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的農人仿佛煥發了最大的熱情,處處荒田裏都是熱火朝天勞作的人。


    張家灣的路口來了一輛牛車,白發蒼蒼卻精神奕奕的曹憲看著熱鬧的田野,露出笑容:“好多年沒看到這麽熱鬧的耕作圖!他們用的就是神童犁、代耕架嗎?”


    神童犁、代耕架的名聲,連專注學問的曹憲都有所耳聞。


    他已經快一百歲了,什麽沒見過?


    卻沒見過孩童改進農具。


    這樣劍走偏鋒的神童,引起了他的興趣。


    “夫子,我們問一問?”小少年盧照鄰興致勃勃。


    幾日的時間,“秧馬三郎”就變成“曲轅犁三郎”、“代耕架三郎”。


    盧仁朂讓兒子出城看看,正好曹憲也有興致,就一起來了。


    曹憲目光落在綠油油的稻田上,笑著說:“那邊有個小兒在唱歌,你請他來問問吧!小兒郎不會說謊。”


    盧照鄰小跑著過去。


    ……


    “小麽小三郎,背著書包上學堂~~”


    “你挑著糞,我牽著牛,迎來日出……”


    “小郎君,有事借問。”盧照鄰客氣地打斷那不成曲調的俚曲。


    張川柏轉過身,見到一個跟二兄年紀差不多,瘦竹竿似的少年郎。


    喲!!


    若是二兄瘦成這樣,阿娘肯定天天琢磨一根柴爛燒豬頭肉,要把二兄養得紅光滿麵。


    “有何事?”他迴過神,禮貌地問。


    盧照鄰說:“聽聞曲轅犁、代耕架是從張家灣流傳出去的,現在地裏農人用的,就是新農具嗎?”


    “是的……啊,這位兄台,你的鞋子和衣裳沾到泥了。”張川柏提醒。


    誰家好孩子穿綢緞長衫下田啊!


    敗家子!


    盧照鄰低頭一看,衣裳和鞋子上都是泥,真“泥腿子”。


    他不在意地笑道:“我家夫子在路邊,可以請你去給我們講講新農具嗎?”


    張川柏下意識地想迴一句經典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但他抬頭一看,頓時驚喜揮手:“好吃的老翁!”


    “好”字有多少種發音,玩出花樣來的老翁,他印象深刻。


    他放下手中的氮肥桶,光著腳一路小跑。


    盧照鄰:“……”


    該不會……這就是“好吃的小兒郎”吧?


    曹憲遠遠的,覺得地裏的小兒郎身形眼熟,直到小兒郎跑過來,才認出來。


    “是好吃的小兒郎啊!你還記得我?”曹憲和藹地笑道。


    ……說好的我是你的師父,等了一天天的,不見有人來拜師。


    “好吃的老翁!”張川柏點著小腦袋,“我記得啊!我沒見過比你更好吃的老翁,也沒見過比你更老的老翁,你一定是神仙吧!”


    講真……經曆那些動亂的歲月,少有人能活到這麽老。


    至少,張川柏印象中,周圍幾個莊子都沒有。


    關鍵的是,老翁走路不用人扶,還能吃得下一大碗雞肉麵!


    說老人老,本來不太禮貌。


    但小兒郎一臉崇拜地喊“神仙”,又不禁讓人愉悅。


    “那你告訴我,新農具是怎麽迴事?你該不會就是造出曲轅犁的‘神童’吧?”曹憲笑著問。


    雖是問句,卻是肯定的語氣。


    “猜對一半!”張川柏高高興興,“老翁遠來是客,到我家坐坐?我詳細說啊!”


    “好。”曹憲同意。


    盧照鄰和趕車的高遠明對了對眼神……跟上。


    曹夫子年紀大了,很多年不收學生,連皇子都不肯教……卻對一個農家小兒這麽感興趣。


    實屬罕見!


    莫非,這個真的是神童?


    盧照鄰:……我不是關門弟子啦?!


    “阿耶!阿娘!我們家來客人啦!是我新交的朋友!忘年交!”到了家門口,張川柏高興地大喊,隨即又問,“老翁怎麽稱唿?”


    “老夫曹憲。”神仙一樣的老翁淡笑著說。


    張川柏:“……”


    好像在哪裏聽過?有點耳熟?


    正在擺弄糞便肥料的張衍走出來,剛好聽到老人家的自我介紹。


    “……”


    我我我我!


    我在做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