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頭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麵色沉重,好半晌才貌似迴複春瓊又仿佛在自言自語,“看這樣子,是要倒春寒了。”


    倒春寒?春瓊自然是聽過的,春天天氣迴暖,萬物複蘇,若忽然出現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就會導致農作物、花兒凍死的情況。春季播種後,最害怕的就是倒春寒了。


    “玉米目前估計還沒發芽,埋在土裏,應該不受影響吧?”春瓊問。


    “咋不影響?一旦上凍,埋在地下的也不行。”劉莊頭繼續看著天,“更嚴重的是稻子,都發芽了,正是需要大太陽的時候。今年……又沒啥指望了。”


    春瓊朝著劉莊頭的方向,看著遠處灰蒙蒙的天空,心裏仿佛也蒙上了一層灰。在這個農民完全靠天吃飯的時代,天氣變化狠狠扼製著農民的咽喉,誰也無法掙脫。


    春瓊閉上眼睛,腦子裏迴想著前世倒春寒的預防處理。春寒來臨之前,小麥田可提前灌水,通過降低地溫的方式防止對麥苗的損壞,春寒後,對損壞的麥苗,可通過施尿素肥來改善補救。


    果樹可以通過熏煙法,減少土壤熱量的輻射散發,抵禦冷空氣入侵,提高果園內的溫度,改善果園小氣候。


    玉米,隻能通過後期補苗了。


    牛頭山小麥基本都種在山地,不符合灌水條件。而且,如今已經降溫,春瓊也不敢擅自讓村民灌水預防。


    至於果樹,牛頭山根本沒有成片果林,有預防手段也用不上。


    迴屋換了件厚衣服,春瓊獨自在村裏晃悠,看著路過的村民一個個緊皺的眉頭,沉重的麵容,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她自以為腦子裏很多先進技術,卻幫不上任何忙。


    就連玉米移栽,她也找不到替代油紙的材料。沒有替代材料,普通農戶如何育種?這種方法到時候又如何向普通農戶推廣?


    從村裏迴來,春瓊又將自己關進房間,她要盡快找到解決油紙的辦法,如今紙貴,桐油也貴,想要短期內將油紙價格降下去不現實,替代品明瓦、琉璃她還沒見過,就算已經出現恐怕更貴。


    要是各地都有溫泉就好了,直接將育苗池建在溫泉旁邊,保證種子成長的更快。


    溫泉?春瓊忽然想起書中記載的一種古代權貴們建的溫室殿。


    若是暖棚不搭屋頂,在周圍燒火加溫,能不能達到溫泉的效果?


    想到此,春瓊快速畫出圖紙衝出房間,“劉伯,劉伯。”


    “大姑娘,有啥事?”坐在爐子旁烤火燒水的劉莊頭聽到春瓊急叫聲,連忙起身。


    “劉伯,麻煩您幫我建一個這樣的棚子。”春瓊將圖紙遞給劉莊頭,指著廚房外麵的一塊空地,“就建在這裏吧。”


    劉莊頭接過圖紙打開,指著一處問,“姑娘,這個中間的溝要這麽深?”


    “是的。溝裏要儲水,所以需要做防滲漏工藝。”


    “好,我去安排人。”


    劉莊頭在村裏找了幾個人幫忙,不到一天就把春瓊的草棚搭好,草棚沒有屋頂,四周圍著厚厚的稻草。內部田字格分布深溝,深溝兩端連接著一個鍋爐。


    春瓊在劉莊頭他們搭棚子的時候也沒閑著,用上次玉米育苗剩下的基質土做了一批育苗缽,種上玉米、茄子和黃瓜籽。


    等棚子搭好,她將種有各種種子的育苗缽搬至棚子裏,然後將鍋爐燒起來,等水燒開,將沸騰的水放入深溝裏。溝裏的水繞著溝流動一周,最終從另一端迴到鍋爐。


    這是借鑒古代王公貴族們溫室暖房原理搭建的,王公貴族們“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


    春瓊想,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說,相比油紙的精貴,柴禾就便宜多了,像牛頭山這樣依托大山的村落,柴禾就更不值錢了。所以,她想試試這種暖棚能不能替代之前的大棚。


    春瓊忙活完,劉莊頭沒有多問,幹脆搬了凳子坐在鍋爐旁,一邊烤火,一邊守著鍋爐。


    “劉伯,不用守著,我看家裏堆的有大樹根,那個耐燒,丟一個進去可管一晚上。”


    第二天天更冷了,隱隱有雪沫子紛飛,倒春寒真的來了。春瓊讓人將暖棚的頂搭上,防止雨雪進入大棚內。


    連著幾天,溫度持續走低,她每天守著兩個暖棚,不時根據各田字格水溫調整水暖棚深溝,通過水流速來控製水溫。幾天時間,家裏的柴禾消耗了很多,好在,水暖棚玉米和黃瓜,都出苗了。


    盡管這次出苗時間,比之前的大棚晚了兩天,但證明這個方法還是有用的。


    春瓊有點小激動,“劉伯,劉伯,玉米出芽了。”


    “真的?太好了。”劉伯衝進棚子,身後跟著一串人。


    “哎,小心小心,別掉水裏了。”春瓊提醒後麵擠進來的麗清和翠兒。


    “太好了。”劉伯在池子周邊轉了一圈,發現玉米和黃瓜基本都出芽了,興奮道,“大姑娘,這幾天差不多用了三百多斤柴,不算太多。按照這個進度,等苗長成,一千斤柴足夠了。也就是咱們一個冬天取暖的數量了。”


    “嗯,這個用量還可以接受。”農村家庭,哪家哪戶冬天不儲備個幾千斤柴禾?一千斤柴,一個壯年三天就能砍迴來。


    “大姑娘,可是打算將育苗技術教給村民?”劉伯問春瓊。


    “是。今年我們先試驗,如果效果好,下一季就在村裏推廣。”


    “我替村裏上下謝過姑娘。”劉伯說著就要跟春瓊行禮。


    春瓊連忙阻止,“劉伯不必如此,這些都是書裏先人總結的經驗,我隻是有幸看過那些書,有機會將先人的經驗拿來用而已。”


    “那也要感謝姑娘願意嚐試。”徐嬸道,“姑娘沒有千金小姐的架子,不嫌棄我們這些泥腿子,親自將書中的種地技術傳授給我們,令人欽佩!”


    春瓊忍不住汗顏,她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教村民種地,當初隻是為了自己縣令老爹的政績。如今走近村民,親眼看到他們的艱辛和困苦,才切實有了想為他們做些什麽的想法。


    不管初衷是什麽,最後能幫到村民也算是好事,春瓊不想糾結太多,轉移話題,“劉伯,依你看,倒春寒還會持續多久?”


    “裏正去縣裏找人看了,這兩天就會慢慢升溫了。”


    “那就好。這個時候升溫,地裏的種子估計還沒全部被凍壞。”這樣村民的損失就會小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