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你懂得真多!”張川柏佩服地說,“就是城裏的名士,都不如你吧!”
張衍被誇得有些赧然,好在天黑看不出。
他看書隻憑自己的喜好,《齊民要術》津津有味,《論語》看後麵忘記前麵。
他正色說:“阿耶雖然也很厲害,但小孩子就要別人教才長進。你長兄跟甄醫師學醫,我也會幫你和京墨安排好,讓你們去求學,將來都有好前程。阿耶年紀大了,重振家業隻在你們兄弟身上。”
“怎樣才是好前程?才算重振家業?當官嗎?”張川柏問。
張衍說:“行醫救人、教書育人、名揚鄉裏……都是重振家業;至於好前程,能安居樂業,養活一家人就是好前程。當然,你們若能當官,那是祖宗保佑,阿耶會很高興。”
“要求這麽低的?”張川柏驚訝。
張衍和吳秀都好笑:“不低了!到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一家人平平安安、齊齊整整是最好的日子。”
他們又推了推張川柏:“去睡吧,圖紙的事明日再想,累了一日不困嗎?”
小兒到夜裏總是精力充沛。
但你不睡,耶娘也要睡啊!
張川柏很想賴在耶娘懷裏睡,但他是男子漢大丈夫,隻好乖乖地離開。
待小三郎走遠,張衍輕輕說:“小兒郎膽小,但有敬畏心是好事。”
“沒想到,三郎竟有如此奇遇。”吳秀笑了笑。
小三郎是在他們眼皮底下一天天長大的,他們不會認不出自己的孩子。
“又是秧馬,又是曲轅犁的……莫非入夢的神仙的是後稷?”張衍猜測。
夫妻倆小聲議論。
他們輕易接受三郎的奇遇。
前半生經曆戰亂動蕩,見慣生死離別。
隻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其他事都是小事。
二十年前,占據江淮的杜伏威歸附李唐、入長安封爵,以輔公祏留守。
同年輔公祏稱帝,國號宋,起兵反唐。
這場反叛以朝廷軍獲勝結束,將領李孝恭、李靖禁止了常見的戰後劫掠,讓惶惶不安的江淮百姓安定下來。
又經過多年休養生息,才有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張家灣。
劫後餘生的人,更珍惜生命、更看重家人。
張家三兄弟睡一個屋,張川柏轉迴屋裏,兩個兄長都睡了。
他躺在另一頭,在熟悉的腳臭味中睡得很安心。
“三郎,你臭腳丫踹我臉上啦!”
“二兄的腳才臭!”
“別吵啦,別吵啦!”
新的一天,在公雞花花的打鳴聲和三兄弟的吵鬧聲中開始。
……
接下來的幾日,家裏依舊忙忙碌碌,時不時有人過來,請教秧馬。
來的人不好意思空手,或多或少帶些禮物。
能捉到大魚的送大魚,家裏有雞蛋的帶雞蛋,再差一點……田螺、泥鰍、幹菜總有。
吳秀看著滿滿當當的食物,嘴裏說著不要、太客氣,笑容卻停不下來。
沒人的時候忍不住抱著張川柏一陣揉搓:“小三郎就是出息!”
“比大兄還出息?”
“呃……”
這個問題不好迴答,三個兒子得一碗水端平。
張川柏見耶娘高興,覺得出名也不是那麽可怕。
唉!
世人總被盛名所累!
但為了家人,累就累一點吧~~
他隻是長得好看一點、聰明一點……應該不要緊吧?
對張川柏來說,最快樂的是,田螺、泥鰍、黃鱔終於吐幹淨泥沙。
“阿娘!紫蘇田螺、泥鰍燉豆腐、黃鱔飯!”張川柏拉著母親的袖子。
“好好好!”吳秀心情好,沒什麽不答應的。
不一會兒,院子裏飄散著誘人的香味,張川柏跑進跑出,幫阿娘打下手。
“阿娘!蔥還要不要?我再去拔一些!”
“阿娘!多放紫蘇!”
“阿娘,我給你添柴!娘要不要喝水?”
……
吳秀笑道:“你安靜些吧!急不來!你長兄說,這些東西不煮熟透,吃了會肚子疼。”
此時,籬笆外傳來鄰居的聲音:“吳娘子,你家做什麽菜呢?把我家孩子都饞哭了!”
“紫蘇煮螺!”吳秀大聲迴答。
“難怪!紫蘇的香氣霸道。”鄰居笑道。
這不是難得的東西,自家也可以做。
張川柏笑眯眯:“主要是阿娘廚藝好。我阿娘的廚藝,是全江都最好的,我是全江都最幸福的小郎。”
“好好好!”吳秀的臉在做菜的水汽中顯得格外柔和。
真是一個嘴甜的小兒郎,跟他父親小時候一模一樣!
這一迴飯菜做好,阿耶和兄長們迎著香味走進家門。
忙了幾日,田裏的活沒那麽緊張了。
“開飯啦!”張川柏歡唿一聲,從水缸裏舀了一瓢水洗手。
吃田螺要用手!
吸一吸敲掉尖尖的尾部,再從螺口上一吸……帶著汁水的螺肉就吸出來了。
他吃得大眼睛眯成一條縫,像一隻滿足的狸奴。
家裏人看著,覺得飯菜更香。
吃了一會兒,張衍忽然說:“我翻了幾日,總算從十卷《齊民要術》裏找到了犁的記載。”
“阿耶怎麽不早說!”張川柏目光一亮。
他沉浸在美食中不能自拔,總覺得忘了什麽,原來是正事。
“今早我出門幹活,你還沒起床呢!”張衍解釋。
張川柏著急看書,又舍不得手裏的螺,更舍不得桌上的泥鰍燉豆腐和黃鱔,一時間小臉糾結成一團。
“吃飽再看,書沒長腳。”張衍忍著笑。
……小三郎的心思,全都寫在臉上,真有趣~~
張衍被誇得有些赧然,好在天黑看不出。
他看書隻憑自己的喜好,《齊民要術》津津有味,《論語》看後麵忘記前麵。
他正色說:“阿耶雖然也很厲害,但小孩子就要別人教才長進。你長兄跟甄醫師學醫,我也會幫你和京墨安排好,讓你們去求學,將來都有好前程。阿耶年紀大了,重振家業隻在你們兄弟身上。”
“怎樣才是好前程?才算重振家業?當官嗎?”張川柏問。
張衍說:“行醫救人、教書育人、名揚鄉裏……都是重振家業;至於好前程,能安居樂業,養活一家人就是好前程。當然,你們若能當官,那是祖宗保佑,阿耶會很高興。”
“要求這麽低的?”張川柏驚訝。
張衍和吳秀都好笑:“不低了!到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一家人平平安安、齊齊整整是最好的日子。”
他們又推了推張川柏:“去睡吧,圖紙的事明日再想,累了一日不困嗎?”
小兒到夜裏總是精力充沛。
但你不睡,耶娘也要睡啊!
張川柏很想賴在耶娘懷裏睡,但他是男子漢大丈夫,隻好乖乖地離開。
待小三郎走遠,張衍輕輕說:“小兒郎膽小,但有敬畏心是好事。”
“沒想到,三郎竟有如此奇遇。”吳秀笑了笑。
小三郎是在他們眼皮底下一天天長大的,他們不會認不出自己的孩子。
“又是秧馬,又是曲轅犁的……莫非入夢的神仙的是後稷?”張衍猜測。
夫妻倆小聲議論。
他們輕易接受三郎的奇遇。
前半生經曆戰亂動蕩,見慣生死離別。
隻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其他事都是小事。
二十年前,占據江淮的杜伏威歸附李唐、入長安封爵,以輔公祏留守。
同年輔公祏稱帝,國號宋,起兵反唐。
這場反叛以朝廷軍獲勝結束,將領李孝恭、李靖禁止了常見的戰後劫掠,讓惶惶不安的江淮百姓安定下來。
又經過多年休養生息,才有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張家灣。
劫後餘生的人,更珍惜生命、更看重家人。
張家三兄弟睡一個屋,張川柏轉迴屋裏,兩個兄長都睡了。
他躺在另一頭,在熟悉的腳臭味中睡得很安心。
“三郎,你臭腳丫踹我臉上啦!”
“二兄的腳才臭!”
“別吵啦,別吵啦!”
新的一天,在公雞花花的打鳴聲和三兄弟的吵鬧聲中開始。
……
接下來的幾日,家裏依舊忙忙碌碌,時不時有人過來,請教秧馬。
來的人不好意思空手,或多或少帶些禮物。
能捉到大魚的送大魚,家裏有雞蛋的帶雞蛋,再差一點……田螺、泥鰍、幹菜總有。
吳秀看著滿滿當當的食物,嘴裏說著不要、太客氣,笑容卻停不下來。
沒人的時候忍不住抱著張川柏一陣揉搓:“小三郎就是出息!”
“比大兄還出息?”
“呃……”
這個問題不好迴答,三個兒子得一碗水端平。
張川柏見耶娘高興,覺得出名也不是那麽可怕。
唉!
世人總被盛名所累!
但為了家人,累就累一點吧~~
他隻是長得好看一點、聰明一點……應該不要緊吧?
對張川柏來說,最快樂的是,田螺、泥鰍、黃鱔終於吐幹淨泥沙。
“阿娘!紫蘇田螺、泥鰍燉豆腐、黃鱔飯!”張川柏拉著母親的袖子。
“好好好!”吳秀心情好,沒什麽不答應的。
不一會兒,院子裏飄散著誘人的香味,張川柏跑進跑出,幫阿娘打下手。
“阿娘!蔥還要不要?我再去拔一些!”
“阿娘!多放紫蘇!”
“阿娘,我給你添柴!娘要不要喝水?”
……
吳秀笑道:“你安靜些吧!急不來!你長兄說,這些東西不煮熟透,吃了會肚子疼。”
此時,籬笆外傳來鄰居的聲音:“吳娘子,你家做什麽菜呢?把我家孩子都饞哭了!”
“紫蘇煮螺!”吳秀大聲迴答。
“難怪!紫蘇的香氣霸道。”鄰居笑道。
這不是難得的東西,自家也可以做。
張川柏笑眯眯:“主要是阿娘廚藝好。我阿娘的廚藝,是全江都最好的,我是全江都最幸福的小郎。”
“好好好!”吳秀的臉在做菜的水汽中顯得格外柔和。
真是一個嘴甜的小兒郎,跟他父親小時候一模一樣!
這一迴飯菜做好,阿耶和兄長們迎著香味走進家門。
忙了幾日,田裏的活沒那麽緊張了。
“開飯啦!”張川柏歡唿一聲,從水缸裏舀了一瓢水洗手。
吃田螺要用手!
吸一吸敲掉尖尖的尾部,再從螺口上一吸……帶著汁水的螺肉就吸出來了。
他吃得大眼睛眯成一條縫,像一隻滿足的狸奴。
家裏人看著,覺得飯菜更香。
吃了一會兒,張衍忽然說:“我翻了幾日,總算從十卷《齊民要術》裏找到了犁的記載。”
“阿耶怎麽不早說!”張川柏目光一亮。
他沉浸在美食中不能自拔,總覺得忘了什麽,原來是正事。
“今早我出門幹活,你還沒起床呢!”張衍解釋。
張川柏著急看書,又舍不得手裏的螺,更舍不得桌上的泥鰍燉豆腐和黃鱔,一時間小臉糾結成一團。
“吃飽再看,書沒長腳。”張衍忍著笑。
……小三郎的心思,全都寫在臉上,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