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賀思筠、女俠木木和青年小七,正策馬在瑤台縣城外的山林間穿梭。他們是聽聞了一些江湖傳聞,特地趕來探尋真相的。
“我說,這瑤台縣看著山清水秀的,能有啥怪事啊?”小七一邊揮鞭驅馬,一邊嘟囔著。
王海龍瞪了他一眼:“別小瞧這地方,人不可貌相,縣城也一樣。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正說著,眼尖的木木突然勒住韁繩:“噓,你們看那邊,那幾個人的打扮怎麽這麽奇怪?”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幾個身著奇裝異服的人,鬼鬼祟祟地朝著縣城方向走去,一看就不像是本地人。
賀思筠皺了皺眉頭:“我聽說,倭日國最近小動作不斷,該不會是他們的人吧?”
好奇心被瞬間點燃,四人決定暗中跟蹤。他們小心翼翼地跟在那幾人身後,發現這些人每到一處關鍵地點,都會仔細觀察,還不時拿出一些奇怪的物件記錄著什麽。
“看來他們是在搜集情報。”王海龍壓低聲音說,“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不能讓他們幹擾咱們國家的內政。”
就在他們商量對策的時候,視線一轉,來到了紫雲山莊這邊。
歐陽文浩翻身上馬和蓉依姑娘並馬而行,一路上微風和暢。蓉依和歐陽文浩一路上談詩論文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兩山夾縫之處。那山道極其狹窄,最窄之處僅一匹馬徐徐而行。歐陽文浩禮貌地讓蓉依先行,哪知過了那狹道之後別有洞天,隻覺得豁然開朗。宛若世外桃源。隻見農田、村戶錯落有致,小橋流水。炊煙嫋嫋,一座高樓立於其間,不見其頂。試想若是登臨此樓最高處,是不是可以摘星攬月,俯瞰全城之人世萬象?所有的景色都將盡收眼底。
“前麵的那座高樓就是舍下了,蓉依姑娘不要介意在下住所簡陋就是了。“歐陽文浩停住腳步道。
“公子客氣了,現在的蓉依隻求能有個遮蔽風雨的處所已是難得,相國大人被抄,京師裏早已是樹倒猢猻散了,我逃出京師算是撿迴一條命,承蒙公子搭救。小女子萬分感激,豈有介意之理?”蓉依感激道。
說話間二人已經來到了樓下,小廝牽了二人的馬到後院拴好,二人便向樓上走去。管家迎上來問了好,說道:“二公子已經按照慣例吩咐好小的,飯菜酒水已按照大公子平時的喜好備好,請大公子移步攬月閣。”
“你做得很好。”歐陽文浩摸出一把碎銀給管家,那管家接了銀子兀自歡喜地去了。歐陽文浩請蓉依入席,歐陽文浩斟了一杯酒給蓉依。蓉依直讚這酒好香,這時歐陽文浩得意地說:“蓉依姑娘有所不知,你自幼在京師長大,一定沒有嚐過我們這裏的美酒。來,這可是我們瑤台縣數一數二的佳釀,姑娘說這酒香,不錯,這隻是它的一個特點。酒香入腑,一醉方休,就算是大羅金仙來了,他也會被這酒勾住魂兒!”
蓉依嫣然一笑:“就算是好酒,也不可能如此醉人啊!我嚐嚐!”蓉依小啜一口,頓時兩片緋紅飛上兩頰,這感覺就像是忽然墜入十裏桃花深處,花香在側,花瓣從身邊飄落!春風拂麵精神為之爽朗,身輕如燕,又如飛翔在春風裏。讚道:“果然沒錯,這酒中有香、醉、烈、柔俱全,飲之如同沐浴春風,不愧為一代佳釀,我倒不舍得喝了呢!”
“姑娘,這裏的酒有的是,姑娘若是喜歡就該多飲幾杯,方不負這良辰美景和美酒佳肴呢!”歐陽文浩笑道,心想這姑娘當真是純真可愛。
推杯換盞間,酒過三巡。二人已然微醺,歐陽文浩望著麵前的蓉依姑娘唇紅齒白,眼中波光流轉,眉梢眼角皆是嫵媚恍惚間竟不能自已。
世間的女子他見過不少,但是像今天這位蓉依姑娘這麽有主見的還是第一次見。而在蓉依眼中,這位自稱歐陽的公子是這樣的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皆是瀟灑,談詩論文才華橫溢。
若不是她的心早有所屬,真的想與眼前這位公子私定終身,在這山水之間直至終老。蓉依酒量不差,此刻覺得身上軟綿綿的沒有力氣,還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
蓉依想站起來出去透透氣,隻覺得頭重腳輕,軟綿綿地向後麵倒去!忽然一雙有力的手臂環住自己,輕聲道:“姑娘,小心!”四目相視間,蓉依感覺到似乎有一股電流正擊中自己,直衝腦門。
歐陽文浩直視蓉依的眼睛,似乎有一股磁力正在慢慢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歐陽文浩不由自主地向蓉依壓來!蓉依想推開他,卻沒有一絲力氣!隻得輕聲叫道:“公子不可!”
這一聲輕喚,立刻驚醒了歐陽文浩,所有美好的幻象瞬間消失了。歐陽文浩懊惱地想,自己心中不是有了遠在京師的宛玉公主,而剛才自己的行為實在是魯莽險些壞了蓉依姑娘的清白。
“公子,你醉了。”蓉依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麵。“不怪公子,隻是情之所至,男女歡愛也是人之常情。隻是,公子可有心愛之人?若是他日,你心愛之人知曉此事,那可如何是好!”
“的確是在下唐突了姑娘,但是在下絕非處處留情的風騷浪子。我心愛之人,在京師,少年時曾見過幾麵。
我深愛她,就不知她是不是也是在意著我就未可知了。她氣質高貴,溫婉如玉。
隻是她的婚約向來由她的父親賜予,不知道我有沒有這等福氣!”歐陽文浩緩緩說道。“在下十分抱歉,不該如此輕薄姑娘。”
蓉依聽到他說氣質高貴,溫婉如玉就已然知曉他傾心的是當今聖上的二公主婉玉。
但是她還是不確定,說不定是哪家的王孫公主也不一定。他的確是很像歐陽文浩,沒有十足把握她還是不敢肯定。
這一路上她遇到過許多冒充歐陽文浩的,都被她誅殺,所以她沒有理由不小心行事。
與此同時,瑤台縣城內,歐陽府裏。
涼風如水,前幾天歐陽文濤從城北的亂黨械鬥過程中救下一個姑娘。而此刻二公子歐陽文濤正在陪著真正的蓉依姑娘在涼亭下棋,二人談笑風生,頗為開心。
管家正好從紫雲山莊迴來,正要與歐陽文濤複命。聽見亭子裏二公子歐陽文濤稱那女子為蓉依姑娘,管家滿腹疑惑走上亭子,卻見一紅衣女子端坐在石凳之上。
那與二公子歐陽文濤對峙之人,麵貌卻與之在山莊所見之人大不相同,卻是一樣的端莊漂亮。
“這倒是奇了,今日小的遇見一件奇事。”管家笑道。
“哦,是什麽奇事,你倒是說說。”歐陽文濤停下手中的棋子饒有興趣地說道。
“今日小人奉二公子之命去紫雲山莊安排大公子晚餐事宜,見大公子帶一女子入府,生的是花容月貌,聲如三春嬌鶯婉轉,當真是難得一見的絕色美人啊!”管家說道。
“這有什麽奇怪,大哥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壯舉又不是頭一迴聽說,再說了這英雄難過什麽關啊?”歐陽文濤道。
“英雄難過美人關!叫吃!”紅衣姑娘嗔笑道。
“二公子這麽說也能理解,隻是咱們大公子也不是什麽女人都能入得了他的眼眼的。”管家道。
“這倒也是,看來這女子必有出眾之能,剛才管家不是說了嗎?這女子堪為絕色,若是她仁心蕙質那就更加吸引人了。大哥若能看得上她也不為過。”歐陽文濤道。“我倒是越來越好奇,這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啊!”
“我聽大公子將那女子喚作蓉依,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有誰不知道全國都在誅殺相國大人所有有關的人,在這種時勢之下還有人膽敢冒充蓉依之名號,真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開玩笑。”管家依舊說道。
“或許是同名同姓吧,真是少見多怪。”紅衣姑娘放一子在棋盤上不以為然道。“相國大人義薄雲天,為人豪爽。天下有不少他的幹女兒幹兒子,或許是我們真的是孤陋寡聞吧。”
“這也真是奇了,我越來越想知道這個奇女子的真實身份了。”歐陽文濤道。
“那,我們就去會會這個叫做蓉依姑娘,看看是敵是友。”紅衣姑娘嫣然一笑。
“好吧,那我們現在就去。”歐陽文濤收了棋盤,與紅衣姑娘牽了馬。徑直向城外的紫雲山莊趕去。
而在皇宮正殿,皇帝正靜靜地坐在龍椅上批閱奏章,一個小太監匆匆進來,跪倒道:“啟稟皇上,緊急情報,在瑤台縣城郊外發現公主行蹤!”
“是嗎?是真的?有沒有抓到她?她如何?有沒有受傷?”皇帝關切道。
“皇上,奴才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小太監道。“如果說了,皇上肯定會震怒,恐怕會砍了木材的腦袋,可是不說,公主恐怕有性命之虞。”
“你說,朕聽著。”皇帝道。“聽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砍了你的腦袋。”
“皇上,您派了人馬全力追緝公主,這是全國皆知的事情。可是依奴才看,還有一股人馬也在追捕公主,是否為皇上親派?隻是這一股人馬下手狠辣,大有把公主滅口的意思!”小太監道。“再怎麽說,公主畢竟是皇上的親骨肉,還望皇上示下。”
“哦?公主受傷了?朕的確隻派了一股人馬追緝公主,而且再三申明不準傷了公主。”皇帝心頭一驚,曆朝曆代後宮爭鬥不斷,常常以公主或是皇子作為籌碼。聽小太監的稟報,看來果然是後宮有人按耐不住性子開始借自己的手鏟除異己了。
皇帝太知道公主的性子了,自己給安排的皇親貴胄中公主竟然沒有一個能看得上的。
其實皇帝心裏明白,瑤台縣那個傻小子一定是給自己的寶貝女兒下了什麽迷魂藥,過去那麽久了還是喜歡那個傻小子。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這天下看似太平盛世,其實是暗潮湧動。
說不定哪一天就動起幹戈天下大亂,那麽有誰能保護她一生一世呢?邊關有一些小的動作,皇帝也隻能是裝作看不見。皇帝踱到宮牆前,拔下一柄寒光閃閃的劍忽然向木衣架砍去!
這柄劍本是皇帝所用,削鐵如泥,吹毛斷發。可如今竟死死地嵌在木架之中,想要抽去卻夾得很緊。
皇帝鬆開劍柄歎道:“如今天下太平,就連朕的劍也魯鈍不已,木架也不能斬斷當真是用進廢退了。明日記得交予兵器司好生地替朕把這劍打磨好,務必吹毛斷發,削鐵如泥!”
皇帝忽然想起那歐陽文浩不正如這把劍,不經磨礪怎能參悟透自己的一片苦心呢!西北,西南,東北,三麵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卻也是狼子野心不滅,挑釁不斷。
就等一旦戰火燒起,三麵受敵的自己再也騰不出手來保衛自己的子民了。歐陽的祖上本是武將,助力皇帝建國後功成身退,在瑤台縣立足。並立下規矩,自他而下的子子孫孫永不得習武,入朝為官。
於是歐陽的子子孫孫做起了藥材生意,而他們的授業恩師卻是剛剛告老還鄉的禦醫柳清泉的關門弟子柳向元。皇帝擬了一道旨意,便讓太監總管李維盛火速發往了瑤台縣。
他知道,這道旨意會在那裏掀起一場風波,更知道宛玉若知道了聖旨已下便再無可退。想到這裏,皇帝不由得冷笑了一下。
皇宮,城外。
一道殘陽漸漸隱沒在了殿宇之後,一騎快馬從宮內奔出。也許有人知道它的目的,也許有人不知道它的目的。可是這知不知道又有什麽重要。
瑤台縣城,郊外。
歐陽文濤和蓉依十人騎著馬慢慢地走著。忽然從他們身後衝過一匹快馬,那騎馬的正是京師來的。此刻離紫雲山莊已不足百步,蓉依認得這馬和人,當初查抄相國府的時候可不就是這樣的人嗎?她已不知是福是禍,安知不是那皇帝派來擒拿自己手下?她不敢多想,隻是遲疑地說道:“他們?不會是來抓我的吧?”
“他們若敢動你一個指頭,我一定讓他們有去無迴,人頭落地!”歐陽文濤摸摸腰間的短劍狠狠道。“姑娘放心就是。”
“我一個罪臣幹女兒,向來對這樣的架勢是心生恐懼的。”蓉依傷感道。
歐陽文濤和真蓉依快馬加鞭,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紫雲山莊。剛一踏入攬月閣,就瞧見歐陽文浩正和一位自稱蓉依的女子推杯換盞、把酒言歡。真蓉依一眼就認出了眼前這位假蓉依,正是二公主婉玉,心裏暗自樂道:“嘿,公主殿下可真會玩,還在這兒裝模作樣呢。”婉玉也同樣眼尖,瞬間認出了真蓉依,嘴角微微一勾,心想著:“這丫頭也來了,看我怎麽好好逗逗她。”
真蓉依率先開啟“攻勢”,雙手瀟灑地抱在胸前,臉上帶著一絲挑釁的意味,開口道:“喲,你就是那個自稱蓉依的人呐?我瞅你這細皮嫩肉、嬌滴滴的模樣,哪像從京師那混亂複雜、危機四伏的環境裏逃出來的呀?說吧?你從哪裏來的?”
婉玉哪肯示弱,輕輕抿了一口香醇的美酒,嘴角噙著一抹笑意,不緊不慢地迴應道:“我不像?那你就像啦?瞧你這風風火火、毛毛躁躁的樣子,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從哪個荒山野嶺跑來的野丫頭呢!”
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兩兄弟站在一旁,滿臉寫著疑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完全摸不著頭腦。歐陽文浩抬手撓了撓腦袋,一臉茫然地說:“這……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歐陽文濤也無奈地攤開雙手,苦笑著說:“我也一頭霧水,這倆蓉依一見麵怎麽就掐起來了呢?”
真蓉依被婉玉這番話一激,熱血上頭,“唰”的一聲抽出腰間的軟劍,動作行雲流水,軟劍在空中幹脆利落地挽出一個漂亮的劍花,大聲說道:“光耍嘴皮子可不算本事,要不咱倆比劃比劃,讓大家看看誰才是真有能耐!”婉玉也不含糊,身姿輕盈地站起身來,隨手抄起桌上的一把折扇,手腕輕輕一抖,扇柄迅速收攏,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應戰姿勢,笑著迴應:“一個黃毛丫頭而已,比就比,難道我還能怕了你不成!”
刹那間,攬月閣裏劍影閃爍、人影交錯,軟劍在真蓉依手中唿唿作響,每一次揮舞都帶著淩厲的氣勢,仿佛要劃破空氣;婉玉則身姿靈動得像一隻敏捷的小鹿,手中的折扇上下翻飛,巧妙地化解真蓉依的每一次攻擊,折扇與軟劍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緊張地盯著這場激烈的比試,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時不時發出幾聲驚歎。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難解難分。突然,真蓉依佯裝腳下一滑,身體失去平衡,單膝重重地跪地,做出一副不敵的樣子。婉玉見狀,嘴角上揚,得意地收起折扇,笑著說:“怎麽樣?小丫頭!這下認輸了吧?”
真蓉依卻突然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隨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朗聲道:“不玩了,不玩了,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拜見宛玉公主殿下!”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兩兄弟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歐陽文浩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她怎麽會是公主?那你又是誰啊?”
真蓉依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塵土,笑著解釋道:“大公子,我才是如假包換的真蓉依,相國大人的幹女兒。公主殿下和我早就認出彼此啦,就是想逗逗你們,看你們著急的樣子,可太有意思了。”
歐陽文濤哭笑不得地說:“你們這玩笑開得也太大了,差點把我們兄弟倆的腦袋都搞糊塗了。”
婉玉忍不住掩嘴輕笑:“好啦好啦,不逗你們了。今天這事兒,就當是給大家湊個樂子。”
本以為這場歡樂的鬧劇就此結束,沒想到真蓉依興致來了,說道:“公主殿下,剛才比了武,要不咱們再比比文?”婉玉一聽,來了精神,點頭應道:“比就比,我可不怕你。”
於是,兩人開始了詩詞的較量。真蓉依率先吟道:“春日桃花映麵紅,蝶飛蜂舞戲花叢。”婉玉稍作思索,接道:“夏時荷葉連天碧,魚躍蛙鳴隱綠中。”你來我往,兩人妙句頻出,周圍的人都聽得入了迷。
接著又開始對對子,真蓉依出上聯:“青山綠水皆入畫”,婉玉立馬對道:“明月清風總關情”。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對兩人的才學佩服不已。
就在這時,婉玉突然念起:“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真蓉依聽到這句,心中一震,這正是歐陽文浩時常掛在嘴邊,也是他和婉玉都喜歡的詩句。
真蓉依抬眼看向婉玉,心中已確定了她的身份,笑著說:“公主殿下,這下我可真確定是您了。”婉玉眨眨眼,俏皮地笑道:“哈哈,被你認出來啦。”眾人又是一陣歡笑,這一天的經曆,充滿了意外與驚喜 。
“拜見宛玉公主!”蓉依施了一禮,宛玉公主迴頭一看那女子不由得心中一驚!當初相國大人被斬,抄家株連親眷。蓉依也不知所蹤,宛玉悲觀地認為蓉依已遭毒手。如今在這裏見到了蓉依,真是意外的驚喜!
更令歐陽文浩意外的是,原來眼前的這位美人竟然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夢中人!是自己想千遍萬遍的宛玉!再看時,聖旨已下。
“草民歐陽文浩恭請公主千歲聖安!”歐陽文浩道。宛玉望去,那人正是歐陽文浩,原來今天與自己把酒言歡的公子竟是歐陽公子竟是自己日夜想念的文浩哥哥!
這也難怪宛玉認不出來,自京師一別已是十二載,星月輪轉,一個人樣貌的改變之大的確不敢輕易相認。傳令將軍念了一遍聖旨,宛玉聽來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終於找到了歐陽文浩,憂的是皇命難違要隨軍出征。前途禍福難料,這一去或許就是永別。
聖旨裏還說了要帶宛玉迴宮,若是有凱旋迴朝之日就允了宛玉之請。
而此時,王海龍他們在跟蹤倭日國的人後,發現這些人竟然和京城派來的人有了接觸,似乎在謀劃著更大的陰謀。
他們加快了調查的腳步,一場更大的危機,似乎正在向瑤台縣,向這些年輕人逼近……
“我說,這瑤台縣看著山清水秀的,能有啥怪事啊?”小七一邊揮鞭驅馬,一邊嘟囔著。
王海龍瞪了他一眼:“別小瞧這地方,人不可貌相,縣城也一樣。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正說著,眼尖的木木突然勒住韁繩:“噓,你們看那邊,那幾個人的打扮怎麽這麽奇怪?”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幾個身著奇裝異服的人,鬼鬼祟祟地朝著縣城方向走去,一看就不像是本地人。
賀思筠皺了皺眉頭:“我聽說,倭日國最近小動作不斷,該不會是他們的人吧?”
好奇心被瞬間點燃,四人決定暗中跟蹤。他們小心翼翼地跟在那幾人身後,發現這些人每到一處關鍵地點,都會仔細觀察,還不時拿出一些奇怪的物件記錄著什麽。
“看來他們是在搜集情報。”王海龍壓低聲音說,“得想辦法阻止他們,不能讓他們幹擾咱們國家的內政。”
就在他們商量對策的時候,視線一轉,來到了紫雲山莊這邊。
歐陽文浩翻身上馬和蓉依姑娘並馬而行,一路上微風和暢。蓉依和歐陽文浩一路上談詩論文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兩山夾縫之處。那山道極其狹窄,最窄之處僅一匹馬徐徐而行。歐陽文浩禮貌地讓蓉依先行,哪知過了那狹道之後別有洞天,隻覺得豁然開朗。宛若世外桃源。隻見農田、村戶錯落有致,小橋流水。炊煙嫋嫋,一座高樓立於其間,不見其頂。試想若是登臨此樓最高處,是不是可以摘星攬月,俯瞰全城之人世萬象?所有的景色都將盡收眼底。
“前麵的那座高樓就是舍下了,蓉依姑娘不要介意在下住所簡陋就是了。“歐陽文浩停住腳步道。
“公子客氣了,現在的蓉依隻求能有個遮蔽風雨的處所已是難得,相國大人被抄,京師裏早已是樹倒猢猻散了,我逃出京師算是撿迴一條命,承蒙公子搭救。小女子萬分感激,豈有介意之理?”蓉依感激道。
說話間二人已經來到了樓下,小廝牽了二人的馬到後院拴好,二人便向樓上走去。管家迎上來問了好,說道:“二公子已經按照慣例吩咐好小的,飯菜酒水已按照大公子平時的喜好備好,請大公子移步攬月閣。”
“你做得很好。”歐陽文浩摸出一把碎銀給管家,那管家接了銀子兀自歡喜地去了。歐陽文浩請蓉依入席,歐陽文浩斟了一杯酒給蓉依。蓉依直讚這酒好香,這時歐陽文浩得意地說:“蓉依姑娘有所不知,你自幼在京師長大,一定沒有嚐過我們這裏的美酒。來,這可是我們瑤台縣數一數二的佳釀,姑娘說這酒香,不錯,這隻是它的一個特點。酒香入腑,一醉方休,就算是大羅金仙來了,他也會被這酒勾住魂兒!”
蓉依嫣然一笑:“就算是好酒,也不可能如此醉人啊!我嚐嚐!”蓉依小啜一口,頓時兩片緋紅飛上兩頰,這感覺就像是忽然墜入十裏桃花深處,花香在側,花瓣從身邊飄落!春風拂麵精神為之爽朗,身輕如燕,又如飛翔在春風裏。讚道:“果然沒錯,這酒中有香、醉、烈、柔俱全,飲之如同沐浴春風,不愧為一代佳釀,我倒不舍得喝了呢!”
“姑娘,這裏的酒有的是,姑娘若是喜歡就該多飲幾杯,方不負這良辰美景和美酒佳肴呢!”歐陽文浩笑道,心想這姑娘當真是純真可愛。
推杯換盞間,酒過三巡。二人已然微醺,歐陽文浩望著麵前的蓉依姑娘唇紅齒白,眼中波光流轉,眉梢眼角皆是嫵媚恍惚間竟不能自已。
世間的女子他見過不少,但是像今天這位蓉依姑娘這麽有主見的還是第一次見。而在蓉依眼中,這位自稱歐陽的公子是這樣的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皆是瀟灑,談詩論文才華橫溢。
若不是她的心早有所屬,真的想與眼前這位公子私定終身,在這山水之間直至終老。蓉依酒量不差,此刻覺得身上軟綿綿的沒有力氣,還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呢!
蓉依想站起來出去透透氣,隻覺得頭重腳輕,軟綿綿地向後麵倒去!忽然一雙有力的手臂環住自己,輕聲道:“姑娘,小心!”四目相視間,蓉依感覺到似乎有一股電流正擊中自己,直衝腦門。
歐陽文浩直視蓉依的眼睛,似乎有一股磁力正在慢慢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歐陽文浩不由自主地向蓉依壓來!蓉依想推開他,卻沒有一絲力氣!隻得輕聲叫道:“公子不可!”
這一聲輕喚,立刻驚醒了歐陽文浩,所有美好的幻象瞬間消失了。歐陽文浩懊惱地想,自己心中不是有了遠在京師的宛玉公主,而剛才自己的行為實在是魯莽險些壞了蓉依姑娘的清白。
“公子,你醉了。”蓉依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麵。“不怪公子,隻是情之所至,男女歡愛也是人之常情。隻是,公子可有心愛之人?若是他日,你心愛之人知曉此事,那可如何是好!”
“的確是在下唐突了姑娘,但是在下絕非處處留情的風騷浪子。我心愛之人,在京師,少年時曾見過幾麵。
我深愛她,就不知她是不是也是在意著我就未可知了。她氣質高貴,溫婉如玉。
隻是她的婚約向來由她的父親賜予,不知道我有沒有這等福氣!”歐陽文浩緩緩說道。“在下十分抱歉,不該如此輕薄姑娘。”
蓉依聽到他說氣質高貴,溫婉如玉就已然知曉他傾心的是當今聖上的二公主婉玉。
但是她還是不確定,說不定是哪家的王孫公主也不一定。他的確是很像歐陽文浩,沒有十足把握她還是不敢肯定。
這一路上她遇到過許多冒充歐陽文浩的,都被她誅殺,所以她沒有理由不小心行事。
與此同時,瑤台縣城內,歐陽府裏。
涼風如水,前幾天歐陽文濤從城北的亂黨械鬥過程中救下一個姑娘。而此刻二公子歐陽文濤正在陪著真正的蓉依姑娘在涼亭下棋,二人談笑風生,頗為開心。
管家正好從紫雲山莊迴來,正要與歐陽文濤複命。聽見亭子裏二公子歐陽文濤稱那女子為蓉依姑娘,管家滿腹疑惑走上亭子,卻見一紅衣女子端坐在石凳之上。
那與二公子歐陽文濤對峙之人,麵貌卻與之在山莊所見之人大不相同,卻是一樣的端莊漂亮。
“這倒是奇了,今日小的遇見一件奇事。”管家笑道。
“哦,是什麽奇事,你倒是說說。”歐陽文濤停下手中的棋子饒有興趣地說道。
“今日小人奉二公子之命去紫雲山莊安排大公子晚餐事宜,見大公子帶一女子入府,生的是花容月貌,聲如三春嬌鶯婉轉,當真是難得一見的絕色美人啊!”管家說道。
“這有什麽奇怪,大哥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壯舉又不是頭一迴聽說,再說了這英雄難過什麽關啊?”歐陽文濤道。
“英雄難過美人關!叫吃!”紅衣姑娘嗔笑道。
“二公子這麽說也能理解,隻是咱們大公子也不是什麽女人都能入得了他的眼眼的。”管家道。
“這倒也是,看來這女子必有出眾之能,剛才管家不是說了嗎?這女子堪為絕色,若是她仁心蕙質那就更加吸引人了。大哥若能看得上她也不為過。”歐陽文濤道。“我倒是越來越好奇,這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啊!”
“我聽大公子將那女子喚作蓉依,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有誰不知道全國都在誅殺相國大人所有有關的人,在這種時勢之下還有人膽敢冒充蓉依之名號,真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開玩笑。”管家依舊說道。
“或許是同名同姓吧,真是少見多怪。”紅衣姑娘放一子在棋盤上不以為然道。“相國大人義薄雲天,為人豪爽。天下有不少他的幹女兒幹兒子,或許是我們真的是孤陋寡聞吧。”
“這也真是奇了,我越來越想知道這個奇女子的真實身份了。”歐陽文濤道。
“那,我們就去會會這個叫做蓉依姑娘,看看是敵是友。”紅衣姑娘嫣然一笑。
“好吧,那我們現在就去。”歐陽文濤收了棋盤,與紅衣姑娘牽了馬。徑直向城外的紫雲山莊趕去。
而在皇宮正殿,皇帝正靜靜地坐在龍椅上批閱奏章,一個小太監匆匆進來,跪倒道:“啟稟皇上,緊急情報,在瑤台縣城郊外發現公主行蹤!”
“是嗎?是真的?有沒有抓到她?她如何?有沒有受傷?”皇帝關切道。
“皇上,奴才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小太監道。“如果說了,皇上肯定會震怒,恐怕會砍了木材的腦袋,可是不說,公主恐怕有性命之虞。”
“你說,朕聽著。”皇帝道。“聽完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砍了你的腦袋。”
“皇上,您派了人馬全力追緝公主,這是全國皆知的事情。可是依奴才看,還有一股人馬也在追捕公主,是否為皇上親派?隻是這一股人馬下手狠辣,大有把公主滅口的意思!”小太監道。“再怎麽說,公主畢竟是皇上的親骨肉,還望皇上示下。”
“哦?公主受傷了?朕的確隻派了一股人馬追緝公主,而且再三申明不準傷了公主。”皇帝心頭一驚,曆朝曆代後宮爭鬥不斷,常常以公主或是皇子作為籌碼。聽小太監的稟報,看來果然是後宮有人按耐不住性子開始借自己的手鏟除異己了。
皇帝太知道公主的性子了,自己給安排的皇親貴胄中公主竟然沒有一個能看得上的。
其實皇帝心裏明白,瑤台縣那個傻小子一定是給自己的寶貝女兒下了什麽迷魂藥,過去那麽久了還是喜歡那個傻小子。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這天下看似太平盛世,其實是暗潮湧動。
說不定哪一天就動起幹戈天下大亂,那麽有誰能保護她一生一世呢?邊關有一些小的動作,皇帝也隻能是裝作看不見。皇帝踱到宮牆前,拔下一柄寒光閃閃的劍忽然向木衣架砍去!
這柄劍本是皇帝所用,削鐵如泥,吹毛斷發。可如今竟死死地嵌在木架之中,想要抽去卻夾得很緊。
皇帝鬆開劍柄歎道:“如今天下太平,就連朕的劍也魯鈍不已,木架也不能斬斷當真是用進廢退了。明日記得交予兵器司好生地替朕把這劍打磨好,務必吹毛斷發,削鐵如泥!”
皇帝忽然想起那歐陽文浩不正如這把劍,不經磨礪怎能參悟透自己的一片苦心呢!西北,西南,東北,三麵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卻也是狼子野心不滅,挑釁不斷。
就等一旦戰火燒起,三麵受敵的自己再也騰不出手來保衛自己的子民了。歐陽的祖上本是武將,助力皇帝建國後功成身退,在瑤台縣立足。並立下規矩,自他而下的子子孫孫永不得習武,入朝為官。
於是歐陽的子子孫孫做起了藥材生意,而他們的授業恩師卻是剛剛告老還鄉的禦醫柳清泉的關門弟子柳向元。皇帝擬了一道旨意,便讓太監總管李維盛火速發往了瑤台縣。
他知道,這道旨意會在那裏掀起一場風波,更知道宛玉若知道了聖旨已下便再無可退。想到這裏,皇帝不由得冷笑了一下。
皇宮,城外。
一道殘陽漸漸隱沒在了殿宇之後,一騎快馬從宮內奔出。也許有人知道它的目的,也許有人不知道它的目的。可是這知不知道又有什麽重要。
瑤台縣城,郊外。
歐陽文濤和蓉依十人騎著馬慢慢地走著。忽然從他們身後衝過一匹快馬,那騎馬的正是京師來的。此刻離紫雲山莊已不足百步,蓉依認得這馬和人,當初查抄相國府的時候可不就是這樣的人嗎?她已不知是福是禍,安知不是那皇帝派來擒拿自己手下?她不敢多想,隻是遲疑地說道:“他們?不會是來抓我的吧?”
“他們若敢動你一個指頭,我一定讓他們有去無迴,人頭落地!”歐陽文濤摸摸腰間的短劍狠狠道。“姑娘放心就是。”
“我一個罪臣幹女兒,向來對這樣的架勢是心生恐懼的。”蓉依傷感道。
歐陽文濤和真蓉依快馬加鞭,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紫雲山莊。剛一踏入攬月閣,就瞧見歐陽文浩正和一位自稱蓉依的女子推杯換盞、把酒言歡。真蓉依一眼就認出了眼前這位假蓉依,正是二公主婉玉,心裏暗自樂道:“嘿,公主殿下可真會玩,還在這兒裝模作樣呢。”婉玉也同樣眼尖,瞬間認出了真蓉依,嘴角微微一勾,心想著:“這丫頭也來了,看我怎麽好好逗逗她。”
真蓉依率先開啟“攻勢”,雙手瀟灑地抱在胸前,臉上帶著一絲挑釁的意味,開口道:“喲,你就是那個自稱蓉依的人呐?我瞅你這細皮嫩肉、嬌滴滴的模樣,哪像從京師那混亂複雜、危機四伏的環境裏逃出來的呀?說吧?你從哪裏來的?”
婉玉哪肯示弱,輕輕抿了一口香醇的美酒,嘴角噙著一抹笑意,不緊不慢地迴應道:“我不像?那你就像啦?瞧你這風風火火、毛毛躁躁的樣子,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從哪個荒山野嶺跑來的野丫頭呢!”
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兩兄弟站在一旁,滿臉寫著疑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完全摸不著頭腦。歐陽文浩抬手撓了撓腦袋,一臉茫然地說:“這……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歐陽文濤也無奈地攤開雙手,苦笑著說:“我也一頭霧水,這倆蓉依一見麵怎麽就掐起來了呢?”
真蓉依被婉玉這番話一激,熱血上頭,“唰”的一聲抽出腰間的軟劍,動作行雲流水,軟劍在空中幹脆利落地挽出一個漂亮的劍花,大聲說道:“光耍嘴皮子可不算本事,要不咱倆比劃比劃,讓大家看看誰才是真有能耐!”婉玉也不含糊,身姿輕盈地站起身來,隨手抄起桌上的一把折扇,手腕輕輕一抖,扇柄迅速收攏,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應戰姿勢,笑著迴應:“一個黃毛丫頭而已,比就比,難道我還能怕了你不成!”
刹那間,攬月閣裏劍影閃爍、人影交錯,軟劍在真蓉依手中唿唿作響,每一次揮舞都帶著淩厲的氣勢,仿佛要劃破空氣;婉玉則身姿靈動得像一隻敏捷的小鹿,手中的折扇上下翻飛,巧妙地化解真蓉依的每一次攻擊,折扇與軟劍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緊張地盯著這場激烈的比試,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時不時發出幾聲驚歎。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難解難分。突然,真蓉依佯裝腳下一滑,身體失去平衡,單膝重重地跪地,做出一副不敵的樣子。婉玉見狀,嘴角上揚,得意地收起折扇,笑著說:“怎麽樣?小丫頭!這下認輸了吧?”
真蓉依卻突然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隨後“撲通”一聲,雙膝跪地,朗聲道:“不玩了,不玩了,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拜見宛玉公主殿下!”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兩兄弟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歐陽文浩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她怎麽會是公主?那你又是誰啊?”
真蓉依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塵土,笑著解釋道:“大公子,我才是如假包換的真蓉依,相國大人的幹女兒。公主殿下和我早就認出彼此啦,就是想逗逗你們,看你們著急的樣子,可太有意思了。”
歐陽文濤哭笑不得地說:“你們這玩笑開得也太大了,差點把我們兄弟倆的腦袋都搞糊塗了。”
婉玉忍不住掩嘴輕笑:“好啦好啦,不逗你們了。今天這事兒,就當是給大家湊個樂子。”
本以為這場歡樂的鬧劇就此結束,沒想到真蓉依興致來了,說道:“公主殿下,剛才比了武,要不咱們再比比文?”婉玉一聽,來了精神,點頭應道:“比就比,我可不怕你。”
於是,兩人開始了詩詞的較量。真蓉依率先吟道:“春日桃花映麵紅,蝶飛蜂舞戲花叢。”婉玉稍作思索,接道:“夏時荷葉連天碧,魚躍蛙鳴隱綠中。”你來我往,兩人妙句頻出,周圍的人都聽得入了迷。
接著又開始對對子,真蓉依出上聯:“青山綠水皆入畫”,婉玉立馬對道:“明月清風總關情”。歐陽文浩和歐陽文濤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對兩人的才學佩服不已。
就在這時,婉玉突然念起:“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真蓉依聽到這句,心中一震,這正是歐陽文浩時常掛在嘴邊,也是他和婉玉都喜歡的詩句。
真蓉依抬眼看向婉玉,心中已確定了她的身份,笑著說:“公主殿下,這下我可真確定是您了。”婉玉眨眨眼,俏皮地笑道:“哈哈,被你認出來啦。”眾人又是一陣歡笑,這一天的經曆,充滿了意外與驚喜 。
“拜見宛玉公主!”蓉依施了一禮,宛玉公主迴頭一看那女子不由得心中一驚!當初相國大人被斬,抄家株連親眷。蓉依也不知所蹤,宛玉悲觀地認為蓉依已遭毒手。如今在這裏見到了蓉依,真是意外的驚喜!
更令歐陽文浩意外的是,原來眼前的這位美人竟然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夢中人!是自己想千遍萬遍的宛玉!再看時,聖旨已下。
“草民歐陽文浩恭請公主千歲聖安!”歐陽文浩道。宛玉望去,那人正是歐陽文浩,原來今天與自己把酒言歡的公子竟是歐陽公子竟是自己日夜想念的文浩哥哥!
這也難怪宛玉認不出來,自京師一別已是十二載,星月輪轉,一個人樣貌的改變之大的確不敢輕易相認。傳令將軍念了一遍聖旨,宛玉聽來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終於找到了歐陽文浩,憂的是皇命難違要隨軍出征。前途禍福難料,這一去或許就是永別。
聖旨裏還說了要帶宛玉迴宮,若是有凱旋迴朝之日就允了宛玉之請。
而此時,王海龍他們在跟蹤倭日國的人後,發現這些人竟然和京城派來的人有了接觸,似乎在謀劃著更大的陰謀。
他們加快了調查的腳步,一場更大的危機,似乎正在向瑤台縣,向這些年輕人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