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城,南北不過五裏地,東西不過四裏地。


    雖不能與長安、洛陽等等大城相比,但相較於其他一般的城池已經算是一座不小的城池。


    此刻這座城和周邊駐紮著四萬人馬,趙塵帶來的三萬人和原先張遼留在此地的一萬人。


    整個城池隻有將士,少有百姓。


    趙塵想了一個辦法,讓張寧辛苦跑一趟泰山,將黃巾軍那些家屬遷過來,成為第一批入駐平輿城的百姓。


    等汝南郡完全平定之後,趙塵便會下發通知,請原先是汝南郡的百姓願意迴來的,可以均分土地。


    諸葛亮得知趙塵領兵而來,心中莫名的興奮起來。


    年僅十九歲的諸葛亮,比趙塵出道之時還早兩年。


    他把大軍駐紮在陽安城,最接近平輿城與北麵張繡大軍的地方。


    一萬大軍想要麵對趙塵四萬大軍,一般人看來幾乎不可能。


    唯獨諸葛亮,似乎胸有成竹,不僅不為所動,而且還勸說黃祖一邊加固城防,一邊等候時機出擊。


    他還書信給賈詡,道明利害關係,請求相互配合,共同迎擊趙塵大軍。


    賈詡自然答應。


    雖然沒有與趙塵交過手,但他已經領教過趙塵的計謀。


    一人想要獨自對抗趙塵的四萬大軍,確實十分困難。


    此刻的許縣,有張遼大軍一萬鎮守,賈詡想要突破十分困難,隻能等汝南郡有所行動再伺機出擊。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三,天氣步入寒冷。


    趙塵命人點了火爐,專心致誌地盯著輿圖。


    第一次麵對諸葛亮和賈詡的組合,趙塵心中不免也有些猶豫。


    先前麵對之人也有大才者,但終究不及二人才華。


    而此二人是東漢末年乃至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頂級謀士,諸葛亮還是頂級的內政人才,絕非尋常謀士可比。


    一旁的陸遜感受到了趙塵的緊張,上前說道:“先生,這諸葛亮究竟是何人,為何先生如此重視,曾經多次提到此人?”


    趙塵迴頭看了一眼陸遜,微笑著迴答:“以後就就會發現,如今此人雖然尚未弱冠,但其才能絕對抵得上中原絕大多數謀士,未來不久之後,便會有一名智者,名為水鏡先生,稱唿諸葛亮為臥龍。中原地帶也會流傳一句話,臥龍與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陸遜聽之,不以為然:“以學生看來,有先生便可安天下,今後的天下者必定是主公也。至於臥龍與鳳雛,學生以為絕不如先生也。”


    趙塵忽然嚴肅地跟陸遜說:“伯言,記住一句話,時刻保持謙遜之心,過去的戰績和功勞都是過去,不是未來。天下大勢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身敗名裂。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多向智者、賢者學習,永遠不要停下腳步,驕傲地沉浸在自己的功勞簿當中,你可明白?”


    陸遜聽了,心中頗為震撼,嘴上喃喃自語,重複了一句話。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先生教誨,學生銘記在心。”


    趙塵見陸遜領悟了自己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


    至於應對諸葛亮和賈詡的聯手,趙塵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


    隻不過這個設想需要有兩個人來幫忙。


    孫子兵法有雲,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


    趙塵如今手中有四萬人馬,而諸葛亮和賈詡各有一萬人,想要五則攻之,基本不可能,故而他選擇敵則能分之。


    汝南郡和潁川郡當前的情況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形勢交錯,各家都占領了數座城池。


    趙塵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分而擊之。


    當日,他便書信給陳留的徐盛和沮授,命二人即刻出發潁川郡,取其他縣城。


    趙塵要請來幫忙之人第一個便是沮授。


    十月二十八,陳留大門敞開,一路五千人馬大軍從西門而出,朝著許縣方向而去。


    三日後,大軍到達長社,拿下進入潁川郡後的第一座城池。


    又兩日,取陽翟。陽翟縣令絲毫沒有抵抗,打開城門任由徐盛大軍接手。


    而後陽城、郟縣、潁陽、父城四地在徐盛兵臨城下之前就表示願意投入劉備帳下,至此潁川北麵之地全部落入劉備之後,曹操的勢力也徹底退出了潁川郡。


    徐盛大軍勢如破竹,很快便逼近定陵。


    這個原先名義上是伏西郡治所的地方,如今已經被郾城所代替。


    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張繡和賈詡耳朵裏。


    麵對氣勢洶洶的劉備大軍,張繡急忙說道:“文和,不如先行迴宛城,以避其鋒芒?”


    賈詡思索了片刻,想著手中尚有萬人大軍,伏西郡又設立不久,好不容易有兩郡之地,此刻放棄就會前功盡棄,不如與諸葛亮一道,正麵對抗趙塵,隻要勝了,未來還有發展之路。


    若是失敗,大不了撤離潁川,還有宛城可以駐紮。


    他建議張繡:“暫且不必撤離,但定陵位置關鍵,不可失去,分兵對抗便可。”


    張繡從之,便命副將領兵三千去守定陵,與徐盛大軍對峙在沙水前。


    沮授提議先行駐紮,深溝高壘,待天氣再冷些,渡水而攻之。


    徐盛從之。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趙塵的耳朵裏。


    他微微一笑,第一步已經算順利完成,分兵而擊之,如今賈詡的一萬大軍已經被分為三千與七千人。


    而後,趙塵命張遼副將高覽,領軍五千,目標直取舞陽,又命徐盛大軍準備前後夾擊,坐等賈詡半路埋伏截殺。


    若是賈詡領軍半路埋伏,徐盛便可領軍從背後突襲。若是賈詡無動於衷,舞陽城便會落入劉備手中,更重要的是張繡和賈詡的退兵之路就會被截斷,想要迴宛城便沒那麽容易了。


    故而趙塵料定賈詡一定會建議張繡領兵埋伏。


    三日後,高覽領軍出擊,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穿過臨潁、昆陽,朝著舞陽城而去。


    正如趙塵所料,收到消息的賈詡看出了趙塵的目的,立刻建議張繡領軍五千,與副將的三千人,準備半路伏擊。


    張繡聽完賈詡的安排,信心十足,立刻領兵而去。


    賈詡卻略有所思地寫了一封書信,命人火速送到諸葛亮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