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請。”


    到了家門口,王賢恭敬地將楊行秋請入房內。


    和李才和李實的房屋從外觀上看不出什麽區別,內部陳設同樣簡陋。


    但是可以看出經過了精心的布置,環境也更加整潔。


    楊行秋還在四下打量,王賢走到牆角,趴下身子,掀起一塊地板。


    地板下麵是一個黑色木箱,王賢打開箱子,彎下腰,雙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布袋。


    楊行秋猜到是王賢的家傳藏書,雙手接過。


    能閱讀古代典籍,楊行秋顫抖地打開係住袋口的繩扣。


    這就是簡牘嗎?隻是捧在手中,楊行秋已經感覺到了曆史的厚重。


    截竹為筒,破箕成牒。


    火上炙幹,刮去青皮。


    用繩捆綁,加以檢木。


    加之筆墨,乃成文字。


    大者為經,小者為記。


    從殷商至魏晉,簡牘上寫下的不僅是文字,還有兩千餘年的輝煌文化。


    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文化影響極為深遠。


    書法藝術從簡牘開始奠定了基礎,先於甲骨、金石,是書法最古老的表現形式。


    即便在紙張普及的唐宋,顏真卿、柳公權、蘇軾、米芾、黃庭堅,仍在簡牘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著書法藝術。


    除了藝術價值,簡牘的意義在於保存曆史的各方麵的信息。


    楊行秋感覺自己的心髒在劇烈的跳動。


    政務、軍事、天文、地理、農業、醫學、法律、文化、孔老之學、諸子百家……


    自己會看到什麽呢?


    正 明 補 立 重 度 天


    中 等 損 中 以 小 生


    外 極 以 立 極 大 民


    以 極 知 中 明 以 而


    成 以 足 以 本 整 製


    命 正 爵 補 末 權 其


    ○ 民 以 損 以 輕 度


    楊行秋隻顧著激動,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字體和現代看的書有所不同之外,書寫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自上而下,從右至左,而且沒有標點符號,隻用圓形符號來代表停頓。


    楊行秋現代養成的閱讀習慣,此時成了最大的障礙。


    他隻能先將文字記住,然後在腦內重新排列組合。


    天生民而製其度度小大以整權輕重以極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補損補損以知足爵以明等極極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


    然後根據記憶,加上標點符號。


    天生民而製其度,度小大以整,權輕重以極,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補損,補損以知足。爵以明等極,極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


    排列完成後,他才反應過來,這冊是《逸周書》。


    傳說《逸周書》是孔子刪定《尚書》後的逸篇。


    楊行秋艱難地讀了一小段之後,開始欣賞起簡牘上的書法。


    孫過庭所著《書律》中稱,“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


    說起書法,漢、魏時期,有鍾繇和張芝的卓絕,晉末,有王羲之和王獻之的精妙。


    自漢以後,鍾繇所創的楷書逐漸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體,也是後來宋體字的基礎。


    簡牘上的楷書,受限於豎長的簡形和書寫的方式,形成了偏扁的字形,趨橫的字勢。


    格局上,縱向貫通均齊,橫向聯絡錯落。


    常言說,字如其人,通過一個人的筆跡、筆畫和字型,可以從側麵反映他的一部分性格。


    字跡嚴整規範、筆畫平直自然、字型勻稱方正。


    楊行秋認為,抄寫這冊書的人,應該是個性格穩重、心思縝密、胸懷坦蕩的人。


    在楊行秋欣賞書法的同時,王賢已經將箱子裏的書都拿了出來。


    楊行秋堆成小山的書卷,心想。


    竟然有這麽多啊,還是以後慢慢看吧。


    他將手中的《逸周書》收起,放到了書卷的最上方。


    這時,一卷簡牘滾落,也許是存放的時間太長,編連的繩子在落地時斷裂,幾片竹簡散落出來。


    楊行秋迅速走過去,開始整理。


    本來看著就費勁,上下文順序再弄亂了,閱讀起來隻會更加困難。


    楊行秋拿起竹簡開始閱讀,試圖按順序整理。


    “務兵之政,謂正軍心,安民意。五帝三王至聖之主,堯戰驩兜,舜征有苗,禹討有扈。匡教德化,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社稷。”


    讀了幾片竹簡,分析著行文結構,楊行秋莫名有種熟悉的感覺。


    讀起來像古代兵法,又不是《孫子兵法》,或者《六韜三略》


    以他的記憶力,在腦內思考片刻,可以確定自己讀過的書裏,都沒有這段文字。


    是自己沒讀過的書嗎?


    楊行秋繼續往後看,試圖找出一些線索。


    “視聽之政,謂視微形,聽細聲。形微而不見,聲細而不聞,故明君視微之幾,聽細之大,以內和外,以外和內。”


    讀到後麵的內容,楊行秋意識到,自己讀過這部著作的殘卷。


    而自己正在看的是全集。


    想到這部古代軍事著作的作者,楊行秋內心一陣狂喜,興奮地站了起來。


    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