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兵指諸葛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五年九月,劉備正式接收幽州,在趙塵的建議下,表奏聖上命田豫為幽州刺史,守住整個邊疆,充分發揮其邊疆大將的才能。
曆史上,田豫投奔曹操之後,一直沒有受到重用,軍中官職最多也隻是一名校尉。趙塵猜測,一方麵是因為田豫與劉備的關係,兩人畢竟有著多線交集,故而曹操就算讓田豫參與對東吳的軍事,也未曾讓他接觸和劉備有關的事宜,另一方麵也是地理因素,東漢末年眾人多有的眼光都聚焦在中原地帶,而田豫的才能在於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守住中原,相比中原的爭奪,自然缺少了關注,功勞也不容易被人發現。
如今趙塵建議劉備讓田豫任幽州刺史,就是想要充分發揮其軍事才能,有朝一日能向北麵拓展大漢中原版圖。
至此,趙塵給劉備謀劃的第二步已經邁出一大步,兗州、冀州、幽州之地全部收入劉備掌控,唯獨豫州尚有兩郡還有其他勢力存在。
下一步,趙塵很自然就要去將諸葛亮和賈詡兩人全部趕出豫州,讓整個中原知道,劉備的權威是不可挑戰的,劉備所管轄的州郡是不可入侵的,劉備帳下的將士和謀士都是不可說服的。
劉備接收完幽州,便迴了下邳城。
如今的下邳城,劉備敢說,京城都比不上。
兗州之地交給了張遼鎮守,配了副將黃蓋,謀士諸葛瑾和步騭,此地通南北、連東西,在保障兗州安全的同時,必須快速發展。
按照趙塵的想法,兗州發展必須與徐州一致。
東漢末年不像是二十一世紀,江河湖海發達之地,交通和對外交流更為頻繁,經濟也就更發達。此時的經濟,更多的是內陸經濟,完全依托在農業上。所以有土地就是王者,將百姓安頓下來,提高糧食產量,才是提升國力的第一步。
兗州、豫州、徐州、冀州四地都有得天獨厚的平原地帶,是最佳糧食產區,可謂是天下糧倉之一。自古擁有這些州郡的王者,向來都是爭霸天下的黑馬。
但這些地方也有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平原地帶基本無險可守。戰馬作為古時候戰場必備之物,騎兵更是比步兵更為厲害的兵種,也隻有的平原地帶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所謂一馬平川,沒有險峻地形的騎兵無人能敵。
冠軍侯當初殺入荒漠,直搗黃龍,就是充分利用騎兵在平地上的機動性,讓敵人聞風喪膽,追不上打不過。
所以趙塵必須將兵力重點布置在這些州郡的邊緣,利用好大別山、太行山等地形,將重點城池設在薊縣、許縣、合肥三地,形成北、中、南三路大軍,坐鎮整個平原地帶,分別交由張飛、張遼和關羽三員大將鎮守。
一切準備就緒,建安五年十月,趙塵領軍三萬,朝著豫州汝南郡出發。
於十月十五日到達平輿城。
重新踏進平輿城之時,趙塵有一種錯覺。先前汝南之地遭受多方的影響,戰亂不斷,政令混亂,故而趙塵曾命張遼將大量的百姓從汝南郡就近遷往其他郡縣。
這也導致了周邊的郡縣人口劇增,一時間帶來了糧食、土地、治安等方麵的壓力,卻沒有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本就是亂世謀生存的時候,遷過來的百姓大多都是在原地生存艱難之人,也是到臨近城池找找機會。
經過一年的整治,總算是平穩渡過。
但如今平輿城中依舊空蕩蕩的。
除了駐守城池的將士外,很少有百姓在街上來迴走動,連最基本的人氣都沒有。
城中一應補給都是周邊的城池支持,源源不斷送來。
但這就有一個嚴重的問題,糧道的保護任務十分繁重。
平輿城和周邊的幾座城池的地位堪比邊境城池,很多百姓都見識到徐州安定富足生活之後就不願意迴去了。
趙塵十分無奈,總不能強迫著百姓迴歸。
看著一旁的張寧,趙塵略有所思,忽然想到了一個應對之策。
他急忙問張寧:“寧兒還記得兩年前請你去泰山周邊請那些黃巾軍的將士來一道從軍之事?”
張寧翹了翹嘴,心中略有不滿的迴道:“當然記得,我可不像某人,夫人一多便容易忘事。”
趙塵尷尬一笑,自己也沒有得罪這個小妮子,怎麽還如此暗諷呢。
不過如今也沒工夫想這麽多,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他繼續說道:“我記得寧兒說過,那些黃巾軍將士很多都帶有家屬,家屬都是周邊郡縣的百姓。他們大多都是因為當時袁譚的胡亂作為不得不離開家鄉,深入山地。”
張寧麵露同情之色,迴道:“不錯,要是那時候的青州也有如今這般景象,這些百姓也不會不得已深入山中了。”
趙塵聽完,微微一笑,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寧兒,還得幫我一個忙。”
張寧環顧了四周,發現並沒有其他人,便指了指自己的臉,笑而不語。
趙塵也不猶豫,對著張寧的臉就親了一下。
本就是自己的夫人,難得能在大白天親。
張寧滿意地說:“說吧。”
趙塵笑道:“我是想請將士們把他們的家人請來平輿城。你也看到了,汝南郡大片的土地經過一年的無人耕種,基本都已經荒蕪。一邊是百姓對於糧食的渴望,一邊有土地卻因為戰亂而無法種植,豈不是暴殄天物。”
“所以你想請她們來種地?”
趙塵點了點頭:“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想要一戰就平定汝南郡恐怕很難,我等要做好長久作戰的準備。而且汝南郡至關重要,得好好用起來,讓汝南郡恢複到以往的繁華。”
張寧似懂非懂地看著趙塵。
見趙塵眼神執著,她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雖然隻是一句話答應,但這意味著今後至少數月時間,張寧不得不與趙塵分開,再次深入泰山山區。
趙塵為了盡可能加快事情進程,請各將士都寫好書信,交給張寧,免得張寧大費口舌。
將士們的一封書信,遠比張寧一百句話都管用。
看著雙眼堅定的張寧,趙塵默默地低下頭,親吻了她的唇。
曆史上,田豫投奔曹操之後,一直沒有受到重用,軍中官職最多也隻是一名校尉。趙塵猜測,一方麵是因為田豫與劉備的關係,兩人畢竟有著多線交集,故而曹操就算讓田豫參與對東吳的軍事,也未曾讓他接觸和劉備有關的事宜,另一方麵也是地理因素,東漢末年眾人多有的眼光都聚焦在中原地帶,而田豫的才能在於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守住中原,相比中原的爭奪,自然缺少了關注,功勞也不容易被人發現。
如今趙塵建議劉備讓田豫任幽州刺史,就是想要充分發揮其軍事才能,有朝一日能向北麵拓展大漢中原版圖。
至此,趙塵給劉備謀劃的第二步已經邁出一大步,兗州、冀州、幽州之地全部收入劉備掌控,唯獨豫州尚有兩郡還有其他勢力存在。
下一步,趙塵很自然就要去將諸葛亮和賈詡兩人全部趕出豫州,讓整個中原知道,劉備的權威是不可挑戰的,劉備所管轄的州郡是不可入侵的,劉備帳下的將士和謀士都是不可說服的。
劉備接收完幽州,便迴了下邳城。
如今的下邳城,劉備敢說,京城都比不上。
兗州之地交給了張遼鎮守,配了副將黃蓋,謀士諸葛瑾和步騭,此地通南北、連東西,在保障兗州安全的同時,必須快速發展。
按照趙塵的想法,兗州發展必須與徐州一致。
東漢末年不像是二十一世紀,江河湖海發達之地,交通和對外交流更為頻繁,經濟也就更發達。此時的經濟,更多的是內陸經濟,完全依托在農業上。所以有土地就是王者,將百姓安頓下來,提高糧食產量,才是提升國力的第一步。
兗州、豫州、徐州、冀州四地都有得天獨厚的平原地帶,是最佳糧食產區,可謂是天下糧倉之一。自古擁有這些州郡的王者,向來都是爭霸天下的黑馬。
但這些地方也有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平原地帶基本無險可守。戰馬作為古時候戰場必備之物,騎兵更是比步兵更為厲害的兵種,也隻有的平原地帶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所謂一馬平川,沒有險峻地形的騎兵無人能敵。
冠軍侯當初殺入荒漠,直搗黃龍,就是充分利用騎兵在平地上的機動性,讓敵人聞風喪膽,追不上打不過。
所以趙塵必須將兵力重點布置在這些州郡的邊緣,利用好大別山、太行山等地形,將重點城池設在薊縣、許縣、合肥三地,形成北、中、南三路大軍,坐鎮整個平原地帶,分別交由張飛、張遼和關羽三員大將鎮守。
一切準備就緒,建安五年十月,趙塵領軍三萬,朝著豫州汝南郡出發。
於十月十五日到達平輿城。
重新踏進平輿城之時,趙塵有一種錯覺。先前汝南之地遭受多方的影響,戰亂不斷,政令混亂,故而趙塵曾命張遼將大量的百姓從汝南郡就近遷往其他郡縣。
這也導致了周邊的郡縣人口劇增,一時間帶來了糧食、土地、治安等方麵的壓力,卻沒有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本就是亂世謀生存的時候,遷過來的百姓大多都是在原地生存艱難之人,也是到臨近城池找找機會。
經過一年的整治,總算是平穩渡過。
但如今平輿城中依舊空蕩蕩的。
除了駐守城池的將士外,很少有百姓在街上來迴走動,連最基本的人氣都沒有。
城中一應補給都是周邊的城池支持,源源不斷送來。
但這就有一個嚴重的問題,糧道的保護任務十分繁重。
平輿城和周邊的幾座城池的地位堪比邊境城池,很多百姓都見識到徐州安定富足生活之後就不願意迴去了。
趙塵十分無奈,總不能強迫著百姓迴歸。
看著一旁的張寧,趙塵略有所思,忽然想到了一個應對之策。
他急忙問張寧:“寧兒還記得兩年前請你去泰山周邊請那些黃巾軍的將士來一道從軍之事?”
張寧翹了翹嘴,心中略有不滿的迴道:“當然記得,我可不像某人,夫人一多便容易忘事。”
趙塵尷尬一笑,自己也沒有得罪這個小妮子,怎麽還如此暗諷呢。
不過如今也沒工夫想這麽多,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他繼續說道:“我記得寧兒說過,那些黃巾軍將士很多都帶有家屬,家屬都是周邊郡縣的百姓。他們大多都是因為當時袁譚的胡亂作為不得不離開家鄉,深入山地。”
張寧麵露同情之色,迴道:“不錯,要是那時候的青州也有如今這般景象,這些百姓也不會不得已深入山中了。”
趙塵聽完,微微一笑,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寧兒,還得幫我一個忙。”
張寧環顧了四周,發現並沒有其他人,便指了指自己的臉,笑而不語。
趙塵也不猶豫,對著張寧的臉就親了一下。
本就是自己的夫人,難得能在大白天親。
張寧滿意地說:“說吧。”
趙塵笑道:“我是想請將士們把他們的家人請來平輿城。你也看到了,汝南郡大片的土地經過一年的無人耕種,基本都已經荒蕪。一邊是百姓對於糧食的渴望,一邊有土地卻因為戰亂而無法種植,豈不是暴殄天物。”
“所以你想請她們來種地?”
趙塵點了點頭:“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想要一戰就平定汝南郡恐怕很難,我等要做好長久作戰的準備。而且汝南郡至關重要,得好好用起來,讓汝南郡恢複到以往的繁華。”
張寧似懂非懂地看著趙塵。
見趙塵眼神執著,她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雖然隻是一句話答應,但這意味著今後至少數月時間,張寧不得不與趙塵分開,再次深入泰山山區。
趙塵為了盡可能加快事情進程,請各將士都寫好書信,交給張寧,免得張寧大費口舌。
將士們的一封書信,遠比張寧一百句話都管用。
看著雙眼堅定的張寧,趙塵默默地低下頭,親吻了她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