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可知沙丘之亂?”
楊行秋像是真要和曹羽閑聊,說起了先秦的事情。
曹羽想了想說。
“主父及王遊沙丘,異宮,公子章即以其徒與田不禮作亂,是為沙丘之亂!”
“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
兩個人在麵前聊天,甲士們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也就沒放在心上。
如果甲士們讀過《史記》的話,就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發生在公元前295年的沙丘之亂,給後世所有軍事政變的提供了可以參照的樣板。
人到中年的趙武靈王禪位給幼子趙惠文王,兩人到沙丘遊覽,分住兩處宮室。長子趙章利用他的黨徒和田不禮作亂,假傳主父命令召見趙惠文王。
相國肥義狐疑有詐,留精兵拱衛趙王,之後去查探虛實,不久被殺。
趙章率兵與惠文王衛隊交戰,但宮室防衛嚴密久攻不下。
數日後,安平君趙成和李兌從邯鄲趕到,調集四邑的軍隊前來平定這場變亂,最終擊退趙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黨徒,安定了王室。
平定了動亂後安平君趙成和李兌害怕趙武靈王的報複,繼續圍困趙武靈王所在的宮室。
趙武靈王逃不出來,沒有食物,就把樹上的小鳥都掏來食用,過了三個月左右,在宮中餓死。
楊行秋自然不是真的閑聊,看見曹羽要在叔父的門外動武,提醒一下他。
經過楊行秋的提醒,曹羽算是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的命令,在叔父門前確實不管用。
曹氏宗族名義上的領袖是曹羽不錯,但真正掌權人是曹碩。
就如同牛尚要服從母親盧老夫人的命令,曹羽也要服從曹碩,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
現在曹碩沒有兒子,為了宗族利益自然會全力輔佐曹羽。
曹羽無意中挑戰了叔父的權威,以曹碩多疑的性格,難免會有所防備。
還不到四十歲的曹碩將來要是有了兒子,曹羽的地位就危險了。
知道了自己差點闖下大禍的曹羽,倒吸一口涼氣。
楊行秋眼見曹羽陷入沉默,自己的用意他已經明白了。
像八王之亂這樣的宗室內亂,曆朝曆代都不少。
同室內伐,貽笑外人!自相恩殘,相煎何急!
宗室內亂導致的政局不穩,往往是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沒有沙丘之亂,長平之戰,勝負尚未可知。
如今牛家莊正在發展階段,可不能出現任何不穩定因素。
楊行秋看曹羽越來越緊張,決定緩和一下氣氛。
“三弟,再和大哥說說長平之戰可好?”
一聽到經典戰役,曹羽來了精神。
“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兩人站在門外繼續著閑聊。
屋內,賈元和曹碩開始談論起,收益問題。
“會稽郡,麻紙一尺,值五十錢,於建康,售價八十錢。如今天下安定,價格隻高不低。”
“依小人看,此紙定價,一尺一百二十錢,為宜。”
製出紙張,一百四十尺有餘。
曹碩開始在心裏盤算,目前的收益。
一萬六千八百錢。
錦緞一匹,三千錢,白米一石,二千八百錢
也就是說,這一天的收益,相當於五又五分之三匹錦緞或六石白米。
按分成比例,自己一天就得到了三千三百六十錢。
用到的都是些沒什麽價值的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這買賣做得!
“此事交由閣下。鄙人要事在身,恕不相送!”
曹碩揮了揮手,示意賈元可以離開了。
“小人突遭兵禍,家財散盡,官憑已失,不得離鄉,亦進不得都城,況朝廷另加紙稅,若無庇護,恐……”
封建社會的重農抑商,對賈元開展商業活動非常不利。
首先,嚴格的戶籍審查,把大部分居民被限製在當地。
要想出門經商,就必須有官方發放的通行證。
沒有通行證,就做不了生意。
而且,東晉的世家門閥控製經濟運轉,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東晉政權大肆增加商稅,盤剝商人。
世家門閥當然不會去經商,但是他們需要商人來滿足自己的物質享受。
因此,如果能有個靠山,就能免去沉重的賦稅。
聽了賈元的分析,曹碩心裏有了計劃。
“鄙人再做考量!”
“小人告退。”
出了門,賈元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除了有些緊張外,可能的巨大利益,也讓賈元有些激動。
除了文書,布告,佛道常設法會、祈禳。
他可見過,這些儀式一次就要用掉不知道多少張紙。
現在是一百二十錢,到時可遠不止。
楊行秋的話,打斷了他的思緒。
“賈叔!”
楊行秋見到賈元,就知道曹碩為什麽安排甲士看住門口。
見到兩人在門外,賈元躬身致意。
“曹莊主,楊先生。”
“想必叔父已托付重任,請賈叔多費些心思!”
“自然,自然。”
賈元寒暄一陣就急著離開。
“賈叔,留步!”
楊行秋叫住就要離開的賈元。
“楊先生還有何吩咐?”
“在下既任總經理一職,總領生產經營事宜,日後還需賈叔盡心扶持。”
“自然,自然。”
“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棰。閣下身負重任,不可不慎!”
聽著楊行秋的話,賈元心頭一驚。
難道他已看出自己的盤算?
賈元知道預想的計劃落了空,隻能禮貌地迴應。
“曙戒勿怠,後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某當謹記。”
“在下恭送賈叔。”
楊行秋略一拱手,賈元就慌慌張張地離開了。
“大哥。”
剛被提醒過的曹羽,知道楊行秋話裏有話,隻是不清楚跟賈元表達的意思。
“人事之起,近親造怨。”
禮貌、溫柔、和諧總是留給陌生的人,憤怒和傷害卻留給最親近的人。
對待親近的人就真實,對待陌生的人就虛偽。
人性就是如此,越是關係親密的人,越是容易互相傷害。
在肆無忌憚對親密的人加以傷害的時候,潛意識裏知道對方在乎自己。
但是所有傷害的行為都是對關係的一種消費。
一旦超支,就要償還關係的債務。
楊行秋像是真要和曹羽閑聊,說起了先秦的事情。
曹羽想了想說。
“主父及王遊沙丘,異宮,公子章即以其徒與田不禮作亂,是為沙丘之亂!”
“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
兩個人在麵前聊天,甲士們沒覺得有什麽不對,也就沒放在心上。
如果甲士們讀過《史記》的話,就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發生在公元前295年的沙丘之亂,給後世所有軍事政變的提供了可以參照的樣板。
人到中年的趙武靈王禪位給幼子趙惠文王,兩人到沙丘遊覽,分住兩處宮室。長子趙章利用他的黨徒和田不禮作亂,假傳主父命令召見趙惠文王。
相國肥義狐疑有詐,留精兵拱衛趙王,之後去查探虛實,不久被殺。
趙章率兵與惠文王衛隊交戰,但宮室防衛嚴密久攻不下。
數日後,安平君趙成和李兌從邯鄲趕到,調集四邑的軍隊前來平定這場變亂,最終擊退趙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黨徒,安定了王室。
平定了動亂後安平君趙成和李兌害怕趙武靈王的報複,繼續圍困趙武靈王所在的宮室。
趙武靈王逃不出來,沒有食物,就把樹上的小鳥都掏來食用,過了三個月左右,在宮中餓死。
楊行秋自然不是真的閑聊,看見曹羽要在叔父的門外動武,提醒一下他。
經過楊行秋的提醒,曹羽算是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的命令,在叔父門前確實不管用。
曹氏宗族名義上的領袖是曹羽不錯,但真正掌權人是曹碩。
就如同牛尚要服從母親盧老夫人的命令,曹羽也要服從曹碩,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
現在曹碩沒有兒子,為了宗族利益自然會全力輔佐曹羽。
曹羽無意中挑戰了叔父的權威,以曹碩多疑的性格,難免會有所防備。
還不到四十歲的曹碩將來要是有了兒子,曹羽的地位就危險了。
知道了自己差點闖下大禍的曹羽,倒吸一口涼氣。
楊行秋眼見曹羽陷入沉默,自己的用意他已經明白了。
像八王之亂這樣的宗室內亂,曆朝曆代都不少。
同室內伐,貽笑外人!自相恩殘,相煎何急!
宗室內亂導致的政局不穩,往往是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沒有沙丘之亂,長平之戰,勝負尚未可知。
如今牛家莊正在發展階段,可不能出現任何不穩定因素。
楊行秋看曹羽越來越緊張,決定緩和一下氣氛。
“三弟,再和大哥說說長平之戰可好?”
一聽到經典戰役,曹羽來了精神。
“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兩人站在門外繼續著閑聊。
屋內,賈元和曹碩開始談論起,收益問題。
“會稽郡,麻紙一尺,值五十錢,於建康,售價八十錢。如今天下安定,價格隻高不低。”
“依小人看,此紙定價,一尺一百二十錢,為宜。”
製出紙張,一百四十尺有餘。
曹碩開始在心裏盤算,目前的收益。
一萬六千八百錢。
錦緞一匹,三千錢,白米一石,二千八百錢
也就是說,這一天的收益,相當於五又五分之三匹錦緞或六石白米。
按分成比例,自己一天就得到了三千三百六十錢。
用到的都是些沒什麽價值的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這買賣做得!
“此事交由閣下。鄙人要事在身,恕不相送!”
曹碩揮了揮手,示意賈元可以離開了。
“小人突遭兵禍,家財散盡,官憑已失,不得離鄉,亦進不得都城,況朝廷另加紙稅,若無庇護,恐……”
封建社會的重農抑商,對賈元開展商業活動非常不利。
首先,嚴格的戶籍審查,把大部分居民被限製在當地。
要想出門經商,就必須有官方發放的通行證。
沒有通行證,就做不了生意。
而且,東晉的世家門閥控製經濟運轉,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東晉政權大肆增加商稅,盤剝商人。
世家門閥當然不會去經商,但是他們需要商人來滿足自己的物質享受。
因此,如果能有個靠山,就能免去沉重的賦稅。
聽了賈元的分析,曹碩心裏有了計劃。
“鄙人再做考量!”
“小人告退。”
出了門,賈元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除了有些緊張外,可能的巨大利益,也讓賈元有些激動。
除了文書,布告,佛道常設法會、祈禳。
他可見過,這些儀式一次就要用掉不知道多少張紙。
現在是一百二十錢,到時可遠不止。
楊行秋的話,打斷了他的思緒。
“賈叔!”
楊行秋見到賈元,就知道曹碩為什麽安排甲士看住門口。
見到兩人在門外,賈元躬身致意。
“曹莊主,楊先生。”
“想必叔父已托付重任,請賈叔多費些心思!”
“自然,自然。”
賈元寒暄一陣就急著離開。
“賈叔,留步!”
楊行秋叫住就要離開的賈元。
“楊先生還有何吩咐?”
“在下既任總經理一職,總領生產經營事宜,日後還需賈叔盡心扶持。”
“自然,自然。”
“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棰。閣下身負重任,不可不慎!”
聽著楊行秋的話,賈元心頭一驚。
難道他已看出自己的盤算?
賈元知道預想的計劃落了空,隻能禮貌地迴應。
“曙戒勿怠,後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某當謹記。”
“在下恭送賈叔。”
楊行秋略一拱手,賈元就慌慌張張地離開了。
“大哥。”
剛被提醒過的曹羽,知道楊行秋話裏有話,隻是不清楚跟賈元表達的意思。
“人事之起,近親造怨。”
禮貌、溫柔、和諧總是留給陌生的人,憤怒和傷害卻留給最親近的人。
對待親近的人就真實,對待陌生的人就虛偽。
人性就是如此,越是關係親密的人,越是容易互相傷害。
在肆無忌憚對親密的人加以傷害的時候,潛意識裏知道對方在乎自己。
但是所有傷害的行為都是對關係的一種消費。
一旦超支,就要償還關係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