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第 544 話
觀眾們也被柏林愛樂樂團帶來的深深觸動所感染,紛紛以各自的方式表達著內心的激動。
“太震撼了!真的太震撼了!”
“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真的。我雖然不太懂音樂,但柏林愛樂和其他樂團感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這話其實一點也沒錯,真的感覺他們所有團員就像一個人似的。每個樂器都能演奏出完美統一的聲音,各個聲部之間相互配合,這才真正展現了什麽是完美的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確實很厲害,但從演奏者的實力來看,阿姆斯特丹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愛樂不也差不多嗎?”
“差別就在指揮啊。要做到如此協調,指揮得成為標準才行,這可不容易。你沒看報道嗎?說第一小提琴組 20 個人能有 90%以上演奏出相同的效果。這世上有誰能分辨得出來啊。”
“我是不行,但音樂家不應該是理所當然能做到嗎?”
“雖然人類的感官看似敏銳,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出色。能感知的範圍有限,認知能力也不足。”
“高朗一秒能按 20 個琴鍵呢,聽起來就像音符自然連貫地流淌出來一樣。”
“一秒 20 個?”
“在這之前的世界記錄是魯博米爾·梅利克,一秒 19.5 個。”
“手或許有可能,但耳朵很難精準感知。所以貝貝才這麽了不起啊,他能同時辨別上百種樂器。”
“可能我們不太清楚,但練習的時候團員們估計也快瘋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哪裏錯了,隻能依靠貝貝的指示來調整。”
“魔王大人太威嚴了;;”
“貝貝從小就以折磨團員出名。”
在倫敦格蘭披治一輪賽和二輪賽中呈現的柏林愛樂樂團堪稱完美。
音樂界的大師、評論家、媒體人乃至粉絲們都將他們的演奏視為奇跡。
而成就這一切的貝貝,在經曆視力喪失又重新振作後,被評價為實現了徹底的蛻變與升華。
在這樣的氛圍中,投票結束。
“讓大家久等了。”
主持人紮爾傑開始主持。
“2027 年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的所有演出都已結束。這八天裏,感到幸福的似乎不隻是我一個人。感謝累計 6 億名音樂粉絲共同參與的倫敦格蘭披治大賽,讓我們再次為這 12 支樂團送上熱烈的掌聲。”
觀眾們大聲歡唿。
“那麽現在公布投票結果。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究竟冠軍的榮耀會花落誰家!現在揭曉!”
中央大屏幕上依次顯示出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的標誌。
很快,各樂團的標誌按照投票結果排列開來。
【2027 年樂團大賽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四日投票結果】
柏林愛樂樂團
(貝貝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火焰》,查爾斯·布勞姆、譚允靜、貝貝)
票(第一名)
倫敦交響樂團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阿爾弗雷多·坎波利、雷蒙·多內克)
票(第五名)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作品 8 號,第 1 - 4 首《四季》,莎拉·張、弗朗茨·韋斯特)
票(第八名)
“哇哦!”
“貝!貝!貝!貝!”
投票結果一經公布,粉絲們便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仿佛要將音樂廳震塌。
因為在第二屆樂團大賽中獲得最多票數的柏林愛樂樂團以
票再次刷新紀錄。
與憑借出色表現直至三日賽都占據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第一名的阪本龍一的維也納愛樂樂團( 票)相比,也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粉絲們對貝貝和柏林愛樂樂團的實力驚歎不已。
“等等,排名是怎樣的?”
“累計排名又是怎麽迴事?”
正如他們所期待的,很快便公布了依據當前累計分數得出的排名。
【2027 年樂團大賽積分排名】
第一名 柏林愛樂樂團 -------------(n 分)
第二名 洛杉磯愛樂樂團 --(lol 分)
第三名 維也納愛樂樂團 --------(78 分)
第四名 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50 分)
第五名 芝加哥愛樂樂團 ------------(42 分)
第六名 鹿特丹愛樂樂團 -----------(34 分)
在激烈的總冠軍競爭中,柏林愛樂樂團超越了洛杉磯愛樂樂團。
維也納愛樂樂團也迎來了接近冠軍寶座的時刻。
“已經 111 分了?”
“柏林愛樂樂團在格蘭披治五次比賽中三次奪冠,兩次亞軍?厲害了!”
“洛杉磯愛樂也不容小覷。兩次奪冠,兩次亞軍,一次第三名。”
“這次樂團大賽簡直就是柏林愛樂和洛杉磯愛樂的天下。”
“維也納愛樂樂團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啊?不過從現在起,除了華夏,其他都是歐洲演出,對洛杉磯愛樂有些不利。”
“那會怎樣呢?”
“能怎樣就怎樣唄。阿姆斯特丹愛樂還沒到放棄的時候,第一名到第三名的競爭還在繼續。格蘭披治還有七次比賽呢。”
“哈哈哈哈!”
柏林愛樂的團員們相互擁抱,或者衝向他們的指揮。
因為他們從洛杉磯愛樂樂團手中奪迴了冠軍寶座,並且考慮到雷蒙·多內克的情況,這次做了更周全的準備,所以這兩次奪冠顯得尤為珍貴。
查爾斯·布勞姆故作鎮定,仿佛這是理所當然之事,而譚允靜則罕見地緊緊握拳,盡情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而貝貝則再次麵臨被“圍攻”的危機。
“上啊!上啊!”
“又來?”
“再來一次!”
團員們像抬轎子一樣把貝貝舉起來,貝貝拚命反抗。
他非常討厭在看不見前方的情況下被拋向空中的感覺,所以掙紮著,但出於自尊心又不願說出害怕。
“哇,現在舉不動了吧?”
“好像他不喜歡,那就別這樣了。”
團員們無法舉起激烈反抗的他。
曾經像扔麻袋一樣把貝貝拋起來的他們,意識到貝貝已經成長,而他們自己也不再年輕,覺得有必要尋找其他方式。
譚允靜擔憂地看著這一幕,看到因疲憊而氣喘籲籲的貝貝表情逐漸舒緩,不禁露出了微笑。
“老板,時間到了。”
“走吧。”
## 賽後訪談,謙遜展望
閉幕式。
在艾瑪的引導下前往采訪區。
之後打算和阪本許久未聚地吃個晚餐,希望能盡量簡短些,但不知會怎樣。
喧鬧聲漸近。
艾瑪推開門,相機快門聲嘈雜響起。
在助手的攙扶下落座。
“恭喜獲得格蘭披治冠軍。在綜合積分上拉開了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差距,對於剩下的格蘭披治比賽有什麽計劃呢?”
“會像往常一樣準備。”
貝貝簡短的迴答讓提問的記者有些尷尬,但對於一直全力以赴準備演出的貝貝和柏林愛樂樂團來說,除此之外別無他答。
下一位記者提問。
“您在倫敦格蘭披治一輪賽和二輪賽都奪冠了。在接下來剩下的七次格蘭披治比賽中還能延續這種勢頭嗎?”
“無論是之前的格蘭披治比賽還是我們的演出,都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方式。而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足夠的時間。我們不會讓出冠軍寶座。”
記者們對“不會讓出冠軍寶座”的迴答短暫地產生了疑問,但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
“是說想要奪冠嗎?”
“意思是那本就是自己的位置。對貝貝來說,奪冠就像理所當然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一樣。”
“我每次聽到貝貝說這種話都覺得很神奇,怎麽能有這樣的自信呢?說得這麽理所當然,反而讓人相信了。”
“因為這就是事實啊。”
“您這話是意味著在剩下的格蘭披治比賽中都計劃奪冠嗎?”
“是的。”
艾瑪指定了下一位記者。
“通過樂團大賽,大家普遍評價柏林愛樂樂團已經達到了完美。評論界都說是因為大師您的指揮能力才得以實現,這是怎麽做到的呢?”
“這是錯誤的說法。”
貝貝搖了搖頭迴答道。
“曾經高朗副指揮和查爾斯·布勞姆首席也說過類似的話,說是因為我他們才得以完美。”
在個人休息室觀看貝貝采訪的高朗和查爾斯·布勞姆差點噴水。
“不止他們,很多人都這麽說。譚允靜首席、中村涼子副首席、達萊等等。”
譚允靜的臉漲得通紅,涼子和達萊則跳起來否認,正在等待下一個采訪的阿裏爾·揚斯則眯起了眼睛。
“我很理解他們為什麽會這麽想,但是。”
被貝貝提及的這些人都因他那傲慢且涉及隱私的發言而瑟瑟發抖。
“那隻是片麵的答案。我也是因為他們才能發展進步。”
不過在接下來的講述中,逐漸恢複了平靜。
貝貝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平淡,但清晰有力,能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
“團員們也是如此。雖然評論界、媒體甚至其他指揮家都認為柏林愛樂樂團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我,但這不是事實。”
貝貝的想法從很久以前就很堅定。
認為他將引領古典音樂複興的中村秀和中村伊德。
說他要成為推動華夏古典音樂大眾化的先驅的洪勝一。
眾多人將貝貝視為希望、奇跡以及先知,認為音樂界會因他而發展,但貝貝的迴答始終如一。
“因為有團員們,才有現在的我。如果沒有他們,我根本不敢想象能有這樣的演奏。要求小提琴手超越極限技巧的《火焰》是如此,為兩人演奏而創作的三隻手的奏鳴曲也是如此。還有這次為格蘭披治準備的所有曲目都是如此。”
貝貝堅定地說道。
“音樂不是靠一個天才就能完成的。從威廉·富爾特文格勒、阪本龍一這樣的大師到不知名小巷裏的樂師。直到現在都在相互給予靈感,共同創造出宏大的音樂潮流。可以斷言,柏林愛樂樂團還沒有達到完美。會像現在這樣繼續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年僅 21 歲。
被全世界認可為自巴赫、莫紮特、貝多芬之後最偉大的音樂家,其名字被等同於“神”的男人說出了這樣的話。
對於這位不以自身偉大才能和不屈意誌為先,而是認為攜手共進才能走得更遠的大師。
記者們送上了掌聲。
這對於一直認為他對音樂的執著是單方麵的高朗、查爾斯·布勞姆、譚允靜等人來說,也有著深刻的意義。
觀眾們也被柏林愛樂樂團帶來的深深觸動所感染,紛紛以各自的方式表達著內心的激動。
“太震撼了!真的太震撼了!”
“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真的。我雖然不太懂音樂,但柏林愛樂和其他樂團感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這話其實一點也沒錯,真的感覺他們所有團員就像一個人似的。每個樂器都能演奏出完美統一的聲音,各個聲部之間相互配合,這才真正展現了什麽是完美的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確實很厲害,但從演奏者的實力來看,阿姆斯特丹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愛樂不也差不多嗎?”
“差別就在指揮啊。要做到如此協調,指揮得成為標準才行,這可不容易。你沒看報道嗎?說第一小提琴組 20 個人能有 90%以上演奏出相同的效果。這世上有誰能分辨得出來啊。”
“我是不行,但音樂家不應該是理所當然能做到嗎?”
“雖然人類的感官看似敏銳,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出色。能感知的範圍有限,認知能力也不足。”
“高朗一秒能按 20 個琴鍵呢,聽起來就像音符自然連貫地流淌出來一樣。”
“一秒 20 個?”
“在這之前的世界記錄是魯博米爾·梅利克,一秒 19.5 個。”
“手或許有可能,但耳朵很難精準感知。所以貝貝才這麽了不起啊,他能同時辨別上百種樂器。”
“可能我們不太清楚,但練習的時候團員們估計也快瘋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哪裏錯了,隻能依靠貝貝的指示來調整。”
“魔王大人太威嚴了;;”
“貝貝從小就以折磨團員出名。”
在倫敦格蘭披治一輪賽和二輪賽中呈現的柏林愛樂樂團堪稱完美。
音樂界的大師、評論家、媒體人乃至粉絲們都將他們的演奏視為奇跡。
而成就這一切的貝貝,在經曆視力喪失又重新振作後,被評價為實現了徹底的蛻變與升華。
在這樣的氛圍中,投票結束。
“讓大家久等了。”
主持人紮爾傑開始主持。
“2027 年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的所有演出都已結束。這八天裏,感到幸福的似乎不隻是我一個人。感謝累計 6 億名音樂粉絲共同參與的倫敦格蘭披治大賽,讓我們再次為這 12 支樂團送上熱烈的掌聲。”
觀眾們大聲歡唿。
“那麽現在公布投票結果。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究竟冠軍的榮耀會花落誰家!現在揭曉!”
中央大屏幕上依次顯示出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的標誌。
很快,各樂團的標誌按照投票結果排列開來。
【2027 年樂團大賽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四日投票結果】
柏林愛樂樂團
(貝貝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火焰》,查爾斯·布勞姆、譚允靜、貝貝)
票(第一名)
倫敦交響樂團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d 大調,阿爾弗雷多·坎波利、雷蒙·多內克)
票(第五名)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作品 8 號,第 1 - 4 首《四季》,莎拉·張、弗朗茨·韋斯特)
票(第八名)
“哇哦!”
“貝!貝!貝!貝!”
投票結果一經公布,粉絲們便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唿聲,仿佛要將音樂廳震塌。
因為在第二屆樂團大賽中獲得最多票數的柏林愛樂樂團以
票再次刷新紀錄。
與憑借出色表現直至三日賽都占據倫敦格蘭披治二輪賽第一名的阪本龍一的維也納愛樂樂團( 票)相比,也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粉絲們對貝貝和柏林愛樂樂團的實力驚歎不已。
“等等,排名是怎樣的?”
“累計排名又是怎麽迴事?”
正如他們所期待的,很快便公布了依據當前累計分數得出的排名。
【2027 年樂團大賽積分排名】
第一名 柏林愛樂樂團 -------------(n 分)
第二名 洛杉磯愛樂樂團 --(lol 分)
第三名 維也納愛樂樂團 --------(78 分)
第四名 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50 分)
第五名 芝加哥愛樂樂團 ------------(42 分)
第六名 鹿特丹愛樂樂團 -----------(34 分)
在激烈的總冠軍競爭中,柏林愛樂樂團超越了洛杉磯愛樂樂團。
維也納愛樂樂團也迎來了接近冠軍寶座的時刻。
“已經 111 分了?”
“柏林愛樂樂團在格蘭披治五次比賽中三次奪冠,兩次亞軍?厲害了!”
“洛杉磯愛樂也不容小覷。兩次奪冠,兩次亞軍,一次第三名。”
“這次樂團大賽簡直就是柏林愛樂和洛杉磯愛樂的天下。”
“維也納愛樂樂團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啊?不過從現在起,除了華夏,其他都是歐洲演出,對洛杉磯愛樂有些不利。”
“那會怎樣呢?”
“能怎樣就怎樣唄。阿姆斯特丹愛樂還沒到放棄的時候,第一名到第三名的競爭還在繼續。格蘭披治還有七次比賽呢。”
“哈哈哈哈!”
柏林愛樂的團員們相互擁抱,或者衝向他們的指揮。
因為他們從洛杉磯愛樂樂團手中奪迴了冠軍寶座,並且考慮到雷蒙·多內克的情況,這次做了更周全的準備,所以這兩次奪冠顯得尤為珍貴。
查爾斯·布勞姆故作鎮定,仿佛這是理所當然之事,而譚允靜則罕見地緊緊握拳,盡情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而貝貝則再次麵臨被“圍攻”的危機。
“上啊!上啊!”
“又來?”
“再來一次!”
團員們像抬轎子一樣把貝貝舉起來,貝貝拚命反抗。
他非常討厭在看不見前方的情況下被拋向空中的感覺,所以掙紮著,但出於自尊心又不願說出害怕。
“哇,現在舉不動了吧?”
“好像他不喜歡,那就別這樣了。”
團員們無法舉起激烈反抗的他。
曾經像扔麻袋一樣把貝貝拋起來的他們,意識到貝貝已經成長,而他們自己也不再年輕,覺得有必要尋找其他方式。
譚允靜擔憂地看著這一幕,看到因疲憊而氣喘籲籲的貝貝表情逐漸舒緩,不禁露出了微笑。
“老板,時間到了。”
“走吧。”
## 賽後訪談,謙遜展望
閉幕式。
在艾瑪的引導下前往采訪區。
之後打算和阪本許久未聚地吃個晚餐,希望能盡量簡短些,但不知會怎樣。
喧鬧聲漸近。
艾瑪推開門,相機快門聲嘈雜響起。
在助手的攙扶下落座。
“恭喜獲得格蘭披治冠軍。在綜合積分上拉開了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差距,對於剩下的格蘭披治比賽有什麽計劃呢?”
“會像往常一樣準備。”
貝貝簡短的迴答讓提問的記者有些尷尬,但對於一直全力以赴準備演出的貝貝和柏林愛樂樂團來說,除此之外別無他答。
下一位記者提問。
“您在倫敦格蘭披治一輪賽和二輪賽都奪冠了。在接下來剩下的七次格蘭披治比賽中還能延續這種勢頭嗎?”
“無論是之前的格蘭披治比賽還是我們的演出,都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方式。而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足夠的時間。我們不會讓出冠軍寶座。”
記者們對“不會讓出冠軍寶座”的迴答短暫地產生了疑問,但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
“是說想要奪冠嗎?”
“意思是那本就是自己的位置。對貝貝來說,奪冠就像理所當然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一樣。”
“我每次聽到貝貝說這種話都覺得很神奇,怎麽能有這樣的自信呢?說得這麽理所當然,反而讓人相信了。”
“因為這就是事實啊。”
“您這話是意味著在剩下的格蘭披治比賽中都計劃奪冠嗎?”
“是的。”
艾瑪指定了下一位記者。
“通過樂團大賽,大家普遍評價柏林愛樂樂團已經達到了完美。評論界都說是因為大師您的指揮能力才得以實現,這是怎麽做到的呢?”
“這是錯誤的說法。”
貝貝搖了搖頭迴答道。
“曾經高朗副指揮和查爾斯·布勞姆首席也說過類似的話,說是因為我他們才得以完美。”
在個人休息室觀看貝貝采訪的高朗和查爾斯·布勞姆差點噴水。
“不止他們,很多人都這麽說。譚允靜首席、中村涼子副首席、達萊等等。”
譚允靜的臉漲得通紅,涼子和達萊則跳起來否認,正在等待下一個采訪的阿裏爾·揚斯則眯起了眼睛。
“我很理解他們為什麽會這麽想,但是。”
被貝貝提及的這些人都因他那傲慢且涉及隱私的發言而瑟瑟發抖。
“那隻是片麵的答案。我也是因為他們才能發展進步。”
不過在接下來的講述中,逐漸恢複了平靜。
貝貝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平淡,但清晰有力,能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
“團員們也是如此。雖然評論界、媒體甚至其他指揮家都認為柏林愛樂樂團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我,但這不是事實。”
貝貝的想法從很久以前就很堅定。
認為他將引領古典音樂複興的中村秀和中村伊德。
說他要成為推動華夏古典音樂大眾化的先驅的洪勝一。
眾多人將貝貝視為希望、奇跡以及先知,認為音樂界會因他而發展,但貝貝的迴答始終如一。
“因為有團員們,才有現在的我。如果沒有他們,我根本不敢想象能有這樣的演奏。要求小提琴手超越極限技巧的《火焰》是如此,為兩人演奏而創作的三隻手的奏鳴曲也是如此。還有這次為格蘭披治準備的所有曲目都是如此。”
貝貝堅定地說道。
“音樂不是靠一個天才就能完成的。從威廉·富爾特文格勒、阪本龍一這樣的大師到不知名小巷裏的樂師。直到現在都在相互給予靈感,共同創造出宏大的音樂潮流。可以斷言,柏林愛樂樂團還沒有達到完美。會像現在這樣繼續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年僅 21 歲。
被全世界認可為自巴赫、莫紮特、貝多芬之後最偉大的音樂家,其名字被等同於“神”的男人說出了這樣的話。
對於這位不以自身偉大才能和不屈意誌為先,而是認為攜手共進才能走得更遠的大師。
記者們送上了掌聲。
這對於一直認為他對音樂的執著是單方麵的高朗、查爾斯·布勞姆、譚允靜等人來說,也有著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