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知道太子來迎接,率領飛騎軍三千人騎馬進入臨榆關,父子雙向奔赴。
之前,皇帝出征的時候,指著所穿的褐色戰袍對太子說:“等到再次見到你,我就可以換下這件戰袍了。”
在前線作戰時,無論寒暑,皇帝都不肯換新衣服。
一定要跟士兵同甘共苦。
此時,李治恭敬地上前,敬獻一身新衣服。
“阿耶,我親手做的衣服。”
李世民感動地接過。
兒子竟然會為父親做衣服了!
老懷寬慰。
“你這些時日一定……咦,你怎麽……”
定睛一看,怎麽九郎跟四郎越長越像了?
難道是他內心深處思念四郎,產生幻覺?
“你……你……怎麽胖了許多?”李世民問了出來。
我在前方浴血奮戰,你在後方長胖胖?
不過……當阿耶的看到兒子長胖,有種奇妙的欣慰感。
他從前就喜歡四郎那個小胖子,分外討喜。
這種心情,當過父親的人都懂。
李治摸摸臉,看看胖乎乎的肉手,赧然:“兒是胖了一點。主要是,張川柏常有新鮮想法,讓庖廚給我做菜,以食物寬慰我。”
李世民恍然大悟,原來是張川柏。
那就不奇怪了。
畢竟是設計鐵炒鍋,附帶炒菜菜譜的人參果童子……總有一日,要讓張川柏去將人參果取來。
父子倆寒暄幾句,李世民換上兒子做的新衣服。
他本來還想著,若衣服左右不對稱、前後短一截,隻要是兒子做的,都要誇好。
誰敢嘲笑?
沒想到穿在身上,竟然很合身,像模像樣。
那麽問題來了,這衣服究竟是不是兒子親手做的?
治兒竟然有裁縫的天賦?
心情瞬間有點複雜。
張川柏和其他官員一起迎接聖駕,不遠不近地看著皇帝和太子說話,又看見皇帝披上新的衣服。
嗯……這件衣服,他也有縫幾針。
四舍五入,他也是李世民的好大兒?
見李世民身體沒有什麽問題,張川柏暗暗鬆了一口氣,果然棒子最會瞎編!
想想,李世民能策馬疾馳迴來跟李治相會,肯定沒有傷病啊!
那邊那個,看著像王方翼……胡子拉碴,滿麵滄桑,似乎一下子老了十歲。
老王受過箭傷都迴來了,阿兄呢?
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軍醫衝鋒陷陣……可事關兄長,張川柏難免胡思亂想。
“此時在幽州的高句麗民眾有一萬四千人,按照慣例,要將他們賞賜給將士做奴仆。如此難免父子夫妻離散,朕憐憫他們,不願他們骨肉分離。”李世民朗聲說。
接著,他說出自己的想法,竟是用府庫的錢帛,將這些人贖為平民。
眾人對了對眼神。
高句麗已經滅亡,以皇帝的意思,是收買亡國之人的民心?
減少這些人的抵抗情緒?
李治說:“前一批送進來的高句麗俘虜,我們送往嶺南。如今又來一批,依舊是送往嶺南吧!不忍他們骨肉分離,就讓他們一家人齊齊整整地過去。以良民的身份,安置在嶺南種地。”
“送去嶺南?”李世民反問。
李治連連點頭:“送他們去嶺南,沒空傷心,沒空思念故土!一年兩季水稻,再加上摘荔枝、龍眼、砍芭蕉、剪柑橘、挖馬蹄、砍甘蔗……還得上山砍柴呢!”
忙得連姓什麽都忘了,還有空思念故土?
李世民:“……言之有理。”
不知為什麽,竟然覺得兒子長胖之後變得更狡猾。
果然是近朱者赤。
張川柏保持著雲淡風輕的笑容。
他覺得自己很善良啊!
送去嶺南做良民,有田有地有活幹,還不用東想西想,沒空抑鬱!
對俘虜來說,難道不是一條生路嗎?
聖駕到達幽州,停留在此的高句麗俘虜到城東迎接。
聽聞赦免他們為良民,送去南邊種地,都高興地歡唿。
下拜的時候載歌載舞,聲音震動大地、塵土飛揚。
“他們是真的高興。”李治詫異。
一開始,他還覺得張川柏的北人南調計劃太殘忍……把這些人送往嶺南,許多人說不定半途就死去。
身邊的人說:“設身而處我也會高興。本來是戰俘,要骨肉分離,做像牲畜一樣的奴隸,甚至還不如牲畜。現在一家人能在一起,未來還有希望。”
李治狡黠笑道:“派人到這些人之中宣揚嶺南是個好地方。至少,讓他們老老實實走這一路,不要在中途惹是生非。”
“殿下放心。”
流放嶺南這種事,大唐有充分的經驗。
之前廢太子李承乾一案,不少受牽連的人就是流放嶺南。
其中甚至有李靖的長子李德謇。
隻不過在流放前夕,皇帝感念李靖的功勞,特詔李德謇改配於吳郡。
……
到了幽州,張川柏終於找到機會跟王方翼說話,打聽大兄的情況。
“遠誌啊?前方還要跟百濟等軍作戰,他還在前線呢!”王方翼說。
張川柏瞪大眼睛:“聖駕都凱旋了,我大兄還沒能迴來?”
王方翼笑道:“我還要跟你道喜呢!你兄長冒著箭矢,在戰場搶救傷員有功,被賜馬二匹、絹四十匹及俘虜十人為奴,加正七品上的朝請郎,升太醫署醫監。”
醫監品級不高,隻有從八品下。
但在太醫署,是僅次於太醫令、太醫丞的官職,負責醫學生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
張遠誌還這麽年輕,前途無量。
張川柏:“……是要替阿兄高興。可是,這麽一來,他就要在冰天雪地的地方,過一個凜冽的冬天。”
不知道為什麽,想到冰雕。
阿兄是江都人啊!怎麽受得了北地的極寒?
“你不要擔心!”王方翼拍拍張川柏的肩膀,“你阿兄挺高興的,說可以找到新的試藥對象。在大唐不能放開手腳做的事,去到那裏就可以了。”
已知,張遠誌主業是瘡腫外科,動刀子的。
放開手腳做的事,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王方翼抖了抖,轉移話題:“有一個叫薛仁貴的,在這一次戰爭中嶄露頭角,陛下賜他馬二匹、絹四十匹及俘虜十人為奴,並升其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四舍五入,你兄長等同於薛仁貴。”
張川柏頓時高興起來。
薛仁貴?
不提夢中,就是捷報裏麵,他都看到這個名字!
厲害的人,一遇到機會,就會脫穎而出。
“唉呀!遠誌那孩子真是長大了,我不用再為他操心了。”小小三郎老氣橫秋地感歎。
要寫信迴家,跟家人分享好消息啦!
“還有你呢……陛下論功行賞,也不會少了你的。”王方翼賣關子,“你知道,你立了什麽功勞嗎?”
之前,皇帝出征的時候,指著所穿的褐色戰袍對太子說:“等到再次見到你,我就可以換下這件戰袍了。”
在前線作戰時,無論寒暑,皇帝都不肯換新衣服。
一定要跟士兵同甘共苦。
此時,李治恭敬地上前,敬獻一身新衣服。
“阿耶,我親手做的衣服。”
李世民感動地接過。
兒子竟然會為父親做衣服了!
老懷寬慰。
“你這些時日一定……咦,你怎麽……”
定睛一看,怎麽九郎跟四郎越長越像了?
難道是他內心深處思念四郎,產生幻覺?
“你……你……怎麽胖了許多?”李世民問了出來。
我在前方浴血奮戰,你在後方長胖胖?
不過……當阿耶的看到兒子長胖,有種奇妙的欣慰感。
他從前就喜歡四郎那個小胖子,分外討喜。
這種心情,當過父親的人都懂。
李治摸摸臉,看看胖乎乎的肉手,赧然:“兒是胖了一點。主要是,張川柏常有新鮮想法,讓庖廚給我做菜,以食物寬慰我。”
李世民恍然大悟,原來是張川柏。
那就不奇怪了。
畢竟是設計鐵炒鍋,附帶炒菜菜譜的人參果童子……總有一日,要讓張川柏去將人參果取來。
父子倆寒暄幾句,李世民換上兒子做的新衣服。
他本來還想著,若衣服左右不對稱、前後短一截,隻要是兒子做的,都要誇好。
誰敢嘲笑?
沒想到穿在身上,竟然很合身,像模像樣。
那麽問題來了,這衣服究竟是不是兒子親手做的?
治兒竟然有裁縫的天賦?
心情瞬間有點複雜。
張川柏和其他官員一起迎接聖駕,不遠不近地看著皇帝和太子說話,又看見皇帝披上新的衣服。
嗯……這件衣服,他也有縫幾針。
四舍五入,他也是李世民的好大兒?
見李世民身體沒有什麽問題,張川柏暗暗鬆了一口氣,果然棒子最會瞎編!
想想,李世民能策馬疾馳迴來跟李治相會,肯定沒有傷病啊!
那邊那個,看著像王方翼……胡子拉碴,滿麵滄桑,似乎一下子老了十歲。
老王受過箭傷都迴來了,阿兄呢?
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軍醫衝鋒陷陣……可事關兄長,張川柏難免胡思亂想。
“此時在幽州的高句麗民眾有一萬四千人,按照慣例,要將他們賞賜給將士做奴仆。如此難免父子夫妻離散,朕憐憫他們,不願他們骨肉分離。”李世民朗聲說。
接著,他說出自己的想法,竟是用府庫的錢帛,將這些人贖為平民。
眾人對了對眼神。
高句麗已經滅亡,以皇帝的意思,是收買亡國之人的民心?
減少這些人的抵抗情緒?
李治說:“前一批送進來的高句麗俘虜,我們送往嶺南。如今又來一批,依舊是送往嶺南吧!不忍他們骨肉分離,就讓他們一家人齊齊整整地過去。以良民的身份,安置在嶺南種地。”
“送去嶺南?”李世民反問。
李治連連點頭:“送他們去嶺南,沒空傷心,沒空思念故土!一年兩季水稻,再加上摘荔枝、龍眼、砍芭蕉、剪柑橘、挖馬蹄、砍甘蔗……還得上山砍柴呢!”
忙得連姓什麽都忘了,還有空思念故土?
李世民:“……言之有理。”
不知為什麽,竟然覺得兒子長胖之後變得更狡猾。
果然是近朱者赤。
張川柏保持著雲淡風輕的笑容。
他覺得自己很善良啊!
送去嶺南做良民,有田有地有活幹,還不用東想西想,沒空抑鬱!
對俘虜來說,難道不是一條生路嗎?
聖駕到達幽州,停留在此的高句麗俘虜到城東迎接。
聽聞赦免他們為良民,送去南邊種地,都高興地歡唿。
下拜的時候載歌載舞,聲音震動大地、塵土飛揚。
“他們是真的高興。”李治詫異。
一開始,他還覺得張川柏的北人南調計劃太殘忍……把這些人送往嶺南,許多人說不定半途就死去。
身邊的人說:“設身而處我也會高興。本來是戰俘,要骨肉分離,做像牲畜一樣的奴隸,甚至還不如牲畜。現在一家人能在一起,未來還有希望。”
李治狡黠笑道:“派人到這些人之中宣揚嶺南是個好地方。至少,讓他們老老實實走這一路,不要在中途惹是生非。”
“殿下放心。”
流放嶺南這種事,大唐有充分的經驗。
之前廢太子李承乾一案,不少受牽連的人就是流放嶺南。
其中甚至有李靖的長子李德謇。
隻不過在流放前夕,皇帝感念李靖的功勞,特詔李德謇改配於吳郡。
……
到了幽州,張川柏終於找到機會跟王方翼說話,打聽大兄的情況。
“遠誌啊?前方還要跟百濟等軍作戰,他還在前線呢!”王方翼說。
張川柏瞪大眼睛:“聖駕都凱旋了,我大兄還沒能迴來?”
王方翼笑道:“我還要跟你道喜呢!你兄長冒著箭矢,在戰場搶救傷員有功,被賜馬二匹、絹四十匹及俘虜十人為奴,加正七品上的朝請郎,升太醫署醫監。”
醫監品級不高,隻有從八品下。
但在太醫署,是僅次於太醫令、太醫丞的官職,負責醫學生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
張遠誌還這麽年輕,前途無量。
張川柏:“……是要替阿兄高興。可是,這麽一來,他就要在冰天雪地的地方,過一個凜冽的冬天。”
不知道為什麽,想到冰雕。
阿兄是江都人啊!怎麽受得了北地的極寒?
“你不要擔心!”王方翼拍拍張川柏的肩膀,“你阿兄挺高興的,說可以找到新的試藥對象。在大唐不能放開手腳做的事,去到那裏就可以了。”
已知,張遠誌主業是瘡腫外科,動刀子的。
放開手腳做的事,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王方翼抖了抖,轉移話題:“有一個叫薛仁貴的,在這一次戰爭中嶄露頭角,陛下賜他馬二匹、絹四十匹及俘虜十人為奴,並升其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四舍五入,你兄長等同於薛仁貴。”
張川柏頓時高興起來。
薛仁貴?
不提夢中,就是捷報裏麵,他都看到這個名字!
厲害的人,一遇到機會,就會脫穎而出。
“唉呀!遠誌那孩子真是長大了,我不用再為他操心了。”小小三郎老氣橫秋地感歎。
要寫信迴家,跟家人分享好消息啦!
“還有你呢……陛下論功行賞,也不會少了你的。”王方翼賣關子,“你知道,你立了什麽功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