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進鄴城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嘉的轉變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唯獨一人認為是理所當然,那人便是趙塵。
當初趙塵邀請郭嘉前往下邳城請華佗親自為他醫治,一方麵是真心想要治好郭嘉的病,畢竟在趙塵心中,郭嘉的地位要比諸葛亮高,他確實不希望看到郭嘉依舊因為生病而英年早逝,既然他穿越到了東漢末年,要盡可能通過努力改變曆史,將郭嘉留下來;另一方麵也是十分篤定,下邳城中的景象和經曆過一年的下邳城生活,一定會改變郭嘉的觀念。
趙塵知道,在郭嘉心中對曹操的信任不僅來自於曹操本人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曹操對於郭嘉的重視。
在曹操眼裏有兩個字郭嘉認為特別重要,那就是平等。
這與曹操自身的身世和經曆都有關係。
所以才能容忍郭嘉的放縱而又重用郭嘉。
趙塵的理念向來都是眾生平等,畢竟他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下邳城中的發展劉備也充分尊重趙塵的建議。
故而下邳城處處透露著平等的含義,公平的交易市場,平等的法律法規,相同的生活待遇等等。
郭嘉剛開始接觸之時,根本不敢相信在這個亂世之中還有這樣一個地方,百姓能夠與劉備的大軍和睦相處,他們的生活溫馨和諧,整個下邳城朝氣蓬勃。
直到華佗每次給郭嘉治病,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因為趙塵。
他才開始慢慢相信。
“趙塵的智謀絕非常人可比!”
也正是因為一點點的浸潤,郭嘉的思想才在不經意間轉變。
另一邊,隨著曹操大軍的後撤,兗州之地終於恢複了平靜。
劉備和趙塵也憑借著袁紹留下來的戰船順利渡過了黃河,踏入一個新的州,乃冀州也。
冀州之地,對於袁紹而言意義非凡。
一般來說,兩漢時期,人們是非常重視宗族和郡望關係的,很多勢力發展的起點都會選擇在老家。
比如曹操,先後在各地闖蕩,但最終還是迴到了自己的老家,拉起了一票人馬。
孫策也是寧可不要玉璽,也要千方百計迴到自己父親孫堅起家的江南。
袁紹的弟弟袁術占據的南陽也離汝陽不遠。
袁紹不選擇汝南乃至於豫州,而選擇冀州並最終成為渤海太守,有多方麵的考量。
一來袁紹起家之時正是董卓把持朝政之際,兩人必有一戰,董卓已經占據了京師,袁紹就必須要選擇最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冀州便是其中選擇之一。
二來雖說黃巾起義失敗,但天下已經步入亂世,不是尋常一兩年就能安定的,到處都有小的匪患或者割據勢力,其中冀州邊上的青州和兗州之地黃巾軍泛濫,漢中寶地由張魯割據,等等。唯獨袁紹看中的冀州還算安定,而且非常富庶。
三來,袁紹也有較大的把握拿下冀州。冀州當時的州牧韓馥屬於“四世三公”袁家門生故吏的範疇,他在冀州的時候並沒有很好地利用當地的人才,而是大幅度地從潁川招來人輔佐自己,這讓當地豪強多有不滿。比如,袁紹後來倚重的審配就是冀州魏郡人,那時候並不得誌。
四來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強大的外援。憑借袁紹的實力,在當時想要奪取一州之地是非常困難的,他隻能逼迫對方“讓賢”,而逼迫對方就需要有強大的外部壓力。袁紹選擇了公孫瓚,當公孫瓚聲明要奪取冀州之後,州牧韓馥麵對強大的外部壓力,就會向袁紹求援,而袁紹一旦進入冀州,就有奪取冀州的資本和實力了。
不得不說,袁紹當時的眼光是十分正確的,這也讓袁紹一度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
如今在趙塵的謀劃之下,劉備大軍踏入了這個曾經繁華的州郡。
從白馬津到黎陽,也是最靠近黃河渡口的一座城池。
此地沒有袁軍鎮守,劉備大軍輕鬆拿下,原地休整。
趙塵看著輿圖微微一笑。
劉備見狀,好奇地問道:“軍師何故發笑?”
趙塵迴道:“主公,今年可以在鄴城過年了。”
看著自信的趙塵,劉備心中不免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以趙塵的能力,隻要他輔佐任何一個諸侯,都會成為中原地帶最強大的諸侯。
若是趙塵想要自立,也不需要幾年,就能穩立中原。
劉備就是想不明白,這樣的神人,如何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
趙塵笑道:“因為主公要複興漢室。”
劉備微微一驚,而後點了點頭,說:“對,複興漢室!”
他想起了當初貂蟬曾經跟他說過,別人口中的流言蜚語,無非就是要離間趙塵和自己,絕無其他用意。
劉備選擇聽從。
次日,大軍開拔,前往鄴城。
從黎陽到鄴城約莫有三百裏地,正常行軍五日便能到達。
魏郡之地,大部分都是平原,對於氣勢磅礴,又有鐵騎倚仗的劉備大軍而言,十分有利。
一路上沒有任何的阻攔,進軍很順利。
袁紹死裏逃生,終於跌跌撞撞地迴到了鄴城。
進城的一刹那,袁紹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將所有的將士和謀士都全部叫到府上,怒氣衝衝地責問眾人。
明明是利好的局麵,居然會落入這般下場。
田豐或許也是命中注定,在袁紹的問責當中沒能自保,遭遇牢獄之災。
好在眾人都沒有求情,以袁紹的性格,此刻求情無異於雪上加霜。
其餘眾人也各自領罰。
袁紹本就是好麵子之人,此舉無非就是要告訴天下,並不是他袁紹決策失誤,而是謀士無才,將軍無能。
剛進鄴城沒兩天,袁紹的屁股都還沒有坐熱,便有斥候來報劉備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拿下黎陽,此刻正在朝著鄴城而來。
消息一出,整個鄴城都炸開了鍋,眾人議論紛紛。
此刻鄴城中算上所有的將士也隻有兩萬餘人,而且都是老弱殘兵、傷員,原先的精兵強將都被袁紹帶出去征戰。
以這樣的實力想要麵對擁有兩萬雄獅的劉備,基本不可能。
鄴城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當初趙塵邀請郭嘉前往下邳城請華佗親自為他醫治,一方麵是真心想要治好郭嘉的病,畢竟在趙塵心中,郭嘉的地位要比諸葛亮高,他確實不希望看到郭嘉依舊因為生病而英年早逝,既然他穿越到了東漢末年,要盡可能通過努力改變曆史,將郭嘉留下來;另一方麵也是十分篤定,下邳城中的景象和經曆過一年的下邳城生活,一定會改變郭嘉的觀念。
趙塵知道,在郭嘉心中對曹操的信任不僅來自於曹操本人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曹操對於郭嘉的重視。
在曹操眼裏有兩個字郭嘉認為特別重要,那就是平等。
這與曹操自身的身世和經曆都有關係。
所以才能容忍郭嘉的放縱而又重用郭嘉。
趙塵的理念向來都是眾生平等,畢竟他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下邳城中的發展劉備也充分尊重趙塵的建議。
故而下邳城處處透露著平等的含義,公平的交易市場,平等的法律法規,相同的生活待遇等等。
郭嘉剛開始接觸之時,根本不敢相信在這個亂世之中還有這樣一個地方,百姓能夠與劉備的大軍和睦相處,他們的生活溫馨和諧,整個下邳城朝氣蓬勃。
直到華佗每次給郭嘉治病,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因為趙塵。
他才開始慢慢相信。
“趙塵的智謀絕非常人可比!”
也正是因為一點點的浸潤,郭嘉的思想才在不經意間轉變。
另一邊,隨著曹操大軍的後撤,兗州之地終於恢複了平靜。
劉備和趙塵也憑借著袁紹留下來的戰船順利渡過了黃河,踏入一個新的州,乃冀州也。
冀州之地,對於袁紹而言意義非凡。
一般來說,兩漢時期,人們是非常重視宗族和郡望關係的,很多勢力發展的起點都會選擇在老家。
比如曹操,先後在各地闖蕩,但最終還是迴到了自己的老家,拉起了一票人馬。
孫策也是寧可不要玉璽,也要千方百計迴到自己父親孫堅起家的江南。
袁紹的弟弟袁術占據的南陽也離汝陽不遠。
袁紹不選擇汝南乃至於豫州,而選擇冀州並最終成為渤海太守,有多方麵的考量。
一來袁紹起家之時正是董卓把持朝政之際,兩人必有一戰,董卓已經占據了京師,袁紹就必須要選擇最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冀州便是其中選擇之一。
二來雖說黃巾起義失敗,但天下已經步入亂世,不是尋常一兩年就能安定的,到處都有小的匪患或者割據勢力,其中冀州邊上的青州和兗州之地黃巾軍泛濫,漢中寶地由張魯割據,等等。唯獨袁紹看中的冀州還算安定,而且非常富庶。
三來,袁紹也有較大的把握拿下冀州。冀州當時的州牧韓馥屬於“四世三公”袁家門生故吏的範疇,他在冀州的時候並沒有很好地利用當地的人才,而是大幅度地從潁川招來人輔佐自己,這讓當地豪強多有不滿。比如,袁紹後來倚重的審配就是冀州魏郡人,那時候並不得誌。
四來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強大的外援。憑借袁紹的實力,在當時想要奪取一州之地是非常困難的,他隻能逼迫對方“讓賢”,而逼迫對方就需要有強大的外部壓力。袁紹選擇了公孫瓚,當公孫瓚聲明要奪取冀州之後,州牧韓馥麵對強大的外部壓力,就會向袁紹求援,而袁紹一旦進入冀州,就有奪取冀州的資本和實力了。
不得不說,袁紹當時的眼光是十分正確的,這也讓袁紹一度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
如今在趙塵的謀劃之下,劉備大軍踏入了這個曾經繁華的州郡。
從白馬津到黎陽,也是最靠近黃河渡口的一座城池。
此地沒有袁軍鎮守,劉備大軍輕鬆拿下,原地休整。
趙塵看著輿圖微微一笑。
劉備見狀,好奇地問道:“軍師何故發笑?”
趙塵迴道:“主公,今年可以在鄴城過年了。”
看著自信的趙塵,劉備心中不免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以趙塵的能力,隻要他輔佐任何一個諸侯,都會成為中原地帶最強大的諸侯。
若是趙塵想要自立,也不需要幾年,就能穩立中原。
劉備就是想不明白,這樣的神人,如何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
趙塵笑道:“因為主公要複興漢室。”
劉備微微一驚,而後點了點頭,說:“對,複興漢室!”
他想起了當初貂蟬曾經跟他說過,別人口中的流言蜚語,無非就是要離間趙塵和自己,絕無其他用意。
劉備選擇聽從。
次日,大軍開拔,前往鄴城。
從黎陽到鄴城約莫有三百裏地,正常行軍五日便能到達。
魏郡之地,大部分都是平原,對於氣勢磅礴,又有鐵騎倚仗的劉備大軍而言,十分有利。
一路上沒有任何的阻攔,進軍很順利。
袁紹死裏逃生,終於跌跌撞撞地迴到了鄴城。
進城的一刹那,袁紹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將所有的將士和謀士都全部叫到府上,怒氣衝衝地責問眾人。
明明是利好的局麵,居然會落入這般下場。
田豐或許也是命中注定,在袁紹的問責當中沒能自保,遭遇牢獄之災。
好在眾人都沒有求情,以袁紹的性格,此刻求情無異於雪上加霜。
其餘眾人也各自領罰。
袁紹本就是好麵子之人,此舉無非就是要告訴天下,並不是他袁紹決策失誤,而是謀士無才,將軍無能。
剛進鄴城沒兩天,袁紹的屁股都還沒有坐熱,便有斥候來報劉備大軍已經渡過黃河,拿下黎陽,此刻正在朝著鄴城而來。
消息一出,整個鄴城都炸開了鍋,眾人議論紛紛。
此刻鄴城中算上所有的將士也隻有兩萬餘人,而且都是老弱殘兵、傷員,原先的精兵強將都被袁紹帶出去征戰。
以這樣的實力想要麵對擁有兩萬雄獅的劉備,基本不可能。
鄴城的出路究竟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