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前路有隻雞。
隻要主動,沒有挖不動的牆角,交不上的友。
有趙貞固這個大師兄在,張遠誌對於去長安更安心。
他一路提心吊膽,怕上清霜賣不出去,又怕錢被小偷摸走……擔憂得差點上火。
雖然大師兄愛欺負人,總拿他試藥,可大師兄交遊廣闊,去和尚廟裏都能化緣。
不用怕沒飯吃~~
吃完香噴噴的炙羊腿羊排,在洛陽略作休息,他們繼續出發。
對於張川柏要麵聖這件事,趙貞固很羨慕。
一路跟張遠誌感慨:“三郎是要載入史冊了,也許他是我的朋友中最厲害的。”
“他是我弟弟,當然厲害……大師兄,你投行卷的效果如何?”張遠誌問。
趙貞固沉默片刻:“……不要提此事。”
遠誌真是太不會說話了!
若是效果好,我還等著你問嗎?!
……
出了洛陽城,就是緱氏縣。
漢武帝曾親臨緱氏縣,並登上太室山舉行祭祀。
張川柏坐在馬車裏,遇到不平坦的路就一顛一顛的,不用看都知道屁股蛋肯定紅成猴屁股。
但是和走路相比,他更喜歡坐馬車。
方迴興致勃勃地說:“你知道玄奘法師嗎?緱氏縣是玄奘的故鄉,傳聞他出生時,他的母親夢見一位白衣法師向她辭行,法師說‘為了求法,所以要西行’。”
玄奘法師還未迴大唐,但他在西域闖下的盛名已經反向傳迴。
“我知道玄奘法師,但我聽說的是另一個版本。”張川柏撓撓頭。
木盆、江流兒什麽的。
夢中人說的。
方迴好奇地跟張川柏討論,一路連連驚唿:
“女兒國招贅?真的假的?我聽聞玄奘跟高昌國國王麴文泰結拜。”
“去年,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擊滅高昌國,玄奘的義兄麴文泰投降。”
“你說什麽?玄奘白白胖胖?毫無武力?這怎麽可能?!西行一路遇到匪徒,法師都是用禪杖超度的!”
方迴覺得,他知道的玄奘法師,跟張川柏說的是兩個人。
張川柏:“……”
小孩子嘛,他甚至以為白娘子也是真的。
各種亂七八糟的記憶,有時候連他自己也分不清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
長安終於到了。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整座城規劃嚴謹,每一個坊都可以變身成軍事堡壘。
……但叛軍若真的打進長安,似乎也失去巷戰的必要。
張川柏一路上聽方迴、趙貞固說了滿滿兩耳朵的長安。
可真的進到長安,他卻沒空四處參觀。
雖然在路上已經由禮部主事方迴培訓過禮儀,但鄉間孩童麵聖,還要進一步教導。
他被安置在驛館,等待皇帝召見。
趙貞固帶張遠誌去找朋友……
“你們不是帶了一種新藥嗎?若能得到妙應真人認可,容易賣高價。”
“要去拜訪妙應真人?”張遠誌激動得說話都結巴。
比去見太醫署令還緊張。
畢竟太醫署令雖然是太醫署的最高官,但張遠誌覺得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取而代之。
妙應真人孫思邈的高度,想要超越真的要很會做夢。
“先去見孟詵,我跟你講,他是孟子第三十一世孫……”
“哇~~好像比我們揚州張氏厲害!”
兩位兄長的聲音漸漸遠去,張川柏在驛館瞪大眼睛,伸長的手臂默默放下。
你們就這樣拋下我?
拜訪孫思邈這種大事,應該等等我啊!
說同行就真的隻是同行?
壞阿兄!
下次我有好吃的,不跟大兄分享了!
入夜,長安城的淨街鼓敲罷,各坊市的大門緊閉,萬家燈火次第亮起。
若是站在高處,能看到一片連綿的亮光,像銀河的星辰般璀璨。
十三歲的李九郎還沒有睡,他問身邊的人:“張川柏真的到了嗎?”
“迴大王,他真的到了。”
李九郎點點頭,目光中帶著興奮,恨不得立刻跟筆友相見。
他有很多的話想說。
比如,張川柏給他出的題,他一道也做不出。
拿去請教博學的晉王府長史馬周,對方也解答不出。
李九郎很不服氣。
“他出題考我,我也要出題考考他!既然是曹大夫的學生,大篆古文認識吧?”
我來考考你,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
想到有趣的事,李九郎更想快點見到張川柏。
但是……
不能急。
要等張川柏麵聖之後。
等所有人都見識到江都神童的能力才華之後。
李九郎對張川柏很有信心,他相信張川柏真的懂。
……
張川柏來到長安的第二日,是被鍾鼓聲吵醒的。
破曉時分,太極宮正門承天門的城樓,第一聲報曉鼓敲響。
隨即,南北向各條大街的鼓樓依次敲響。
鼓聲像海浪一樣一波波傳開,皇宮的各大門、皇城的各大門、裏坊的門,依次開啟。
長安千門次第開。
與此同時,城內一百幾十間寺廟,齊齊撞響晨鍾。
激蕩跳躍的鼓聲、悠遠深沉的鍾聲,代替了花花的鳴叫聲,喚醒夢中學習的張川柏。
也喚醒了當世最輝煌的大城——長安。
東方的旭日在廣闊的關中平原噴薄而出,和大唐皇朝一樣冉冉升起。
張川柏懵了一會兒,衝出房門,想爬到屋頂去看鍾鼓聲在哪裏敲響。
好在他還保留一絲清醒,沒幹上房揭瓦的事。
刷牙、洗臉、梳頭、紮馬步……張川柏平心靜氣,今日又是朝氣蓬勃的小三郎呢~~
在這種帶著一絲焦灼的等待中,張川柏終於等到了宣召。
終於,終於!
一路跋山涉水,就是為了見那個人啊!
他本以為是單獨麵聖,可以偷瞄皇帝的樣子,看看跟夢中所見的畫像是否一樣……又或者頂多加上幾個司農寺的官員。
萬萬沒想到,宣召的人說,三省、六部、九寺的高官都在,讓張川柏好好表現,不要緊張失儀。
張川柏:……
啊啊啊!
陛下還怪貼心的!
一次過滿足他見名人的願望。
可是那種場合,他可不敢東張西望,哪裏知道誰是誰啊!
甚至覺得自己像一隻剛出花果山的神猴兒,被人圍觀了。
嘶!
人氣好足!
腦子裏各種胡思亂想,他甚至聽不清領路的人說什麽。
到了宮門前,看到全身閃亮鎧甲、高大威武的軍士,張川柏的魂魄才從天上迴到人間。
現在的心情怎麽形容?
怎麽樣才能不輸陣?
他們一群人圍觀我,我一個人眼觀六路圍觀他們一群人!
隻要主動,沒有挖不動的牆角,交不上的友。
有趙貞固這個大師兄在,張遠誌對於去長安更安心。
他一路提心吊膽,怕上清霜賣不出去,又怕錢被小偷摸走……擔憂得差點上火。
雖然大師兄愛欺負人,總拿他試藥,可大師兄交遊廣闊,去和尚廟裏都能化緣。
不用怕沒飯吃~~
吃完香噴噴的炙羊腿羊排,在洛陽略作休息,他們繼續出發。
對於張川柏要麵聖這件事,趙貞固很羨慕。
一路跟張遠誌感慨:“三郎是要載入史冊了,也許他是我的朋友中最厲害的。”
“他是我弟弟,當然厲害……大師兄,你投行卷的效果如何?”張遠誌問。
趙貞固沉默片刻:“……不要提此事。”
遠誌真是太不會說話了!
若是效果好,我還等著你問嗎?!
……
出了洛陽城,就是緱氏縣。
漢武帝曾親臨緱氏縣,並登上太室山舉行祭祀。
張川柏坐在馬車裏,遇到不平坦的路就一顛一顛的,不用看都知道屁股蛋肯定紅成猴屁股。
但是和走路相比,他更喜歡坐馬車。
方迴興致勃勃地說:“你知道玄奘法師嗎?緱氏縣是玄奘的故鄉,傳聞他出生時,他的母親夢見一位白衣法師向她辭行,法師說‘為了求法,所以要西行’。”
玄奘法師還未迴大唐,但他在西域闖下的盛名已經反向傳迴。
“我知道玄奘法師,但我聽說的是另一個版本。”張川柏撓撓頭。
木盆、江流兒什麽的。
夢中人說的。
方迴好奇地跟張川柏討論,一路連連驚唿:
“女兒國招贅?真的假的?我聽聞玄奘跟高昌國國王麴文泰結拜。”
“去年,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擊滅高昌國,玄奘的義兄麴文泰投降。”
“你說什麽?玄奘白白胖胖?毫無武力?這怎麽可能?!西行一路遇到匪徒,法師都是用禪杖超度的!”
方迴覺得,他知道的玄奘法師,跟張川柏說的是兩個人。
張川柏:“……”
小孩子嘛,他甚至以為白娘子也是真的。
各種亂七八糟的記憶,有時候連他自己也分不清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
長安終於到了。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整座城規劃嚴謹,每一個坊都可以變身成軍事堡壘。
……但叛軍若真的打進長安,似乎也失去巷戰的必要。
張川柏一路上聽方迴、趙貞固說了滿滿兩耳朵的長安。
可真的進到長安,他卻沒空四處參觀。
雖然在路上已經由禮部主事方迴培訓過禮儀,但鄉間孩童麵聖,還要進一步教導。
他被安置在驛館,等待皇帝召見。
趙貞固帶張遠誌去找朋友……
“你們不是帶了一種新藥嗎?若能得到妙應真人認可,容易賣高價。”
“要去拜訪妙應真人?”張遠誌激動得說話都結巴。
比去見太醫署令還緊張。
畢竟太醫署令雖然是太醫署的最高官,但張遠誌覺得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取而代之。
妙應真人孫思邈的高度,想要超越真的要很會做夢。
“先去見孟詵,我跟你講,他是孟子第三十一世孫……”
“哇~~好像比我們揚州張氏厲害!”
兩位兄長的聲音漸漸遠去,張川柏在驛館瞪大眼睛,伸長的手臂默默放下。
你們就這樣拋下我?
拜訪孫思邈這種大事,應該等等我啊!
說同行就真的隻是同行?
壞阿兄!
下次我有好吃的,不跟大兄分享了!
入夜,長安城的淨街鼓敲罷,各坊市的大門緊閉,萬家燈火次第亮起。
若是站在高處,能看到一片連綿的亮光,像銀河的星辰般璀璨。
十三歲的李九郎還沒有睡,他問身邊的人:“張川柏真的到了嗎?”
“迴大王,他真的到了。”
李九郎點點頭,目光中帶著興奮,恨不得立刻跟筆友相見。
他有很多的話想說。
比如,張川柏給他出的題,他一道也做不出。
拿去請教博學的晉王府長史馬周,對方也解答不出。
李九郎很不服氣。
“他出題考我,我也要出題考考他!既然是曹大夫的學生,大篆古文認識吧?”
我來考考你,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
想到有趣的事,李九郎更想快點見到張川柏。
但是……
不能急。
要等張川柏麵聖之後。
等所有人都見識到江都神童的能力才華之後。
李九郎對張川柏很有信心,他相信張川柏真的懂。
……
張川柏來到長安的第二日,是被鍾鼓聲吵醒的。
破曉時分,太極宮正門承天門的城樓,第一聲報曉鼓敲響。
隨即,南北向各條大街的鼓樓依次敲響。
鼓聲像海浪一樣一波波傳開,皇宮的各大門、皇城的各大門、裏坊的門,依次開啟。
長安千門次第開。
與此同時,城內一百幾十間寺廟,齊齊撞響晨鍾。
激蕩跳躍的鼓聲、悠遠深沉的鍾聲,代替了花花的鳴叫聲,喚醒夢中學習的張川柏。
也喚醒了當世最輝煌的大城——長安。
東方的旭日在廣闊的關中平原噴薄而出,和大唐皇朝一樣冉冉升起。
張川柏懵了一會兒,衝出房門,想爬到屋頂去看鍾鼓聲在哪裏敲響。
好在他還保留一絲清醒,沒幹上房揭瓦的事。
刷牙、洗臉、梳頭、紮馬步……張川柏平心靜氣,今日又是朝氣蓬勃的小三郎呢~~
在這種帶著一絲焦灼的等待中,張川柏終於等到了宣召。
終於,終於!
一路跋山涉水,就是為了見那個人啊!
他本以為是單獨麵聖,可以偷瞄皇帝的樣子,看看跟夢中所見的畫像是否一樣……又或者頂多加上幾個司農寺的官員。
萬萬沒想到,宣召的人說,三省、六部、九寺的高官都在,讓張川柏好好表現,不要緊張失儀。
張川柏:……
啊啊啊!
陛下還怪貼心的!
一次過滿足他見名人的願望。
可是那種場合,他可不敢東張西望,哪裏知道誰是誰啊!
甚至覺得自己像一隻剛出花果山的神猴兒,被人圍觀了。
嘶!
人氣好足!
腦子裏各種胡思亂想,他甚至聽不清領路的人說什麽。
到了宮門前,看到全身閃亮鎧甲、高大威武的軍士,張川柏的魂魄才從天上迴到人間。
現在的心情怎麽形容?
怎麽樣才能不輸陣?
他們一群人圍觀我,我一個人眼觀六路圍觀他們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