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收到趙塵的奏請,在荀彧和毛玠的建議下,同意了趙塵的請求,而後便將奏請送到了天子手中。


    天子憤怒之際,伏皇後出來勸說道:“剛父親送來信,知道陛下收到此奏請定然會勃然大怒。故而請我來說與陛下聽。”


    漢獻帝驚訝地看著自己的皇後,不知道該如何說。


    輔國將軍、屯騎校尉伏完也是一方智者,為何會勸自己同意趙塵的請求。


    伏皇後說道:“請陛下細想,趙塵此人一直都是陛下想要拉攏之人,相比劉備此人更為合適出任大臣,同意此人之情也是一種籠絡。再者,為何曹操不拒絕此事?對於曹操而言,袁紹的沒落與曹操不利。”


    漢獻帝冷靜下來一想,確實如此。


    “曹操為何同意?”


    伏皇後迴道:“隻有一種可能,曹操不得不同意,免得劉備來攻打。”


    漢獻帝聽之,默默地點了點頭,而後便在奏請之上簽了字。


    伏皇後臨走之際,漢獻帝忽然想起一件事,叫住了她問道:“伏將軍是如何知道奏請之事和奏請內容的?”


    伏皇後迴道:“父親早已收到了趙塵的書信,並說明了利害關係。”


    漢獻帝一聽,心中微微一驚,而後略感喜悅,至少說明趙塵願意與伏完合作。


    他滿意地看著伏皇後離去。


    次日,準奏的文書便送出了滎陽。


    曹操得知此事也隻是搖了搖頭,默默地準備著來年攻取司隸之事。


    另一邊,廣陵城中,劉備的書信第一時間送到了許邵手中。


    許邵隻是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用意。


    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他造勢,通過月旦評、坊間談等等形式,將袁紹兵敗劉備,大將軍實力不如左將軍,現在的大將軍理應該讓位之事宣傳出去,讓所有的老百姓以及各大家族都聽說此事。


    那些好傳之人便會一傳十十傳百,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最終傳遍整個中原。


    如此一來,不僅讓天下人都知道了劉備的厲害,也讓袁紹的名聲從此跌到穀底,一蹶不振。


    眾多士族大家也不會再支持袁紹。


    可謂是一招釜底抽薪也。


    許劭很清楚,此計謀定然出自趙塵之後。


    也隻有趙塵會有這樣的才智,借助人和,將官渡之戰勝利的果實不斷擴大,直到擊敗袁紹,拿下整個冀州。


    他不敢耽擱,當即又約了幾個好友,一道在廣陵城中開始了新一期的月旦評。


    百姓之間口口相傳之事傳播的相對慢一些。


    一直到建安五年一月底,袁紹才聽到那些百姓口中的消息。


    與此同時,漢獻帝的奏折也送到了袁紹手中。


    袁紹強壓著憤怒,暈倒在書房。


    這一倒,整整讓袁紹昏迷了三天三夜,而後又陷入了重病。


    袁府上一時間不知所措。


    北麵的冀州忽然間就失去了統帥,成了一盤散沙。


    原先支持袁紹的各大家族聽說袁紹病倒了,也紛紛表示不再支持。


    這條消息讓原本就艱難的袁紹更加雪上加霜。


    袁譚和袁尚本想著將這消息封鎖起來,不讓袁紹知道。


    可惜終究沒有密不透風的牆,消息傳來僅僅過了三天時間,袁紹便在病床上聽說了此事。


    身邊的下人中早有人在細細碎碎傳言。


    袁紹聽之,忽然口吐鮮血,再次倒地不起。


    袁譚本是一個與世無爭,十分和諧之人,這一次他一怒之下將在袁紹房間伺候的下人們全部斬殺。


    此刻的袁紹大軍,已經孤立無援。


    幽州公孫瓚得知此事,立刻領兵前來,想要一探究竟。


    郭圖趁機借助袁紹的名聲,將嚇唬公孫瓚,而後將公孫瓚趕迴了幽州。


    袁紹的病情日益加重,各路大夫都束手無策。


    又過了半個月,一代英豪,袁紹便永遠閉上了眼睛。


    整個冀州袁軍都陷入了巨大的慌亂和悲痛之中。


    袁家府上一時無主,混亂不已。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劉備和趙塵的耳朵裏。


    劉備大吃一驚,想不到僅僅兩個月時間,官渡之戰的影響沒有在袁紹身上淡去,反而越發厲害,最終奪取了袁紹的性命。


    一個月前,劉備接收到了漢獻帝的任命文書。


    那一刻他就知道趙塵的計謀成功了。


    眾人都十分驚訝曹操居然真的同意了。


    隻有程昱知道原因。


    那日眾人商議之後,程昱一直想不明白趙塵為何能如此斷定曹操不得不同意奏請,故而次日就到趙塵府上請教。


    趙塵隻用了一句話迴複程昱:“如今主公強大了,誰都不願得罪,誰都想要拉攏。”


    程昱恍然大悟,自身強大了,沒有人敢作對。


    聖旨送進來的那一刻,程昱知道,趙塵又計謀成功了。


    隻是這一次的計謀力量如此之大,出乎眾人的預料。


    袁紹的離去,讓整個冀州和河北形勢風雲變幻。


    劉備本想著趁機北上,拿下整個冀州,趙塵卻說道:“主公,此刻不必出兵,自有人會幫我軍與袁紹的兩位兒子決戰。”


    劉備問道:“何人會如此?”


    趙塵迴道:“幽州公孫瓚也。如今袁軍陷入了混亂,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各占據一方,手中都有一萬大軍,而且都有各自的謀士將士支持,兩人說都不願服從誰。公孫瓚此刻定然想著要複仇,先前一直被袁紹壓著打,現在正好出擊,打個袁尚和袁譚措手不及。”


    “厚德的意思是公孫將軍會平定冀州北部?”


    趙塵搖了搖頭,說道:“主公,若是外部敵人來襲,袁尚和袁譚定然會聯手一致對外,公孫瓚不是他們的對手,必敗無疑。但若是放任二人不管,此二人定然會為了爭奪地盤而自相殘殺。屆時主公再出手,就可以順勢拿下冀州和幽州兩地,北麵兩州也就落入主公之手了。”


    劉備點頭應允。


    果不其然,全部被趙塵料到。


    公孫瓚趁著袁紹剛剛離去,就出兵河間國,結果中了袁譚和袁尚兩人的埋伏,被前後夾擊,最終兵敗身亡。


    說來也可笑,躲在高樓之中一切安然無恙,主動出擊卻陷入困境,最終還丟了性命。


    擊敗公孫瓚之後,袁譚和袁尚沒有了共同的敵人,開始各自謀劃搶奪地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