”


    大臣們紛紛勸諫,內閣大學士 x 說道:“陛下,皇家威嚴固然重要,但若是江山不保,威嚴又何存?如今陝西百姓民不聊生,若能以些許宮廷用度換取天下安寧,實乃明智之舉。”


    左都禦史也進言:“陛下,臣以為當此危急存亡之秋,應先安內而後攘外。若陝西局勢失控,即便遼東戰事取勝,亦難挽大明頹勢。”


    朱由檢眉頭緊皺,陷入沉思,良久後說道:“朕且問你們,若削減宮廷開支,能有多少銀錢可用於陝西?又能否真的平息民怨?”


    戶部尚書 趕忙迴答:“陛下,雖具體數目尚需核算,但哪怕隻是杯水車薪,也可向百姓彰顯朝廷心意,再配以合理賦稅調整與安撫之策,或可緩解局勢。”


    朱由檢在大殿中踱步,心中權衡利弊。此時,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聽聞陝西百姓如今對朝廷失望至極,皆言朝廷出爾反爾。此前招撫時承諾給予生路,如今卻依舊催征賦稅,致百姓走投無路。”


    朱由檢怒道:“朕何時不想讓百姓安居樂業?隻是遼東戰事耗費巨大,實難兼顧。”


    老臣接著說:“陛下,百姓但求溫飽,若能解其燃眉之急,令其有田耕、有飯食,或可使民心歸向朝廷。不然,即便大軍鎮壓,亦難絕起義之患。”


    朱由檢無奈地歎了口氣:“朕準了,先削減部分宮廷開支,戶部即刻著手調整陝西賦稅,務必使政策可行。同時,著令地方官員全力安撫百姓,不得有誤。”


    大臣們領命而去,然而執行過程卻困難重重。地方官員有的抱怨道:“朝廷既要我們安撫百姓,又無足夠銀錢物資,這讓我等如何行事?”


    有的官員則暗自思忖:“這賦稅調整,觸動諸多利益,我若認真執行,怕是得罪不少權貴。”


    而在陝西民間,百姓們聽聞朝廷有所動作,卻並不相信。一位農夫對同伴說:“朝廷的話,咱可不能再信了。之前被他們騙得還不夠慘嗎?”


    同伴點頭道:“是啊,除非真的看到賦稅減了,有糧食發下來,不然絕不上當。”


    起義軍首領們得知朝廷的政策後,也在商議對策。


    首領毒蠍王冷笑道:“朝廷這是想敷衍了事,咱們可不能被他們蒙騙。繼續擴充兵力,準備和朝廷對抗到底。”


    首領鐵臂猩說:“不過也需留意,若朝廷真有誠意改變,我們也不必一味強硬,畢竟百姓也渴望太平。”


    首領飛影狐應道:“先看看朝廷作為,若是隻打雷不下雨,那我們就帶領兄弟們打出一片新天地。”


    迴到京城,負責執行削減宮廷開支的太監總管前來複命:“陛下,這削減之事,可不容易啊。各宮娘娘、皇子公主們都有怨言,說這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用度。”


    朱由檢不耐煩地說:“朕意已決,讓他們暫且忍耐。這是關乎大明江山社稷之事,豈能因他們的些許不便而擱置?”


    太監總管唯唯諾諾:“陛下聖明,隻是奴才們在執行過程中,也遭遇諸多阻攔。有些太監宮女靠著以往的慣例,拒不配合。”


    朱由檢嗬斥道:“若有違抗者,嚴懲不貸!此乃非常時期,必須上下一心。”


    在陝西的縣城裏,當地縣官與前來傳達朝廷旨意的官員爭執起來。


    縣官愁眉苦臉地說:“大人,您說要安撫百姓,可我這縣衙庫房空空,無糧無錢,拿什麽安撫?”


    朝廷官員迴應道:“朝廷會有安排,你且先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耐心等待。”


    縣官苦笑道:“大人,這不是空口白話嗎?百姓們現在餓得眼睛都綠了,哪會聽我這一套?”


    朝廷官員也無奈:“我也知曉難處,但這是陛下旨意,你我隻能盡力而為。”


    在陝西的鄉村,一位鄉紳對起義軍首領 毒蠍王說:“你們這樣鬧下去,何時是個頭?萬一朝廷真的改變了,你們豈不是錯過了招安的好機會?”


    首領惡狼煞不屑地說:“你們這些鄉紳,隻想著自己的利益。朝廷的把戲我們看得清楚,除非他們真的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否則我們絕不罷休。”


    鄉紳著急地說:“可這戰火紛飛,受苦的還是百姓啊。”


    首領飛影狐長歎一聲:“若不是朝廷逼得太緊,我們何至於此?我們所求不過是活下去的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逐漸走向衰落。


    那曾經輝煌的大明王朝在內外交困之中,搖搖欲墜,而楊鶴的撫局失敗,也成為了明朝末年走向覆滅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它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統治階層的短視、政策的矛盾以及農民階級對生存的強烈渴望與掙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幹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幹無心並收藏明末風雲:亂世殤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