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今您來掌控漢八旗,我就……”張廣泗在起身後,伏在趙清廉耳邊怯怯道,“大人,您就別為難我了,這是您的漢八旗,如今物歸原主我自然也就沒用了,但求大人放我迴家,享天倫之樂。”


    趙清廉目光微眯。


    這張廣泗在清朝還是有些名氣的,畢竟是為數不多漢軍將領中有點本事的。


    放你走?


    不是一大損失?


    我的這艘賊船,你不上也得上,上了還得上。


    趙清廉拍了拍滿臉盼切,一心想走的張廣泗肩膀,“會放你走的,快了,快了。”


    張廣泗還想說什麽,趙清廉卻已經撇下了他。


    來到高處,再次凝望這支親手締造出來的軍隊,頗有感觸。


    一個點頭示意。


    一車車的火器從板車上卸下來。


    一千支的火槍,足可組建一支火槍隊了。


    從建議締造漢八旗開始,到如今擁有火器使用權,軍隊指揮權,這一步,走了不知道多久!


    不過代價也是有的。起義軍的規模呈疾風之勢,當聽到十萬的數字的時候,連自己都咯噔了一下。自己先前供給李狗兒的錢糧根本就不能填飽十萬人的肚子。但是如今李狗兒不光能夠帶著十萬人到處攻城掠地,還能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來,足以說明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領兵方式。


    到底是成長了……


    趙清廉不由得好奇起來,起義軍到底進行了什麽改革,能在短短時間內蛻變成為這樣。


    因為禮部尚書的身份,此前所有相關戰報自己是不知道的,尤其是在漢八旗被裁撤之後,對於戰場上的情況更是一知半解。


    這邊趙清廉還在軍營。


    和珅匆匆過來。


    “誒呀,我的趙老弟啊,不好了。”


    和珅一把拽過剛剛檢閱完漢八旗的趙清廉,拉到大帳內把情況詳細告知。


    “這劉墉還有耿秉忠他們幾個,竟然積攢夠了十萬兩,要我放了紀曉嵐。”


    “這可如何是好?


    關鍵是……”


    和珅壓低了聲音。


    “關鍵是,那銀票都是出自內庫。”


    內庫就是皇上的小金庫,也就是說皇上給添了銀子,不然憑借劉墉他們幾個人是不可能籌集這麽大筆銀子的。


    “既然如此,放紀曉嵐就是皇上的意思,你著著辦就好。”


    “真他娘添堵,紀曉嵐沒在的這些天,我們哥倆少了多少麻煩?耳根子都清淨多了。皇上永遠都是,表麵一套背後一套,他從始至終壓根就沒想處死紀大煙袋。


    皇上到底還是偏向紀曉嵐劉墉那一邊。”


    “我每天費勁心力給其辦差,到頭來每天都感覺頭頂懸著一把劍,隨時都可能掉下來。


    前段時間每天都活在噩夢裏,生怕皇上提前下手啊。”


    和珅說話顫音,辛辛苦苦一輩子,積攢下來的一點點辛苦錢每天都被覬覦,這種感覺太難受。


    剛剛還在一臉難受的和珅頓時又振作精神:“不過那是以前了,如今趙老弟你領兵外出,手握重兵,萬歲爺心裏也得掂量掂量。”


    趙清廉:“和寶你知道這支軍隊和你息息相關就好,這次為了購買火器槍支,武裝部隊,我可是花了差不多二百萬兩銀子了。”


    “你跟我說這些幹嘛?


    我先前可是直接借了一千萬兩給你。”


    “我這不是讓你心裏有個數嘛,畢竟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還得……再借。”


    和珅嚇得一下子捂住荷包:“啊,還借!”


    趙清廉給漢八旗的人配備的都是最優的裝備。


    一般部隊有個胸甲就算極好的了。


    但在漢八旗,胸甲,膝甲,臂甲都是整整齊齊的一套。


    夥食配備方麵有炒米,還有肉幹。


    整個漢八旗火槍營一千人,騎兵五千,步兵四萬四千人。


    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每月的日常耗銀都達到了五十萬兩……


    沒有和珅整個巨大的財源供給,根本維持不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一開始就讓和珅知道自己的命運,從而不得已和他拴在一起,上一條船。


    ……


    陰暗晦氣的牢房裏,紀曉嵐褪下沉重的鐐銬。


    他這輩子都沒想到,還有出去的一天。


    刹那間,不由得淚水流淌而下。


    看著前來給自己鬆綁的劉墉,耿秉忠,張銜三人,感慨萬千:


    “劉兄,耿兄,張兄。


    終究是咱們勝利了。


    他趙清廉等貪流一派,終究還是垮台了吧。”


    在紀曉嵐的認知裏,劉墉他們能夠把自己救出去,一定是扳倒了趙清廉和珅一夥,不然隻要對方在的一天,他就不可能從這牢房裏出來。


    況且最近他在牢房裏也多有聽說。


    聽說皇上撤掉了漢八旗,對趙清廉也是格外冷落,沒了往日的寵愛。


    “……”


    見劉墉等人不迴話。


    紀曉嵐還在追問。


    “怎麽樣,趙清廉這王八蛋現在是不是已經躺棺材板了。”


    “和珅家產抄了嘛?多少銀兩?


    千萬兩是一定有的吧。”


    “哎……”劉墉歎息,把紀曉嵐身上褪下的鐐銬咣當一聲扔在地上,沒有迴答紀曉嵐的話,說道:


    “曉嵐啊,你死罪免了已是萬幸,如今官職也不會再有,迴家好好休養休養吧,在牢房這些天苦了你了,瞧瞧,都瘦成什麽樣子了都。”


    劉墉一臉心疼。


    幾次不迴答自己的話,紀曉嵐不由得生了氣:“羅鍋子,說啊,趙老狗與和二現如今怎麽樣了?”


    耿秉忠和張銜唉聲歎息,幾人窘迫的樣子讓紀曉嵐更加迫切的追問。


    “好了好了。


    曉嵐!


    你怎麽硬往哥幾個心窩子猛戳啊!


    他趙清廉還好好的!


    活得好好的!


    還帶兵漢八旗前往戰場了!


    趙狗賊還讓漢八旗擁有了駐地權,他還要節製前線的兆慧滿八旗殘部!”


    一串串信息無異於重磅炸彈把紀曉嵐炸的腦瓜子嗡嗡的,整個人仿佛失去骨架支撐,軟綿綿的就往地上躺。


    “這……這。”


    噗——!


    一口積壓在胸腔的老血飛速上湧,從紀曉嵐口裏噴出。


    “這,這這,怎麽會這樣。”


    “皇上重組的滿八旗都是一下家丁組成,諸王爺旗主和貴族把家裏不要的老弱病殘全都塞到了部隊裏,這樣的部隊能打仗奇了怪了。


    可不得慘敗嘛。


    如今整個南方半壁江山在起義軍手裏是早晚的事。


    皇上也是沒辦法,不得已啟用了漢八旗。


    隻是如今情況惡化的比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即便漢八旗出手也不見得能夠奪迴襄陽,奪迴湖北,遏製起義軍的燎原之勢。”


    “總之一句話,情況已經惡化到不得不用漢八旗的地步了。”


    了解完當前大清局麵的紀曉嵐久久才緩過來,嘴裏自言自語道:“漢八旗,趙清廉,趙清廉,漢八旗……”


    姓趙的勢力越來越大,比殺了自己還要難受。


    嗚嗚嗚~


    紀曉嵐心裏哭的哽咽。


    忽然,他像想起什麽似的,猛地從自言自語中拔出,一把抓住劉墉胳膊:“那,那朝堂上有趙清廉與和珅在,你們怎麽把我放出來的?”


    如今朝堂上一個敢給自己說好話的都沒有,而且趙和二人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止他出來。


    “十萬兩銀子救的你唄。”


    從劉墉的話裏,紀曉嵐知道了讓他氣憤到昏闕的‘議罪銀’的存在。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這是什麽狗屁辦法,這樣下去還有沒有王法!


    這不是給天下的惡官貪官逃脫製裁的機會兒嘛!”


    “萬歲爺就這麽答應了?”


    劉墉一把拽住紀曉嵐往牢房外走,這裏臭的讓人幾乎要昏闕,空氣中一直夾雜在尿騷味和屎臭味:“對,萬歲爺不光答應了,還借著這個製度幫了你一把。我們幾個就算是把褲衩賣了也湊不出來十萬兩,多虧了萬歲爺暗中給了一筆銀子,這才把你從和珅手裏贖出來,明白了嗎!”


    “萬,萬歲爺……”紀曉嵐越走腳步越踉蹌,小小的眼睛裏是大大的驚訝。


    噗通一聲!


    劉墉耿秉忠張銜接等幾位同僚還沒來得及反應的刹那間,紀曉嵐已經跪在了地上,對著乾清宮的方向就是咣咣咣三顆響頭。


    “萬歲爺,萬歲爺!


    臣謝謝你!


    臣八生八世都無以為報,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要做牛做馬報答!報答您的恩情,報答咱們大清朝!”


    耿秉忠,張銜,劉墉三人也感同身受,連同地上跪著的紀曉嵐,四人一同站在天牢方向,遙望紫荊城,眸子裏閃爍的盡是‘忠誠’!


    剛剛從牢房之中被提出來的紀曉嵐被乾隆第一時間招入宮中。


    乾隆看向麵前一身布衣的紀曉嵐,感慨萬千。


    “愛卿呐,朕一直都沒有想要懲罰你半分。”


    “萬歲爺,臣知道,臣知道,臣明白萬歲爺的良苦用心。”


    站在一旁的耿秉忠,劉墉,張銜三人也不由得被這濃濃的君臣之情感動到了,抬起袖子擦擦眼角的淚。


    乾隆環視在場的四人,給予每個人一個堅定的眼神。


    雖然說比起辦事能力,劉墉等人遠遠不如趙清廉和珅,但忠心程度確實天地可鑒,日月可表,在忠心方麵,他是絕對相信這四人的。


    “紀愛卿。


    今天雖然是你出來的第一天,但朕還是要給你派個差事。”


    聽到有差事派遣,紀曉嵐眼裏都冒出光來。


    雖然他紀曉嵐做了大半輩子的閑人,可他一點也不想閑著,多麽希望皇上能夠用一用他。


    本以為上次南京戰役運糧一事失敗後再也不會有機會,沒成想這麽快,快到第一天出獄就有差事。


    “臣,臣……”紀曉嵐激動的手臂顫抖。


    乾隆也不再拐彎抹角,他要派遣劉,紀二人作為戰場的監軍,來嚴密的監視一切,如果前方有什麽不對勁的動靜,也好即刻上報,朝廷這邊也能最快做出反應。


    “臣紀曉嵐,定不辜負皇上聖恩!”


    “臣劉墉,定不辜負皇上聖恩!”


    派別人他不放心,隻有派趙清廉的死對頭劉墉紀曉嵐,才真正能夠得到戰場的最真實情況。


    單獨留下劉墉紀曉嵐二人,乾隆語重心長的交代道:“哎,漢人終究是漢人,朕終究不能放心下來,若不是現在情況不容許,朕是真不想用漢八旗和趙清廉呐。


    爾等去了戰場,切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一旦察覺趙清廉有自立之心,當即刻稟明。”


    “此次前去,朕給你們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喳——!”


    ……


    整個漢八旗的隊伍整整齊齊列陣於京城宣華門前,等待皇帝的檢閱,而後並發湖北襄陽城,以湖北襄陽為起點,向整個南方全境推進,收複丟失的州府。


    整個城外,最沸騰的還要數京城的老百姓,一個個翹首以盼,看著英姿勃發的排列整齊的漢軍方陣。


    “嘖嘖嘖,多少年了都?自上一次咱們如此多的漢人聚集在一起還是……還是明朝的時候吧。”


    “漢人也有出頭的時候了?


    看來這次朝廷真是遇到難事了。


    讓咱們漢人都自立出來了。”


    “倒黴哦倒黴哦,這次誰是這支威武之師的統帥誰得倒大黴,等到消滅起義軍,天下安定的時候,就是收拾清算這個統帥的時候。”


    “誒誒欸,我說你們,怎麽就見不著咱們漢人一點好?


    今天這局麵倒是透露出來一點,大清朝廷已經無人可用,不然也不會輪到咱們漢人。


    日後啊,咱們漢人出人頭地的機會更多了。”


    “嗬,再讓大清的那幫腐敗的八旗子弟過去打仗,準還輸,朝廷他這是不得不讓咱們漢人出頭。”


    “欸,前麵的,你們看清楚這次帶兵的是咱們漢人的誰嗎?哪位將軍啊?!”


    “嘶……好像,好像沒見過,一個老頭子,山羊胡,身材略微消瘦,聽聽,好像聽到有人喊他名字,姓趙!”


    “趙……我大清好像沒有姓趙的將軍啊。”


    說話間,一陣銅鑼聲傳來,迅速有士兵過來每一米進行站崗,把街道擁擠的百姓驅趕至道路兩旁,閃開一條大道後,那明黃色的龍攆由遠及近靠過來。


    轎子前的太監,還有皇家專用的儀仗,再沒見識的百姓也知道是皇帝來了。


    自起義以來,朝廷派出去的隊伍也有幾批次了吧,從來都沒這支隊伍牌麵夠,連皇帝都親自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第一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第一衰並收藏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