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田豫來信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正在無極縣享受溫柔鄉,劉備一封書信就將他叫了迴去。
剛到鄴城的趙塵便收到了幽州全部落入袁譚之手的消息。
劉備正想要問趙塵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忽然門外送來一封書信。
書信上寫著大將軍、徐州牧、宜城亭侯劉備親啟。
劉備接過書信打開一看,來信者居然是自己的好友田豫。
信中言:幽州之地,本乃天子之土,公孫瓚據而有之,且未能安定其民,荒誕不堪,致使幽州之地戰亂不斷。如今袁紹之子袁譚占據幽州,依舊未行仁君之舉,我行我素,而幽州世族大家皆不待見。長此以往,幽州終究落入心懷不軌之人手中。縱觀天下英雄,唯使君爾,請使君速速來取,豫願同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人,起代郡、廣陽郡、上穀郡與右北平郡之兵相應,助使君平定亂世。
劉備閱之,大喜。
程昱詢問:“主公何事歡喜?”
劉備笑著介紹道:“此信來自於幽州田豫。田豫田國讓,乃吾之好友也。當年我跟隨公孫瓚之時,此人便與我交好,可惜後來我任豫州刺史之際,未能與國讓共同舉義謀大事,實屬遺憾,想不到今日居然還能收到此人書信。”
趙塵聽到田豫二字,也就明白了書信中的內容。
他笑道:“主公,敢問書信中是否有言,田將軍願意起兵與主公共襄大業?”
劉備微微一驚,問道:“厚德是如何知曉書信內容?”
趙塵笑而不語。
曆史終究是不會改變的,當初曹操強大,奪取冀州之時,田豫便領著鮮於輔等人一同投靠曹操,以便在這亂世之中生存。
果然曹操也沒有令他們失望,憑借著強大的勢力牢牢占據三分天下。
如今劉備占據冀州,大軍兵臨幽州,田豫再次選擇投靠某人。
而這個人從曆史上的曹操變成了劉備。
此事很容易理解,在其他人眼裏,是曹操還是劉備,除了實力上的區別之外,沒有任何不同。
天下大勢,隻有位置之分,沒有人員之別。
田豫此舉,無非也是要保全幽州之地。
若是劉備大軍進攻幽州,以袁譚目前的勢力根本不是劉備的對手,但兩軍相爭,在幽州地界的田豫等人想要出淤泥而不染,絕對不可能。
至少要占一邊,或袁譚,或劉備。
明白人都清楚,天下大勢,可能占據半壁江山的,定然是劉備。
所以雖然曆史因為趙塵的出現而改變了,但書信的內容並不難猜測。
每個人都會在相同時期相同處境下做出極為相似的舉動。
劉備笑稱田豫乃自己好友。
可從趙塵的角度來看,並非如此。
當初劉備在公孫瓚帳下之時,田豫無奈尚小(田豫比劉備小十歲),便依附於劉備。
彼時的劉備孤身一人,沒有人馬,自然應允。
多個小弟多條路,多個人員多份戰力。
可時間一長,田豫就發現了劉備的不足,畢竟沒有人馬,心中有抱負也無法實現。
後來劉備投靠陶謙駐守小沛,但此時的田豫卻不忍離開公孫瓚,不管劉備如何勸說挽留,田豫都要執意離開了劉備,其實眾人心中都清楚,無法就是田豫選擇了實力。
田豫與劉備共事三年,感情也是非常深厚,劉備本就沒有追隨者,得知田豫不肯跟他走時候,不禁痛哭流涕。
如今劉備壯大了,田豫所在的幽州已經成了刀下魚肉,自然願意重新歸入劉備帳下。
這時候以好友的名義送來投靠書信,乃是最好的時候。
眾人還在猶豫書信的真假之時,趙塵卻說:“各位不必懷疑,此事定然為真,主公盡管答應便可,待數日後便可出軍北上,一舉拿下幽州。”
眾人不明所以,本就驚訝趙塵沒有看過書信就知道書信中的內容,如今更是奇怪,田豫究竟何人,居然能讓趙塵如此相信他。
趙塵沒有說。
這還真不是因為趙塵憑借超強之後推算出來的,而是因為趙塵是穿越者,這段曆史十分熟悉,田豫的舉動跟曆史上一模一樣,自然可以相信。
另外,趙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願意相信田豫,那便是牽招。
當初攻打青州之時,牽招死於趙塵的亂軍之中,趙塵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跟劉備解釋。
畢竟牽招也是劉備的朋友圈之人。
結果劉備沒有說一句話,隻是為趙塵慶祝。
趙塵心有愧疚,牽招之才,麵對中原地帶不一定出色,但是對於邊疆之地,卻是鮮卑人的噩夢。
如今的田豫,未來更是邊疆大將。
趙塵相信書信的內容,這一點讓劉備倍感欣慰。
畢竟趙塵的意見至關重要,若是趙塵不同意,他就要好好的重新思索他與田豫之間的關係。
趙塵既然同意,劉備也不再詢問他人的意見,當即決定三日後出兵幽州。
至於具體如何行軍,還是得依靠趙塵。
趙塵笑道:“主公,既然田將軍願與主公共襄大義,那便從田將軍所提到的郡開始。第一站就選擇廣陽郡。而且,此刻袁譚大軍也就在廣陽郡。”
諸葛瑾有些擔憂,便問:“軍師,第一站就瞄準幽州治所,是否需要多加思忖,畢竟消息稱,袁譚手中尚有三萬人馬。”
趙塵搖了搖頭迴道:“子瑜不必擔憂,我自有辦法,加上田將軍裏應外合,不出七日就能拿下幽州。”
劉備大喜,二話不說,點頭應允。
眾人散去。
趙塵留下來詢問劉備:“主公,是否還有其他事要與臣商議。”
劉備這才想起來,此時喚來趙塵是因為曹操之事。
他忙說道:“厚德,我軍在謀劃冀州和幽州之事時,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議,派鍾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達長安後,與涼州牧韋端共同勸和馬騰、韓遂,又給兩人寫信陳述利害關係,馬騰、韓遂願意歸順,並各自送來兒子作人質。曹操又征召馬騰,令其屯於槐裏。如今曹操的實力正在逐漸恢複。”
聽聞此事,趙塵一臉嚴肅,雖然本就料到曹操會應允大將軍職位之事多少有些想要讓劉備專心對付袁紹,好讓他能向西發展。隻是想不到曹操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居然還能發展的如此迅速。
這倒是讓趙塵小瞧荀彧了。
剛到鄴城的趙塵便收到了幽州全部落入袁譚之手的消息。
劉備正想要問趙塵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忽然門外送來一封書信。
書信上寫著大將軍、徐州牧、宜城亭侯劉備親啟。
劉備接過書信打開一看,來信者居然是自己的好友田豫。
信中言:幽州之地,本乃天子之土,公孫瓚據而有之,且未能安定其民,荒誕不堪,致使幽州之地戰亂不斷。如今袁紹之子袁譚占據幽州,依舊未行仁君之舉,我行我素,而幽州世族大家皆不待見。長此以往,幽州終究落入心懷不軌之人手中。縱觀天下英雄,唯使君爾,請使君速速來取,豫願同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人,起代郡、廣陽郡、上穀郡與右北平郡之兵相應,助使君平定亂世。
劉備閱之,大喜。
程昱詢問:“主公何事歡喜?”
劉備笑著介紹道:“此信來自於幽州田豫。田豫田國讓,乃吾之好友也。當年我跟隨公孫瓚之時,此人便與我交好,可惜後來我任豫州刺史之際,未能與國讓共同舉義謀大事,實屬遺憾,想不到今日居然還能收到此人書信。”
趙塵聽到田豫二字,也就明白了書信中的內容。
他笑道:“主公,敢問書信中是否有言,田將軍願意起兵與主公共襄大業?”
劉備微微一驚,問道:“厚德是如何知曉書信內容?”
趙塵笑而不語。
曆史終究是不會改變的,當初曹操強大,奪取冀州之時,田豫便領著鮮於輔等人一同投靠曹操,以便在這亂世之中生存。
果然曹操也沒有令他們失望,憑借著強大的勢力牢牢占據三分天下。
如今劉備占據冀州,大軍兵臨幽州,田豫再次選擇投靠某人。
而這個人從曆史上的曹操變成了劉備。
此事很容易理解,在其他人眼裏,是曹操還是劉備,除了實力上的區別之外,沒有任何不同。
天下大勢,隻有位置之分,沒有人員之別。
田豫此舉,無非也是要保全幽州之地。
若是劉備大軍進攻幽州,以袁譚目前的勢力根本不是劉備的對手,但兩軍相爭,在幽州地界的田豫等人想要出淤泥而不染,絕對不可能。
至少要占一邊,或袁譚,或劉備。
明白人都清楚,天下大勢,可能占據半壁江山的,定然是劉備。
所以雖然曆史因為趙塵的出現而改變了,但書信的內容並不難猜測。
每個人都會在相同時期相同處境下做出極為相似的舉動。
劉備笑稱田豫乃自己好友。
可從趙塵的角度來看,並非如此。
當初劉備在公孫瓚帳下之時,田豫無奈尚小(田豫比劉備小十歲),便依附於劉備。
彼時的劉備孤身一人,沒有人馬,自然應允。
多個小弟多條路,多個人員多份戰力。
可時間一長,田豫就發現了劉備的不足,畢竟沒有人馬,心中有抱負也無法實現。
後來劉備投靠陶謙駐守小沛,但此時的田豫卻不忍離開公孫瓚,不管劉備如何勸說挽留,田豫都要執意離開了劉備,其實眾人心中都清楚,無法就是田豫選擇了實力。
田豫與劉備共事三年,感情也是非常深厚,劉備本就沒有追隨者,得知田豫不肯跟他走時候,不禁痛哭流涕。
如今劉備壯大了,田豫所在的幽州已經成了刀下魚肉,自然願意重新歸入劉備帳下。
這時候以好友的名義送來投靠書信,乃是最好的時候。
眾人還在猶豫書信的真假之時,趙塵卻說:“各位不必懷疑,此事定然為真,主公盡管答應便可,待數日後便可出軍北上,一舉拿下幽州。”
眾人不明所以,本就驚訝趙塵沒有看過書信就知道書信中的內容,如今更是奇怪,田豫究竟何人,居然能讓趙塵如此相信他。
趙塵沒有說。
這還真不是因為趙塵憑借超強之後推算出來的,而是因為趙塵是穿越者,這段曆史十分熟悉,田豫的舉動跟曆史上一模一樣,自然可以相信。
另外,趙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願意相信田豫,那便是牽招。
當初攻打青州之時,牽招死於趙塵的亂軍之中,趙塵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跟劉備解釋。
畢竟牽招也是劉備的朋友圈之人。
結果劉備沒有說一句話,隻是為趙塵慶祝。
趙塵心有愧疚,牽招之才,麵對中原地帶不一定出色,但是對於邊疆之地,卻是鮮卑人的噩夢。
如今的田豫,未來更是邊疆大將。
趙塵相信書信的內容,這一點讓劉備倍感欣慰。
畢竟趙塵的意見至關重要,若是趙塵不同意,他就要好好的重新思索他與田豫之間的關係。
趙塵既然同意,劉備也不再詢問他人的意見,當即決定三日後出兵幽州。
至於具體如何行軍,還是得依靠趙塵。
趙塵笑道:“主公,既然田將軍願與主公共襄大義,那便從田將軍所提到的郡開始。第一站就選擇廣陽郡。而且,此刻袁譚大軍也就在廣陽郡。”
諸葛瑾有些擔憂,便問:“軍師,第一站就瞄準幽州治所,是否需要多加思忖,畢竟消息稱,袁譚手中尚有三萬人馬。”
趙塵搖了搖頭迴道:“子瑜不必擔憂,我自有辦法,加上田將軍裏應外合,不出七日就能拿下幽州。”
劉備大喜,二話不說,點頭應允。
眾人散去。
趙塵留下來詢問劉備:“主公,是否還有其他事要與臣商議。”
劉備這才想起來,此時喚來趙塵是因為曹操之事。
他忙說道:“厚德,我軍在謀劃冀州和幽州之事時,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議,派鍾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達長安後,與涼州牧韋端共同勸和馬騰、韓遂,又給兩人寫信陳述利害關係,馬騰、韓遂願意歸順,並各自送來兒子作人質。曹操又征召馬騰,令其屯於槐裏。如今曹操的實力正在逐漸恢複。”
聽聞此事,趙塵一臉嚴肅,雖然本就料到曹操會應允大將軍職位之事多少有些想要讓劉備專心對付袁紹,好讓他能向西發展。隻是想不到曹操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居然還能發展的如此迅速。
這倒是讓趙塵小瞧荀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