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127 話》


    8 月 22 日。


    奧地利薩爾茨堡的大型展覽會場迎來了史無前例的人潮,仿佛被洶湧的人潮壓得有些“喘不過氣”。盡管這裏本就是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的著名旅遊勝地,但如此眾多的名人齊聚一堂,即便在有著近 90 年曆史的薩爾茨堡音樂節上,也是極為罕見的景象。


    而這一切的緣由隻有一個。


    許久未舉辦演奏會的貝貝,即將在今日,也就是薩爾茨堡音樂節的閉幕日登場。


    貝貝的鋼琴獨奏,以及與世界頂級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協奏,吸引了無數人的期待,其中不乏眾多知名人士,他們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就連記者們都有些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該去采訪哪一位才好。


    “高朗!是高朗!”


    “您與貝貝的協奏音樂會究竟何時舉行呢?”


    高朗輕輕將他的長發撥到一側,帶著一絲高傲說道:“由於星耀娛樂多次邀請,德國方麵也在積極商討中。隻是由於日程安排的緣故,短期內恐怕難以確定。”


    他從容應對記者們的模樣,足以吸引眾多古典音樂粉絲的目光。


    “您被任命為明年肖邦比賽初賽評委。貝貝的參賽資格已經確定,對於在比賽中評價戰勝自己的對手,您有何感想?”


    “什麽?你說什麽?”高朗假裝聲音太吵,聽不到。


    “帕佛·賈維!您來到大型展覽會場是因為貝貝嗎?”


    “請您對退休後仍懷念您這位大師的粉絲們說句話吧!”


    另一邊,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風靡一時的法國鋼琴巨匠帕佛·賈維退休後首次公開露麵,瞬間將原本聚焦在高朗身上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


    “因為我最喜愛的音樂家要演奏,所以我來了。在柏林愛樂樂團他指揮的《新世界》音樂會至今令人難忘,尤其是他演奏的莫紮特。這將會成為送給妻子生日的最佳禮物。”


    這對期待貝貝演奏的老夫婦的深情模樣,很快便通過眾多媒體傳遞給了這位大師的老粉絲們。


    “米哈伊爾·普列特涅夫!”


    “查爾斯·羅森!”


    “菲利普斯先生!您每次都參加貝貝的音樂會,請您說幾句吧!”


    各處都有名流現身,記者們完全無法做出判斷。


    “這可怎麽辦?到底該跟誰呢?”


    “啊!是阪本龍一!”


    “阪本龍一!如果今天貝貝的演奏有值得關注之處,請您給我們講講吧!”


    “嗯……這個嘛。”


    “自克裏克比賽之後你們一直在一起!請您說幾句吧!”


    “雖然是這樣,但也沒人特別來問我呀。這一周都在為今天做準備,我想肯定會很精彩的。”


    “您之前說過,以前沒有人比貝貝更深刻地理解維也納古典樂派,現在還是這樣嗎?”


    “是的。從第一個音符開始,我想他不會錯過任何細節。”


    記者們好不容易得到了想要的迴答,這才放過阪本龍一。


    “馬裏·揚斯!阿姆斯特丹的馬裏·揚斯!”


    在相機閃光燈不停閃爍之中,那些無法做出選擇的記者們各自組隊,去采訪音樂界的大咖和知名人士。


    然後。


    “天哪。”


    “這簡直……相機!快!”


    21 世紀孕育出的古典音樂界“暴君”。


    作為曾掌控世界頂級管弦樂團柏林愛樂樂團長達 18 年之久的作曲家、鋼琴家以及偉大的指揮家,威廉·富特文格勒的出現,讓記者們瞬間蜂擁而至。


    “哈哈。”


    結束采訪正準備進入音樂廳的阪本龍一,看到老朋友來到薩爾茨堡,不禁露出了笑容。


    ‘你也沒辦法啊。’


    阪本龍一想著演奏會結束後與富特文格勒一起,以貝貝的演奏作為下酒菜,暢飲啤酒,隨後便走進了演奏會場。


    “大師!您今天來參加演奏會有什麽特殊意義嗎?”


    “我聽說這是您 18 年來首次參加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奏會!”


    麵對記者們連珠炮似的提問,富特文格勒清了清嗓子,然後平靜地說道:“隻是因為我們樂團的小提琴手要演奏,所以我才來的。”


    沒有人不知道他所提及的“我們樂團的小提琴手”指的就是貝貝。


    從官方層麵來說,目前柏林愛樂樂團的第二小提琴副首席職位仍然空缺,並且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官方網站上,以客座演奏者的名義刊登著貝貝的照片。


    然而,記者們可不想從“暴君”富特文格勒這裏聽到如此平淡且感人的故事。


    “您打算對卡爾·埃克特指揮說些什麽呢?”


    “如果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奏出現失誤,您打算以何種方式表態呢?”


    “您今天的發言代表柏林愛樂樂團的官方立場嗎?”


    記者們所期望的是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對決態勢。


    這也情有可原,畢竟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一直在爭奪世界頂級樂團的寶座。


    這兩大樂團的競爭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 30 多歲的兩位“世紀天才”分別擔任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團長,也就是富特文格勒擔任柏林愛樂樂團團長時期與阪本龍一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團長時期恰好重合。


    那個被稱為“管弦樂團的黃金時期”的時代,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對當時的音樂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引領作用。


    受當時的影響,直至今日,這種競爭關係依然存在,並且兩大樂團都在不斷發展。


    “等等!請不要問這樣的問題。大師隻是以個人身份參加弟子貝貝的演奏會,絕不是代表柏林愛樂樂團的官方立場。”


    同行的卡米拉·安德森趕忙阻止富特文格勒對那些已經開始提問的無禮記者發火。


    “卡爾是我的大學後輩!你們想問什麽?你是哪裏的記者!什麽?如果維也納愛樂樂團出現失誤就怎樣?你是在問我會不會像那些評論家一樣說些廢話嗎?”


    “啊……”


    然而,富特文格勒還是沒能忍住怒火,大發了一通脾氣,卡米拉則無奈地低下頭,用手揉了揉額頭。


    當然,記者們的眼睛此時更加亮了起來。


    音樂評論家、音樂學博士等專家們都曾評價,如果沒有威廉·富特文格勒和阪本龍一這兩位大師,就不會有如今的古典音樂。由此可見,柏林愛樂樂團與維也納愛樂樂團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備受矚目的話題。


    正因如此,當阪本龍一為了組建搖滾樂隊而離開維也納愛樂樂團時,眾多古典音樂粉絲都深感惋惜。


    富特文格勒稱阪本龍一為“叛徒”,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之後。


    自富特文格勒掌控柏林愛樂樂團以來,媒體便開始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傳統性與富特文格勒的激進音樂世界進行比較。


    對於因自尊心和自信心而緊密團結的兩大管弦樂團而言,這無疑是激發彼此競爭意識的絕佳催化劑。


    就這樣,被競爭意識籠罩的兩大團體。


    對於維也納愛樂樂團來說,曾經與之激烈競爭的“暴君”威廉·富特文格勒竟然在 18 年後出席了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奏會,記者們期待這樣的場麵並刺激富特文格勒,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另一邊,馬可帶著母親來到了大型展覽會場。


    “哇哦!這是怎麽迴事?媽媽,您看。那裏是富特文格勒。”


    “原來是這樣。不過真的沒關係嗎?票應該很貴吧……”


    “沒關係。貝貝給了我票。您看,座位還是正前方呢。”


    “我還以為你在胡說呢。”


    “媽媽您也是。快走吧。”


    在全世界目光的聚焦之下。


    即將為薩爾茨堡音樂節的第一個舞台增光添彩的貝貝出現在了舞台上。


    觀眾們毫不吝嗇地為他鼓掌,以此表達他們對這場演奏的期待之情。


    莫紮特鋼琴奏鳴曲第 11 號 a 大調,k.331。


    這首曲子由多種樂章構成,蘊含著莫紮特創作時期流行的對未知世界的憧憬,在演奏中,演奏者的音階表現力尤為重要。


    雖說是奏鳴曲,卻又不同於一般的奏鳴曲。


    閉著眼睛的貝貝開始按下琴鍵。


    那是現代人極為熟悉的引子部分。


    仿佛在花園中閑聊,在沙龍裏歡笑,優雅的旋律優美地奏響,隨後又逐漸變化並重複。


    這六種變奏之所以能給人以不同的聽覺感受,完全取決於演奏者的音樂感知力和表現力。


    觀眾們內心不禁為之讚歎。


    竟然能將如此簡單的旋律表現得如此動人。


    那被精心雕琢變化的主題,時而靜謐,時而活潑,時而又帶著一絲焦急,仿佛在戲弄著觀眾們的心。


    一點一點地。


    觀眾們開始被貝貝深深吸引。


    正如有人所說,像貝多芬那般,不,或許比貝多芬更奇特的天才莫紮特,在鋼琴前竟也能如此可愛。


    貝貝演奏的莫紮特鋼琴奏鳴曲第 11 號此刻已進入到一種更為深邃的氛圍之中。


    盡管和聲使用較多。


    曲子的節奏也並非很快。


    但那音符間的留白都仿佛被賦予了靈魂,讓觀眾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真是個怪物般的家夥。’


    高朗在聆聽貝貝的演奏時,真切地意識到自己仍無法企及他的高度。


    彈得好鋼琴。


    對於達到他這種水平的人而言,已經不再是單純談論技巧的問題了。


    而是對曲子的理解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動聽眾。


    這才是唯一且絕對的標準。


    如果僅僅從技巧層麵來看,即使是年幼的學生,隻要經過練習也能彈奏出看似不錯的曲子,但要真正打動人心卻並非易事。


    所以高朗成為了貝貝的粉絲,其他人亦是如此。


    不僅僅是因為那美妙優雅的氛圍,更是因為每首曲子間所展現出的深刻思考,這引發的不是“彈得好”或者“很厲害”之類的讚賞,而是“太棒了”“令人感動”這樣的迴應。


    演奏終於來到了高潮部分,節奏逐漸加快。如同不停舞動的舞者的腳尖一般,連綿不絕的旋律發展開來。


    那充滿土耳其風格的熱情舞台表現得恰到好處,深深地滲透進了薩爾茨堡大型展覽會場內每一位觀眾的心中。


    最後,當演奏結束,貝貝的手從琴鍵上落下時。


    人們向這位為今晚帶來幸福的鋼琴家送上了充滿感激與敬意的掌聲。


    “管家先生,管家先生。您聽到了嗎?”


    “聽到了。非常溫暖的演奏。”


    “是吧?管家先生您也感受到了吧?心情真好。”


    崔誌勳與他的管家愉快地分享著感受時,在旁邊座位上的馬可則不停地向他的母親表達著讚歎。


    “媽媽,我明天就算不吃飯也覺得飽了。”


    “媽媽也很久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溫暖了。不愧是天才,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仿佛是飛向天空的天使在彈奏鋼琴。”


    “從天堂降臨的天使貝貝。很有詩意呢。”


    馬可戴著帽子,真切地感受到了許久未有的幸福,隨後便開始期待下一場演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貝多芬重生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漳州老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漳州老楊並收藏貝多芬重生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