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從高高的窗口照射下來,冷冷地照在被汗水浸漬得油亮的席子上。
連昆蜷縮在床頭背靠在牆壁上,他不敢躺下,因為一躺下,被沉重的腳鐐磨破了的腳腕就鑽心的疼痛。他用嘴撕扯了身上的襯衫,塞進腳鐐的縫隙裏,這樣才好受些。這副腳鐐很沉,少說也有五六十斤。而且是和手上的鐐銬連在一起的。連昆走路時,必須用雙手捧著腳鐐才能一步一步地挪動,盡管這樣,他的雙腳腳腕還是很快就被冰涼的腳鐐磨破了皮肉,剛開始,他還感到被磨破皮肉的地方接觸到冰涼的鐵製腳鐐有一種很涼爽舒適的感覺,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慢慢地感到了火辣辣的疼痛。現在,連移動一下都感到很吃力。
殺人償命,連昆曉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不過,直到現在,他一點也不為自己的行為後悔。他現在心裏想的是,前天連英在車站不知等到什麽時候,或許等到天黑也不見到他,失望的連英是連夜摸黑走路迴家,還是等到第二天一早才迴去?一個女娃仔晚上走夜路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從鎮上迴村裏的那段路是很寂靜的,白天就很少有人走,到了晚上就更沒人了,以前也聽說過那段路經常有攔路搶劫甚至殺人的。連昆後悔在電話裏沒交待連英,說如果等不到他就先迴家,或是留在學校繼續等。要是連英有什麽意外,他活著沒辦法向娘交待,死後到了地下也沒法向爹交待的。他又想到阿珍也一定在村頭的榕樹下翹首等著他的歸來,等著他帶迴漂亮的純羊毛毛線,織一件純羊毛毛衣是她多年的期盼了。還有躺在床上的娘也在等著他拿迴來城裏的月餅呢。
可是,此時他卻被關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或許他今生今世都再也見不到他們了!想到這裏,連昆的心裏酸痛酸痛的,他雙手捂著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一年前,連昆離開家門時,肩負著四大重任,一是掙錢給娘治病:二是掙錢蓋新房;三是掙錢把阿珍娶進門;四是掙錢給妹妹連英買一輛自行車,妹妹在縣中學讀書,每星期來迴要走八個小時的路,太辛苦了,另外還要存一筆錢給她上大學用。帶著這四個重任,連昆踏上了離家進城打工的路。
可是城裏的工並不是連昆想的那麽好找。進城後的頭幾天,他像隻沒頭的蒼蠅一樣在陌生的城市裏四處亂竄,逢人就問逢門就進,就是找不到活幹。他帶的盤纏不多,為了省錢,他從家裏出來時帶了一大袋的玉米麵餅,還有一個裝滿水的水壺,那是以前爹活著時用來裝燒酒的軍用水壺。可是玉米麵餅吃完了,他還沒找到工作。他不得每天買饅頭充饑。剛開始,他還覺得這饅頭比玉米麵餅好吃,可是吃了幾天,他感覺頭有點暈,走路腳步有點發飄,他知道這是缺少維生素了。為了身體健康,他不得不每天花一角錢在菜市裏買兩個青辣椒沾著鹽巴吃。
後來還是這位賣辣椒的好心大叔告訴他,找工得到勞動力市場去。連昆問清了去勞動力市場的路,找到了位於城郊的勞動力市場。隻見在一片坡地的小樹林裏,三三兩兩地或站或蹲或躺著的人,盡管他們高矮胖瘦大小不一,但幾乎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蓬頭垢麵,麵色黧黑,目光懶散呆滯。所穿的衣服各有不同,但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汙黑髒,甚至還有油亮的汙垢,這是長久不洗滌的結果。
看到他們,連昆心裏有一點悲哀,他想,再怎麽窮,這臉麵總得還是要的,哪能不洗臉不換衣服呢。所以,盡管連昆出來了十多天,一直比較注意自己的臉麵。臉色雖說也黧黑卻很幹淨,衣服雖不光鮮,卻十分整潔,就連頭發也是梳理得十分齊整。
連昆發現這裏的人也分為幾個群落。最前邊的是一群和連英一樣大小的女妹仔,她們和他一樣都比較幹淨,她們大都站著或坐著,很少有蹲著躺著的,畢竟男女有別。此外,她們手裏都提著行李包或袋子。後來連昆才知道,她們大部分是應招做酒樓飯館的服務員的,當然也有做保姆的。
在她們身後的空地上,是一群年齡和連昆差不多的年青男子,他們都空著雙手,或坐或躺或蹲,有的三五個圍在一起打撲克牌,有的在下石子棋。也有的在指著前麵的女孩子評頭品足,時不時哈哈大笑。
在他們的身後是一群四五十歲的男人,他們手裏或拿著砌磚刀,或提著小鐵錘或在麵前擺著一個沾滿水泥的塑料小桶。他們大多臉色憂鬱,滿麵皺紋。
連昆選了一個在女孩子和年青男人中間的空位置坐下。那年青的男人們有的隻朝他看了一眼,有的甚至看也不看他一眼。
到了快晌午時,陸陸續續有雇主來雇工了。有開摩托車來的,有開小轎車來的,也有騎自行車來的,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他們像選牲口一樣圍著坡地的人轉圈,看得合眼水的就會上前問話。雙方交談幾句,覺得合適就立即跟著走了。
陸陸續續的走了好幾個,不過都是前麵那些年輕女孩子的多,年青男子也走了兩個。後來又來了幾拔雇主,有的是看了幾眼就走了,有的挑了一兩個也走了。
連昆今天運氣好像不是很好,一直沒有雇主和他說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連昆看到許多人開始生火做飯了,他們好像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裏搬出了鍋呀刀呀等家什。這時連昆才發現原來他們在樹林深處還藏了好多東西,顯然他們都吃住在這裏了。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們也有她們的領地,是在路邊的一座廢棄了的棚子裏。連昆不想在這裏和他們住,他不想把自己搞得和他們一樣灰頭土臉的,人可以窮,但不能沒有臉麵。
連昆的住所是在市中心立交橋下的一根閑置的大水泥管裏。他進城的第一天就住在這裏。他十分慶幸自己的幸運,找到這麽好的棲身之地。因為這裏不但能遮風擋雨,還能防盜。尤其是這裏幹燥幹淨,不用擔心會得風濕病和其它病。出門在外最要緊的就是要保持身體健康。當然,美中不足的是,這裏蚊子很多,每晚都要對他進行不懈的攻擊,有時還有老鼠也來騷擾他。盡管這樣,他還是十分滿意這個住所。特別難得的是,離水泥管不遠的花圃裏,有一個澆灌花草用的水閥,水閥雖說被人故意卸掉了把手,不能用手打開。但那閥門質量不好,關不嚴,一直不停地往外噴水,水流不是很大,卻足夠連昆洗臉洗手了,夜深人靜時,甚至還能用毛巾沾著擦拭身子。
城裏人就是聰明能幹,能把路修成上麵轟隆隆地跑汽車,下麵可以住人。如果花山村也有這樣一條路,花山村就不會那麽窮了。花山村是在山裏,離鎮上有十多公裏的路,而通往鎮裏的唯一通道就是一條羊腸小路。這兩年曾經傳說有一條西南出海通道的高速公路要經過花山村,可是一直沒見動靜。連昆經常想如果自己能掙到錢做大老板,第一件事就是從鎮裏修一條這樣的路,上麵轟隆隆地跑汽車,下麵可以住人。
連昆住在這裏,每天晚上,在橋上轟隆隆的汽車聲中酣然入夢,好幾次他甚至夢見轟隆隆的火車開進了花山村!
和在家裏一樣,連昆每天總是很早就起來了。他在噴水的閥門洗漱完畢,就早早趕到勞動力市場。到了那裏,看見很多人還橫七豎八地躺在樹林裏的草地上。有的在身下墊片破編織袋,有的卻什麽都沒有鋪,直接就睡在了草地上。連昆想他們這樣睡,地下有濕氣天上有露水,很容易得風濕病的。和他們比起來連昆覺得自己幸運多了。
一直到了太陽升得很高的時候,那些睡在草地上的人才慢吞吞地起身,沒人洗臉也沒人漱口,有的隻是用力地打哈欠,有的用手在臉上抹幾下,有的則是狠狠地往草地上吐一口濃痰,就算完成了他們的早上洗漱程序了。
和昨天一樣,也是到了快晌午時才有雇工的老板來,情形和昨天差不多。
剛開市一會兒,草地上的人們就突然騷亂起來,他們四處逃散。
一輛車身上噴著“城監執法”的白色小卡車急駛而至,車上跳下幾個穿著製服手裏提著手腕粗橡膠棒子的人,他們見人就打,連女妹仔也不放過。
連昆還沒反應過來,身上就挨了一棒。他站起來抗議,說:“你們憑什麽打人?”那人卻不說話,朝他又是一棒,連昆痛得打了個趔趄,他看見草地上的人都在跑,知道這不是講理的時候,也急忙掉頭就跑,他跟著逃跑的人們往樹林深處跑。
在樹林深處呆了好長時間後,才有一兩個膽大的出去打探情況,得到信號的人才慢慢地又陸續迴到草地上。
連昆發現草地上好像經過了一場浩劫,人們做飯用的家什被砸爛了,很多東西被火燒毀了。路邊那間女孩子住的棚子也被推倒軋平了。
迴到草地上的人們平靜地收拾著被砸爛的家什,沒有人表示不滿或憤怒什麽的,他們好像習以為常了。他們就像一群聚集在一堆腐肉上的蒼蠅,受到滋擾時轟然作散,一會兒危險過去了,又重新聚集在一起,繼續他們的尋覓。
快到黃昏時,來了一個開著三輪摩托車肥胖女人,按照城裏的習慣,這麽肥的女人是叫做肥婆的。
肥婆看了連昆幾眼,問道:“阿弟,飯館的切菜工,做不做?包吃住三百塊錢一個月。”
“做!”連昆馬上站了起來。有活做有錢賺還有吃有住,癲仔才不做。
連昆跳上肥婆的摩托車。肥婆開著摩托車轟隆隆地一路狂奔,進入市區又拐了幾個彎,在一家掛著“好吃再來”牌匾的門前停了下來。
飯館不是很大,隻擺著幾張桌椅。
肥婆把連昆領到一間類僅雜物房的小房間,對他說讓他住這兒。小房間裏有一張可以收縮的彈簧床。
連昆放下包就被領到了廚房裏,那裏堆著各種各樣的肉和青菜。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正在洗菜。她的身邊放著一個大大的塑料筐,裏麵裝著她已經洗過的菜。
肥婆對連昆說:“你的任務就是把這些菜切好給師傅用。”連昆點點頭表示明白了。他找來一個大筐就幹了起來。
連昆切得很快,一會兒就把洗菜的那個女人洗的菜切完了。洗菜的女人直誇連昆身強力壯。連昆知道她叫韋柳芳,是從郊縣來的,她老公開“摩的”,她就給人打短工。剛開始連昆不知道“摩的”是什麽東西,後來才曉得就是用摩托車搭客掙錢的活路。
連昆的賣力也得到了肥婆的肯定,她有事沒事總愛到廚房裏來看一下,有時也會教連昆幾下,如何把菜切出花樣來。城裏人切菜也有講究的。比如切豬肚要切花刀,切豬小腸要切豬籠刀,切蔥要切碎刀。不像鄉下把菜切斷就行了。
活雖然累了一點,但連昆還比較滿意這份工作,不用挨風吹雨打,還能每餐都吃到肉,而且是不同的肉,雞鴨魚肉樣樣有,而且是特別的好吃,因為是經過大廚的烹飪。當然都不是直接從鍋裏打出來的。而是客人們吃剩的收迴來迴鍋過一下火的,盡管這樣,連昆仍覺得很美味可口。每晚吃完飯,收拾好飯館裏的東西後,還能看電視。飯館裏有一台彩色電視,能收八十幾個台,比起村裏大保叔家那台隻能收四五個台而且經常是雪花點點的電視不知要好多少倍!連昆覺得城市生活就是比山村好。
飯館裏連廚師和服務員加起來隻有五個人,而隻有連昆一個人是住在店裏的。所以每天飯館打烊後,工友們都迴家了,飯館裏就成了連昆一個人的天下,他可以躺在椅子上看電視,高興了還可以把彈簧床搬出來,邊睡邊看電視。城裏的電視節目就是多,讓連昆看得目不暇接。連昆覺得這樣的生活很不錯,他甚至想就這麽一直幹下去了。
可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連昆不得不終止了這種想法,並最終離開了這家餐館。
那是一個晚上,已經很晚了,連昆看完了電視劇《天龍八部》,脫了衣服正準備睡覺時,肥婆來到了店裏,連昆以為她是來取什麽東西的,可是肥婆進了店後卻挨著連昆坐了下來,關切地問連昆住得習慣不習慣。末了還把手搭在了連昆的肩上,沒等連昆反應過來,她就摟住了連昆,用肥厚的唇舌狂吻連昆,還把連昆的手往她懷裏塞,一身肥肉緊緊地擠貼著連昆,把連昆嚇得一時手足無措。
肥婆撈起自己的衣服,露出兩隻豬尿泡一樣顫悠悠的大奶。
連昆終於明白了肥婆要做什麽了,他用力掙脫肥婆的摟抱,跳到一邊,說:“老板,你不能這樣做!”
肥婆撲過來又抱住連昆,嘴裏喃喃地說“好兄弟,給我一次吧,我好想,好想,我給你錢!”
肥婆說著從包裏取出兩張百元大鈔塞給連昆。連昆再次掙脫她的懷抱,把那兩張百元大鈔扔給她,說:“老板,我沒要你的錢,你不能這麽做,我也不能這麽做!”
肥婆從連昆臉上看不出有任何妥協的跡象,隻好拾起地上的兩張百元大鈔,臉色很難看地離開了餐館。連昆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可是,接下來更是讓他無法忍受,肥婆幾乎每晚都來糾纏他,全不顧他的強烈反抗,有幾次甚至被肥婆扒掉了褲子。連昆決定做滿一個月就走了。可是沒等他做完一個月,就在一天晚上,肥婆就把他趕出了餐館,讓他滾蛋。連昆讓她給工錢,她破口大罵,說:“你還想要工錢啊?你吃的住的,我沒讓你交錢就算便宜你了!你曉得住一晚要多少錢嗎?少講也要三四十塊錢,還有吃的呢?餐餐雞鴨魚肉,要花多少錢?你算算看?你以為你是什麽東西?你是農伯,是民工,曉得嗎?醒水的快點滾!”
肥婆把連昆的包扔出餐館,關上了門。
當晚,連昆隻得重新迴到立交橋下,可是,那水泥管已經被一個流浪漢占據了。他敵視地看著連昆。
連昆隻得另找住處。走在筆直的馬路上,他覺得城裏的夜晚和白天一樣沒什麽兩樣。路兩邊的燈亮晃晃的,還有那些掛在高樓上的霓虹燈閃爍著不同的色彩。把城市的夜晚弄得喧囂而繁華。
馬路上的各種大小汽車都跑得很快,好像都在趕急路似的。不知走了多久,連昆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地方過夜。最後,他不得不在一個燈光昏暗的牆角角落裏坐了下來,他想就這樣將就過一晚吧,明天還得到勞動力市場上找工作呢。
可能是走累了,連昆坐下沒多久就靠著牆壁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連昆被人踢醒了,他睜開眼睛,看見兩個穿著像公安一樣衣服的人站在他麵前,手裏提著手腕粗的橡膠棒子。
“這裏不給睡覺!快點滾!”他們粗暴地喝斥著。
連昆隻得站起來,離開了牆角。
這時已經是下半夜了,街道上的燈光依然亮晃晃的,路上車卻少了許多,行人也很少了,整個城市都在睡覺了。偌大的城市,連昆卻不知道哪裏才有他的棲身之地,他漫無目的在街上躑躅。
城市是美麗而繁華的,但卻不歡迎他這樣的“民工”。
連昆知道“民工”指的是農民工,就是像他這樣到城裏來打工掙錢的鄉下人。這隻是一種稱唿,但從城裏人的嘴裏叫出來就含有了某種輕蔑的意義。這些年來,社會也不知怎麽了,淨拿農民來譏笑,就連每年的春節電視文藝聯歡晚會都要有一兩個拿農民當笑料的小品節目。連昆不明白,在城市人眼裏農民怎麽就低人一等!毛澤東也是從韶山衝走出來的農村人啊,不一樣打天下建立新中國,你們誰敢小瞧他老人家?
看不起我們民工,沒有民工,誰給你們建高樓誰給你們修這麽寬的馬路?連昆心裏忿忿不平地想著。
不知什麽時候天已經亮了,連昆想到要趕快到勞動力市場去。就丟開了腦子裏種種奇怪的想法。因為盡快找到一份工,是他目前最緊迫的事情。
這天,連昆運氣特別的好,來勞動力市場的第一個雇主就看上了他,選他去做送貨員。開的工資是每月五百元。而且,這老板是和他年齡差不多的男老板。不必擔心會遇到像餐館肥婆那樣的人。
這年輕男老板是做小食品批發生意的。連昆的工作就是每天踩三輪車把貨送到要貨的各個小商店。要貨的小商店大都是周邊的,離得不是很遠,每天送三四趟,倒不是很累。而且,年輕男老板還特地叫連昆夜晚住在店裏幫守店,這就為連昆解決了住的問題。男老板隻解決連昆的午餐,通常都是叫人送來兩份盒飯,一人一份,晚餐連昆要自己解決,因為老板晚上迴家了。盡管這樣,連昆還是很滿足這份工。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年輕的男老板不看小他,看到連昆衣服少,還從家裏拿了好多衣服給連昆穿,讓連昆心裏感動了好久。有時,男老板和朋友吃飯喝酒,隻要連昆沒事,他也會帶上連昆。並且和村裏人一樣,也叫連昆叫阿昆。
連昆以為他可以這樣長久地做下去了。誰知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又讓他丟掉了這份不錯的工。
那是一天早上,老板叫連昆去送貨。連昆裝好車就出發了。半路上走到一個菜市場時,看到一輛白色的“城監執法車”停在菜市場門外,幾個穿製服的人驅趕在菜市場門外擺賣水果的攤販。一個賣桔子的五十多歲的女人躲閃不及,三輪車被穿製服的人掀翻,桔子撒了一地,那幾個穿製服的便用穿著皮鞋的腳猛跺撒落在地的桔子,把那些桔子踩成了黃色的桔子汁。
旁邊的一些人則趁機搶著撿拾地上的桔子。女攤販趴在地上一邊哭一邊用雙手去扒地上的桔子。
有兩隻桔子滾到了連昆的車輪前,連昆急忙刹車,跳下車撿起桔子放到女攤販的筐裏。看見女攤販哭得滿臉淚水,他心裏酸酸的,就蹲下來幫她撿那些沒有被踩爛的桔子。
圍觀的幾個上了年紀的人大聲罵那幾個穿製服的人:“強盜!土匪!”
穿製服為首的恫嚇說:“我們在執行公務,你們莫要妨礙我們!要不然拘留你們!”
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紛紛譴責穿製服的那幾個人,穿製服的見勢不妙,悻悻地跳上車揚長而去。
連昆把撿拾的桔子放到女攤販的籃子裏,人們見狀也紛紛幫撿桔子。剛才搶桔子的人也把桔子還給了女攤販。
連昆又把女攤販被掀翻的三輪車扶好,剛要走,女攤販拉住他,塞給他兩隻桔子。連昆搖搖頭,把桔子還給了她。
連昆迴到自己的三輪車前,卻發現自己車上的貨物少了好多。一定是有人剛才趁亂時偷走了他的東西。
連昆四處張望,卻看不出是哪個偷了他的貨,連昆隻好先把貨送到商店去。
迴到門市,連昆看到老板板著臉,他想老板可能已經從商店老板那裏知道了丟貨的事。
連昆把迴執單迴交給他,小心地說:“老板,我在路上搞丟了七件貨……”
老板擺擺手,說:“我知道了。”
說完,他從錢包裏拿出三張百元鈔票遞給連昆,說:“你走吧,我不能用你了。”
連昆沒接鈔票,他說:“老板,對不起,我不小心搞丟了貨,你沒要我賠,我哪還能要你的錢呢。”
“這是兩碼事,這是你的工錢,我必須要給你。你搞丟貨物要承擔責任,不用你就是對你搞丟貨物的處罰,明白了吧。”
連昆隻好接過鈔票,到店裏拿出自己的行李,一步一迴頭地看著老板。老板似乎不想看他,躲到店裏去了。
連昆再次失去了工作。
連昆到郵局把三百塊錢寄迴去給連英,並在附言裏寫明其中一百元給她做生活費,兩百元給娘。
這是他進城一個多月來第一次掙到的工錢。
連昆蜷縮在床頭背靠在牆壁上,他不敢躺下,因為一躺下,被沉重的腳鐐磨破了的腳腕就鑽心的疼痛。他用嘴撕扯了身上的襯衫,塞進腳鐐的縫隙裏,這樣才好受些。這副腳鐐很沉,少說也有五六十斤。而且是和手上的鐐銬連在一起的。連昆走路時,必須用雙手捧著腳鐐才能一步一步地挪動,盡管這樣,他的雙腳腳腕還是很快就被冰涼的腳鐐磨破了皮肉,剛開始,他還感到被磨破皮肉的地方接觸到冰涼的鐵製腳鐐有一種很涼爽舒適的感覺,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慢慢地感到了火辣辣的疼痛。現在,連移動一下都感到很吃力。
殺人償命,連昆曉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不過,直到現在,他一點也不為自己的行為後悔。他現在心裏想的是,前天連英在車站不知等到什麽時候,或許等到天黑也不見到他,失望的連英是連夜摸黑走路迴家,還是等到第二天一早才迴去?一個女娃仔晚上走夜路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從鎮上迴村裏的那段路是很寂靜的,白天就很少有人走,到了晚上就更沒人了,以前也聽說過那段路經常有攔路搶劫甚至殺人的。連昆後悔在電話裏沒交待連英,說如果等不到他就先迴家,或是留在學校繼續等。要是連英有什麽意外,他活著沒辦法向娘交待,死後到了地下也沒法向爹交待的。他又想到阿珍也一定在村頭的榕樹下翹首等著他的歸來,等著他帶迴漂亮的純羊毛毛線,織一件純羊毛毛衣是她多年的期盼了。還有躺在床上的娘也在等著他拿迴來城裏的月餅呢。
可是,此時他卻被關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或許他今生今世都再也見不到他們了!想到這裏,連昆的心裏酸痛酸痛的,他雙手捂著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一年前,連昆離開家門時,肩負著四大重任,一是掙錢給娘治病:二是掙錢蓋新房;三是掙錢把阿珍娶進門;四是掙錢給妹妹連英買一輛自行車,妹妹在縣中學讀書,每星期來迴要走八個小時的路,太辛苦了,另外還要存一筆錢給她上大學用。帶著這四個重任,連昆踏上了離家進城打工的路。
可是城裏的工並不是連昆想的那麽好找。進城後的頭幾天,他像隻沒頭的蒼蠅一樣在陌生的城市裏四處亂竄,逢人就問逢門就進,就是找不到活幹。他帶的盤纏不多,為了省錢,他從家裏出來時帶了一大袋的玉米麵餅,還有一個裝滿水的水壺,那是以前爹活著時用來裝燒酒的軍用水壺。可是玉米麵餅吃完了,他還沒找到工作。他不得每天買饅頭充饑。剛開始,他還覺得這饅頭比玉米麵餅好吃,可是吃了幾天,他感覺頭有點暈,走路腳步有點發飄,他知道這是缺少維生素了。為了身體健康,他不得不每天花一角錢在菜市裏買兩個青辣椒沾著鹽巴吃。
後來還是這位賣辣椒的好心大叔告訴他,找工得到勞動力市場去。連昆問清了去勞動力市場的路,找到了位於城郊的勞動力市場。隻見在一片坡地的小樹林裏,三三兩兩地或站或蹲或躺著的人,盡管他們高矮胖瘦大小不一,但幾乎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蓬頭垢麵,麵色黧黑,目光懶散呆滯。所穿的衣服各有不同,但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汙黑髒,甚至還有油亮的汙垢,這是長久不洗滌的結果。
看到他們,連昆心裏有一點悲哀,他想,再怎麽窮,這臉麵總得還是要的,哪能不洗臉不換衣服呢。所以,盡管連昆出來了十多天,一直比較注意自己的臉麵。臉色雖說也黧黑卻很幹淨,衣服雖不光鮮,卻十分整潔,就連頭發也是梳理得十分齊整。
連昆發現這裏的人也分為幾個群落。最前邊的是一群和連英一樣大小的女妹仔,她們和他一樣都比較幹淨,她們大都站著或坐著,很少有蹲著躺著的,畢竟男女有別。此外,她們手裏都提著行李包或袋子。後來連昆才知道,她們大部分是應招做酒樓飯館的服務員的,當然也有做保姆的。
在她們身後的空地上,是一群年齡和連昆差不多的年青男子,他們都空著雙手,或坐或躺或蹲,有的三五個圍在一起打撲克牌,有的在下石子棋。也有的在指著前麵的女孩子評頭品足,時不時哈哈大笑。
在他們的身後是一群四五十歲的男人,他們手裏或拿著砌磚刀,或提著小鐵錘或在麵前擺著一個沾滿水泥的塑料小桶。他們大多臉色憂鬱,滿麵皺紋。
連昆選了一個在女孩子和年青男人中間的空位置坐下。那年青的男人們有的隻朝他看了一眼,有的甚至看也不看他一眼。
到了快晌午時,陸陸續續有雇主來雇工了。有開摩托車來的,有開小轎車來的,也有騎自行車來的,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他們像選牲口一樣圍著坡地的人轉圈,看得合眼水的就會上前問話。雙方交談幾句,覺得合適就立即跟著走了。
陸陸續續的走了好幾個,不過都是前麵那些年輕女孩子的多,年青男子也走了兩個。後來又來了幾拔雇主,有的是看了幾眼就走了,有的挑了一兩個也走了。
連昆今天運氣好像不是很好,一直沒有雇主和他說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連昆看到許多人開始生火做飯了,他們好像變戲法似的不知從哪裏搬出了鍋呀刀呀等家什。這時連昆才發現原來他們在樹林深處還藏了好多東西,顯然他們都吃住在這裏了。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們也有她們的領地,是在路邊的一座廢棄了的棚子裏。連昆不想在這裏和他們住,他不想把自己搞得和他們一樣灰頭土臉的,人可以窮,但不能沒有臉麵。
連昆的住所是在市中心立交橋下的一根閑置的大水泥管裏。他進城的第一天就住在這裏。他十分慶幸自己的幸運,找到這麽好的棲身之地。因為這裏不但能遮風擋雨,還能防盜。尤其是這裏幹燥幹淨,不用擔心會得風濕病和其它病。出門在外最要緊的就是要保持身體健康。當然,美中不足的是,這裏蚊子很多,每晚都要對他進行不懈的攻擊,有時還有老鼠也來騷擾他。盡管這樣,他還是十分滿意這個住所。特別難得的是,離水泥管不遠的花圃裏,有一個澆灌花草用的水閥,水閥雖說被人故意卸掉了把手,不能用手打開。但那閥門質量不好,關不嚴,一直不停地往外噴水,水流不是很大,卻足夠連昆洗臉洗手了,夜深人靜時,甚至還能用毛巾沾著擦拭身子。
城裏人就是聰明能幹,能把路修成上麵轟隆隆地跑汽車,下麵可以住人。如果花山村也有這樣一條路,花山村就不會那麽窮了。花山村是在山裏,離鎮上有十多公裏的路,而通往鎮裏的唯一通道就是一條羊腸小路。這兩年曾經傳說有一條西南出海通道的高速公路要經過花山村,可是一直沒見動靜。連昆經常想如果自己能掙到錢做大老板,第一件事就是從鎮裏修一條這樣的路,上麵轟隆隆地跑汽車,下麵可以住人。
連昆住在這裏,每天晚上,在橋上轟隆隆的汽車聲中酣然入夢,好幾次他甚至夢見轟隆隆的火車開進了花山村!
和在家裏一樣,連昆每天總是很早就起來了。他在噴水的閥門洗漱完畢,就早早趕到勞動力市場。到了那裏,看見很多人還橫七豎八地躺在樹林裏的草地上。有的在身下墊片破編織袋,有的卻什麽都沒有鋪,直接就睡在了草地上。連昆想他們這樣睡,地下有濕氣天上有露水,很容易得風濕病的。和他們比起來連昆覺得自己幸運多了。
一直到了太陽升得很高的時候,那些睡在草地上的人才慢吞吞地起身,沒人洗臉也沒人漱口,有的隻是用力地打哈欠,有的用手在臉上抹幾下,有的則是狠狠地往草地上吐一口濃痰,就算完成了他們的早上洗漱程序了。
和昨天一樣,也是到了快晌午時才有雇工的老板來,情形和昨天差不多。
剛開市一會兒,草地上的人們就突然騷亂起來,他們四處逃散。
一輛車身上噴著“城監執法”的白色小卡車急駛而至,車上跳下幾個穿著製服手裏提著手腕粗橡膠棒子的人,他們見人就打,連女妹仔也不放過。
連昆還沒反應過來,身上就挨了一棒。他站起來抗議,說:“你們憑什麽打人?”那人卻不說話,朝他又是一棒,連昆痛得打了個趔趄,他看見草地上的人都在跑,知道這不是講理的時候,也急忙掉頭就跑,他跟著逃跑的人們往樹林深處跑。
在樹林深處呆了好長時間後,才有一兩個膽大的出去打探情況,得到信號的人才慢慢地又陸續迴到草地上。
連昆發現草地上好像經過了一場浩劫,人們做飯用的家什被砸爛了,很多東西被火燒毀了。路邊那間女孩子住的棚子也被推倒軋平了。
迴到草地上的人們平靜地收拾著被砸爛的家什,沒有人表示不滿或憤怒什麽的,他們好像習以為常了。他們就像一群聚集在一堆腐肉上的蒼蠅,受到滋擾時轟然作散,一會兒危險過去了,又重新聚集在一起,繼續他們的尋覓。
快到黃昏時,來了一個開著三輪摩托車肥胖女人,按照城裏的習慣,這麽肥的女人是叫做肥婆的。
肥婆看了連昆幾眼,問道:“阿弟,飯館的切菜工,做不做?包吃住三百塊錢一個月。”
“做!”連昆馬上站了起來。有活做有錢賺還有吃有住,癲仔才不做。
連昆跳上肥婆的摩托車。肥婆開著摩托車轟隆隆地一路狂奔,進入市區又拐了幾個彎,在一家掛著“好吃再來”牌匾的門前停了下來。
飯館不是很大,隻擺著幾張桌椅。
肥婆把連昆領到一間類僅雜物房的小房間,對他說讓他住這兒。小房間裏有一張可以收縮的彈簧床。
連昆放下包就被領到了廚房裏,那裏堆著各種各樣的肉和青菜。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正在洗菜。她的身邊放著一個大大的塑料筐,裏麵裝著她已經洗過的菜。
肥婆對連昆說:“你的任務就是把這些菜切好給師傅用。”連昆點點頭表示明白了。他找來一個大筐就幹了起來。
連昆切得很快,一會兒就把洗菜的那個女人洗的菜切完了。洗菜的女人直誇連昆身強力壯。連昆知道她叫韋柳芳,是從郊縣來的,她老公開“摩的”,她就給人打短工。剛開始連昆不知道“摩的”是什麽東西,後來才曉得就是用摩托車搭客掙錢的活路。
連昆的賣力也得到了肥婆的肯定,她有事沒事總愛到廚房裏來看一下,有時也會教連昆幾下,如何把菜切出花樣來。城裏人切菜也有講究的。比如切豬肚要切花刀,切豬小腸要切豬籠刀,切蔥要切碎刀。不像鄉下把菜切斷就行了。
活雖然累了一點,但連昆還比較滿意這份工作,不用挨風吹雨打,還能每餐都吃到肉,而且是不同的肉,雞鴨魚肉樣樣有,而且是特別的好吃,因為是經過大廚的烹飪。當然都不是直接從鍋裏打出來的。而是客人們吃剩的收迴來迴鍋過一下火的,盡管這樣,連昆仍覺得很美味可口。每晚吃完飯,收拾好飯館裏的東西後,還能看電視。飯館裏有一台彩色電視,能收八十幾個台,比起村裏大保叔家那台隻能收四五個台而且經常是雪花點點的電視不知要好多少倍!連昆覺得城市生活就是比山村好。
飯館裏連廚師和服務員加起來隻有五個人,而隻有連昆一個人是住在店裏的。所以每天飯館打烊後,工友們都迴家了,飯館裏就成了連昆一個人的天下,他可以躺在椅子上看電視,高興了還可以把彈簧床搬出來,邊睡邊看電視。城裏的電視節目就是多,讓連昆看得目不暇接。連昆覺得這樣的生活很不錯,他甚至想就這麽一直幹下去了。
可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連昆不得不終止了這種想法,並最終離開了這家餐館。
那是一個晚上,已經很晚了,連昆看完了電視劇《天龍八部》,脫了衣服正準備睡覺時,肥婆來到了店裏,連昆以為她是來取什麽東西的,可是肥婆進了店後卻挨著連昆坐了下來,關切地問連昆住得習慣不習慣。末了還把手搭在了連昆的肩上,沒等連昆反應過來,她就摟住了連昆,用肥厚的唇舌狂吻連昆,還把連昆的手往她懷裏塞,一身肥肉緊緊地擠貼著連昆,把連昆嚇得一時手足無措。
肥婆撈起自己的衣服,露出兩隻豬尿泡一樣顫悠悠的大奶。
連昆終於明白了肥婆要做什麽了,他用力掙脫肥婆的摟抱,跳到一邊,說:“老板,你不能這樣做!”
肥婆撲過來又抱住連昆,嘴裏喃喃地說“好兄弟,給我一次吧,我好想,好想,我給你錢!”
肥婆說著從包裏取出兩張百元大鈔塞給連昆。連昆再次掙脫她的懷抱,把那兩張百元大鈔扔給她,說:“老板,我沒要你的錢,你不能這麽做,我也不能這麽做!”
肥婆從連昆臉上看不出有任何妥協的跡象,隻好拾起地上的兩張百元大鈔,臉色很難看地離開了餐館。連昆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可是,接下來更是讓他無法忍受,肥婆幾乎每晚都來糾纏他,全不顧他的強烈反抗,有幾次甚至被肥婆扒掉了褲子。連昆決定做滿一個月就走了。可是沒等他做完一個月,就在一天晚上,肥婆就把他趕出了餐館,讓他滾蛋。連昆讓她給工錢,她破口大罵,說:“你還想要工錢啊?你吃的住的,我沒讓你交錢就算便宜你了!你曉得住一晚要多少錢嗎?少講也要三四十塊錢,還有吃的呢?餐餐雞鴨魚肉,要花多少錢?你算算看?你以為你是什麽東西?你是農伯,是民工,曉得嗎?醒水的快點滾!”
肥婆把連昆的包扔出餐館,關上了門。
當晚,連昆隻得重新迴到立交橋下,可是,那水泥管已經被一個流浪漢占據了。他敵視地看著連昆。
連昆隻得另找住處。走在筆直的馬路上,他覺得城裏的夜晚和白天一樣沒什麽兩樣。路兩邊的燈亮晃晃的,還有那些掛在高樓上的霓虹燈閃爍著不同的色彩。把城市的夜晚弄得喧囂而繁華。
馬路上的各種大小汽車都跑得很快,好像都在趕急路似的。不知走了多久,連昆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地方過夜。最後,他不得不在一個燈光昏暗的牆角角落裏坐了下來,他想就這樣將就過一晚吧,明天還得到勞動力市場上找工作呢。
可能是走累了,連昆坐下沒多久就靠著牆壁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連昆被人踢醒了,他睜開眼睛,看見兩個穿著像公安一樣衣服的人站在他麵前,手裏提著手腕粗的橡膠棒子。
“這裏不給睡覺!快點滾!”他們粗暴地喝斥著。
連昆隻得站起來,離開了牆角。
這時已經是下半夜了,街道上的燈光依然亮晃晃的,路上車卻少了許多,行人也很少了,整個城市都在睡覺了。偌大的城市,連昆卻不知道哪裏才有他的棲身之地,他漫無目的在街上躑躅。
城市是美麗而繁華的,但卻不歡迎他這樣的“民工”。
連昆知道“民工”指的是農民工,就是像他這樣到城裏來打工掙錢的鄉下人。這隻是一種稱唿,但從城裏人的嘴裏叫出來就含有了某種輕蔑的意義。這些年來,社會也不知怎麽了,淨拿農民來譏笑,就連每年的春節電視文藝聯歡晚會都要有一兩個拿農民當笑料的小品節目。連昆不明白,在城市人眼裏農民怎麽就低人一等!毛澤東也是從韶山衝走出來的農村人啊,不一樣打天下建立新中國,你們誰敢小瞧他老人家?
看不起我們民工,沒有民工,誰給你們建高樓誰給你們修這麽寬的馬路?連昆心裏忿忿不平地想著。
不知什麽時候天已經亮了,連昆想到要趕快到勞動力市場去。就丟開了腦子裏種種奇怪的想法。因為盡快找到一份工,是他目前最緊迫的事情。
這天,連昆運氣特別的好,來勞動力市場的第一個雇主就看上了他,選他去做送貨員。開的工資是每月五百元。而且,這老板是和他年齡差不多的男老板。不必擔心會遇到像餐館肥婆那樣的人。
這年輕男老板是做小食品批發生意的。連昆的工作就是每天踩三輪車把貨送到要貨的各個小商店。要貨的小商店大都是周邊的,離得不是很遠,每天送三四趟,倒不是很累。而且,年輕男老板還特地叫連昆夜晚住在店裏幫守店,這就為連昆解決了住的問題。男老板隻解決連昆的午餐,通常都是叫人送來兩份盒飯,一人一份,晚餐連昆要自己解決,因為老板晚上迴家了。盡管這樣,連昆還是很滿足這份工。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年輕的男老板不看小他,看到連昆衣服少,還從家裏拿了好多衣服給連昆穿,讓連昆心裏感動了好久。有時,男老板和朋友吃飯喝酒,隻要連昆沒事,他也會帶上連昆。並且和村裏人一樣,也叫連昆叫阿昆。
連昆以為他可以這樣長久地做下去了。誰知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又讓他丟掉了這份不錯的工。
那是一天早上,老板叫連昆去送貨。連昆裝好車就出發了。半路上走到一個菜市場時,看到一輛白色的“城監執法車”停在菜市場門外,幾個穿製服的人驅趕在菜市場門外擺賣水果的攤販。一個賣桔子的五十多歲的女人躲閃不及,三輪車被穿製服的人掀翻,桔子撒了一地,那幾個穿製服的便用穿著皮鞋的腳猛跺撒落在地的桔子,把那些桔子踩成了黃色的桔子汁。
旁邊的一些人則趁機搶著撿拾地上的桔子。女攤販趴在地上一邊哭一邊用雙手去扒地上的桔子。
有兩隻桔子滾到了連昆的車輪前,連昆急忙刹車,跳下車撿起桔子放到女攤販的筐裏。看見女攤販哭得滿臉淚水,他心裏酸酸的,就蹲下來幫她撿那些沒有被踩爛的桔子。
圍觀的幾個上了年紀的人大聲罵那幾個穿製服的人:“強盜!土匪!”
穿製服為首的恫嚇說:“我們在執行公務,你們莫要妨礙我們!要不然拘留你們!”
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紛紛譴責穿製服的那幾個人,穿製服的見勢不妙,悻悻地跳上車揚長而去。
連昆把撿拾的桔子放到女攤販的籃子裏,人們見狀也紛紛幫撿桔子。剛才搶桔子的人也把桔子還給了女攤販。
連昆又把女攤販被掀翻的三輪車扶好,剛要走,女攤販拉住他,塞給他兩隻桔子。連昆搖搖頭,把桔子還給了她。
連昆迴到自己的三輪車前,卻發現自己車上的貨物少了好多。一定是有人剛才趁亂時偷走了他的東西。
連昆四處張望,卻看不出是哪個偷了他的貨,連昆隻好先把貨送到商店去。
迴到門市,連昆看到老板板著臉,他想老板可能已經從商店老板那裏知道了丟貨的事。
連昆把迴執單迴交給他,小心地說:“老板,我在路上搞丟了七件貨……”
老板擺擺手,說:“我知道了。”
說完,他從錢包裏拿出三張百元鈔票遞給連昆,說:“你走吧,我不能用你了。”
連昆沒接鈔票,他說:“老板,對不起,我不小心搞丟了貨,你沒要我賠,我哪還能要你的錢呢。”
“這是兩碼事,這是你的工錢,我必須要給你。你搞丟貨物要承擔責任,不用你就是對你搞丟貨物的處罰,明白了吧。”
連昆隻好接過鈔票,到店裏拿出自己的行李,一步一迴頭地看著老板。老板似乎不想看他,躲到店裏去了。
連昆再次失去了工作。
連昆到郵局把三百塊錢寄迴去給連英,並在附言裏寫明其中一百元給她做生活費,兩百元給娘。
這是他進城一個多月來第一次掙到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