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報道出,何娟懵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學義是負責後勤的副廠長,後勤科歸他管,財務科也歸他管。
從葉柳生辦公室離開後,他背著手來到廠長辦公室門外,然後雙手自然下垂,那份報紙還抓在左手。
看到廠長辦公室沒其他人,他敲敲門,然後笑眯眯地走進去,“廠長,我們廠上省日報了,你看到了嗎?”
廠長抬頭看向他,“我還沒來得及看,報道的什麽?”
杜學義把報紙遞過去,“湖湘工學院一個農業機械研究小組,他們研究出了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對我們廠的配合著重提出來了。”
廠長把報道看完後,將報紙放下,淡淡地說:“隻是提了一句,這也算是上報紙?”
杜學義笑著說:“廠長,我們努力工作,堅守‘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還幫助相關單位進行研究,更加彰顯了我們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廠長知道自己在某些敏感度上比杜學義差,便點了點頭,“接下來要如何做,你盯著一點。”
杜學義說道:“要說這個秦淦西,他和我們廠還真不隻有這麽一點聯係。”
廠長問道:“還有別的聯係?”
杜學義笑著說:“我們廠七月份那些肉食材料都是他賣給我們的,為了鼓勵他多送一些,我們還給了他媽媽一個正式工崗位,就是財務科的何娟。”
廠長略略有些驚訝:“何娟是他的媽媽?這何娟也不錯啊,很快就適應會計工作了。”
杜學義問道:“廠長,你也是覺得她可以轉正了?”
廠長皺著眉頭說:“提前轉正是需要有重大貢獻的,她有嗎?”
杜學義指了指報紙,“秦淦西有啊。為了表示我們支持科學研究,幫研究人員減輕生活壓力,表彰他們做出的貢獻,給他們的親人漲工資。她沒法漲,就給她轉正。如果這樣,我們也可以寫一篇報道。”
廠長沉思一會,點了點頭,“這事你具體抓,我就不參與了。不過有一點,他給我們廠賣青蛙的事,還得慎重。”
杜學義笑著說:“那當然,我們所作的一切都要符合法規。”
從廠長那裏出來,杜學義踱著方步走向財務科。
財務科隻有五個人,一個科長三個會計和一個出納,全都是女的,全都在。
他進門,科長首先看到,馬上站起來喊一聲:“杜副廠長。”
其他人一聽,也馬上站起來喊“杜副廠長”。
杜學義伸手擺擺,“都坐。”
接著大聲笑道:“何娟同誌,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啊。”
何娟還沒坐下,聽到這話不知道什麽意思,站在那裏發懵,心裏卻在想:“淦西出什麽事了嗎?出了什麽事呢?”
杜學義看著她那狀態,知道是自己的話嚇住她了,將手中報紙遞給她,“好家夥,年輕人就是厲害。他帶領四個人製造出了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手扶拖拉機可以裝三千斤,旋耕機每小時可以平整三畝地,大發明啊。”
何娟還在迷迷糊糊,聽到他的話,眼神快速清晰,果然在報紙上看到兩幅照片,一幅是她兒子駕駛著手扶拖拉機,後麵的車廂裏站滿了人;一幅是他開著拖拉機在耕地,後麵那個鐵塊殼應該就是什麽旋耕機吧。
杜學義看了一眼眼光釘在報紙上的何娟,問道:“你們覺得何娟同誌的工作熱情和態度怎麽樣,能不能勝任會計工作?”
科長馬上說:“何娟同誌能團結同事,和大家打成一片;學習積極性很高,已經能完全勝任會計工作。”
有他的發言,其他三人也跟著附和。
杜學義滿意地點了點頭,對何娟說:“何娟同誌,秦淦西同誌為我夏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你也巾幗不讓須眉,努力鑽研,追求進步,都值得我們學習啊。經廠領導研究決定,何娟同誌從今天開始轉正。”
何娟剛剛把那篇報道看完,聽到杜學義說廠領導給自己轉正,連忙對杜學義鞠一躬,激動地說:“謝謝領導信任,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拿出更大的熱情幹好本職工作。”
杜學義滿臉帶著笑,“這也是我們希望的。好了,大家繼續工作。”
他慢慢走出財務科,心裏想著該如何寫這篇通訊,到哪裏發表。
他走出辦公室後,財務科幾人圍了過來。
“何娟,有照片嗎,我看看你兒子長得咋樣。”
“娟子,你兒子上報紙了嗎?呀,還是省報呢,不得了。”
“哇,娟姐,你大兒子這麽年輕啊。這是他製造出來的拖拉機嗎,可以站這麽多人?”
“呀,娟子,你大兒子還會開拖拉機,還會犁地,他不是一個大學生嗎?”
“看你說的,杜副廠長不是說這兩種機器都是他研究出來的嗎,他不會的話,別人如何會?都不要擠,讓我好好看看文字。【湖湘工學院閃耀農業機械之光——夏國首台自創手扶拖拉機和首台旋耕機誕生記。本報訊,火熱的八月,驕陽照耀夏國大地,全國人們掀起一個又一個躍進熱潮,各條戰線喜報頻傳。就在今天,1958年8月15日,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從湖湘工學院傳出,該校機械係農業機械研究小組製造出了我夏國第一台自創手扶拖拉機,還有一台用於開荒、整土、整田的旋耕機。這個小組隻有五人,都是工學院大四學生,組長秦淦西年僅17歲……】”
“哇,娟姐,你大兒子才十七歲啊。這台手扶拖拉機和這麽耕機都是自創的,好厲害。”
“不要吵,讓科長念完。”
“【秦淦西同學帶著四位小組成員,不畏艱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財務科的科長在讀報,何娟的腦袋是空的,那讀報的聲音似乎距離她很遙遠。
當科長念完報紙,在她肩上拍了拍,才讓驚醒,“何娟,你兒子真強,不過你也不錯。下班了。”
其他三人也都嘻嘻哈哈,祝賀她。
此時她已經元神歸位,微笑著一一迴應她們。
接著,她把報紙小心翼翼地收起,然後和她們一起下班。
科裏最年輕的周媛媛走在她旁邊問道:“娟姐,秦淦西這麽厲害,你知道嗎?”
何娟笑了笑,“讀書很不錯我是知道的,創造出這兩台機器,我隻聽他說過一點點。”
從葉柳生辦公室離開後,他背著手來到廠長辦公室門外,然後雙手自然下垂,那份報紙還抓在左手。
看到廠長辦公室沒其他人,他敲敲門,然後笑眯眯地走進去,“廠長,我們廠上省日報了,你看到了嗎?”
廠長抬頭看向他,“我還沒來得及看,報道的什麽?”
杜學義把報紙遞過去,“湖湘工學院一個農業機械研究小組,他們研究出了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對我們廠的配合著重提出來了。”
廠長把報道看完後,將報紙放下,淡淡地說:“隻是提了一句,這也算是上報紙?”
杜學義笑著說:“廠長,我們努力工作,堅守‘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還幫助相關單位進行研究,更加彰顯了我們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廠長知道自己在某些敏感度上比杜學義差,便點了點頭,“接下來要如何做,你盯著一點。”
杜學義說道:“要說這個秦淦西,他和我們廠還真不隻有這麽一點聯係。”
廠長問道:“還有別的聯係?”
杜學義笑著說:“我們廠七月份那些肉食材料都是他賣給我們的,為了鼓勵他多送一些,我們還給了他媽媽一個正式工崗位,就是財務科的何娟。”
廠長略略有些驚訝:“何娟是他的媽媽?這何娟也不錯啊,很快就適應會計工作了。”
杜學義問道:“廠長,你也是覺得她可以轉正了?”
廠長皺著眉頭說:“提前轉正是需要有重大貢獻的,她有嗎?”
杜學義指了指報紙,“秦淦西有啊。為了表示我們支持科學研究,幫研究人員減輕生活壓力,表彰他們做出的貢獻,給他們的親人漲工資。她沒法漲,就給她轉正。如果這樣,我們也可以寫一篇報道。”
廠長沉思一會,點了點頭,“這事你具體抓,我就不參與了。不過有一點,他給我們廠賣青蛙的事,還得慎重。”
杜學義笑著說:“那當然,我們所作的一切都要符合法規。”
從廠長那裏出來,杜學義踱著方步走向財務科。
財務科隻有五個人,一個科長三個會計和一個出納,全都是女的,全都在。
他進門,科長首先看到,馬上站起來喊一聲:“杜副廠長。”
其他人一聽,也馬上站起來喊“杜副廠長”。
杜學義伸手擺擺,“都坐。”
接著大聲笑道:“何娟同誌,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啊。”
何娟還沒坐下,聽到這話不知道什麽意思,站在那裏發懵,心裏卻在想:“淦西出什麽事了嗎?出了什麽事呢?”
杜學義看著她那狀態,知道是自己的話嚇住她了,將手中報紙遞給她,“好家夥,年輕人就是厲害。他帶領四個人製造出了手扶拖拉機和旋耕機,手扶拖拉機可以裝三千斤,旋耕機每小時可以平整三畝地,大發明啊。”
何娟還在迷迷糊糊,聽到他的話,眼神快速清晰,果然在報紙上看到兩幅照片,一幅是她兒子駕駛著手扶拖拉機,後麵的車廂裏站滿了人;一幅是他開著拖拉機在耕地,後麵那個鐵塊殼應該就是什麽旋耕機吧。
杜學義看了一眼眼光釘在報紙上的何娟,問道:“你們覺得何娟同誌的工作熱情和態度怎麽樣,能不能勝任會計工作?”
科長馬上說:“何娟同誌能團結同事,和大家打成一片;學習積極性很高,已經能完全勝任會計工作。”
有他的發言,其他三人也跟著附和。
杜學義滿意地點了點頭,對何娟說:“何娟同誌,秦淦西同誌為我夏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你也巾幗不讓須眉,努力鑽研,追求進步,都值得我們學習啊。經廠領導研究決定,何娟同誌從今天開始轉正。”
何娟剛剛把那篇報道看完,聽到杜學義說廠領導給自己轉正,連忙對杜學義鞠一躬,激動地說:“謝謝領導信任,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拿出更大的熱情幹好本職工作。”
杜學義滿臉帶著笑,“這也是我們希望的。好了,大家繼續工作。”
他慢慢走出財務科,心裏想著該如何寫這篇通訊,到哪裏發表。
他走出辦公室後,財務科幾人圍了過來。
“何娟,有照片嗎,我看看你兒子長得咋樣。”
“娟子,你兒子上報紙了嗎?呀,還是省報呢,不得了。”
“哇,娟姐,你大兒子這麽年輕啊。這是他製造出來的拖拉機嗎,可以站這麽多人?”
“呀,娟子,你大兒子還會開拖拉機,還會犁地,他不是一個大學生嗎?”
“看你說的,杜副廠長不是說這兩種機器都是他研究出來的嗎,他不會的話,別人如何會?都不要擠,讓我好好看看文字。【湖湘工學院閃耀農業機械之光——夏國首台自創手扶拖拉機和首台旋耕機誕生記。本報訊,火熱的八月,驕陽照耀夏國大地,全國人們掀起一個又一個躍進熱潮,各條戰線喜報頻傳。就在今天,1958年8月15日,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從湖湘工學院傳出,該校機械係農業機械研究小組製造出了我夏國第一台自創手扶拖拉機,還有一台用於開荒、整土、整田的旋耕機。這個小組隻有五人,都是工學院大四學生,組長秦淦西年僅17歲……】”
“哇,娟姐,你大兒子才十七歲啊。這台手扶拖拉機和這麽耕機都是自創的,好厲害。”
“不要吵,讓科長念完。”
“【秦淦西同學帶著四位小組成員,不畏艱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財務科的科長在讀報,何娟的腦袋是空的,那讀報的聲音似乎距離她很遙遠。
當科長念完報紙,在她肩上拍了拍,才讓驚醒,“何娟,你兒子真強,不過你也不錯。下班了。”
其他三人也都嘻嘻哈哈,祝賀她。
此時她已經元神歸位,微笑著一一迴應她們。
接著,她把報紙小心翼翼地收起,然後和她們一起下班。
科裏最年輕的周媛媛走在她旁邊問道:“娟姐,秦淦西這麽厲害,你知道嗎?”
何娟笑了笑,“讀書很不錯我是知道的,創造出這兩台機器,我隻聽他說過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