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衍一般情況下很穩重。
戰火紛飛,滿城亂兵,少年的他帶著母親和阿姊連夜逃跑,他沒慌。
但是知道眼前的老者就是曹憲,他一瞬間愣住。
很久很久之前,他還是一個奶娃娃,父親在柿子樹下摸著他的腦袋說:“我們阿衍那麽聰明,來日若能拜曹夫子為師,就出息了!”
後來,父親病重,拉著他的手說:“可惜我看不到阿衍拜曹夫子為師啦!你今後耕種為生奉養母親,也別忘記讀書啊!”
拜曹夫子為師嘛?
他沒有機會。
那麽,兒子拜曹夫子為師的可能性有沒有?
……
張川柏沒想到忘年交瞬間變成阿耶很推崇的名士曹公,眨巴著大眼睛說:“原來是曹大夫啊!”
“你知道我?”曹憲看著張川柏。
他覺得這對父子的表情很有意思。
很明顯地……把崇敬寫在臉上。
和那些嘴上推崇他,轉過身就一臉不屑的人完全不一樣。
至誠君子啊!
那麽有眼光,人品肯定差不到哪裏去~~
很有眼光的小三郎流利地說:“夫子複興了幾近失傳的大篆古文,專研經學、小學、訓詁學……”
清脆的孩童聲音,如數家珍地講述曹憲一生最驕傲的成就。
曹憲越聽越驚訝,又不禁感動。
和當世很多名人相比,他並不是特別突出。
如同樣專研經學、訓詁學的國子祭酒孔穎達,就比他更有名望。
還得是家鄉人啊,才對自己那麽熟悉!
這小兒郎,一定是常聽父親提起自己吧?
曹憲看向張衍的目光更溫和。
張衍:……??
實不相瞞,小三郎說的一些事,連我都不知道。
所以?!!
又是夢見的?
夢中授課的不僅僅是後稷?
這奇遇,連阿耶都得眼紅。
他心思閃電般轉動,淡定地笑道:“我們全家都敬仰曹大夫。”
跟著走進來的盧照鄰一臉恍惚,又有些不好意思。
那小兒郎對夫子的生平,比自己還了解。
是因為自己不是江都人?總不能是因為自己不夠敬仰夫子。
……
被人這麽質樸又熱烈地敬仰著,哪怕是“仙翁”都得心情舒暢。
何況曹憲距離仙翁還差一點點。
他高興地走進張家小院,隨和地坐在簡陋的坐具上:“小兒郎別再誇我,說說新農具吧!”
張川柏眨眨眼:“那我誇自己?”
“嗯?誇吧!”曹憲笑著說。
笑一笑十年少。
跟這樣有趣的小兒郎在一起,能延年益壽吧?
張川柏先到廚房門口的大缸裏舀水洗幹淨手腳,再恭恭敬敬給曹憲行禮,然後端端正正坐在一個矮矮的小凳子上。
像小娃娃在學堂一樣。
他要開始正式誇自己啦!
從秧馬說到曲轅犁,從代耕架說到新肥……
“要說這些農具和新肥是我發明的,我愧不敢當。我也是從書中得到一點啟發,和阿耶還有木匠叔商量,才有了一點改進。幸運的是,阿耶和木匠叔都很相信我,肯陪著我創新,而農具又恰好有用。”
眾人都已經做好聽小兒郎自吹自擂的準備,沒想到他那麽謙虛。
曹憲點點頭,又問:“你家有農書?”
“是的,我家有一套《齊民要術》,阿耶帶著我讀過。”張川柏迴答。
曹憲看向張衍:“這麽小的孩子,為何不先學經典,而是直接讀農書?”
張衍恭敬地說:“家父在時曾教導‘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夫穀帛實天下之命。’,我們農人,讀農書比經典更重要。”
曹憲對張衍的觀點不置可否。
他說:“令尊那句話,出自《泛勝之書》,看來你家農書不少啊!”
“《泛勝之書》嗎?我沒見過。”張衍誠懇地說,“或許我父親讀過,但我家沒有收藏。”
“你們耕讀人家,藏書比很多城中大戶都多啊!”曹憲麵露讚許。
“我父親曾任江都主簿,祖父在南陳任校書郎……”張衍解釋,同時自報家門。
來了來了~~拜師的機會就在眼前。
校書郎官階從九品下階到正九品上階,是妥妥的小官,卻是“清官”序列。
圖書管理員,社會地位高~~
曹憲恍然:“原來如此。”
祖父擔任過整理官方藏書的校書郎,難怪家中子孫所學甚雜。
“曲轅犁和代耕架我已見過,可否帶我去看看你家的肥堆?”曹憲饒有興致地問。
求知,是他一生的追求。
“我帶夫子去!”張川柏高高興興地帶路,“我稱製新肥的方法為‘化學’!”
“你這小兒郎,竟有開創新學派的誌向嗎?”曹憲笑眯眯地看著張川柏。
化學?
真是後生可畏啊!
家中藏書比張家更豐富的孩子,他見過……比如旁邊的盧照鄰。
愛讀雜書的神童,他這些年更是見過不少。
但小小年紀就有開創新學派的誌向……實在是讓人驚喜。
這一刻,他真的動了收徒的心思。
他已經很老了,或許教不了小兒郎太多學識。
但能在人生最後的一段旅程中,遇到合心意的好學生,是上天給他的禮物啊!
……
“這是‘尿素’,主料是尿液、熟石灰和水……這是氨水,有危險性,要密封放在陰暗處。”
“這是磷肥,做這個可不容易,費了我好些功夫……”
張川柏坦然地說農肥的配製方法。
孫思邈能公開《千金方》,他也沒想看著壟斷肥料掙錢。
阿耶也說,自己家能做多少肥?
一旦雇人做,傳出去是早晚的事。
張川柏侃侃而談,滿臉都是自信的笑容,眼睛仿佛有星星。
探索新事物,怎麽不令人高興呢?
曹憲覺得眼前的農家小兒郎,臉都不那麽黑了,越發聰慧可愛。
雖然聽不懂,但好像很厲害~~
他笑著說:“列子雲‘有生不生,有化不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小兒郎說的化學,和古人說的‘生化’有相通之處啊!”
張川柏連連點頭:“對!對!”
生化之學?
這個名字也不錯!
他是不是還能做生化武器啊!
一老一小在氣味不是很好聞的屋子裏,大談各種肥料實驗、生化反應,竟然很和諧。
張衍:……我讀的書還是太少了,竟然插不上話。
但眼前一幕,為父老懷寬慰。
我兒那麽聰明,像我!像我!
盧照鄰:……張三在說什麽?
海鳥糞、獸骨粉和魚骨粉是很好的天然磷肥,這個很好理解。
可是“用石灰和磷酸做磷酸二氫鈣”,是什麽意思?
第一次,鄙視笨蛋的少年神童盧照鄰,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笨。
戰火紛飛,滿城亂兵,少年的他帶著母親和阿姊連夜逃跑,他沒慌。
但是知道眼前的老者就是曹憲,他一瞬間愣住。
很久很久之前,他還是一個奶娃娃,父親在柿子樹下摸著他的腦袋說:“我們阿衍那麽聰明,來日若能拜曹夫子為師,就出息了!”
後來,父親病重,拉著他的手說:“可惜我看不到阿衍拜曹夫子為師啦!你今後耕種為生奉養母親,也別忘記讀書啊!”
拜曹夫子為師嘛?
他沒有機會。
那麽,兒子拜曹夫子為師的可能性有沒有?
……
張川柏沒想到忘年交瞬間變成阿耶很推崇的名士曹公,眨巴著大眼睛說:“原來是曹大夫啊!”
“你知道我?”曹憲看著張川柏。
他覺得這對父子的表情很有意思。
很明顯地……把崇敬寫在臉上。
和那些嘴上推崇他,轉過身就一臉不屑的人完全不一樣。
至誠君子啊!
那麽有眼光,人品肯定差不到哪裏去~~
很有眼光的小三郎流利地說:“夫子複興了幾近失傳的大篆古文,專研經學、小學、訓詁學……”
清脆的孩童聲音,如數家珍地講述曹憲一生最驕傲的成就。
曹憲越聽越驚訝,又不禁感動。
和當世很多名人相比,他並不是特別突出。
如同樣專研經學、訓詁學的國子祭酒孔穎達,就比他更有名望。
還得是家鄉人啊,才對自己那麽熟悉!
這小兒郎,一定是常聽父親提起自己吧?
曹憲看向張衍的目光更溫和。
張衍:……??
實不相瞞,小三郎說的一些事,連我都不知道。
所以?!!
又是夢見的?
夢中授課的不僅僅是後稷?
這奇遇,連阿耶都得眼紅。
他心思閃電般轉動,淡定地笑道:“我們全家都敬仰曹大夫。”
跟著走進來的盧照鄰一臉恍惚,又有些不好意思。
那小兒郎對夫子的生平,比自己還了解。
是因為自己不是江都人?總不能是因為自己不夠敬仰夫子。
……
被人這麽質樸又熱烈地敬仰著,哪怕是“仙翁”都得心情舒暢。
何況曹憲距離仙翁還差一點點。
他高興地走進張家小院,隨和地坐在簡陋的坐具上:“小兒郎別再誇我,說說新農具吧!”
張川柏眨眨眼:“那我誇自己?”
“嗯?誇吧!”曹憲笑著說。
笑一笑十年少。
跟這樣有趣的小兒郎在一起,能延年益壽吧?
張川柏先到廚房門口的大缸裏舀水洗幹淨手腳,再恭恭敬敬給曹憲行禮,然後端端正正坐在一個矮矮的小凳子上。
像小娃娃在學堂一樣。
他要開始正式誇自己啦!
從秧馬說到曲轅犁,從代耕架說到新肥……
“要說這些農具和新肥是我發明的,我愧不敢當。我也是從書中得到一點啟發,和阿耶還有木匠叔商量,才有了一點改進。幸運的是,阿耶和木匠叔都很相信我,肯陪著我創新,而農具又恰好有用。”
眾人都已經做好聽小兒郎自吹自擂的準備,沒想到他那麽謙虛。
曹憲點點頭,又問:“你家有農書?”
“是的,我家有一套《齊民要術》,阿耶帶著我讀過。”張川柏迴答。
曹憲看向張衍:“這麽小的孩子,為何不先學經典,而是直接讀農書?”
張衍恭敬地說:“家父在時曾教導‘神農之教,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又無粟者,弗能守也。夫穀帛實天下之命。’,我們農人,讀農書比經典更重要。”
曹憲對張衍的觀點不置可否。
他說:“令尊那句話,出自《泛勝之書》,看來你家農書不少啊!”
“《泛勝之書》嗎?我沒見過。”張衍誠懇地說,“或許我父親讀過,但我家沒有收藏。”
“你們耕讀人家,藏書比很多城中大戶都多啊!”曹憲麵露讚許。
“我父親曾任江都主簿,祖父在南陳任校書郎……”張衍解釋,同時自報家門。
來了來了~~拜師的機會就在眼前。
校書郎官階從九品下階到正九品上階,是妥妥的小官,卻是“清官”序列。
圖書管理員,社會地位高~~
曹憲恍然:“原來如此。”
祖父擔任過整理官方藏書的校書郎,難怪家中子孫所學甚雜。
“曲轅犁和代耕架我已見過,可否帶我去看看你家的肥堆?”曹憲饒有興致地問。
求知,是他一生的追求。
“我帶夫子去!”張川柏高高興興地帶路,“我稱製新肥的方法為‘化學’!”
“你這小兒郎,竟有開創新學派的誌向嗎?”曹憲笑眯眯地看著張川柏。
化學?
真是後生可畏啊!
家中藏書比張家更豐富的孩子,他見過……比如旁邊的盧照鄰。
愛讀雜書的神童,他這些年更是見過不少。
但小小年紀就有開創新學派的誌向……實在是讓人驚喜。
這一刻,他真的動了收徒的心思。
他已經很老了,或許教不了小兒郎太多學識。
但能在人生最後的一段旅程中,遇到合心意的好學生,是上天給他的禮物啊!
……
“這是‘尿素’,主料是尿液、熟石灰和水……這是氨水,有危險性,要密封放在陰暗處。”
“這是磷肥,做這個可不容易,費了我好些功夫……”
張川柏坦然地說農肥的配製方法。
孫思邈能公開《千金方》,他也沒想看著壟斷肥料掙錢。
阿耶也說,自己家能做多少肥?
一旦雇人做,傳出去是早晚的事。
張川柏侃侃而談,滿臉都是自信的笑容,眼睛仿佛有星星。
探索新事物,怎麽不令人高興呢?
曹憲覺得眼前的農家小兒郎,臉都不那麽黑了,越發聰慧可愛。
雖然聽不懂,但好像很厲害~~
他笑著說:“列子雲‘有生不生,有化不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小兒郎說的化學,和古人說的‘生化’有相通之處啊!”
張川柏連連點頭:“對!對!”
生化之學?
這個名字也不錯!
他是不是還能做生化武器啊!
一老一小在氣味不是很好聞的屋子裏,大談各種肥料實驗、生化反應,竟然很和諧。
張衍:……我讀的書還是太少了,竟然插不上話。
但眼前一幕,為父老懷寬慰。
我兒那麽聰明,像我!像我!
盧照鄰:……張三在說什麽?
海鳥糞、獸骨粉和魚骨粉是很好的天然磷肥,這個很好理解。
可是“用石灰和磷酸做磷酸二氫鈣”,是什麽意思?
第一次,鄙視笨蛋的少年神童盧照鄰,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