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在曹碩和楊行秋麵前,沒占到任便宜。
他立刻想到了另一個選擇。
“四位股東皆在,小人拜見諸位。”
顧纓、陸梨、朱拯、張靳還在工坊裏,注視著一張張紙被整齊地碼放在一起。
“賈兄。”
一陣寒暄過後,賈元終於談起正事。
“小人,既肩負財務之任,聽憑各位股東調遣。”
要想找靠山,果然還是吳郡四姓更穩妥。
賈元跟四位股東,算是舊相識。
公元369年,桓溫親率步騎五萬,與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
前燕慕容垂、傅末波等人率八萬大軍前來抵抗晉軍,兩軍對峙於枋頭。
最終晉軍軍糧耗盡,桓溫焚毀戰船,退軍而去。
桓溫兵敗後戰敗之罪委於袁真。他上奏朝廷,廢袁真為庶人。
袁真不服,據壽陽叛變,並暗中勾結前秦、前燕。
桓溫率二萬軍隊攻壽陽,並築起長圍,將城池團團圍困。
跟前幾日的經曆類似,賈元賄賂守軍得以脫身,帶人逃到八公山。
就接觸到了牛家莊。
牛家莊相對封閉的生產方式和落後的自然條件,讓賈元這個商人有了發揮的空間。
在山裏收購各種產品,販賣到城市。
再把城市裏的商品,販賣到山裏。
靠著這樣簡單的經營模式,賈元很快積累了可觀的財富。
這時,顧纓、陸梨、朱拯、張靳他們找到了賈元。
他們除了要靠賈元販賣產品以外,還有一件事情需要靠賈元出麵。
貨幣兌付。
為了鞏固集權統治,維護國家統一。
秦始皇建立起統一的貨幣體係。
漢武帝又將貨幣鑄造權被收歸中央。
從此,每個新政權建立之初,幾乎都會鑄造新幣,來證明統治的合法性。
這不僅是新王朝權威的體現,更有利於建立統一的經濟秩序,恢複和發展社會經濟。
晉朝卻是例外。
晉武帝司馬炎,三分歸一之後耽於聲色,意誌消沉,率循舊章。
政治、軍事還是經濟等政策都沿襲曹魏舊製。
包括貨幣。
曹魏政權,在魏明帝時期,仿漢五銖錢形製,鑄造了魏五銖。
司馬炎沉湎於羊車望幸,直接用魏五銖作為晉朝的官方貨幣。
司馬炎死後,宗室忙著內鬥,沒時間鑄造貨幣。
即位的晉惠帝司馬衷,也不太可能考慮過這個問題。
在全國範圍的動亂中,貨幣的不統一似乎沒那麽重要。
當時沒人想到,貨幣不統一的影響會有多麽深遠。
衣冠南渡之後,新建立的東晉政權,麵對著司馬炎留下的爛攤子。
僑居的世家,帶來的是魏五銖。
江南的士族,積攢下的卻是孫權時期鑄造的大泉五千。
兩種貨幣既不互通,東晉朝廷又沒有推行兌換政策。
為了維護統治地位,東晉朝廷默認兩種貨幣同時在市麵上流通。
桓溫滅亡益州的成漢政權後,劉備入蜀後鑄造的直五百銖,也流入市場。
現在就是一個三國局麵。
於是,從皇親國戚到世家門閥,從豪強地主到巨富商賈。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中心到蠻荒之地,
一場持續了三百餘年的經濟危機爆發了。
貨幣不統一,造成了交易的困難,市場的蕭條。
財政缺口極大,東晉朝廷大肆增加賦稅,盤剝百姓。
東晉世家門閥,又以積富為誇,私鑄貨幣,聚斂財富。
一時間流通的貨幣種類之繁複,形製之多樣,曠古罕見。
超發貨幣帶來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物貴錢賤的市場環境,經濟更加蕭條。
財政缺口更大,朝廷隻能繼續增加賦稅,更殘酷的盤剝百姓。
惡性循環之中,魏晉南北朝的人民群眾,同時被一隻看得見的手和一隻看不見的手不斷壓榨。
如此混亂的貨幣體係,給了賈元這樣的商人從中牟利的機會。
賈元從顧纓他們手中,借貸幣值較低的大泉五千。
熔鑄成銅器後販賣,得到幣值更高的魏五銖。
再用魏五銖購買糧食,布匹等實物,再償還給顧纓他們。
因為這種貨幣兌付模式,雙方都有利可圖。
吳郡四姓對賈元加以庇護,為他免去了不少商稅。
賈元迅速成為壽陽縣的首富。
雖然壽陽城再次被圍困,賈元又一次傾家蕩產,僅以身免。
但是,隻要他再次積攢起一筆可觀的財富,就又能繼續進行貨幣兌付。
現在,賈元抑製不住對於財富的渴望,開始和顧纓、陸梨、朱拯、張靳商議起如何在販賣紙張上增加效益。
楊行秋急著從曹碩處拿到解玉砂和石灰,沒在意賈元離開後去了哪裏。
隻要汽缸能完成,蒸汽機就能投入使用。
他就能解決眼下的三個難題。
“用這個。”
楊行秋將解玉砂遞給牛銳,讓他繼續打磨汽缸。
看到解玉砂,牛銳興致大起,賣力地工作。
指導安裝工作的王賢,展示起正在組裝的鍋爐。
“尊師,請!”
楊行秋看著一群人正在七手八腳地安裝鍋爐,默念起鍋爐的安裝流程和驗收規範。
基礎檢查和放線、鋼架、鍋筒、集箱和受熱麵管、水壓試驗、儀表、閥門、燃燒室、爐牆砌築、絕熱層。
漏風試驗、烘爐、煮爐、嚴密性試驗和試運行
“基礎的坐標、標高、幾何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圖紙。”
“管道連接的法蘭、連接管件以及管道上的儀表、閥門的安裝位置應便於檢修,並不得緊貼牆壁、樓板或管架。”
王賢對很多概念還不是很清楚,隻是站在那把楊行秋說過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看著王賢這樣的表現,楊行秋隻覺得還需要再指導他一下。
“王賢,過來。”
王賢立刻湊到他身邊,聆聽教誨。
“鍋爐安裝前,應劃定縱向、橫向安裝基準線和標高基準點。
放線應檢查以下項目,縱向和橫向中心線是否互相垂直,相應定位中心線的間距偏差,定位中心點的兩對角線長度偏差。”
楊行秋邊說,邊給他示範具體的操作。
王賢仔細觀察著楊行秋的操作,慢慢總結著技術要點。
“求菩提,化眾生,那就是慈悲的菩薩。”
念完經的譚全,又開始給其他病人講起佛理。
“聽你這麽說,是菩薩救了你。”
“正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度一切困厄,我常念佛號,菩薩因此救我,”
“吃飯了。”
看他們在聊天,葉陽鶴拿來飯菜,想知道他們在聊什麽。
“你們在說什麽呢?”
譚全突然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詞。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他在幹什麽呀?”
葉陽鶴不知道他在幹什麽。
“夫人,不必管他!”
吳石說完接過碗筷,開始吃飯。
聽到譚全念起經文,火尋乞利喜上心頭。
“此處竟有佛弟子?”
他立刻想到了另一個選擇。
“四位股東皆在,小人拜見諸位。”
顧纓、陸梨、朱拯、張靳還在工坊裏,注視著一張張紙被整齊地碼放在一起。
“賈兄。”
一陣寒暄過後,賈元終於談起正事。
“小人,既肩負財務之任,聽憑各位股東調遣。”
要想找靠山,果然還是吳郡四姓更穩妥。
賈元跟四位股東,算是舊相識。
公元369年,桓溫親率步騎五萬,與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
前燕慕容垂、傅末波等人率八萬大軍前來抵抗晉軍,兩軍對峙於枋頭。
最終晉軍軍糧耗盡,桓溫焚毀戰船,退軍而去。
桓溫兵敗後戰敗之罪委於袁真。他上奏朝廷,廢袁真為庶人。
袁真不服,據壽陽叛變,並暗中勾結前秦、前燕。
桓溫率二萬軍隊攻壽陽,並築起長圍,將城池團團圍困。
跟前幾日的經曆類似,賈元賄賂守軍得以脫身,帶人逃到八公山。
就接觸到了牛家莊。
牛家莊相對封閉的生產方式和落後的自然條件,讓賈元這個商人有了發揮的空間。
在山裏收購各種產品,販賣到城市。
再把城市裏的商品,販賣到山裏。
靠著這樣簡單的經營模式,賈元很快積累了可觀的財富。
這時,顧纓、陸梨、朱拯、張靳他們找到了賈元。
他們除了要靠賈元販賣產品以外,還有一件事情需要靠賈元出麵。
貨幣兌付。
為了鞏固集權統治,維護國家統一。
秦始皇建立起統一的貨幣體係。
漢武帝又將貨幣鑄造權被收歸中央。
從此,每個新政權建立之初,幾乎都會鑄造新幣,來證明統治的合法性。
這不僅是新王朝權威的體現,更有利於建立統一的經濟秩序,恢複和發展社會經濟。
晉朝卻是例外。
晉武帝司馬炎,三分歸一之後耽於聲色,意誌消沉,率循舊章。
政治、軍事還是經濟等政策都沿襲曹魏舊製。
包括貨幣。
曹魏政權,在魏明帝時期,仿漢五銖錢形製,鑄造了魏五銖。
司馬炎沉湎於羊車望幸,直接用魏五銖作為晉朝的官方貨幣。
司馬炎死後,宗室忙著內鬥,沒時間鑄造貨幣。
即位的晉惠帝司馬衷,也不太可能考慮過這個問題。
在全國範圍的動亂中,貨幣的不統一似乎沒那麽重要。
當時沒人想到,貨幣不統一的影響會有多麽深遠。
衣冠南渡之後,新建立的東晉政權,麵對著司馬炎留下的爛攤子。
僑居的世家,帶來的是魏五銖。
江南的士族,積攢下的卻是孫權時期鑄造的大泉五千。
兩種貨幣既不互通,東晉朝廷又沒有推行兌換政策。
為了維護統治地位,東晉朝廷默認兩種貨幣同時在市麵上流通。
桓溫滅亡益州的成漢政權後,劉備入蜀後鑄造的直五百銖,也流入市場。
現在就是一個三國局麵。
於是,從皇親國戚到世家門閥,從豪強地主到巨富商賈。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中心到蠻荒之地,
一場持續了三百餘年的經濟危機爆發了。
貨幣不統一,造成了交易的困難,市場的蕭條。
財政缺口極大,東晉朝廷大肆增加賦稅,盤剝百姓。
東晉世家門閥,又以積富為誇,私鑄貨幣,聚斂財富。
一時間流通的貨幣種類之繁複,形製之多樣,曠古罕見。
超發貨幣帶來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物貴錢賤的市場環境,經濟更加蕭條。
財政缺口更大,朝廷隻能繼續增加賦稅,更殘酷的盤剝百姓。
惡性循環之中,魏晉南北朝的人民群眾,同時被一隻看得見的手和一隻看不見的手不斷壓榨。
如此混亂的貨幣體係,給了賈元這樣的商人從中牟利的機會。
賈元從顧纓他們手中,借貸幣值較低的大泉五千。
熔鑄成銅器後販賣,得到幣值更高的魏五銖。
再用魏五銖購買糧食,布匹等實物,再償還給顧纓他們。
因為這種貨幣兌付模式,雙方都有利可圖。
吳郡四姓對賈元加以庇護,為他免去了不少商稅。
賈元迅速成為壽陽縣的首富。
雖然壽陽城再次被圍困,賈元又一次傾家蕩產,僅以身免。
但是,隻要他再次積攢起一筆可觀的財富,就又能繼續進行貨幣兌付。
現在,賈元抑製不住對於財富的渴望,開始和顧纓、陸梨、朱拯、張靳商議起如何在販賣紙張上增加效益。
楊行秋急著從曹碩處拿到解玉砂和石灰,沒在意賈元離開後去了哪裏。
隻要汽缸能完成,蒸汽機就能投入使用。
他就能解決眼下的三個難題。
“用這個。”
楊行秋將解玉砂遞給牛銳,讓他繼續打磨汽缸。
看到解玉砂,牛銳興致大起,賣力地工作。
指導安裝工作的王賢,展示起正在組裝的鍋爐。
“尊師,請!”
楊行秋看著一群人正在七手八腳地安裝鍋爐,默念起鍋爐的安裝流程和驗收規範。
基礎檢查和放線、鋼架、鍋筒、集箱和受熱麵管、水壓試驗、儀表、閥門、燃燒室、爐牆砌築、絕熱層。
漏風試驗、烘爐、煮爐、嚴密性試驗和試運行
“基礎的坐標、標高、幾何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圖紙。”
“管道連接的法蘭、連接管件以及管道上的儀表、閥門的安裝位置應便於檢修,並不得緊貼牆壁、樓板或管架。”
王賢對很多概念還不是很清楚,隻是站在那把楊行秋說過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看著王賢這樣的表現,楊行秋隻覺得還需要再指導他一下。
“王賢,過來。”
王賢立刻湊到他身邊,聆聽教誨。
“鍋爐安裝前,應劃定縱向、橫向安裝基準線和標高基準點。
放線應檢查以下項目,縱向和橫向中心線是否互相垂直,相應定位中心線的間距偏差,定位中心點的兩對角線長度偏差。”
楊行秋邊說,邊給他示範具體的操作。
王賢仔細觀察著楊行秋的操作,慢慢總結著技術要點。
“求菩提,化眾生,那就是慈悲的菩薩。”
念完經的譚全,又開始給其他病人講起佛理。
“聽你這麽說,是菩薩救了你。”
“正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度一切困厄,我常念佛號,菩薩因此救我,”
“吃飯了。”
看他們在聊天,葉陽鶴拿來飯菜,想知道他們在聊什麽。
“你們在說什麽呢?”
譚全突然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詞。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他在幹什麽呀?”
葉陽鶴不知道他在幹什麽。
“夫人,不必管他!”
吳石說完接過碗筷,開始吃飯。
聽到譚全念起經文,火尋乞利喜上心頭。
“此處竟有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