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的袁紹府上,此刻已經鬧翻了天。


    劉備大軍五日之後便會到達城前。


    如今城中雖然號稱有兩萬餘人,其中一萬餘人是袁紹從官渡之戰帶迴來的,有一部分傷員,還有一部分見識過劉備大軍的厲害,軍心不齊。


    另外一萬人便是袁紹留在城中的老弱殘兵,虛張聲勢,用來震懾周邊的諸侯,以免在外征戰之際被偷襲了老家。


    這兩萬人若是麵對其他諸侯,袁紹有信心能將鄴城守住。


    可是麵對劉備和趙塵,一頭是雄獅,一個是神人,袁紹根本沒有把握。


    審配和郭圖二人看著焦急的袁紹,心中已經十分清楚劉備大軍到來之後的後果。


    他們悄悄的命人迴去通知府上之人偷偷收拾行李,準備撤離鄴城。


    審配看了一眼袁紹,小心翼翼地建議:“主公,劉備大軍隻有兩萬人,而鄴城中此刻也有兩萬人,若是我等萬眾一心,尚有可能守住鄴城。”


    袁紹白了一眼審配,心中罵道,要是我有把握守住鄴城,還用得著這麽著急嗎?


    他哪裏知道,審配就是故意如此說,想要試試袁紹的態度。


    看到袁紹真實的反應,審配心中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他又建議:“主公,鄴城雖然重要,但也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既可以保主公府上無憂,又能保存實力東山再起。”


    聽到此話,袁紹的雙眼忽然亮了起來,忙問道:“哪一條路?”


    審配看了看對麵的各位將軍,又用餘光瞟了瞟身邊的同僚,而後自信地迴道:“主公,官渡之戰失利並不算什麽,冀州還在主公手中,渤海郡尚有主公的家底,河間國也有兩位公子領軍數萬,那才是主公的主力。在此地與劉備硬拚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既有可能失城失人,若是領軍北上,與兩位公子匯合,以河間國和渤海郡為基準,北麵可以取幽州之地,向南可拒劉備,還能再次與曹操聯手,對劉備南北夾擊,屆時勝負可就未知了。”


    聽到此處,袁紹忽然停下了腳步,雙眼滿懷希望地看著審配,心想,早這麽說不就得了。


    但是嘴上袁紹卻並沒有立刻答應。


    要知道此刻輕易放棄鄴城,極有可能讓帳下的眾多戰將失去鬥誌。


    所以轉頭看向了另一邊。


    果然,馬延、韓定兩位將軍就坐不住了,齊聲建議:“主公,鄴城萬萬不可放棄,此乃我軍大營。我等願意拚盡全力,守住鄴城。”


    話音剛落,其餘的將軍也紛紛響應。


    一旁的審配、郭圖等人,笑而不語。


    文武意見不同本就是常事,謀士講究智慧,以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利益,武將講究勇猛,以強大的意誌力屹立中原亂世。故而謀士可退,退也不影響他的身份和名聲,武將不可退,退便會有人說是膽小之輩,以後也無法在其他諸侯中立足。


    袁紹看了眾將士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劉備來勢洶洶,我軍尚未從官渡之戰中走出來,此時應對,於勢不利。”


    眾將士本想再說,袁紹假裝十分為難地阻止了眾人,隨後道出了自己的決定:“劉備大軍五日後便會到達鄴城,三日後大軍北上,前往河間國。”


    眾人領命而去。


    剛出袁紹府邸的某位將軍嘴上嘀咕了一句:“官渡一戰,主公被劉備打怕了。”


    身旁的將軍急忙阻止道:“切不可胡言亂語。”


    兩人各自無奈地搖了搖頭。


    話說劉備與趙塵並肩前行,一路朝著鄴城而去,沿途的各縣城紛紛投降。


    劉備沒有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半個魏郡。


    趙塵還在奇怪,袁紹的大本營為何沒有任何抵抗。


    一直到鄴城下,他才發現,原來袁紹早已經領軍離去,此刻的鄴城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


    對於劉備而言,不管是不是空城,重要的是地理位置。


    以鄴城為根據地,往西麵就麵臨著太行山,也是未來趙塵的下一步計劃,往東麵可前清河國,便聯通了兗州與青州之地。


    可以說有鄴城在,劉備的事業未來發展一片光明。


    但是對於趙塵而言,鄴城被洗劫一空卻成了一件麻煩的事。


    一來軍糧補給路線多了一條黃河,速度明顯跟不上,中間轉運和糧道防範要求也更高,麵對鄴城中數萬百姓嗷嗷待哺,需要立刻出一個解決方案;


    二來逢近過年,鄴城中空無一粒米的糧倉,也為過年抹上了不確定因素。


    趙塵臭罵了一句:“袁紹欺人太甚!”


    諸葛瑾等隨行的謀士都十分犯難,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麵對未來糧食巨大的缺口,趙塵不得不想了一個主意。


    建安四年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月初八。


    在東漢末年冬至、臘日、正日是歲末最重要的三個節日,其中臘日便是臘月初八。


    早在十月、十一月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臘日所需的酒、肉、糧了。


    臘日前後,原來各地的家人也會迴到家中與親人團聚。


    為了不引起騷動,保障鄴城的平穩,趙塵在臘日這一天提出了喝粥的理念,將宋朝時期才開始盛行的臘八粥搬到了東漢末年。


    用趙塵的話說,喝臘八粥對於身體好,而且能彰顯出地方的豐收,同時又能解決糧食問題,是最好選擇。


    同時趙塵講述了“赤豆打鬼”的風俗,告訴百姓臘月初八這一天喝加了紅小豆、赤小豆的粥,能夠祛疫迎祥。


    在這亂世之中,能吃飽飯,不生病成了百姓最大的願望。


    趙塵的粥正好能給百姓希望,也算是向天為百姓祈福。


    一時間,鄴城的百姓紛紛到劉備府上謝恩。


    趙塵還承諾百姓,可以前往徐州生活,也可以留下。


    鄴城未來一定和徐州一樣好。


    經曆了這一遭,時間延長了半個月,糧草補給也漸漸緩了過來。


    鄴城總算在劉備手中平穩過渡。


    建安四年的這個年,劉備大軍能平安度過。


    與劉備的逐漸穩定相比,袁紹和曹操二人,此刻正泛著憂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