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全取幽州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劉備將趙塵特意從無極叫迴來,就是為了告訴趙塵有關曹操的事。
曹操向西拓展的進度著實有些出乎趙塵預料。
本想著官渡之戰都已經改變,得利一方也從曹操變成了劉備,更重要的是趙塵已經助劉備從曹操手中奪來了兗州和豫州之地,應該曆史會有所改變,至少在曹操身上會發生變化。
隻可惜,就算曆經巨變,除了與官渡之戰相關的人和事被改寫,其他方麵的曆史進程依舊。
倒是改變了曹操對韓遂和馬騰的態度,對於兩人的質子來說,曹操隻是象征性的扣押,實則都是好酒好肉善待,就是想要等到某一刻,能夠用上二人。
得知此信息的趙塵,內心不免有些犯難。
想要一舉消滅曹操,那不是容易之事,就算如今的劉備實力已經是曹操的好幾倍,但很多地方終究是剛剛拿下,立足未穩也,曹操的影響還存在。
所以趙塵原先與劉備的下邳城之對,便是北上先取冀幽二州,而後在向西進取,直到統一北方。
換言之,便是先取袁紹,再收曹操。
故而,趙塵依舊堅持自己的觀念。
他說道:“主公,曹操的西進拓展塵早有預料,先前向聖上奏請,將袁紹的大將軍之位授予主公,曹操能同意,就是與塵交換罷了。曹操不再與袁紹聯手,而我等也不幹預曹操西進。隻是這速度確實出乎塵預料,僅僅半年時間就有這般成就,曹操果然是一方梟雄也。但這也恰恰說明曹操畏懼主公,想要速戰速決。”
劉備不置可否,隻是順著趙塵的語氣點了點頭。
“雖然曹操西進與我等尚無關係,但將來我軍終要與曹操再次正麵交鋒,厚德,如今該當如何?”
趙塵看了一眼略顯憂慮的劉備,心中不免感歎。
當初剛見到劉備之時,雖然處境十分危險,但雙眼依舊充滿激情。
如今劉備已經坐擁六州之地,臉上卻透露出一些乏力和憂愁。
這就是統帥的壓力。
作為一方統帥,州郡越多,將士越多,謀士越多,百姓越多,他壓力越大。
海西縣之時,劉備就算戰鬥再失利,也不過三千將士。
如今劉備一個決策小失誤,就有可能讓上萬將士去送死。
這番壓力,怎麽能小得了。
趙塵默默地感歎,換了片刻而後說道:“主公不必憂慮,此事塵自有應對之策。當今之際,先拿下幽州,再與曹操決一死戰。”
劉備應允,便問趙塵計策。
趙塵說道:“既然田將軍已經給了我等裏應外合的機會,當速速行之。”
正當劉備正準備起兵,目標幽州治所薊縣。
一旁的程昱急忙提出疑慮:“主公,軍師,田豫將軍雖然來書信表示願意投誠,但臣以為還是小心為好。”
劉備問道:“仲德何出此言?”
趙塵聽之,扭頭看了一眼劉備。
當說出這一句話的那一刻,趙塵明白,劉備麵上對田豫無比信任,但內心還是潛意識保留著懷疑。
當一個人堅定相信另一個時,麵對質疑的聲音,第一反應應該是提出反駁,而不是詢問原因。
劉備的心存疑慮趙塵十分理解,畢竟兩人多年未見,當初田豫離去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或許如劉備所說,隻是田豫個人因素,又或許如趙塵猜測,隻是劉備實力不行。
程昱側臉看了看趙塵,得到趙塵認可之後,他才說道:“主公,臣聽聞當初公孫將軍在幽州之時,田豫並未得到重用。如今幽州之地為袁譚所有,袁譚曾重金誠邀田豫。故而臣擔心,這是二人聯手的誘敵之計,為了就是取去冀州。”
劉備聽之,眉頭不自覺顫抖了一下。
對於他而言,田豫若正如程昱所言,那便是赤裸裸的背叛。
當初他一眼就看中了田豫的才華,全心全意帶著他,到頭來難不成隻換來了白眼狼不成!
正當劉備即將反駁之際,忽然聽到趙塵說道:“仲德多慮了,主公是田將軍的伯樂,此信當為真也。”
聽到趙塵都如此說,劉備內心頗為欣慰,厚德是懂得人心的。
程昱見狀,也不再多言。
眾人商議既定,趙塵便建議張飛、趙雲、太史慈三人各自領兵一萬,分別取廣陽郡、涿郡和漁陽郡三郡,切斷東西兩邊的支援之路,以便一戰拿下幽州。
劉備采納趙塵建議。
建安七月二十,劉備親自領軍四萬,軍師趙塵,謀士程昱、諸葛瑾,戰將張飛、趙雲、太史慈、陳到等數人,前往河間郡的易縣,屯兵幽州邊界之地。
袁譚得知,驚慌失措,急忙領軍三萬,到方城北麵六十地處與劉備大軍隔馬水對峙。
張飛、趙雲、太史慈三人依照趙塵計謀,深夜兵分三路,直撲廣陽郡、涿郡和漁陽郡。
袁譚始料未及,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
郭圖建議,當分兵守之。
田豐卻說道:“我軍原本實力就不如劉備大軍,分而擊之絕非上策,當集中兵力攻擊一處。”
袁譚聽之覺得有道理,便問:“當擊何處?”
田豐迴道:“三路大軍都無劉備身影,當渡河擊劉備大營。”
袁譚思索片刻,從之。
當日日出前,袁譚便領軍兩萬,悄悄渡過馬水,一路朝著劉備大營摸過去。
隻見劉備大營燈火通明,營中人員湧動。
袁譚大喜,立刻命人攻營。
衝入大營的那一刻,袁譚才發現上當了。
營地中的人影隻是稻草人,火光在風中搖曳,人影就會晃動,讓人覺得是有很多人。
正當袁譚想要領軍撤離之時,陳到和趙塵分別領軍五千一路殺來。
袁譚措手不及,匆忙丟棄大軍撤離,一路跑到了遼東郡。
張飛、趙雲、太史慈三路大軍在田豫的協助下勢如破竹,輕鬆按下三郡。
陳到領軍趁機渡河,生擒郭圖和田豐。
幽州其他郡縣見大勢已去,便紛紛投降。
劉備僅僅半個月時間便輕鬆接收了整個幽州。
袁譚見無處可逃,當即投降。
在押解到薊縣的路上,因盜賊橫行,丟了性命。
其他袁氏的勢力也被張飛等人領軍剿滅。
田豫也重新拜入劉備帳下,趙塵也親眼目睹了這位邊疆大將。
幽州之地風雲平靜,最終塵埃落定。
曹操向西拓展的進度著實有些出乎趙塵預料。
本想著官渡之戰都已經改變,得利一方也從曹操變成了劉備,更重要的是趙塵已經助劉備從曹操手中奪來了兗州和豫州之地,應該曆史會有所改變,至少在曹操身上會發生變化。
隻可惜,就算曆經巨變,除了與官渡之戰相關的人和事被改寫,其他方麵的曆史進程依舊。
倒是改變了曹操對韓遂和馬騰的態度,對於兩人的質子來說,曹操隻是象征性的扣押,實則都是好酒好肉善待,就是想要等到某一刻,能夠用上二人。
得知此信息的趙塵,內心不免有些犯難。
想要一舉消滅曹操,那不是容易之事,就算如今的劉備實力已經是曹操的好幾倍,但很多地方終究是剛剛拿下,立足未穩也,曹操的影響還存在。
所以趙塵原先與劉備的下邳城之對,便是北上先取冀幽二州,而後在向西進取,直到統一北方。
換言之,便是先取袁紹,再收曹操。
故而,趙塵依舊堅持自己的觀念。
他說道:“主公,曹操的西進拓展塵早有預料,先前向聖上奏請,將袁紹的大將軍之位授予主公,曹操能同意,就是與塵交換罷了。曹操不再與袁紹聯手,而我等也不幹預曹操西進。隻是這速度確實出乎塵預料,僅僅半年時間就有這般成就,曹操果然是一方梟雄也。但這也恰恰說明曹操畏懼主公,想要速戰速決。”
劉備不置可否,隻是順著趙塵的語氣點了點頭。
“雖然曹操西進與我等尚無關係,但將來我軍終要與曹操再次正麵交鋒,厚德,如今該當如何?”
趙塵看了一眼略顯憂慮的劉備,心中不免感歎。
當初剛見到劉備之時,雖然處境十分危險,但雙眼依舊充滿激情。
如今劉備已經坐擁六州之地,臉上卻透露出一些乏力和憂愁。
這就是統帥的壓力。
作為一方統帥,州郡越多,將士越多,謀士越多,百姓越多,他壓力越大。
海西縣之時,劉備就算戰鬥再失利,也不過三千將士。
如今劉備一個決策小失誤,就有可能讓上萬將士去送死。
這番壓力,怎麽能小得了。
趙塵默默地感歎,換了片刻而後說道:“主公不必憂慮,此事塵自有應對之策。當今之際,先拿下幽州,再與曹操決一死戰。”
劉備應允,便問趙塵計策。
趙塵說道:“既然田將軍已經給了我等裏應外合的機會,當速速行之。”
正當劉備正準備起兵,目標幽州治所薊縣。
一旁的程昱急忙提出疑慮:“主公,軍師,田豫將軍雖然來書信表示願意投誠,但臣以為還是小心為好。”
劉備問道:“仲德何出此言?”
趙塵聽之,扭頭看了一眼劉備。
當說出這一句話的那一刻,趙塵明白,劉備麵上對田豫無比信任,但內心還是潛意識保留著懷疑。
當一個人堅定相信另一個時,麵對質疑的聲音,第一反應應該是提出反駁,而不是詢問原因。
劉備的心存疑慮趙塵十分理解,畢竟兩人多年未見,當初田豫離去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或許如劉備所說,隻是田豫個人因素,又或許如趙塵猜測,隻是劉備實力不行。
程昱側臉看了看趙塵,得到趙塵認可之後,他才說道:“主公,臣聽聞當初公孫將軍在幽州之時,田豫並未得到重用。如今幽州之地為袁譚所有,袁譚曾重金誠邀田豫。故而臣擔心,這是二人聯手的誘敵之計,為了就是取去冀州。”
劉備聽之,眉頭不自覺顫抖了一下。
對於他而言,田豫若正如程昱所言,那便是赤裸裸的背叛。
當初他一眼就看中了田豫的才華,全心全意帶著他,到頭來難不成隻換來了白眼狼不成!
正當劉備即將反駁之際,忽然聽到趙塵說道:“仲德多慮了,主公是田將軍的伯樂,此信當為真也。”
聽到趙塵都如此說,劉備內心頗為欣慰,厚德是懂得人心的。
程昱見狀,也不再多言。
眾人商議既定,趙塵便建議張飛、趙雲、太史慈三人各自領兵一萬,分別取廣陽郡、涿郡和漁陽郡三郡,切斷東西兩邊的支援之路,以便一戰拿下幽州。
劉備采納趙塵建議。
建安七月二十,劉備親自領軍四萬,軍師趙塵,謀士程昱、諸葛瑾,戰將張飛、趙雲、太史慈、陳到等數人,前往河間郡的易縣,屯兵幽州邊界之地。
袁譚得知,驚慌失措,急忙領軍三萬,到方城北麵六十地處與劉備大軍隔馬水對峙。
張飛、趙雲、太史慈三人依照趙塵計謀,深夜兵分三路,直撲廣陽郡、涿郡和漁陽郡。
袁譚始料未及,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
郭圖建議,當分兵守之。
田豐卻說道:“我軍原本實力就不如劉備大軍,分而擊之絕非上策,當集中兵力攻擊一處。”
袁譚聽之覺得有道理,便問:“當擊何處?”
田豐迴道:“三路大軍都無劉備身影,當渡河擊劉備大營。”
袁譚思索片刻,從之。
當日日出前,袁譚便領軍兩萬,悄悄渡過馬水,一路朝著劉備大營摸過去。
隻見劉備大營燈火通明,營中人員湧動。
袁譚大喜,立刻命人攻營。
衝入大營的那一刻,袁譚才發現上當了。
營地中的人影隻是稻草人,火光在風中搖曳,人影就會晃動,讓人覺得是有很多人。
正當袁譚想要領軍撤離之時,陳到和趙塵分別領軍五千一路殺來。
袁譚措手不及,匆忙丟棄大軍撤離,一路跑到了遼東郡。
張飛、趙雲、太史慈三路大軍在田豫的協助下勢如破竹,輕鬆按下三郡。
陳到領軍趁機渡河,生擒郭圖和田豐。
幽州其他郡縣見大勢已去,便紛紛投降。
劉備僅僅半個月時間便輕鬆接收了整個幽州。
袁譚見無處可逃,當即投降。
在押解到薊縣的路上,因盜賊橫行,丟了性命。
其他袁氏的勢力也被張飛等人領軍剿滅。
田豫也重新拜入劉備帳下,趙塵也親眼目睹了這位邊疆大將。
幽州之地風雲平靜,最終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