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雅被這些曲子迷住了,如果給她時間和機會,她毫不懷疑自己以後能寫出同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作品。如果那個時候她還走在這條路上的話,這是自小的經曆帶給她的自信。
李泰文抱著一疊厚重的資料和李晶雅一同走了出來,對過去近一個小時內發生的事情歎為觀止,這還是被他軟磨硬泡才同意見李晶雅一麵的高傲教授嗎?
嗯,河教授姿態上還是很高傲的,全程沒有多說幾句話。
上課時間都沒約好,河教授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大堆資料給李晶雅帶迴去,就這還不是全部,還有一份長長的書單——這部分過於基礎,河教授這兒沒有。
李泰文看著略帶眼前略帶稚氣的女孩,再次感歎,不愧是李泰和帶大的孩子。
“你今天可是給我長臉了,河教授可沒少嫌棄我沒有音樂細胞。”李泰文越想越美滋滋,“我的確沒有音樂細胞,但我外甥女有啊!”
李晶雅倒不覺得這有什麽,“蒂姆在這方麵更厲害。”
李泰文震驚了,“泰和他還會音樂?!”
李晶雅覺得他大驚小怪,“他的鋼琴彈得要比我好多了。”應該說他們倆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差距實在太大了,“你忘記他是在德國長大的了?”
在西方的古典音樂時期,偉大的世界級作曲家基本上都出自德語區,更確切的說是德奧地區,比如著名的巴赫、莫紮特、貝多芬。
同時,世界範圍內,最好的鋼琴都出自德語區,或者與之相關。比如,美國鋼琴品牌斯坦威的創始人是德裔,該品牌在亞洲地區銷售的鋼琴也大都出自德國漢堡。
再加上戰後德國的兒童福利,李泰和從小就開始跟隨名師學習鋼琴。當然這一切都幾乎是免費的,德國畢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祖國,在社會福利這一塊還是很大方的。
李泰和雖然沒有因此成為鋼琴演奏家,但直到現在,他也會時不時彈彈琴。李晶雅小的時候,經常坐在鋼琴上聽他彈琴。她還見過她被裝在籃子裏,放在鋼琴上拍的照片,不過她已經沒有相關的記憶了。
她想想,又安慰了李文康一句,“你不知道很正常,你在美國的時候是他最忙碌的幾年,確實也沒什麽機會知道。”
上車一坐好,李晶雅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舅,我們去吃烤肉吧。”
李泰文頓時顧不上震驚恍惚了,連連搖頭,“我先送你迴去。至於你能不能吃烤肉,我們還是聽醫生的。”他可不敢,要是被李泰和知道了,他可沒有好果子吃。他為什麽要給自己找不自在?
他想到旁邊這位也不是個好相與的,又提出一個替代方案,以示安撫,“我給營養師的工作室打電話,讓他們明天給你準備烤肉?”
李晶雅一口拒絕,“不要,我想吃外麵的韓式烤肉。”工作室那些都是簡易閹割版的,沒有靈魂,她不要。工作室的飲食她都吃膩,她偶爾也會想吃點不一樣的。
不能再想了,她口水要流下來了。
李泰文想起上次帶她外食,結果被一頓教訓的經曆,冷汗都下來了,明知故犯肯定比上次更慘!
他語氣放軟,誘哄道:“艾拉,現在距離你下次複查也沒多久了,等醫生說沒問題後,隨便你怎麽吃!”其實他上次聽李泰和說過,她近幾年都不能隨便在外麵吃烤肉,但先糊弄過去再說。
見他實在抵觸,李晶雅也沒有勉強,隻是有點遺憾,看起來憨憨的表舅也不好忽悠了。
她吃烤肉的錢還是有的,為什麽不敢自己去?還不是怕被教訓嘛,李泰和是真的會因此打人的。既然沒人願意給自己背鍋,那還是算了吧,她不想吃竹筍炒肉。
她是覺得身體沒有大問題才敢吃的,但李泰和的態度很堅決,一定要等醫院的抗原檢測恢複正常後,才同意放鬆對這方麵的管理。
是不是人年紀大了,就一定會變得更為保守?但李泰和也就三十出頭,年紀也不算大啊,搞不懂。
她這個病人本人都覺得沒事了,而且醫生說的也是“建議”,而不是“禁止”,偶爾吃一次又有什麽關係。
李晶雅撇撇嘴,放過他了,“好吧。我要直接迴家。”既然不能外食,她還待在外麵幹嘛。
她向公司請假時,她並不知道會花多少時間,也沒有和公司說清楚具體要請多久的假。她現在要迴家,不要繼續迴去上課。
也不是說她討厭那些課程。正相反,她正處在對練習課程的好奇心被一步步滿足,新鮮感、成就感爆棚的階段,但是她總會想做一些大人們不喜歡的事情。現在就迴家,會給她帶來一種類似逃課的刺激感。
“知道了。”李泰文剛剛才明確拒絕過她,現在不想再招惹她了,她要是真生氣了,還不知道會想出什麽辦法來折騰他。有李泰和在,他又不能教訓她。
李泰文也算是對她有些了解了,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知道她的小心思,但李泰和又沒有事先說明,他也不打算幹預,隻是一五一十的上報是免不了的。
想到他們倆可能會因為這個吵架,他還有點小期待呢。不過他肯定是看不到了,李泰和從不在他人麵前教訓李晶雅,但光是想想他就很開心了。
李泰文:我是治不了你,但這世上總有治的了你的人。
李晶雅對這個結果毫不意外,幾次相處已經夠她摸清這位表舅的底線了。
她在膝蓋上那一堆資料裏,翻出之前最感興趣卻沒有時間看完的那本譜子,完整地看了一遍,便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裏整理出其中的邏輯。
李泰文注意到李晶雅的眉頭微蹙,靜靜地放慢了速度,試圖讓車子更平穩一些。
到家後,兩人一起上樓。
李泰文抱著一疊厚重的資料和李晶雅一同走了出來,對過去近一個小時內發生的事情歎為觀止,這還是被他軟磨硬泡才同意見李晶雅一麵的高傲教授嗎?
嗯,河教授姿態上還是很高傲的,全程沒有多說幾句話。
上課時間都沒約好,河教授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大堆資料給李晶雅帶迴去,就這還不是全部,還有一份長長的書單——這部分過於基礎,河教授這兒沒有。
李泰文看著略帶眼前略帶稚氣的女孩,再次感歎,不愧是李泰和帶大的孩子。
“你今天可是給我長臉了,河教授可沒少嫌棄我沒有音樂細胞。”李泰文越想越美滋滋,“我的確沒有音樂細胞,但我外甥女有啊!”
李晶雅倒不覺得這有什麽,“蒂姆在這方麵更厲害。”
李泰文震驚了,“泰和他還會音樂?!”
李晶雅覺得他大驚小怪,“他的鋼琴彈得要比我好多了。”應該說他們倆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差距實在太大了,“你忘記他是在德國長大的了?”
在西方的古典音樂時期,偉大的世界級作曲家基本上都出自德語區,更確切的說是德奧地區,比如著名的巴赫、莫紮特、貝多芬。
同時,世界範圍內,最好的鋼琴都出自德語區,或者與之相關。比如,美國鋼琴品牌斯坦威的創始人是德裔,該品牌在亞洲地區銷售的鋼琴也大都出自德國漢堡。
再加上戰後德國的兒童福利,李泰和從小就開始跟隨名師學習鋼琴。當然這一切都幾乎是免費的,德國畢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祖國,在社會福利這一塊還是很大方的。
李泰和雖然沒有因此成為鋼琴演奏家,但直到現在,他也會時不時彈彈琴。李晶雅小的時候,經常坐在鋼琴上聽他彈琴。她還見過她被裝在籃子裏,放在鋼琴上拍的照片,不過她已經沒有相關的記憶了。
她想想,又安慰了李文康一句,“你不知道很正常,你在美國的時候是他最忙碌的幾年,確實也沒什麽機會知道。”
上車一坐好,李晶雅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舅,我們去吃烤肉吧。”
李泰文頓時顧不上震驚恍惚了,連連搖頭,“我先送你迴去。至於你能不能吃烤肉,我們還是聽醫生的。”他可不敢,要是被李泰和知道了,他可沒有好果子吃。他為什麽要給自己找不自在?
他想到旁邊這位也不是個好相與的,又提出一個替代方案,以示安撫,“我給營養師的工作室打電話,讓他們明天給你準備烤肉?”
李晶雅一口拒絕,“不要,我想吃外麵的韓式烤肉。”工作室那些都是簡易閹割版的,沒有靈魂,她不要。工作室的飲食她都吃膩,她偶爾也會想吃點不一樣的。
不能再想了,她口水要流下來了。
李泰文想起上次帶她外食,結果被一頓教訓的經曆,冷汗都下來了,明知故犯肯定比上次更慘!
他語氣放軟,誘哄道:“艾拉,現在距離你下次複查也沒多久了,等醫生說沒問題後,隨便你怎麽吃!”其實他上次聽李泰和說過,她近幾年都不能隨便在外麵吃烤肉,但先糊弄過去再說。
見他實在抵觸,李晶雅也沒有勉強,隻是有點遺憾,看起來憨憨的表舅也不好忽悠了。
她吃烤肉的錢還是有的,為什麽不敢自己去?還不是怕被教訓嘛,李泰和是真的會因此打人的。既然沒人願意給自己背鍋,那還是算了吧,她不想吃竹筍炒肉。
她是覺得身體沒有大問題才敢吃的,但李泰和的態度很堅決,一定要等醫院的抗原檢測恢複正常後,才同意放鬆對這方麵的管理。
是不是人年紀大了,就一定會變得更為保守?但李泰和也就三十出頭,年紀也不算大啊,搞不懂。
她這個病人本人都覺得沒事了,而且醫生說的也是“建議”,而不是“禁止”,偶爾吃一次又有什麽關係。
李晶雅撇撇嘴,放過他了,“好吧。我要直接迴家。”既然不能外食,她還待在外麵幹嘛。
她向公司請假時,她並不知道會花多少時間,也沒有和公司說清楚具體要請多久的假。她現在要迴家,不要繼續迴去上課。
也不是說她討厭那些課程。正相反,她正處在對練習課程的好奇心被一步步滿足,新鮮感、成就感爆棚的階段,但是她總會想做一些大人們不喜歡的事情。現在就迴家,會給她帶來一種類似逃課的刺激感。
“知道了。”李泰文剛剛才明確拒絕過她,現在不想再招惹她了,她要是真生氣了,還不知道會想出什麽辦法來折騰他。有李泰和在,他又不能教訓她。
李泰文也算是對她有些了解了,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知道她的小心思,但李泰和又沒有事先說明,他也不打算幹預,隻是一五一十的上報是免不了的。
想到他們倆可能會因為這個吵架,他還有點小期待呢。不過他肯定是看不到了,李泰和從不在他人麵前教訓李晶雅,但光是想想他就很開心了。
李泰文:我是治不了你,但這世上總有治的了你的人。
李晶雅對這個結果毫不意外,幾次相處已經夠她摸清這位表舅的底線了。
她在膝蓋上那一堆資料裏,翻出之前最感興趣卻沒有時間看完的那本譜子,完整地看了一遍,便閉上眼睛,試圖在腦海裏整理出其中的邏輯。
李泰文注意到李晶雅的眉頭微蹙,靜靜地放慢了速度,試圖讓車子更平穩一些。
到家後,兩人一起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