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郎送迴銅鏡這件事,吳秀歡喜得冒泡。


    雖然她口口聲聲說:“大郎真是的,有錢留著自己花銷,何必專門送鏡子。”


    張衍酸溜溜地說:“你兒子給你送禮物,你就高興吧!”


    其實,阿耶也想收禮物的。


    “要說到鑄鏡,還是揚州有名。這麵鏡子,說不定還是揚州鑄的。”張衍拿著鏡子照,“新鏡就是不一樣,連我都格外玉樹臨風。”


    吳秀連忙搶過鏡子:“你手裏有汗,別把我的鏡子摸生鏽了。我照照……唉呀!原來我這麽好看!”


    張川柏聽著阿耶和阿娘攬鏡自誇,總算知道兄弟三人的自信都像誰了。


    他擠在阿耶阿娘之間,一家三口照鏡子。


    “我挑著阿耶阿娘好看的地方長,我是兄弟裏最好看的!”


    小三郎很謙虛。


    鏡子裏三張臉露出同樣自信驕傲的笑容。


    ……


    張遠誌的信有一封是給甄醫師的,張川柏又跑一趟送信。


    大郎在家書中給甄醫師、師娘問好,還問黎平、甄玉在研究什麽新藥。


    甄聞道看完信,打了一壺酒,和自家妻子一起到張家。


    “遠誌信中說,他除了給牛治病、給狗接生,還給一個小兒治好對口瘡。看來他在太醫署瘡腫科沒有混日子。”


    甄聞道很欣慰。


    欣慰帶來的喜悅,比聽到張遠誌做獸醫掙皇親國戚的錢還快樂。


    張遠誌是他看著長大的,是他的半個兒子。


    錢怎麽樣都能掙,學到過硬的醫術,才是千裏迢迢去長安考太醫署的目的。


    張衍也欣慰地說:“大郎向來懂事。”


    “對口瘡很難治嗎?”張川柏問。


    甄聞道說:“很兇險。”


    所謂“對口瘡”,是長在第三截頸椎處的惡瘡。因對著嘴,被稱為對口瘡,也稱砍頭瘡。


    “對口瘡爛下去,很快就會危及生命。治療的時候,要在脖子這個位置下刀,你想多兇險。”


    在脖子後麵動刀!


    張遠誌家書中對治療牛和狗大書特書,對此事一語帶過、雲淡風輕,是不想家裏人擔心。


    張衍感歎:“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有時候我覺得,大郎做獸醫也挺好的。”


    至少,心理壓力沒那麽大。


    萬一出了意外,也沒有太大的負罪感。


    甄聞道說:“遠誌膽大心細手穩,適合動刀。太醫署也不是浪得虛名,把遠誌教得很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要不怎麽說,誰都想擠進太醫署學幾年呢!


    當喝兩杯慶祝慶祝!


    張川柏升爐子煮酒,好奇地問:“甄叔,砍頭瘡又是什麽說法?”


    甄聞道施施然坐著,眯著眼說:“砍頭行刑不是對著脖子隨便砍,而是對準這個位置,用巧勁一推就身首分離。


    所以長在這個位置的瘡也叫砍頭瘡。


    砍頭沒機會看,你可以看殺鴨。


    殺鴨的時候,也可以用巧勁,手指往三岔骨上一搗,鴨子就沒了生息。”


    張川柏驚歎連連,問:“阿耶,這門絕技你會不會?”


    “你阿耶是讀書人。”張衍笑道,“隔壁高郵有個姓晏的養鴨大戶,除了讀書啥都會,他就會這手。”


    調侃幾句隔壁的,甄聞道又告訴張家眾人,別小看瘡腫科……遠誌能學精學透,一輩子不愁飯吃。


    “說不定還能立功呢!”甄聞道喝了兩杯小酒,醺醺然暢想。


    張川柏覺得甄聞道言之有理。


    他也暢想:“以大兄的本事,若迴到幾百年前,能去給關羽刮骨療傷!”


    甄聞道哈哈笑:“這可不行!早幾百年,你們家是江東張氏啊!”


    張川柏說:“既然是迴到過去,阿兄可以跳陣營的。”


    對自家祖先的事,張川柏知道一些。


    張溫出使蜀國迴來後,被孫權找理由革職迴鄉,六年後病亡。


    張溫的弟弟妹妹也被孫權搞得家破人亡。


    張家被打擊退場,到南北朝時期才重新登台,出了幾個名人。


    張川柏覺得,若穿越迴去,真不必跟著孫仲謀啊!


    “孩子話!祭祖的時候,你自己跟祖先說吧!”張衍笑道。


    小孩子就是愛講故事,還替古人悲歡!


    現在是大唐啦!


    祖上的成敗榮辱都已是曆史的塵埃!


    重振家業,還得是下一代!


    張川柏煮酒,聽阿耶和甄聞道從家事談到公事,說稻豆混作,也說屯田監新做的打禾機。


    張衍說:“就是之前三郎畫的圖紙,做的全木的。我爭取給南門裏做一架,到時候鄉親們可以輪流打禾。”


    甄聞道說:“隻一架怎麽夠用?既然是木製的,有條件的人家可以自己找木匠做。”


    “明府也說可以安排城裏木匠學做打禾機,近來事情多啊,我好不容易抽空摸魚……”張衍唏噓。


    當官真是多煩惱。


    揚州大都督府以籌備端午賽龍舟的名義,讓各縣各裏安排壯丁集訓。


    在端午的種種習俗中,龍舟競渡由來已久。


    唐代宰相詩人張說有一首《嶽州觀競渡》: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


    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按理說,揚州舉辦龍舟競渡很正常。


    但是……春耕剛結束就籌備水戰,哦,籌備端午龍舟賽,是不是早了億點點?


    江都人很敏感。


    征高句麗,通常會安排一支水軍從海上出發。


    搞這一出,難道是讓我們為渡海做前期訓練?


    張衍和甄聞道提了一句,沒有就此事展開說……高句麗,遲早是要打的,這是許多人的共識。


    提早一些熟悉水性,沒有壞處。


    張川柏提議:“要不跟明府申請,今年龍舟競渡,以打禾機做獎勵?”


    “你的主意不錯。”張衍笑道,“你可以自己跟他說……你不是在跟崔明府學獸語?”


    “哈哈哈……”甄聞道大笑。


    張川柏學喵喵叫,親友們都知道了。


    這件事能取笑小三郎一年!


    “我說就我說!”張川柏不煮酒了,跑去後院找阿娘。


    他不要陪阿耶說話,阿耶會取笑人!


    阿娘在跟甄師娘小聲說著什麽,見到張川柏跑過來就停下。


    “你不在前麵聽阿耶講話?”吳秀笑著攬住小三郎。


    這孩子從斷奶之後就愛聽大人說話,還一本正經像能聽懂的樣子。


    好多人都說,小三郎投胎時喝的孟婆湯摻水了。


    “阿娘,你們商量好了嗎?”張川柏笑眯眯地問。


    “你知道我們商量什麽?”甄師娘在一旁說。


    張川柏眼珠一轉:“我就是知道!我給阿兄迴信會告訴他,讓他在長安潔身自好!”


    “你真是……什麽都懂!”吳秀輕輕揉搓小三郎。


    你還懂什麽叫潔身自好?


    你養著狐狸精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