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迴家路上,姚軍老眼角餘光瞥了眼身旁這個木頭人,終於忍不住開口。
“你剛剛在梅先生家裏坐著的時候,是不是聽我們談話還犯困,頭在那擺個不停,現在又開始裝啞巴不說話。”
姚名成心中尚有怒氣存在,他就說他在那打瞌睡打的好好的。
怎麽會突然感覺到有人掐自己手臂?
“爹你剛剛掐我幹什麽,你跟梅先生兩個大人講話,又沒有我這小孩子插話的份,還不讓我悄悄打會兒瞌睡。”
“悄悄打瞌睡?你以為你睡得很隱蔽,坐在對麵的梅先生老眼昏花,看不清楚?”
姚軍老此刻是真想把這憨貨塞迴王芳肚子裏去,他怎麽能生出來這麽個不長心的呢!
“你平常在縣學裏打沒打瞌睡?”
縱使早已猜到答案,姚軍老仍想從姚名成口中得到確認。
“爹你平常在縣衙裏打沒打瞌睡?你要打的話我就打,你要沒打我肯定也沒打,都說兒子隨老子。”
姚名成還沒實誠到這個地步,實話實說肯定挨他爹罵,故而他選擇了相對委婉的迴答。
“你個狗東西,還隨我,你隨我剛剛能在梅先生麵前打瞌睡?”
姚軍老明顯極為不認同他扣過來的黑鍋。
“哎呀,爹,你和梅先生一直在那客套,問我在縣學裏學的怎麽樣,還要讓我坐在那一動不能動,我怎麽忍得住不打瞌睡。”
見他揪著剛剛事情不放,姚名成無奈使出撒嬌大法,寄希望於父愛如山。
“那也不能打瞌睡,別跟我扯這麽多沒用的東西,迴去給我把訓蒙八規抄寫三遍,入睡前我要檢查。”
姚軍老早就習慣了他這一套,怎麽可能輕易因此放過他。
“哎,好吧我的爹爹。”姚名成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模樣看起來頗為搞笑。
“你別又口服心不服,在你先生麵前打瞌睡,往小了說是對先生態度不尊重,往大了說,甚至能說是你這個人家裏沒教養。”
姚軍老開始進入日常教育,談心狀態。
“以後等你考中舉人,預備做官,就要開始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一入官場深似海啊!現在沒養成懂規矩的習慣,以後怎麽辦。”
想到自己這些年來在縣衙經受過的排擠和孤立,姚軍老口中不禁發出惆悵歎息聲。
“這有什麽好歎氣的,我當官既不圖大富大貴,又不求官運亨通,隻求能夠一展心中抱負,為百姓做點好事,這有何難?”
聽聞稚子此番幼稚話語,姚軍老有心讓兒子認清現實,話到嘴邊卻又選擇咽下。
少年書生壯誌酬,未遇新愁強說愁,隻會起到反向作用。
萬般新愁,終究還是要等兒子親身經曆過後才能懂得,自己現在跟他講那麽多,他不僅不能理解,反而還會因此提前陷入迷茫。
念及此處風險,姚軍老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打擊姚名成的自信心。
不過即便他不反駁什麽,姚名成依舊能從此時此刻驟然凝滯的氣氛當中感覺到異樣。
二人一路再無言語,走迴家中。
王芳看見父子二人迴來,倒了兩碗提前燒好的茶水端到桌子上。
“喝幾口熱水吧,夜晚天寒露重,喝水暖暖身子。”
姚名成雙手捧起木碗,還未暖上幾秒鍾的手,就已是聽見姚軍老催促話語。
“還磨蹭什麽,把水端屋裏喝去,抄寫三遍訓蒙八規,給我檢查完早點休息,待會兒油燈不夠你用的。”
“誒,怎麽又罰兒子抄東西,他哪招惹你了。”王芳當即不滿開口。
“你自己問他,我跟他先生正說著話呢,這小子在我旁邊打瞌睡,不罰他罰誰。”
姚名成沒說話,端起木碗默默進屋。
窗外天色漸入昏暗,小屋內突兀亮起一點燈火,桌前少年仍在俯首抄寫著他的“規矩”。
又是黎明破曉時分來到,幾聲尖銳雞鳴喚醒了熟睡中的姚名成,唯一區別在於今日他沒有賴床叫罵。
而是迅速從床上起身,穿好衣服下床。
姚名成走出裏屋,正好撞見在外麵洗漱完迴屋的王芳。
“起來了?趕緊拿刷牙子洗牙去,眼角髒東西都沒擦幹淨,這麽邋遢。”
她手上還拿著未幹的擦臉布,湊過來在姚名成臉上胡亂抹了幾把,隨後才放他離開。
今早王芳買迴來的早點有饅頭和小米粥,等姚名成洗好牙後,姚軍老坐在桌子前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動作搞快點,不要磨蹭,今日我補昨日休沐假,不能順路送你,你自己上學去。”
聽到他說這話,姚名成第一反應就想問他。
爹,那你還給我零花錢買東西吃嗎?
以往都是姚軍老送姚名成進學堂前,會掏出幾文錢來給他放學買東西吃。
今日他不送自己上學,那自己零花錢……
好在姚名成擔憂最終並未成真,姚軍老看見他站在原地發愣,很快便明白他什麽意思。
“拿去,就盼著你爹錢袋裏這點錢。”
從錢袋裏數出五枚銅錢放入姚名成手中,姚軍老嘴上沒有半點好語氣道。
姚名成內心發出嘿嘿笑聲,隨即進屋收拾好箱籠,確定自己要帶的書本和筆墨紙硯沒有遺漏在家。
“兒子,食盒拿去,給你做了好吃的。”
王芳這時也走進灶房裏,拿出她早上提前做好的午飯,遞給姚名成。
美好的一天,從背著箱籠,提著食盒上縣學開始。
嶽縣縣學乃江興路提舉學事司直接監製修建而成,論規模等級,比嶽縣縣衙還要高。
縣學內最高長官稱教授,官居八品,主管縣學內文廟祭祀,行政文化事宜。
另外擔任縣學講堂主講師,大先生。
縣學內共有文廟,講堂,書樓,齋舍,射圃,倉庾,文昌閣,魁星樓等一係列標配建築設施。
除此之外,建造規格高於縣衙的縣學內部,還修建有各種亭台樓榭供師生休閑。
因此嶽縣內各個年齡段的千餘書生,無不以通過童試,進入縣學備考舉人為榮。
而姚名成便是承載著這份榮耀,有幸在一年多以前,成為如今縣學講堂內四十餘名生員中的一位。
姚名成獨自走在縣學走廊上,中途不斷有同窗路過,同他熱情打招唿。
他對此隻能以尷尬笑容迴應。
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格外想念郭汝,虎燈他們那些“往日同窗”。
唯有跟他們在一起當“童生”的日子才夠舒服。
現在每日麵對這群家住縣城東西南北,縣城下麵鄉村東西南北的“秀才”,他反倒感覺相處的極為不自在,臉上始終掛著假笑。
似乎到了他們這個階段,客氣與體麵就已經成為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必需品。
再沒人能跟他下課後,聚在一起開心討論趣事,或是約好下學後去什麽地方玩樂。
來到縣學除他以外的每一個人,腦子裏似乎都隻剩下了考取舉人,衝刺貢士,仰望進士的心思。
“你剛剛在梅先生家裏坐著的時候,是不是聽我們談話還犯困,頭在那擺個不停,現在又開始裝啞巴不說話。”
姚名成心中尚有怒氣存在,他就說他在那打瞌睡打的好好的。
怎麽會突然感覺到有人掐自己手臂?
“爹你剛剛掐我幹什麽,你跟梅先生兩個大人講話,又沒有我這小孩子插話的份,還不讓我悄悄打會兒瞌睡。”
“悄悄打瞌睡?你以為你睡得很隱蔽,坐在對麵的梅先生老眼昏花,看不清楚?”
姚軍老此刻是真想把這憨貨塞迴王芳肚子裏去,他怎麽能生出來這麽個不長心的呢!
“你平常在縣學裏打沒打瞌睡?”
縱使早已猜到答案,姚軍老仍想從姚名成口中得到確認。
“爹你平常在縣衙裏打沒打瞌睡?你要打的話我就打,你要沒打我肯定也沒打,都說兒子隨老子。”
姚名成還沒實誠到這個地步,實話實說肯定挨他爹罵,故而他選擇了相對委婉的迴答。
“你個狗東西,還隨我,你隨我剛剛能在梅先生麵前打瞌睡?”
姚軍老明顯極為不認同他扣過來的黑鍋。
“哎呀,爹,你和梅先生一直在那客套,問我在縣學裏學的怎麽樣,還要讓我坐在那一動不能動,我怎麽忍得住不打瞌睡。”
見他揪著剛剛事情不放,姚名成無奈使出撒嬌大法,寄希望於父愛如山。
“那也不能打瞌睡,別跟我扯這麽多沒用的東西,迴去給我把訓蒙八規抄寫三遍,入睡前我要檢查。”
姚軍老早就習慣了他這一套,怎麽可能輕易因此放過他。
“哎,好吧我的爹爹。”姚名成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模樣看起來頗為搞笑。
“你別又口服心不服,在你先生麵前打瞌睡,往小了說是對先生態度不尊重,往大了說,甚至能說是你這個人家裏沒教養。”
姚軍老開始進入日常教育,談心狀態。
“以後等你考中舉人,預備做官,就要開始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一入官場深似海啊!現在沒養成懂規矩的習慣,以後怎麽辦。”
想到自己這些年來在縣衙經受過的排擠和孤立,姚軍老口中不禁發出惆悵歎息聲。
“這有什麽好歎氣的,我當官既不圖大富大貴,又不求官運亨通,隻求能夠一展心中抱負,為百姓做點好事,這有何難?”
聽聞稚子此番幼稚話語,姚軍老有心讓兒子認清現實,話到嘴邊卻又選擇咽下。
少年書生壯誌酬,未遇新愁強說愁,隻會起到反向作用。
萬般新愁,終究還是要等兒子親身經曆過後才能懂得,自己現在跟他講那麽多,他不僅不能理解,反而還會因此提前陷入迷茫。
念及此處風險,姚軍老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打擊姚名成的自信心。
不過即便他不反駁什麽,姚名成依舊能從此時此刻驟然凝滯的氣氛當中感覺到異樣。
二人一路再無言語,走迴家中。
王芳看見父子二人迴來,倒了兩碗提前燒好的茶水端到桌子上。
“喝幾口熱水吧,夜晚天寒露重,喝水暖暖身子。”
姚名成雙手捧起木碗,還未暖上幾秒鍾的手,就已是聽見姚軍老催促話語。
“還磨蹭什麽,把水端屋裏喝去,抄寫三遍訓蒙八規,給我檢查完早點休息,待會兒油燈不夠你用的。”
“誒,怎麽又罰兒子抄東西,他哪招惹你了。”王芳當即不滿開口。
“你自己問他,我跟他先生正說著話呢,這小子在我旁邊打瞌睡,不罰他罰誰。”
姚名成沒說話,端起木碗默默進屋。
窗外天色漸入昏暗,小屋內突兀亮起一點燈火,桌前少年仍在俯首抄寫著他的“規矩”。
又是黎明破曉時分來到,幾聲尖銳雞鳴喚醒了熟睡中的姚名成,唯一區別在於今日他沒有賴床叫罵。
而是迅速從床上起身,穿好衣服下床。
姚名成走出裏屋,正好撞見在外麵洗漱完迴屋的王芳。
“起來了?趕緊拿刷牙子洗牙去,眼角髒東西都沒擦幹淨,這麽邋遢。”
她手上還拿著未幹的擦臉布,湊過來在姚名成臉上胡亂抹了幾把,隨後才放他離開。
今早王芳買迴來的早點有饅頭和小米粥,等姚名成洗好牙後,姚軍老坐在桌子前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動作搞快點,不要磨蹭,今日我補昨日休沐假,不能順路送你,你自己上學去。”
聽到他說這話,姚名成第一反應就想問他。
爹,那你還給我零花錢買東西吃嗎?
以往都是姚軍老送姚名成進學堂前,會掏出幾文錢來給他放學買東西吃。
今日他不送自己上學,那自己零花錢……
好在姚名成擔憂最終並未成真,姚軍老看見他站在原地發愣,很快便明白他什麽意思。
“拿去,就盼著你爹錢袋裏這點錢。”
從錢袋裏數出五枚銅錢放入姚名成手中,姚軍老嘴上沒有半點好語氣道。
姚名成內心發出嘿嘿笑聲,隨即進屋收拾好箱籠,確定自己要帶的書本和筆墨紙硯沒有遺漏在家。
“兒子,食盒拿去,給你做了好吃的。”
王芳這時也走進灶房裏,拿出她早上提前做好的午飯,遞給姚名成。
美好的一天,從背著箱籠,提著食盒上縣學開始。
嶽縣縣學乃江興路提舉學事司直接監製修建而成,論規模等級,比嶽縣縣衙還要高。
縣學內最高長官稱教授,官居八品,主管縣學內文廟祭祀,行政文化事宜。
另外擔任縣學講堂主講師,大先生。
縣學內共有文廟,講堂,書樓,齋舍,射圃,倉庾,文昌閣,魁星樓等一係列標配建築設施。
除此之外,建造規格高於縣衙的縣學內部,還修建有各種亭台樓榭供師生休閑。
因此嶽縣內各個年齡段的千餘書生,無不以通過童試,進入縣學備考舉人為榮。
而姚名成便是承載著這份榮耀,有幸在一年多以前,成為如今縣學講堂內四十餘名生員中的一位。
姚名成獨自走在縣學走廊上,中途不斷有同窗路過,同他熱情打招唿。
他對此隻能以尷尬笑容迴應。
每當這個時候,他都會格外想念郭汝,虎燈他們那些“往日同窗”。
唯有跟他們在一起當“童生”的日子才夠舒服。
現在每日麵對這群家住縣城東西南北,縣城下麵鄉村東西南北的“秀才”,他反倒感覺相處的極為不自在,臉上始終掛著假笑。
似乎到了他們這個階段,客氣與體麵就已經成為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必需品。
再沒人能跟他下課後,聚在一起開心討論趣事,或是約好下學後去什麽地方玩樂。
來到縣學除他以外的每一個人,腦子裏似乎都隻剩下了考取舉人,衝刺貢士,仰望進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