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說道:
“我一旦登壇,隻需看我的令牌發號施令:第一次令牌響,風起;第二次令牌響,雲生;第三次令牌響,雷鳴閃電;第四次令牌響,雨降;第五次令牌響,雲散雨止。”
行者聽罷笑道:
“妙啊!這等本事,我和尚還真沒見過!”
“請吧!請吧!”
大仙邁步向前走去,唐僧等人緊隨其後,直至壇門外。
抬頭望去,隻見那裏有一座高約三丈的高台,台兩邊插著二十八宿的旗號,頂上擺著一張桌子,桌上供著一個香爐,香煙繚繞。
兩邊各立一隻燭台,燭火明亮搖曳。
爐旁靠著一塊金牌,上麵刻著雷神的名字。
台下擺著五口大缸,缸內裝滿清水,水麵漂浮著楊柳枝,枝條上托著一麵鐵牌,上麵寫著雷霆都司的符咒文字。
台左右還立著五根大樁,樁上標注著五方蠻雷使者的名字,每根樁旁站著兩個道士,手持鐵錘,隨時準備打樁。
台後還有許多道士,正忙著撰寫文書。
正中央放著一座紙爐,旁邊擺著幾個紙紮的神像,象征著執符使者、土地讚教之神等。
那大仙毫不謙讓,直接走到高台上站定。
台邊的小道士遞上幾張黃紙符和一口寶劍,大仙接過寶劍,口中念起咒語,隨即將一張符紙在燭火上焚燒。
台下的兩三個道士也拿起一張執符的紙人和一份文書,一並點火燒了。
這時,隻聽得台上“乒”的一聲,令牌響動,半空中果然悠悠吹起一陣風來。
豬八戒見狀,忍不住驚叫:
“糟了糟了!”
“這道士果然有些本事!”
“令牌剛響一下,真就刮風了!”
行者忙囑咐道:
“兄弟們別亂嚷嚷,你們隻管護住師父,莫要多言,等我去辦點事!”
隻見大聖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氣,喊道:
“變!”
毫毛立刻變作一個假行者,站在唐僧身邊守護。
他的真身卻施展元神,飛上半空,高聲喝道:
“管風的是誰?”
這一聲喊,嚇得風婆婆連忙收起布袋,巽二郎趕緊係緊口繩,慌慌張張前來施禮。
行者厲聲道:
“我乃護送唐朝聖僧去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路經車遲國,與那妖道賭勝祈雨。”
“你們為何不助我,卻幫那妖道?”
“看在今日是初犯,我暫且饒了你們。”
“立刻把風收了!”
“若再有半點風吹得那道士的胡子動一動,就罰你們每人二十鐵棒!”
風婆婆嚇得連聲迴應:
“不敢不敢,立刻收風!”
於是風勢頓止,半點氣息都沒有了。
台下的八戒忍不住大聲嚷道:
“嘿!那道士!”
“令牌都響了,怎麽連一點風都沒有?”
“下去吧,換我們上去試試!”
那道士再次拿起令牌,焚燒符檄,猛地又打了一下令牌。
隻見半空中雲霧彌漫,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
孫大聖立刻飛身到空中,高聲喝道:
“布雲的是誰?”
嚇得推雲童子、布霧郎君急忙上前行禮。
行者將先前的話重申了一遍,那推雲童子和布霧郎君也不敢違抗,隻得收迴雲霧,天空頓時晴朗,太陽光耀耀,一片萬裏無雲的晴空。
八戒在下方嘲笑道:
“這道士就會騙人,糊弄皇帝,敷衍百姓,根本沒點真本事!”
“令牌響了兩下,怎麽還是沒見雲成雨?”
那道士心中更加慌亂,抽出寶劍,散開頭發,口中念著咒語,再次焚燒符紙,又打下一道令牌。
這時,隻見南天門裏鄧天君帶著雷公、電母來到了空中,見到行者後,恭敬行禮。
行者質問道:
“你們為何如此上心?”
“是誰的法旨召你們來的?”
鄧天君答道:
“那道士的五雷法乃是真法,他發出文書,焚燒符檄,驚動了玉帝。”
“玉帝降下旨意,命我們直接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出發,前來助力降雨。”
行者聞言說道:
“既然如此,你們暫且停住,等著看我的安排。”
果然,雷聲不響,電光也不閃。
那道士更加焦急,不停地添加香火,焚燒符紙,念咒語,又猛地打下令牌。
片刻間,四海龍王齊齊擁至。
行者立刻大聲喝道:
“敖廣!你們這是要往哪裏去?”
敖廣、敖順、敖欽、敖閏四位龍王趕忙上前行禮。
行者又將先前的事情講了一遍,說道:
“之前我曾請你們相助,卻未能成功;今日之事,還望你們全力協助。”
四海龍王連忙應道:
“遵命!遵命!”
行者轉而向敖順道謝道:
“前幾日多虧了令郎縛住妖怪,搭救了我師父,此恩老孫銘記在心。”
龍王說道:
“那妖怪還被鎖在海中,不敢擅自處理,正想請大聖定奪如何發落。”
行者道:
“你們隨意處置吧,如今先助我完成這一件事。”
“那道士的四聲令牌已經用盡,現在該輪到老孫下去行事了。”
“不過我不會發符燒檄、敲什麽令牌,你們卻要聽從我的指揮行事。”
鄧天君說道:
“大聖有命,我們怎敢不從!”
“隻是需要一個明確的號令,才能按照指示行事;否則,若雷雨失序,顯得大聖沒有規矩。”
行者道:
“那就用我的棍子作號令吧。”
雷公嚇得驚唿道:
“爺爺啊!我們可受不了您的棍子!”
行者笑道:
“不是打你們,隻需看我用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風。”
風婆婆、巽二郎忙不迭地答道:
“立刻放風!”
行者接著說道:
“棍子第二次一指,就要布雲。”
推雲童子、布霧郎君立即答道:
“馬上布雲!馬上布雲!”
“棍子第三次一指,就要雷鳴電閃。”
雷公、電母連忙說道:
“遵命!遵命!”
“棍子第四次一指,就要降雨。”
龍王恭敬地說道:
“我們遵命!”
“棍子第五次一指,就要撥雲見日,晴空萬裏,可別誤了時機。”
交代完畢後,行者收拾安排妥當,按下雲頭,把毫毛一抖,恢複原身,悄悄站在台旁。
這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哪裏看得出來。
行者隨即高聲說道:
“先生請了!”
“你的四聲令牌已經響過,卻沒有風、雲、雷、雨,現在該輪到我來試試了吧。”
那道士無奈,隻好從高台上下來,不敢久占。
他氣得努著嘴,徑直上樓去見國王。行者說道:
“讓我跟著去,看看他還能說些什麽。”
“我一旦登壇,隻需看我的令牌發號施令:第一次令牌響,風起;第二次令牌響,雲生;第三次令牌響,雷鳴閃電;第四次令牌響,雨降;第五次令牌響,雲散雨止。”
行者聽罷笑道:
“妙啊!這等本事,我和尚還真沒見過!”
“請吧!請吧!”
大仙邁步向前走去,唐僧等人緊隨其後,直至壇門外。
抬頭望去,隻見那裏有一座高約三丈的高台,台兩邊插著二十八宿的旗號,頂上擺著一張桌子,桌上供著一個香爐,香煙繚繞。
兩邊各立一隻燭台,燭火明亮搖曳。
爐旁靠著一塊金牌,上麵刻著雷神的名字。
台下擺著五口大缸,缸內裝滿清水,水麵漂浮著楊柳枝,枝條上托著一麵鐵牌,上麵寫著雷霆都司的符咒文字。
台左右還立著五根大樁,樁上標注著五方蠻雷使者的名字,每根樁旁站著兩個道士,手持鐵錘,隨時準備打樁。
台後還有許多道士,正忙著撰寫文書。
正中央放著一座紙爐,旁邊擺著幾個紙紮的神像,象征著執符使者、土地讚教之神等。
那大仙毫不謙讓,直接走到高台上站定。
台邊的小道士遞上幾張黃紙符和一口寶劍,大仙接過寶劍,口中念起咒語,隨即將一張符紙在燭火上焚燒。
台下的兩三個道士也拿起一張執符的紙人和一份文書,一並點火燒了。
這時,隻聽得台上“乒”的一聲,令牌響動,半空中果然悠悠吹起一陣風來。
豬八戒見狀,忍不住驚叫:
“糟了糟了!”
“這道士果然有些本事!”
“令牌剛響一下,真就刮風了!”
行者忙囑咐道:
“兄弟們別亂嚷嚷,你們隻管護住師父,莫要多言,等我去辦點事!”
隻見大聖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氣,喊道:
“變!”
毫毛立刻變作一個假行者,站在唐僧身邊守護。
他的真身卻施展元神,飛上半空,高聲喝道:
“管風的是誰?”
這一聲喊,嚇得風婆婆連忙收起布袋,巽二郎趕緊係緊口繩,慌慌張張前來施禮。
行者厲聲道:
“我乃護送唐朝聖僧去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路經車遲國,與那妖道賭勝祈雨。”
“你們為何不助我,卻幫那妖道?”
“看在今日是初犯,我暫且饒了你們。”
“立刻把風收了!”
“若再有半點風吹得那道士的胡子動一動,就罰你們每人二十鐵棒!”
風婆婆嚇得連聲迴應:
“不敢不敢,立刻收風!”
於是風勢頓止,半點氣息都沒有了。
台下的八戒忍不住大聲嚷道:
“嘿!那道士!”
“令牌都響了,怎麽連一點風都沒有?”
“下去吧,換我們上去試試!”
那道士再次拿起令牌,焚燒符檄,猛地又打了一下令牌。
隻見半空中雲霧彌漫,將天空遮得嚴嚴實實。
孫大聖立刻飛身到空中,高聲喝道:
“布雲的是誰?”
嚇得推雲童子、布霧郎君急忙上前行禮。
行者將先前的話重申了一遍,那推雲童子和布霧郎君也不敢違抗,隻得收迴雲霧,天空頓時晴朗,太陽光耀耀,一片萬裏無雲的晴空。
八戒在下方嘲笑道:
“這道士就會騙人,糊弄皇帝,敷衍百姓,根本沒點真本事!”
“令牌響了兩下,怎麽還是沒見雲成雨?”
那道士心中更加慌亂,抽出寶劍,散開頭發,口中念著咒語,再次焚燒符紙,又打下一道令牌。
這時,隻見南天門裏鄧天君帶著雷公、電母來到了空中,見到行者後,恭敬行禮。
行者質問道:
“你們為何如此上心?”
“是誰的法旨召你們來的?”
鄧天君答道:
“那道士的五雷法乃是真法,他發出文書,焚燒符檄,驚動了玉帝。”
“玉帝降下旨意,命我們直接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出發,前來助力降雨。”
行者聞言說道:
“既然如此,你們暫且停住,等著看我的安排。”
果然,雷聲不響,電光也不閃。
那道士更加焦急,不停地添加香火,焚燒符紙,念咒語,又猛地打下令牌。
片刻間,四海龍王齊齊擁至。
行者立刻大聲喝道:
“敖廣!你們這是要往哪裏去?”
敖廣、敖順、敖欽、敖閏四位龍王趕忙上前行禮。
行者又將先前的事情講了一遍,說道:
“之前我曾請你們相助,卻未能成功;今日之事,還望你們全力協助。”
四海龍王連忙應道:
“遵命!遵命!”
行者轉而向敖順道謝道:
“前幾日多虧了令郎縛住妖怪,搭救了我師父,此恩老孫銘記在心。”
龍王說道:
“那妖怪還被鎖在海中,不敢擅自處理,正想請大聖定奪如何發落。”
行者道:
“你們隨意處置吧,如今先助我完成這一件事。”
“那道士的四聲令牌已經用盡,現在該輪到老孫下去行事了。”
“不過我不會發符燒檄、敲什麽令牌,你們卻要聽從我的指揮行事。”
鄧天君說道:
“大聖有命,我們怎敢不從!”
“隻是需要一個明確的號令,才能按照指示行事;否則,若雷雨失序,顯得大聖沒有規矩。”
行者道:
“那就用我的棍子作號令吧。”
雷公嚇得驚唿道:
“爺爺啊!我們可受不了您的棍子!”
行者笑道:
“不是打你們,隻需看我用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風。”
風婆婆、巽二郎忙不迭地答道:
“立刻放風!”
行者接著說道:
“棍子第二次一指,就要布雲。”
推雲童子、布霧郎君立即答道:
“馬上布雲!馬上布雲!”
“棍子第三次一指,就要雷鳴電閃。”
雷公、電母連忙說道:
“遵命!遵命!”
“棍子第四次一指,就要降雨。”
龍王恭敬地說道:
“我們遵命!”
“棍子第五次一指,就要撥雲見日,晴空萬裏,可別誤了時機。”
交代完畢後,行者收拾安排妥當,按下雲頭,把毫毛一抖,恢複原身,悄悄站在台旁。
這些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哪裏看得出來。
行者隨即高聲說道:
“先生請了!”
“你的四聲令牌已經響過,卻沒有風、雲、雷、雨,現在該輪到我來試試了吧。”
那道士無奈,隻好從高台上下來,不敢久占。
他氣得努著嘴,徑直上樓去見國王。行者說道:
“讓我跟著去,看看他還能說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