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徽音雅樂響起,彩樓珠簾高卷,君子魚貫而入,人人腕上係著五色斑斕的長命縷。


    我看到這樣的盛景,想起君主的恩情,期盼這份深重的恩澤能夠延續千秋。


    高高的彩樓如通雲霄,陽光灑落在遠處金黃的稻田上,豐收的喜悅如同泉水般湧上心頭。


    席上的菜很豐盛,助陽可以嚐麥彘,應節進龜魚。


    長命縷、菖蒲酒、蝘蜓、蟾蜍……以一種兒童的視角躍然紙上。


    一切都是活潑快樂充滿童趣的。


    詩的結末,慨歎銜珠迴報的蛇,講知恩圖報。


    主旨升華。


    用韻“縷”、“餘”、“魚”、“如”等,內容豐富韻律準確。


    詩裏洋溢著對皇帝的深深忠誠與敬意。


    李貞越看越詫異……臨場發揮能寫成這樣,真是出人意料。


    張川柏抬著頭,臉上滿是自信的光芒,等著越王點評。


    李貞看詩的時間有點長,場麵有一瞬間安靜。


    片刻之後,他笑著說:“這首詩寫得很好,讓我覺得我的扇子都配不上你了。”


    ……太優秀了,已經不是我可以收的人才。


    聽出越王的言下之意,眾人驚訝地看著張川柏。


    不是吧不是吧?真的那麽神?


    能給普通人留條活路嗎?


    張川柏滿臉謙虛:“我隻是在熱烈氣氛的烘托中,靈光一閃得了幾句。”


    李貞笑了笑,將詩傳給眾人。


    從陪同赴宴的官員傳。


    崔玨一看,笑道:“形製靈巧,聲辭優美,有‘上官體’的精髓。”


    賀蘭安石看過之後,說:“我怎麽覺得有安平縣公詩賦的味道,小郎君學過安平縣公的詩嗎?”


    張川柏一臉茫然……安平縣公是誰?


    李善在一旁解釋,安平縣公李百藥,擔任太子左庶子、宗正卿等官職,主要職責是修史。


    張川柏恍然,在唐詩發展史上,“上官體”上承楊師道、李百藥和虞世南。


    都說啟蒙很重要,在詩賦方麵,張川柏受了上官儀的影響。


    “諸君過獎了。”張川柏赧然。


    李善正色說:“隻是短暫地學習,師弟就能融會貫通,真是太有天賦了。”


    盧照鄰附和:“寫詩要有天賦。韻腳可以套、典故可以攢,隻有靈氣是天生的。”


    李善:“如今看兩位師弟的詩,我才知道什麽是天賦。”


    盧照鄰:“師兄過謙了,你詩中的典故,我就沒聽過。不過師弟的詩,讓我很是驚訝敬佩!”


    其他人:……


    你們師兄弟都誇完了,我們還怎麽誇?


    張川柏的詩傳來傳去,彩樓上熱熱鬧鬧,連射粽子的人都討論幾句。


    看著八歲多的江都小郎君,有人酸溜溜地想……不過是會做夢而已!肯定是神仙教的!


    要不去東陵聖母廟燒幾炷香,說不定也能夢遊仙山?


    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當然,被誇的不僅僅是張川柏一個。


    這種場合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


    崔家一個十二歲左右的小兒郎,寫了首“一個一口粽”的詩,也被讚清新自然。


    “詩僧王梵誌寫‘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裏,一口吃一個’,語言風趣,同時充滿綿綿的禪意。崔郎這首詩,異曲同工啊!”


    崔郎眉開眼笑:“哪裏哪裏!”


    最終,張川柏的詩被放在“魚”韻第一篇。


    盧照鄰的詩,獲得“神”韻第一。


    李善的詩沒得第一,但因為他懂的典故多,被李貞請到身邊講故事。


    李貞賜出一排扇子,每一麵扇子上都有他親筆寫的字。


    他笑著說:“也請諸君點評我的字。”


    這讓眾人怎麽評呢?


    那必須是變著花樣誇啊!


    皇帝家的人,大多都有書畫特長。


    比如,漢王李元昌擅長畫馬、鷹、兔和雉,被此時的文人讚為“妙絕”。


    李貞的字,客觀來說,比在場許多年輕人優秀。


    那必須加倍誇!


    獲獎的、沒獲獎的人都爭相上前誇李貞的字,同時頌揚皇帝。


    人太多,把張川柏擠到後麵去了。


    張川柏帶著收獲的扇子,退到自己的位置,悄悄盤點今日收獲。


    粽子*20;粉團*10,五色長命縷*1,越王扇*1。


    不錯不錯~~


    連吃帶拿~~


    已集齊兩把大王扇,接下來可以期待誰的?


    李承乾和李泰的?


    可能性不大。


    他這副小狐狸清點儲備糧的樣子,讓年長者會心一笑。


    誰小時候不是這麽過來的呢?


    ……


    迴家的路上,曹門三傑把玩著獎品,談笑風生。


    李善方才不僅跟越王講典故,還跟賀蘭安石相談甚歡,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張川柏看著大師兄神采飛揚的笑容,想得有些遠……


    曆史上,李善被賀蘭敏之舉薦,成為皇子的老師。不久之後,賀蘭敏之獲罪被流放,李善也被牽連流放。


    他以前納悶,李善是怎麽跟賀蘭家聯係起來的。


    賀蘭敏之是賀蘭安石跟武大娘的兒子,武則天的外甥。


    原來一切果皆有因。


    再看看同樣笑容滿滿的盧照鄰。


    將來……


    唉!


    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張川柏誠摯地拍著兩位師兄的手:“你們要好好的啊!”


    李善和盧照鄰:“……?”


    師弟又犯病了?


    張川柏的心情誰懂呢?


    他想要努力升官,萬一師兄們還是被貶謫甚至流放,他可以“撈撈”。


    就算貶到海角天涯,師弟也要把你們撈迴來!


    盧照鄰輕咳兩聲:“師弟粽子吃多了?不舒服嗎?”


    張川柏摸摸肚子:“有點胃脹,但是還好。”


    “我聽過一個偏方,用馬尿可以治療吃粽子積食。”盧照鄰善意地說,“你可以去我家裏接馬尿。”


    “我才不要!”張川柏哼哼。


    二師兄一定是故意的!


    將來撈撈的時候,撈一半!


    咦?


    話又說迴來,如果曆史上的盧照鄰是受來濟牽連仕途蹉跎……那這輩子,我跟來濟關係更深啊!


    “師兄啊!苟富貴,勿相忘!我要是到了海角天涯,你們記得升官撈我啊!”張川柏誠摯地說。


    盧照鄰:“……你到底在想些什麽!”


    張川柏轉移話題:“我在想……現在你們這樣誇我,將來端午宮宴,我作不出更好的詩,豈非被人說江郎才盡?”


    “端午宮宴?”師兄們齊聲說,“等你參加了再發愁吧!


    說得好像你已經當上高官了。


    師兄弟們說笑著,又暢享當高官……端午節,皇帝還會給官員賜腰帶和夏衣。


    咱不是稀罕腰帶和衣服,主要是……好吧,張川柏挺稀罕的。


    他們先迴到仁豐裏,給夫子匯報“戰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