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瓊檢查完大棚,就坐在簷下砍樹,把林木帶迴來的樹都截成一米長左右的的短木,並排靠在屋簷下晾曬。


    然後在房間裏寫寫畫畫半天後,去村民家裏找了一背簍木屑和麥麩,又讓柱子去買了石膏和白糖迴來,就把自己關在了廚房。


    莊子裏的人不知道她在忙什麽,也不敢打擾,就柳兒陪著在廚房,偶爾遞個東西打打下手,連一向跳脫的麗清都乖乖的自己玩。


    春瓊嘴裏念著配方比例,將木屑,麥麩和石膏混合拌勻,然後將白糖水加入繼續攪拌,直到拌料用手握住有水溢出後停止加水。裝入瓦罐密封後,春瓊讓柳兒往鍋裏添水燒火。待水沸騰後將密封的瓦罐放入鍋中,蓋上鍋蓋。


    “姑娘,您這是在做什麽呀?”麥麩裏麵放糖水?麥麩是給豬吃的吧?難道在做豬食?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春瓊自己其實也不確定能不能成功,畢竟隻是聽說,就連配方,都是村裏老人口口相傳的,也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柳兒,看著火,千萬不能中途滅了,三個時辰後熄火。”春瓊伸著懶腰,抬手捏著脖子,叮囑柳兒。


    “好的,姑娘,奴婢就在廚房守著。”


    高溫蒸了三個時辰,春瓊將瓦罐搬出來,晾涼後放到隔壁空房間。


    這是後世村裏口耳相傳的製作菌種的配方和流程。小時候村裏很多人家都會自己種幾節香菇,傳說用的就是這個配方。


    前幾天跟楊夫人和妹妹去牛頭山,看到那滿樹的菌菇,春瓊腦子裏忽然想起了這個配方,她就打算自己也試一試,說不定就成功了呢!


    這幾天在莊子上守著育苗,也沒別的事,正好有時間。


    四月初一,又是一個萬裏無雲的晴朗好天氣,這是春瓊來到莊子的第十天。


    玉米苗長得比春瓊預期的要快,如今大部分苗都有她手掌長了,接下來若都是這樣的好天氣,過兩天就能移栽了。


    春瓊巡查完玉米苗,迴到前院拿棒子一節節敲擊簷下晾著的木頭。


    這個行為讓莊子裏所有人都很費解,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大姑娘,您最近每天都在敲這些木頭,是要幹嗎?”


    開始還以為她無聊瞎敲著玩兒,這幾天看下來不像是玩兒。


    “醒木?”


    “醒木是啥意思?”


    “……”春瓊望天,這怎麽解釋,心裏明白,說不清楚啊!


    敲擊木頭,震動可刺激木頭紋理中的菌絲,加速香菇的生長。


    “大姑娘,您這個木頭是在晾曬水分吧?”玉米播種後,劉莊頭難得的空閑,這會兒正坐在院子簷下磨砍刀。


    “是啊。”


    劉莊頭擦著額頭的汗,一邊抬頭看天,“今天格外悶熱,晚上或明天估計要下雨,後麵豬棚旁邊的矮屋裏有稻草,晚點我去抱些過來,晚上把這木頭蓋上,免得淋雨了,這兩天就白曬了。”


    “會下雨?”楊春瓊神情一怔,猛地抬頭看向天空,今天確實熱得過分,是要變天的前兆。


    她似乎忽略了一件要命的事!


    “劉伯,後院稻草多嗎?”春瓊問。


    “不少,堆了一屋子呢。”存著給豬冬天做窩的,去年冬天暖和,沒用上那麽多。


    “那就好。”春瓊鬆一口氣,“劉伯,麻煩您幫我找幾根長繩子,另外辛苦柱子去砍幾根竹子,要手腕粗的,我有用。”


    說著丟了手裏的棍子,自己去雜物間找了錘子、鏟子往育苗池跑。


    之前圍著育苗池搭的半人高的架子,看來是要用上了。


    等劉伯父子倆扛著竹子迴來了。幾個人一起,紮了幾個育苗池長短大小的稻草筏,並將其以木樁為支撐,豎立在育苗池周圍。


    又用竹竿為支撐,鐵絲固定,做了個厚厚的屋頂放在旁邊。


    “油紙不結實,扛不住大雨大風。等下雨了,把這個稻草筏蓋在上麵就可以了。”春瓊一邊幹活,一邊跟眾人解釋。


    “這樣有外麵稻草棚擋著,刮風下雨都不怕了。還是姑娘聰慧,能想到這個辦法。”幾人七嘴八舌的誇著春瓊。


    條件有限,隻能自己想辦法製造條件了。


    “若不是劉伯提醒要變天,我也想不到這個。”


    “姑娘之前就已經打好地樁,明顯是早就想到保護油紙的。隻是姑娘以前沒種過地,一時注意不到天氣變化很正常。農民靠天吃飯,所以對天氣格外關注,我們隻是多了些種地經驗罷了。”


    劉莊頭安慰楊春瓊。


    “嗯,種地不是靠想象就能種好的,需要的就是寶貴的實操經驗。以後還請劉伯多多指導。”


    春瓊真心實意的感謝。


    “一定一定,我們缺的正是姑娘有的書本上的知識和姑娘的敢想敢做。”


    “嘿嘿,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眾人一邊忙活,一邊互相恭維誇獎。


    大家夥兒忙完,天已經黑了,幾人收拾完工具,迴院子吃飯,一頓飯沒結束,忽然變天,狂風暴雨席卷而來,幾個人扔下筷子就跑,合力把稻草筏蓋到育苗池上麵。


    忙活到半夜才歇下,一晚上提心吊膽,第二天春瓊早早起床,去確認了油紙和玉米苗都完好無損,才鬆一口氣。


    幸好昨天白天劉伯提醒要下雨,否則這一晚上的狂風暴雨,不僅油紙保不住,池子裏的玉米苗都得被風吹斷。


    新出的玉米苗嬌弱,哪裏受得了風吹雨打。


    種地果然沒那麽容易的啊!看來自己還要多向村民交流學習,不能因自己會一些後世的技術就沾沾自喜。


    種地,理論知識固然重要,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姑娘快進屋加件衣服,今天太冷了,別風寒了。”徐嬸見春瓊站在育苗池邊發呆,出聲提醒。


    春瓊這才注意到,今天確實格外冷些,昨天還熱的仿佛要到夏天了一般,今天忽然降溫了,她早晨光著急玉米苗了,身上還穿著昨天的衣服。被人提醒了才感覺到冷,隨著一陣風,一陣哆嗦。


    “明明雨停了,怎麽這麽冷?”春瓊搓了搓手,一邊自言自語準備迴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縣令長女種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光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光老並收藏縣令長女種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