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貝多芬 047 話》
酷熱難耐,正值盛夏時節,氣溫攀升至頂點。而我的首次登台演出也終於確定了下來,這一消息如同炎炎烈日中的一絲清涼,讓我內心充滿了期待與興奮。
早在之前,與我一同登台演出的樂團成員便已選定。在與他們磨合配合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音樂交流的純粹樂趣,每一次排練都是一次心靈的碰撞與契合,那是一段無比愉悅的時光。
隻是這次演出,李勝熙無法與我一同參與。這是由於柏林愛樂樂團獨特的運作模式所致,大家的日程安排難以協調一致。柏林愛樂樂團每年僅在專用音樂廳舉辦一百場音樂會,平均每三天一場。盡管有大約一百三十名成員輪流參與演出安排,但任務依舊十分緊湊。倘若再算上室內樂演出以及其他各類活動,一百三十人的團隊也顯得人手緊張,工作壓力巨大。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安排,極易使人疲憊不堪,但柏林愛樂樂團成員們對音樂的那份熾熱激情,卻讓我由衷地讚歎。
據行政總監卡米拉在辦公室裏所說,柏林愛樂樂團原本並沒有特定的固定工作時間(雖然現在無奈地設定為八小時工作製)。我隻是因為特殊情況才有了特定安排,而其他成員則需自行管理包括練習在內的所有時間,並且也沒有額外的加班補貼。
“那為什麽大家都還會在深夜留下來練習呢?”我疑惑地問道。
“因為熱愛音樂。”卡米拉微笑著迴答,眼神中流露出對樂團成員們的敬佩與理解。
的確,若對自己的演奏不滿意,又怎有勇氣登上那璀璨的舞台呢?深夜裏,那悠揚的中提琴聲常常迴蕩在排練廳中。首席中提琴手馬努埃爾·諾伊爾為了完美演繹降 b 大調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執著與專注的神情令人動容。
???
終於,在一次排練中,他如我所期望的那般,完美地呈現出了那一段樂章。我深知他背後付出的艱辛與汗水,不禁為他熱烈鼓掌,那掌聲中飽含著我對他的讚賞與欽佩。
“這小家夥可真是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啊,哈哈。”排練結束後,諾伊爾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疲憊卻又滿是自豪,那種明明出色完成卻又佯裝抱怨的模樣,顯得格外可愛。
“您的演奏非常精彩。”我由衷地讚歎道。
“哼,難道就這樣被這小惡魔般的家夥搶走柏林愛樂的中提琴首席之位了嗎?”諾伊爾半開玩笑地說道。
不僅僅是諾伊爾,整個弦樂部、管樂部、打擊樂部的成員們都在排練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藝,他們的演奏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音樂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而我,在過去的幾日裏,為了迴應他們的熱情與努力,也進行了長時間的刻苦練習,仿佛迴到了曾經對音樂癡迷忘我的狀態。就在昨天,與我最後一次排練的成員們也對我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這怎麽可能!”
“簡直難以置信!”
他們的反應熱烈而真摯,由於我們一起排練的時間有限,很多成員都是第一次完整聆聽我的演奏,他們那驚訝得連連搖頭的模樣,足以證明他們內心的震撼。就連一向嚴謹挑剔、總是滴答滴答看時間的諾伊爾,在聽完我的演奏後,也不禁點頭認可。
“弗裏茨·克萊斯勒曾說過,若是看到十二歲的海菲茨,就應該把小提琴扔給他。要是海菲茨還在世,他肯定也會把這句話送給你。”諾伊爾的這句話,讓我不禁迴想起重生一年後,我聆聽弗裏茨·克萊斯勒演奏時內心的觸動與思考,仿佛命運的輪迴在此刻有了奇妙的唿應。
* *
來到德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成為柏林愛樂樂團客座演奏者的貝貝,每日裏似乎都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之中,那模樣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常常哼著小曲,無憂無慮。每當貝貝與富爾特文格勒探討音樂時,眼中閃爍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那純粹的快樂與熱愛讓人不由自主地被感染,我也常常會不自覺地凝視著他,沉浸在他那對音樂的癡迷氛圍裏。也不知道貝貝是何時學會德語的,如今貝貝在與他人交流時,無需翻譯便能自如地表達,那興奮雀躍的樣子,就像魚兒在水中暢快遊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看到貝貝這般孩子氣的模樣,媽媽心中的擔憂也稍稍減輕了一些。在過去的日子裏,她有時會顯得過於成熟穩重,甚至讓我感到有些心疼與不安。後來聽聞這或許是因為貝貝童年時期家庭貧困所帶來的壓力所致,媽媽心中便滿是愧疚。
‘若是我當初沒有離開家,’媽媽常常在心中暗自思忖,‘或許貝貝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在陽光下快樂成長了吧。’
這樣的念頭常常在夜晚縈繞心頭,讓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而來到德國後,看到貝貝逐漸開朗起來,媽媽心中的那份憂慮才慢慢消散。他變得更加愛笑了,最近甚至還會偶爾開些小玩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語言能力提升的緣故,他有時會突然獨自咯咯笑起來,然後像個小尾巴一樣悄悄湊到我身邊問道:‘媽媽,蘑菇哭了會怎樣?’
‘蘑菇哭了?’我疑惑地迴應。
‘蘑菇哭起來,噗噗噗!’他調皮地模仿著聲音,那模樣像極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小頑童。
看到他如此活潑的樣子,我心中滿是欣慰,也對那些在不同情境下幫助貝貝安心從事音樂事業的人們心懷感激。
“親愛的!”
“嗯。”
正當我沉浸在這些思緒中時,一個熟悉而親切的聲音傳來,原來是丈夫。柏林愛樂樂團特意安排,讓他能夠前來觀看貝貝的首次演出。分別了整整五十七天,終於又能看到他那英俊的麵容,我的心中滿是歡喜與激動。
“你瘦了好多。”我心疼地說道。
“要是肚子大起來,你該不喜歡了吧。我正在減肥呢。”他笑著迴應,眼神中帶著一絲寵溺。
“你呀,都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己。”媽媽佯裝生氣地抱怨著,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喜悅早已衝淡了一切。我暗暗想著,在他迴去之前,一定要讓他好好吃一頓,把他養得胖胖的。
“貝貝今天是首次演出吧?幾點開始呢?”他問道。
“七點。我們趕緊過去,應該還來得及。雖然排練期間可能不方便見麵,但能來看演出就已經很好了。”我一邊迴答,一邊拉著他的手,腳步匆匆地向音樂廳走去。
“幸好。要是貝貝看到爸爸在台下,一緊張演奏失誤了可怎麽辦?哈哈哈哈!”他笑著調侃道,那毫無顧忌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對兒子的期待與信任。
男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有著那份天真與可愛。或許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我才會如此深深地愛著他吧。許久未見,再次重逢卻沒有絲毫的陌生感,仿佛時間從未流逝,我們依舊如初。他輕輕地將手搭在我的手背上,那溫暖的觸感讓我心中一暖。
“因為貝貝,我們才有機會再次來到歐洲。你以前想過會這樣嗎?”他感慨地說道。
“怎麽會沒想過呢。明天我們還能和貝貝一起坐遊輪呢。”媽媽笑著迴應,心中滿是對未來短暫相聚時光的憧憬。
“真好。不知道和上次我們一起坐的時候相比,貝貝會有多大的變化呢。”他若有所思地說道。
一路上,我們暢聊著分別後的點點滴滴,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柏林愛樂音樂廳。此時,音樂廳外已經聚集了許多人,熱鬧非凡。我和丈夫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找到了座位。我們的位置在舞台的正前方,視野極佳,想必是卡米拉特意安排的,心中不禁對她充滿了感激。
不一會兒,演奏者們陸續入場就座。緊接著,我看到富爾特文格勒和貝貝一同走上了舞台。那一刻,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緊張與期待交織在心頭。
* *
貝貝緩緩走向舞台中央,重生後的他經曆了諸多風雨,然而此刻內心的激動卻前所未有的強烈。往昔,他曾舉辦過無數場音樂會,但這一次的感覺卻截然不同。他看向富爾特文格勒,隻見大師微微點頭,然後向後退了一步,這一舉動意味著此刻的舞台主角是貝貝。貝貝深吸一口氣,微微低頭致意,刹那間,如雷般的掌聲響徹整個音樂廳。他抬起頭,目光在觀眾席上搜尋,突然,他看到了母親和父親的身影,心中不禁一驚,那是一份意外的驚喜與感動。由於觀眾席相對較暗,舞台上的燈光又十分耀眼,他隻能隱約看到父母的輪廓,但僅僅是那模糊的身影,便已讓他眼眶濕潤。
他轉身與富爾特文格勒握手,又向今天音樂會的主持人尼婭·瓦爾格雷致以問候。最後,他接過小提琴,與富爾特文格勒對視一眼,彼此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後,便奏響了第一個音符。
後世著名音樂家舒曼曾對貝多芬的《第四交響曲》降 b 大調評價道:“是兩位巨人之間的希臘少女。”不知這是因為其中詼諧幽默的部分,還是與《英雄交響曲》和《c 大調交響曲》的宏偉壯麗有所不同而得出的評價。但至少,這首曲子在當時是最能真實表達貝多芬內心世界的作品之一。富爾特文格勒將這首曲子選定為貝貝的登台首秀曲目,無疑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從降 b 大調與降 b 小調的調性轉換開始,這首曲子就旨在傳遞快樂,是一首真正能讓人沉浸於音樂美妙之中的佳作。貝貝在演奏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初創作時的心境,他在樂譜上精心標注的每一個音符、每一處細節,都在此時化作靈動的旋律。在富爾特文格勒卓越的指揮下,《降 b 大調第四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麵前。緊接著,長笛和小號的加入,為樂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激情。當演奏到快板樂章時,貝貝與第一小提琴手默契配合,共同奏響了那激昂的旋律。
此刻的他,心中滿是愉悅。能夠與如此美妙的旋律相伴,能夠與音樂廳內所有的觀眾一同分享這份音樂的快樂,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幸福。
第一樂章結束,按照慣例,應該會有咳嗽聲響起,那是觀眾們在樂章間隙調整唿吸與情緒的自然反應。短暫停頓後,第二樂章在舒緩的節奏中開啟。在這一樂章中,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前後唿應,優美的旋律與獨特的節奏相互交織,如同兩條靈動的絲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而這一切,都如預期般順利地進行著。
第二樂章結束,奇怪的是,並沒有聽到那預期的咳嗽聲。整個音樂廳似乎都沉浸在音樂的餘韻之中,片刻的寧靜後,第三樂章在輕快、寧靜、活潑、安靜的交替旋律中拉開了帷幕。當低音提琴奏響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時,貝貝的獨奏開始了。這是經過他精心改編與擴展的獨奏部分,富爾特文格勒曾驚歎地說:“能這樣對主題旋律進行變形創作的人,自貝多芬之後還是第一個。”
快速地,更快地,先放緩再加速!在這約三十秒的獨奏部分裏,貝貝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他深信這是自己目前所能呈現出的最精彩的演奏。隨後,他與其他樂器的伴奏聲融合在一起,結束獨奏後,他看向富爾特文格勒。此時的他,完全沉浸在那充滿激情的演奏之後的寧靜旋律之中,以及那穿插其中的輕快音符所營造出的美妙氛圍裏,仿佛置身於音樂的仙境,不能自拔。就這樣,第三樂章在如夢如幻的氛圍中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音樂廳內安靜得連一絲細微的雜音都沒有,觀眾們似乎都被音樂深深吸引,沉浸在那無盡的音樂魅力之中。
而接下來,便是在這次演出準備過程中投入精力最多的第四樂章。從樂章一開始,那如急風驟雨般的演奏便震撼人心,貝貝與第一小提琴手一同奏響那連續不斷的十六分音符,在他和富爾特文格勒的獨特詮釋下,演奏速度愈發加快,而木管樂器也不甘示弱,紛紛全力展現,將各自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果然是諾伊爾。’貝貝心中暗自讚歎,那中提琴的演奏堪稱完美,毫無瑕疵。雖然在演奏過程中無法看到演奏者的表情,但他能想象到諾伊爾此刻滿意的神情,那一定是對自己演奏的高度認可。
在第四樂章的中部,小提琴與其他樂器交替領銜,相互唿應,而小提琴的獨奏部分則由貝貝獨自承擔,他的演奏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音樂的星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終於,在簡潔而又極具感染力的終曲旋律中,整首交響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啪啪啪啪啪_
刹那間,如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音樂廳,那掌聲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經久不息。
真的,貝貝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過如此熱烈的掌聲了。他的心中滿是感動與激動,嘴唇微微顫抖,下意識地緊緊咬住,目光在觀眾席中急切地搜尋著母親和父親的身影。他看到了,他們的臉上分明掛著淚痕,那是喜悅與驕傲的淚水。
這場約三十八分鍾的音樂會,以及這最後的三分鍾謝幕時間,將成為貝貝心中永恆的記憶,他相信,自己一生都不會忘記。
貝貝緩緩走向富爾特文格勒,伸出手,富爾特文格勒緊緊握住他的手,然後一同麵向觀眾席,隻是靜靜地凝視著觀眾,並沒有行禮致意。貝貝明白,他這是想將這份榮耀毫無保留地傳遞給自己。然而,貝貝深知,這場完美“作品”的完成,並非自己一人之功。這是舞台上所有參與演出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於是,他將掌心向上,向富爾特文格勒和音樂會主持人尼婭·瓦爾格雷表達敬意與感激。
直到這時,所有的演奏者們才紛紛起身,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接受著來自觀眾席幾乎所有人的熱烈掌聲與敬意。那掌聲如同一首激昂的讚歌,在音樂廳內久久迴蕩,仿佛在訴說著對這場精彩演出的無限讚美與敬意。
酷熱難耐,正值盛夏時節,氣溫攀升至頂點。而我的首次登台演出也終於確定了下來,這一消息如同炎炎烈日中的一絲清涼,讓我內心充滿了期待與興奮。
早在之前,與我一同登台演出的樂團成員便已選定。在與他們磨合配合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音樂交流的純粹樂趣,每一次排練都是一次心靈的碰撞與契合,那是一段無比愉悅的時光。
隻是這次演出,李勝熙無法與我一同參與。這是由於柏林愛樂樂團獨特的運作模式所致,大家的日程安排難以協調一致。柏林愛樂樂團每年僅在專用音樂廳舉辦一百場音樂會,平均每三天一場。盡管有大約一百三十名成員輪流參與演出安排,但任務依舊十分緊湊。倘若再算上室內樂演出以及其他各類活動,一百三十人的團隊也顯得人手緊張,工作壓力巨大。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安排,極易使人疲憊不堪,但柏林愛樂樂團成員們對音樂的那份熾熱激情,卻讓我由衷地讚歎。
據行政總監卡米拉在辦公室裏所說,柏林愛樂樂團原本並沒有特定的固定工作時間(雖然現在無奈地設定為八小時工作製)。我隻是因為特殊情況才有了特定安排,而其他成員則需自行管理包括練習在內的所有時間,並且也沒有額外的加班補貼。
“那為什麽大家都還會在深夜留下來練習呢?”我疑惑地問道。
“因為熱愛音樂。”卡米拉微笑著迴答,眼神中流露出對樂團成員們的敬佩與理解。
的確,若對自己的演奏不滿意,又怎有勇氣登上那璀璨的舞台呢?深夜裏,那悠揚的中提琴聲常常迴蕩在排練廳中。首席中提琴手馬努埃爾·諾伊爾為了完美演繹降 b 大調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執著與專注的神情令人動容。
???
終於,在一次排練中,他如我所期望的那般,完美地呈現出了那一段樂章。我深知他背後付出的艱辛與汗水,不禁為他熱烈鼓掌,那掌聲中飽含著我對他的讚賞與欽佩。
“這小家夥可真是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啊,哈哈。”排練結束後,諾伊爾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疲憊卻又滿是自豪,那種明明出色完成卻又佯裝抱怨的模樣,顯得格外可愛。
“您的演奏非常精彩。”我由衷地讚歎道。
“哼,難道就這樣被這小惡魔般的家夥搶走柏林愛樂的中提琴首席之位了嗎?”諾伊爾半開玩笑地說道。
不僅僅是諾伊爾,整個弦樂部、管樂部、打擊樂部的成員們都在排練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藝,他們的演奏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音樂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而我,在過去的幾日裏,為了迴應他們的熱情與努力,也進行了長時間的刻苦練習,仿佛迴到了曾經對音樂癡迷忘我的狀態。就在昨天,與我最後一次排練的成員們也對我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這怎麽可能!”
“簡直難以置信!”
他們的反應熱烈而真摯,由於我們一起排練的時間有限,很多成員都是第一次完整聆聽我的演奏,他們那驚訝得連連搖頭的模樣,足以證明他們內心的震撼。就連一向嚴謹挑剔、總是滴答滴答看時間的諾伊爾,在聽完我的演奏後,也不禁點頭認可。
“弗裏茨·克萊斯勒曾說過,若是看到十二歲的海菲茨,就應該把小提琴扔給他。要是海菲茨還在世,他肯定也會把這句話送給你。”諾伊爾的這句話,讓我不禁迴想起重生一年後,我聆聽弗裏茨·克萊斯勒演奏時內心的觸動與思考,仿佛命運的輪迴在此刻有了奇妙的唿應。
* *
來到德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成為柏林愛樂樂團客座演奏者的貝貝,每日裏似乎都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之中,那模樣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常常哼著小曲,無憂無慮。每當貝貝與富爾特文格勒探討音樂時,眼中閃爍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那純粹的快樂與熱愛讓人不由自主地被感染,我也常常會不自覺地凝視著他,沉浸在他那對音樂的癡迷氛圍裏。也不知道貝貝是何時學會德語的,如今貝貝在與他人交流時,無需翻譯便能自如地表達,那興奮雀躍的樣子,就像魚兒在水中暢快遊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看到貝貝這般孩子氣的模樣,媽媽心中的擔憂也稍稍減輕了一些。在過去的日子裏,她有時會顯得過於成熟穩重,甚至讓我感到有些心疼與不安。後來聽聞這或許是因為貝貝童年時期家庭貧困所帶來的壓力所致,媽媽心中便滿是愧疚。
‘若是我當初沒有離開家,’媽媽常常在心中暗自思忖,‘或許貝貝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在陽光下快樂成長了吧。’
這樣的念頭常常在夜晚縈繞心頭,讓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而來到德國後,看到貝貝逐漸開朗起來,媽媽心中的那份憂慮才慢慢消散。他變得更加愛笑了,最近甚至還會偶爾開些小玩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語言能力提升的緣故,他有時會突然獨自咯咯笑起來,然後像個小尾巴一樣悄悄湊到我身邊問道:‘媽媽,蘑菇哭了會怎樣?’
‘蘑菇哭了?’我疑惑地迴應。
‘蘑菇哭起來,噗噗噗!’他調皮地模仿著聲音,那模樣像極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小頑童。
看到他如此活潑的樣子,我心中滿是欣慰,也對那些在不同情境下幫助貝貝安心從事音樂事業的人們心懷感激。
“親愛的!”
“嗯。”
正當我沉浸在這些思緒中時,一個熟悉而親切的聲音傳來,原來是丈夫。柏林愛樂樂團特意安排,讓他能夠前來觀看貝貝的首次演出。分別了整整五十七天,終於又能看到他那英俊的麵容,我的心中滿是歡喜與激動。
“你瘦了好多。”我心疼地說道。
“要是肚子大起來,你該不喜歡了吧。我正在減肥呢。”他笑著迴應,眼神中帶著一絲寵溺。
“你呀,都不知道好好照顧自己。”媽媽佯裝生氣地抱怨著,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喜悅早已衝淡了一切。我暗暗想著,在他迴去之前,一定要讓他好好吃一頓,把他養得胖胖的。
“貝貝今天是首次演出吧?幾點開始呢?”他問道。
“七點。我們趕緊過去,應該還來得及。雖然排練期間可能不方便見麵,但能來看演出就已經很好了。”我一邊迴答,一邊拉著他的手,腳步匆匆地向音樂廳走去。
“幸好。要是貝貝看到爸爸在台下,一緊張演奏失誤了可怎麽辦?哈哈哈哈!”他笑著調侃道,那毫無顧忌的笑聲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對兒子的期待與信任。
男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有著那份天真與可愛。或許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我才會如此深深地愛著他吧。許久未見,再次重逢卻沒有絲毫的陌生感,仿佛時間從未流逝,我們依舊如初。他輕輕地將手搭在我的手背上,那溫暖的觸感讓我心中一暖。
“因為貝貝,我們才有機會再次來到歐洲。你以前想過會這樣嗎?”他感慨地說道。
“怎麽會沒想過呢。明天我們還能和貝貝一起坐遊輪呢。”媽媽笑著迴應,心中滿是對未來短暫相聚時光的憧憬。
“真好。不知道和上次我們一起坐的時候相比,貝貝會有多大的變化呢。”他若有所思地說道。
一路上,我們暢聊著分別後的點點滴滴,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柏林愛樂音樂廳。此時,音樂廳外已經聚集了許多人,熱鬧非凡。我和丈夫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找到了座位。我們的位置在舞台的正前方,視野極佳,想必是卡米拉特意安排的,心中不禁對她充滿了感激。
不一會兒,演奏者們陸續入場就座。緊接著,我看到富爾特文格勒和貝貝一同走上了舞台。那一刻,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緊張與期待交織在心頭。
* *
貝貝緩緩走向舞台中央,重生後的他經曆了諸多風雨,然而此刻內心的激動卻前所未有的強烈。往昔,他曾舉辦過無數場音樂會,但這一次的感覺卻截然不同。他看向富爾特文格勒,隻見大師微微點頭,然後向後退了一步,這一舉動意味著此刻的舞台主角是貝貝。貝貝深吸一口氣,微微低頭致意,刹那間,如雷般的掌聲響徹整個音樂廳。他抬起頭,目光在觀眾席上搜尋,突然,他看到了母親和父親的身影,心中不禁一驚,那是一份意外的驚喜與感動。由於觀眾席相對較暗,舞台上的燈光又十分耀眼,他隻能隱約看到父母的輪廓,但僅僅是那模糊的身影,便已讓他眼眶濕潤。
他轉身與富爾特文格勒握手,又向今天音樂會的主持人尼婭·瓦爾格雷致以問候。最後,他接過小提琴,與富爾特文格勒對視一眼,彼此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後,便奏響了第一個音符。
後世著名音樂家舒曼曾對貝多芬的《第四交響曲》降 b 大調評價道:“是兩位巨人之間的希臘少女。”不知這是因為其中詼諧幽默的部分,還是與《英雄交響曲》和《c 大調交響曲》的宏偉壯麗有所不同而得出的評價。但至少,這首曲子在當時是最能真實表達貝多芬內心世界的作品之一。富爾特文格勒將這首曲子選定為貝貝的登台首秀曲目,無疑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從降 b 大調與降 b 小調的調性轉換開始,這首曲子就旨在傳遞快樂,是一首真正能讓人沉浸於音樂美妙之中的佳作。貝貝在演奏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初創作時的心境,他在樂譜上精心標注的每一個音符、每一處細節,都在此時化作靈動的旋律。在富爾特文格勒卓越的指揮下,《降 b 大調第四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麵前。緊接著,長笛和小號的加入,為樂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激情。當演奏到快板樂章時,貝貝與第一小提琴手默契配合,共同奏響了那激昂的旋律。
此刻的他,心中滿是愉悅。能夠與如此美妙的旋律相伴,能夠與音樂廳內所有的觀眾一同分享這份音樂的快樂,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幸福。
第一樂章結束,按照慣例,應該會有咳嗽聲響起,那是觀眾們在樂章間隙調整唿吸與情緒的自然反應。短暫停頓後,第二樂章在舒緩的節奏中開啟。在這一樂章中,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前後唿應,優美的旋律與獨特的節奏相互交織,如同兩條靈動的絲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而這一切,都如預期般順利地進行著。
第二樂章結束,奇怪的是,並沒有聽到那預期的咳嗽聲。整個音樂廳似乎都沉浸在音樂的餘韻之中,片刻的寧靜後,第三樂章在輕快、寧靜、活潑、安靜的交替旋律中拉開了帷幕。當低音提琴奏響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時,貝貝的獨奏開始了。這是經過他精心改編與擴展的獨奏部分,富爾特文格勒曾驚歎地說:“能這樣對主題旋律進行變形創作的人,自貝多芬之後還是第一個。”
快速地,更快地,先放緩再加速!在這約三十秒的獨奏部分裏,貝貝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才華,他深信這是自己目前所能呈現出的最精彩的演奏。隨後,他與其他樂器的伴奏聲融合在一起,結束獨奏後,他看向富爾特文格勒。此時的他,完全沉浸在那充滿激情的演奏之後的寧靜旋律之中,以及那穿插其中的輕快音符所營造出的美妙氛圍裏,仿佛置身於音樂的仙境,不能自拔。就這樣,第三樂章在如夢如幻的氛圍中結束了,整個過程中,音樂廳內安靜得連一絲細微的雜音都沒有,觀眾們似乎都被音樂深深吸引,沉浸在那無盡的音樂魅力之中。
而接下來,便是在這次演出準備過程中投入精力最多的第四樂章。從樂章一開始,那如急風驟雨般的演奏便震撼人心,貝貝與第一小提琴手一同奏響那連續不斷的十六分音符,在他和富爾特文格勒的獨特詮釋下,演奏速度愈發加快,而木管樂器也不甘示弱,紛紛全力展現,將各自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果然是諾伊爾。’貝貝心中暗自讚歎,那中提琴的演奏堪稱完美,毫無瑕疵。雖然在演奏過程中無法看到演奏者的表情,但他能想象到諾伊爾此刻滿意的神情,那一定是對自己演奏的高度認可。
在第四樂章的中部,小提琴與其他樂器交替領銜,相互唿應,而小提琴的獨奏部分則由貝貝獨自承擔,他的演奏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音樂的星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終於,在簡潔而又極具感染力的終曲旋律中,整首交響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啪啪啪啪啪_
刹那間,如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音樂廳,那掌聲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經久不息。
真的,貝貝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過如此熱烈的掌聲了。他的心中滿是感動與激動,嘴唇微微顫抖,下意識地緊緊咬住,目光在觀眾席中急切地搜尋著母親和父親的身影。他看到了,他們的臉上分明掛著淚痕,那是喜悅與驕傲的淚水。
這場約三十八分鍾的音樂會,以及這最後的三分鍾謝幕時間,將成為貝貝心中永恆的記憶,他相信,自己一生都不會忘記。
貝貝緩緩走向富爾特文格勒,伸出手,富爾特文格勒緊緊握住他的手,然後一同麵向觀眾席,隻是靜靜地凝視著觀眾,並沒有行禮致意。貝貝明白,他這是想將這份榮耀毫無保留地傳遞給自己。然而,貝貝深知,這場完美“作品”的完成,並非自己一人之功。這是舞台上所有參與演出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於是,他將掌心向上,向富爾特文格勒和音樂會主持人尼婭·瓦爾格雷表達敬意與感激。
直到這時,所有的演奏者們才紛紛起身,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接受著來自觀眾席幾乎所有人的熱烈掌聲與敬意。那掌聲如同一首激昂的讚歌,在音樂廳內久久迴蕩,仿佛在訴說著對這場精彩演出的無限讚美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