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雅和人討論自己為什麽會抵觸趙明宇的接近。


    “你難道不覺得他的個子太大,看起來太危險了嗎?”


    這不是假話,她是真切地感到危險,並就此作出了反應——遠離。


    她是出於一種生物的本能離趙明宇遠點的,這點要從她的生活環境講起了。


    在迴到亞洲前,李晶雅能接觸的東亞男性是非常有限的,近距離接觸的就更少了,可以說隻有家人,更準確地說,是隻有李泰和父子。


    她小時候生活在德裔偏多的白人社區,上學後,上的又是私立教會學校,更不會有多少東亞裔同學。


    這造成李晶雅周圍的同齡人,雖然各種膚色都有,但大都擁有一副纖細的骨架。


    小孩子嘛,是長不出多少肌肉的,隻要不胖,基本上是骨架長什麽樣,看起來就是什麽樣的。


    頂多就是因為肌肉量不同,導致摸起來的手感不一樣。


    當然,營養師和醫生也不建議小孩子擁有過量的肌肉,這樣是會長不高的。


    李晶雅和她的同學們,肌肉肯定是有的,但是健身房身材的確實是一個都沒有。


    像李晶雅這樣的孩子,基本上是都是從小開始控製飲食的,他們需要從小開始學著處理人與食物的關係。


    關於這一點,是有明確的醫學依據的,人成年後的體型和幼兒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相關性,而北美的肥胖率極高,家長們和家庭醫生們對這方麵的重視,甚至是到了矯枉過正的程度了。


    這也不怪他們重視,過度肥胖可是一種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一係列疾病都和肥胖的相關性極高。


    多方因素疊加之下,造成了一個事實——李晶雅周圍的同學們都是細條型身材。


    這也是她來到東亞後很不適應的一個點,東亞人在同等身高、同等體脂率的情況下,骨架是明顯明顯更寬的,特別是頭和肩膀。


    她自己是東亞裔,父親、姥爺也是東亞裔,她之所以此前沒感覺到自己在以往的環境裏是格格不入的,是因為他們一家就是細條型的身材。


    就連她那位礦工出身,年輕時靠體力吃飯的姥爺,也是細條型身材。


    從審美上來說,李晶雅是更喜歡東亞人偏寬的骨架的,她偏愛幹淨利落的下頜線和圓潤飽滿的頭骨,覺得這樣看起來更順眼。


    她從小就不能欣賞那些像保齡球一樣細長的腦袋,和尖銳到能戳死人的下巴。


    她身邊有些人腦袋的長寬比甚至超過了三比一,她一直覺得他們長得非常不協調,看起來很像漫畫人物。


    來到東亞後,李晶雅的眼睛是舒服了,但是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大骨架是力量的象征,一旦體型比自己大的人離自己近了,就會給她帶來極濃的威脅感,令她下意識想要迴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北美是一個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在這方麵走在世界前列的地方。


    惹不起,總還是要躲一下的。


    這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太過輕視可不行。


    李晶雅早已形成本能反應了。


    這幾年下來,李晶雅其實已經脫敏了,也就是習慣了很多,能夠鎮定地待在人群裏了。


    但是趙明宇不一樣,他有著一副哪怕是在東亞人裏也寬大得突出的骨架,再加上他超過六英尺的身高,李晶雅是真的無法克製住那份從心底深處像氣泡一樣冒出來的警惕。


    這種危機感是一種被刻在基因裏的本能,後續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又被不斷地強化。


    李晶雅是學過拳擊的,雖然隻上過初級班和特訓班,但是她非常清楚這種體型差距能帶來什麽樣的結果。


    身高比自己高了近二十厘米,這意味著更好的打擊角度,更好的出手時機,如果兩人對打,她的整個頭頸部都在對方的打擊範圍內;


    肩膀極為寬闊,這意味著極強的上肢力量,對方有能力在一瞬間令她失去反擊能力、逃跑能力,更可能造成某些不可挽迴的傷害,比如失明。


    數據表明,體型存在差距的人對打,體型較小者最容易受到嚴重損傷的部位就是眼睛。


    可是,眼睛又是一個在生理構造上就非常脆弱的部位,抗傷害能力極低,很容易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


    李晶雅不會因為這樣一個人對自己有好感,而忽略對方帶來的危險。


    歸根到底,她從不認為自己是被保護的。


    這點也和李泰和對她的教育息息相關,李泰和一直教育她,要警惕身邊出現的危險,不能因為熟悉而放鬆警惕。


    從數據上來看,會造成人身傷害的惡性事件,大概率都是在熟人之間發生的。


    李泰和與李晶雅約定了和人接觸的尺度和懲罰手段,並且嚴格執行。


    李晶雅一開始年紀太小,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這麽做,但是長大後,她似乎能理解一些了。


    人都是很複雜的,她不了解別人,但是她了解自己。


    通過她的記憶和留下來的影像資料,她認為,哪怕是在她隻有一兩歲的時候,她也是有很多小心思的,也是會做很多壞事的,包括但是不限於偷懶耍滑、陽奉陰違。


    她打從心底裏不認同“孩子都是天使”的觀點。


    她認同小孩子天真幼稚,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孩子沒有自己的需求。


    與此相反,小孩子對吃喝的需求、玩樂的需求正異常旺盛,他們可以為此做很多事情。甚至是不擇手段。


    小孩子隻是小,隻是沒見識,並不意味他們蠢,更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就連小孩子都如此複雜,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人的腦海裏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無數念頭,裏麵有好的,也有壞的,一個好人腦海裏也會出現惡念。


    從這點來說,李晶雅認同李泰和這麽做的前提——每個人都是危險的,而她要做的是,保護好自己。


    保持距離,當然不能阻止惡念的產生,但是能留下更大的緩衝空間,給對方克製的時間,自己逃避、求救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韓娛:黃金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冰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冰糖並收藏韓娛:黃金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