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得那國王問道:


    “寡人洗耳恭聽,你那裏令牌四響,為何卻不見風雨降臨?”


    道士迴答:


    “今日龍神都不在家,因此難以施法。”


    行者厲聲說道:


    “陛下,龍神全都在家,隻是這國師法術無效,請不動龍神。讓和尚來請,您看看。”


    國王說道:


    “即刻上壇施法,寡人就在此等候風雨。”


    行者領命,急忙趕迴壇所,拉著唐僧說道:


    “師父,請您登壇。”


    唐僧卻推辭道:


    “徒弟,我不會祈雨啊。”


    八戒在一旁笑道:


    “他這是想害你!”


    “要是沒雨,國王非用柴火把你燒了不可!”


    行者安撫道:


    “師父放心,您不會祈雨,但您會念經啊。”


    “我來助您一臂之力。”


    唐僧這才上壇,在台上端坐不動,閉目凝神,默誦起《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正在此時,隻見一員官吏騎馬飛奔而來,質問道:


    “那和尚,為何不上令牌,不燒符檄?”


    行者大聲迴應:


    “不用那些法子!”


    “我們用的是靜功祈禱。”


    那官吏迴去稟報,不再多言。


    唐僧念完經文後,行者便從耳中取出鐵棒,迎風一晃,化作丈二長、碗口粗的金箍棒。


    他將棒子朝空中一指,風婆婆見狀立刻拉開皮袋,巽二郎也急忙解開口繩。


    頓時狂風大作,吹得瓦片亂飛,沙石漫天,滿城一片狼藉。


    隻見那狂風肆虐:


    折花毀柳,摧倒樹林;


    九重宮殿損壞牆壁,五鳳樓搖晃梁柱。


    天邊紅日失色,地上黃沙遮天。


    演武廳內武將驚慌,會文閣中文官駭然。


    嬪妃亂發,王侯失冠,宰相烏紗滿天飄蕩。


    整座城池混亂不堪,六街三市空無一人,萬戶千門緊閉無聲。


    行者又將金箍棒一晃,朝天再次一指。


    隻見推雲童子和布霧郎君施展法力,濃雲翻滾,重重靉靆,天色昏暗無光,城中一片寂靜。


    隨後,行者又一指,隻見雷公怒吼,電母閃爍,霹靂聲震天動地。沉雷滾滾,如車輪飛轉;


    金蛇亂竄,光芒耀眼。整個城市被震得人心惶惶,戶戶焚香祈禱。


    行者高聲喊道:


    “老鄧!仔細看著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和忤逆不孝之子,多劈死幾個給大家看看!”


    雷聲越發猛烈,震撼人心。


    接著,行者再指空中,頓時大雨傾盆而下:


    雨水如銀河倒瀉,似江海翻騰。


    樓台滴滴作響,街頭瀟瀟成河。


    雨聲淹沒了城市的喧囂,水勢漫過街橋,仿佛桑田化作滄海。


    四海龍王齊心協力,將長江之水傾倒而下,將整個車遲城淹得水漫街衢。


    雨一直下到午時,國王終於下旨道:


    “雨夠了!雨再多,就會淹壞禾苗,那可不好。”


    五鳳樓下的官員冒雨來報:


    “聖僧,雨夠了!”


    行者聽後,舉起金箍棒最後一指,頓時風停雨住,烏雲散開,太陽重現,天空清朗萬裏無雲。


    國王大喜,滿朝文武也紛紛稱讚道:


    “這和尚真是法力無邊!”


    “國師雖能求雨,但要停雨,卻得細雨綿延半天才能清朗。”


    “如今這和尚,一聲令下,立刻天晴,真乃強中更有強中手啊!”


    國王準備駕返宮中,換好關文,送唐僧一行繼續前行。


    正要用禦印時,又被那三個道士攔住。


    道士們說道:


    “陛下,這場雨根本不是和尚的功勞,還是我道門的法力。”


    國王質問道:


    “你們剛才還說龍王不在家,無法降雨。”


    “可是他上壇祈禱後,雨立刻下來了。”


    “現在你們為何又來爭功,這是為何?”


    虎力大仙迴答道:


    “我已在壇上發了文書,燒了符檄,擊了令牌,龍王怎麽敢不來?”


    “隻是當時風雲雷雨的五司可能去了別處,未及時趕來。一聽我發令後,他們急忙過來,卻剛好遇上他也在祈禱,這才顯得是他請來的雨。”


    “追根究底,這場雨還是因我發令才降的,怎麽能算他的功勞?”


    國王一聽此言,心生疑惑,不知該信誰。


    這時,孫行者上前一步,雙手合掌說道:


    “陛下,這些道士的旁門法術根本不足掛齒,不值得去爭什麽功勞。”


    “如今四海龍王還在半空中等待我的發令,不敢擅自退去。”


    “如果這位國師真有本事能把龍王召喚現身,那才算他的功勞。”


    國王聽罷大喜,笑道:


    “寡人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從未見過活龍的模樣。”


    “既然如此,你們雙方各顯法力,不論僧道,誰能將龍王召來,功勞便歸誰;若召不來,就是欺君之罪。”


    那道士哪裏有這種本事?


    隻好硬著頭皮喊叫,但龍王見孫行者在場,自然不敢現身。


    道士無奈說道:


    “我們確實無法召來,那你來試試吧!”


    孫行者仰頭望天,厲聲喊道:


    “敖廣何在?弟兄們都現原形出來!”


    四海龍王聽見行者召喚,立刻現出真身。


    他們在半空中騰雲駕霧,翱翔盤旋,飛舞到金鑾殿上空,顯得威風凜凜、氣象非凡:


    隻見龍身騰躍,雲霧繚繞;白玉般的龍爪鋒利如鉤,銀色鱗片閃爍如鏡;


    龍須如飄動的素練根根分明,龍角高昂威武英挺;


    額頭巍峨,眼眸炯炯生光。


    龍身隱現難測,飛舞不可估量。


    祈雨時即可布雨,求晴時立刻放晴。


    真乃神聖的龍象,祥瑞繽紛繞殿庭。


    國王見此情景,親自在殿上焚香膜拜,滿朝文武百官在台階下叩首行禮。


    國王感激地說道:


    “有勞各位貴神現身相助,寡人改日定會設醮酬謝。”


    行者道:


    “列位神明可各自歸去,陛下改日再行謝禮。”


    龍王聽罷,徑自返迴東海,其他神靈也紛紛迴到天庭。


    正所謂:


    廣大無邊真妙法,


    至真悟性破旁門。


    廣闊無邊的是真正高妙的法門,


    至真至純的悟性才能打破旁門左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