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早會望眼看過去,職場裏不論是自己部門還是隔壁的那些部門,都是40歲以上女性居多。而且在自己部門,坐在最後兩排的十幾個大姐,都是已經在領社保退休金了。
她感覺有些可怕。這個行業能沉澱下來的人都會一直做下去,她們公司和其他保險公司還不一樣,收入多元化,除了保險的傭金收入和獎金等,還有銀行、證券、貸款等各種收入。在疫情的那幾年,林麗就是靠這些非主業的業務收入活下來的。
每天早會間隙,在職場,林麗聽到的都是退休的人員說的事情,如每個月領了多少養老金;這個月的社保養老金還沒到賬;頭發白了,在養發的經驗分享;更年期的各種遭罪……
林麗時不時聽著這些大姐在聊他們更年期這些年的感受和尷尬。很多人都在反應她們絕經後就出現了斷崖式衰老。頭發一下子發現白了很多。有時候還會莫名燥熱……
這些大姐說這些話題的時候,不顧忌旁邊是否有男同事在。部門裏每天早會就三四個男生在。他們也是入司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了。可能大家都習慣了,也不把他們當作男生。
這些男業務員每天混在女人堆裏,對女人關心的話題和思維方式都比較熟知,他們在拜訪女客戶的時候也可以比較好地溝通。
其實保險客戶裏很多客戶都是女性客戶,大保單則男性客戶多一些。這幾年能接受保險的男客戶似乎增加了。
一個同事說她的一個堂弟以前是做投行的,在疫情前總是非常自負的樣子。她這個表弟是碩士畢業的,投資經驗豐富,以前賺了很多錢。
然而在疫情後,他發現那個行業不好做了。他們公司也在裁員。一直身居管理職位的他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隻會越來越好,他的投資專業能力很強,經驗豐富。然而沒有想到46歲的他成為了公司第一批裁員對象。
雖然拿到了豐厚的補償,但是他被裁員了。之後大半年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事情。好在他過去還有些存糧,他每天就在家研究股票投資。他這時才知道老婆瞞著他買了一些保險。
他看到那些很多是儲蓄型保險,而且老婆給他看了這兩年每個月的月報,都是穩健增長的,特別省心,不需要每天看。還可以靈活追加進去,追加的錢雖然會扣除一點初始費用,但是次月一號就可以看到利息了。
他覺得太好了,這個相當於就是睡後收入。以前自己還詆毀保險,別人 和他談保險都被他罵跑了。現在他很希望有人和他談保險,他覺得這個理財方式挺好的。他都有點想加入保險行業了。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願意給這個同事轉介紹客戶,擔心自己麵子薄,做不了銷售。
林麗覺得這職場和十年前剛入司時候區別大了。那時候大家早會都在認真通關,練習情景模擬,談論怎麽見客戶,遇到各種客戶異議怎麽辦,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感覺特別有勁。
現在卻不一樣,能出單的業務員都是個人主義,不會在職場裏說太多,而且還看不慣這些閑聊的人。而退休的老阿姨們又看不慣那些拚命見客戶打拚的人,認為他們能簽單可能會存在有什麽黑幕或者關係。
林麗覺得現在的早會就是公式化,為了完成任務。不去參加又要請假,有可能扣考勤的錢,本來賺錢就不易,沒必要被扣錢。
丁羽離職前就說過,她這幾年被扣了很多差勤扣款,幾乎每個月都是500元,算下來也扣了幾萬了。她當時說過,如果她離職了,就要去公司投訴,一定投訴一個準,能夠退迴來。畢竟這個是不合規的,扣的錢都是劃入部門經理的賬戶。
林麗他們部門的差勤扣款都是用在了部門秘書、經理的增員助理的工資上了。他們已經這麽操作很多年。公司在每個保險代理人入司和公司簽訂代理合同的時候,都會附加進去一張考勤扣款授權同意書。
有的業務員就認為不可能退迴來這個被扣走的差勤款,因為公司當時讓大家簽了這個文件,如果不簽就不能入司。自己簽過的文件,就意味著是同意的。但有的業務員認為這個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即使簽名了,也不代表是自願的。有的人就是為了入司下代碼,一堆文件就都簽名了。
上個月丁羽離職了,林麗不知道她會不會真的去投訴。記得多年前,丁羽曾說,她幾乎沒有投訴過別人,像平時別人說投訴移動因為扣話費多扣了,她都說幾塊錢沒必要投訴,免得到時候別人丟了工作。
但是這兩年,由於她受到了公司的一些管控,有的做法並不合理,她心裏咽不下,還是投訴了。而且還是投訴到了集團去了。
這些事情投訴後,很快就有了反饋和解決。丁羽可能也發現不能無所謂,該投訴還是要投訴。隻是不知道她未來會不會投訴差勤費扣款的事情。
丁羽他們家的公司創業了四年多了,現在已經步入正軌,開始盈利了。估計她現在就沒有前幾年那麽忙碌,老是要出差了。他們今年會把這些分公司逐漸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估計她會經常出去遊玩了。她是個不喜歡太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以前在保險好做的年代,她每年都會出去旅遊幾次,世界各地到處去。她一去都是半個月一個月,還是自由行的那種。約上三五好友,他們自己去玩。
她當時去了土耳其、俄羅斯,在國外,她們幾個單身女人,就是自己租車,靠著導航進行遊玩的 。她不喜歡跟團,認為時間太不自由,而且還可能會有購物的行程,影響旅遊的體驗感。
丁羽是個喜歡自由的人,不喜歡太累。在深圳賺到錢的人以前都會買房,她卻沒有。當時她的想法還是挺特別的。她和林麗說過,她要好好享受生活,租房子也可以住,為什麽要買房,還壓力特別大。
她就寧可租個大房子,然後那些錢去理財也好,去旅遊也好,就是華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去交房貸,或者生孩子養孩子上。
至今,也不知道她是否結婚了。她和那個男人到底是男女朋友還是已婚,大家都不知道,每次她的表情都有些隱晦。林麗認為這是個人私生活,也不追問。
年底了,騙子還挺多的。這天,一個同事在早會上分享她最近遇到的騙子的事情。原來她家買了邁巴赫的車,買車時候認識的銷售給她介紹了一個客戶。他們約在了奢侈品店見麵。這個客戶是個男性客戶。
當時見麵,她還等了他一小時左右。這個客戶是從邁巴赫下來的,身上的穿戴都是名牌,而且都是正品。這個人據說是一家公司的高管。
這個客戶說,不是他自己要投保,而是他老板。因為這個老板的老婆孩子都在海外,夫妻之間感情比較淡,分居多年,他一直在國內做生意。就在深圳找了個女生同居,生了個孩子,現在已經九歲了。
雖然是非婚生的孩子,但是想給孩子一筆錢,通過家族信托方式。這個同事疑了解了下,這個客戶的老板想要做3000萬的理財給非婚生的孩子。
但是按照林麗他們公司的家族信托規則,非婚生子女做保險金信托方式更好。或者被保人做成這個老板,受益人寫孩子。
當時和這個客戶聊,客戶說他知道,之前也有了解過。之後這個客戶和同事聊的就是關於六合彩方麵的內容。那個同事感覺到他就是想給自己推薦六合彩,感覺那個所謂3000萬的事情就是用來吸引自己和他聯係的。
同事感覺這個人就是個騙子。不過她不甘心,還是不點破,就想要出他的單。。目前他們在微信還有聯係。
這個情況和林麗的徒弟蔣芳遇到的那個客戶情況類似。蔣芳在前年換了一輛帕拉梅拉,當時花了一百四十萬,還是一次性付款。她說終於在五十歲前實現了百萬豪車。
在買車過程中和她的銷售人員成為了好友。這個銷售人員最近給她介紹了一個男客戶,說客戶年底有八百萬理財到期了,想要投保保險,對於分紅和收益高低沒有要求。
這需求正好就是非常符合儲蓄險的客戶特征,她當時和林麗一說,就非常激動。林麗告訴她可以先去看看,了解一下客戶的情況。蔣芳是個在專業上不怎麽樣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敢說,而且她的資源還是比較好的。
她來深圳早,以前是自己做生意開公司的,她身邊認識的那些人現在都是50歲左右,正是財富積累到巔峰的年齡段。如果她用心經營,是可以出很多大單的。
她就想讓林麗陪著到時候一起見客戶,可以幫忙講解一下產品條款。林麗卻婉拒了,因為她自己也還沒有出單,下周還約了客戶。而且林麗覺得蔣芳入司也有十來年了,還不能自己講解產品。她現在也不是主管了,又不拿她的管理提成,沒必要花太多時間陪同她展業。
蔣芳當時還開玩笑說,如果成交了,到時候給她包個大紅包。林麗也笑了下,說到時候再說。
林麗其實對於這種幾百萬的大單自己都還沒出過,她心裏也是有些怯的。她就和蔣芳說,如果你客戶真的有這個實力,自己估計也會帶律師團隊的。之前公司有同事出了四張躉交100萬的儲蓄險,客戶都是直接帶律師過來看條款。
律師看過之後就和客戶說躉交比較劃算,不論是在保單利益方麵還是在稅負方麵。對於大客戶來說其實躉交是比較好的。因為繳費年限長的話,不確定性也增大。
雖然這些人現在收入還可以,但是世界變化太快,誰知道幾年後甚至十年後收入是否還是持續的,是否還是有這麽多收入的?
林麗也建議蔣芳可以給客戶講下躉交。蔣芳做事一貫都是不太有計劃的,林麗也不把她的事情當真。
蔣芳這一年都沒有怎麽過來開早會,幾乎每個月都是考勤扣500元的。前些時候 ,她在外麵做的投資理財產品還遭遇了暴雷,不知道她那幾百萬現在怎樣了?林麗也不好直接問她,免得勾起蔣芳的傷心事。
過了幾天,蔣芳過來部門早會了。她在早會後,和林麗悄悄說,那個客戶好像是個騙子。她聽柏麗主任說,最近很多業務員也遇到類似的大客戶的騙局。
這樣的客戶都是一上來就說要買百萬以上的保費的保單,等到要錄單時候讓他提供身份證信息,就遲遲沒有提供或者就不聯係了。
他們就是這樣引起業務員注意,有的還會和業務員推薦其他的業務,或非法的理財產品,或者借錢,還有的騙錢騙色……
柏麗主任平時見客戶比較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接觸過。她的組員也有遇到過類似的騙局。她比較有經驗,分析給蔣芳聽說,如果遇到陌生客戶,一上來就說自己要買大額的保單,這種90%是有問題的。不要太高興。
果然,到了蔣芳和客戶約定見麵的日子,那個客戶並沒有約出來。而且還各種推脫。然後蔣芳就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了權限。這個客戶隨後就給她打電話問,怎麽看不到她朋友圈 了?是不是把他拉黑了?
蔣芳心裏已經對這個人有懷疑了,但還是和他說:“你不要急嘛,隨後開給你朋友圈權限。”
蔣芳心裏想這個人原來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朋友圈阿。她趕緊問那個介紹人,就是她的保時捷車子的銷售,那個銷售人員說,她其實也不認識這個客戶。這個人來他們店裏看過幾次車,還沒有買。
前些天,這個人和銷售員說,讓她介紹客戶裏做保險和銀行理財的人給她。就這樣她推薦了蔣芳。蔣芳懷疑自己遇到的這個騙子和那個在早會分享的邁巴赫銷售介紹的客戶的同事遇到的情況類似。他們可能遇到同一類的騙子。這些騙子目的明確,專門在高端消費的客戶群裏找準客戶。
她感覺有些可怕。這個行業能沉澱下來的人都會一直做下去,她們公司和其他保險公司還不一樣,收入多元化,除了保險的傭金收入和獎金等,還有銀行、證券、貸款等各種收入。在疫情的那幾年,林麗就是靠這些非主業的業務收入活下來的。
每天早會間隙,在職場,林麗聽到的都是退休的人員說的事情,如每個月領了多少養老金;這個月的社保養老金還沒到賬;頭發白了,在養發的經驗分享;更年期的各種遭罪……
林麗時不時聽著這些大姐在聊他們更年期這些年的感受和尷尬。很多人都在反應她們絕經後就出現了斷崖式衰老。頭發一下子發現白了很多。有時候還會莫名燥熱……
這些大姐說這些話題的時候,不顧忌旁邊是否有男同事在。部門裏每天早會就三四個男生在。他們也是入司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了。可能大家都習慣了,也不把他們當作男生。
這些男業務員每天混在女人堆裏,對女人關心的話題和思維方式都比較熟知,他們在拜訪女客戶的時候也可以比較好地溝通。
其實保險客戶裏很多客戶都是女性客戶,大保單則男性客戶多一些。這幾年能接受保險的男客戶似乎增加了。
一個同事說她的一個堂弟以前是做投行的,在疫情前總是非常自負的樣子。她這個表弟是碩士畢業的,投資經驗豐富,以前賺了很多錢。
然而在疫情後,他發現那個行業不好做了。他們公司也在裁員。一直身居管理職位的他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隻會越來越好,他的投資專業能力很強,經驗豐富。然而沒有想到46歲的他成為了公司第一批裁員對象。
雖然拿到了豐厚的補償,但是他被裁員了。之後大半年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事情。好在他過去還有些存糧,他每天就在家研究股票投資。他這時才知道老婆瞞著他買了一些保險。
他看到那些很多是儲蓄型保險,而且老婆給他看了這兩年每個月的月報,都是穩健增長的,特別省心,不需要每天看。還可以靈活追加進去,追加的錢雖然會扣除一點初始費用,但是次月一號就可以看到利息了。
他覺得太好了,這個相當於就是睡後收入。以前自己還詆毀保險,別人 和他談保險都被他罵跑了。現在他很希望有人和他談保險,他覺得這個理財方式挺好的。他都有點想加入保險行業了。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願意給這個同事轉介紹客戶,擔心自己麵子薄,做不了銷售。
林麗覺得這職場和十年前剛入司時候區別大了。那時候大家早會都在認真通關,練習情景模擬,談論怎麽見客戶,遇到各種客戶異議怎麽辦,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感覺特別有勁。
現在卻不一樣,能出單的業務員都是個人主義,不會在職場裏說太多,而且還看不慣這些閑聊的人。而退休的老阿姨們又看不慣那些拚命見客戶打拚的人,認為他們能簽單可能會存在有什麽黑幕或者關係。
林麗覺得現在的早會就是公式化,為了完成任務。不去參加又要請假,有可能扣考勤的錢,本來賺錢就不易,沒必要被扣錢。
丁羽離職前就說過,她這幾年被扣了很多差勤扣款,幾乎每個月都是500元,算下來也扣了幾萬了。她當時說過,如果她離職了,就要去公司投訴,一定投訴一個準,能夠退迴來。畢竟這個是不合規的,扣的錢都是劃入部門經理的賬戶。
林麗他們部門的差勤扣款都是用在了部門秘書、經理的增員助理的工資上了。他們已經這麽操作很多年。公司在每個保險代理人入司和公司簽訂代理合同的時候,都會附加進去一張考勤扣款授權同意書。
有的業務員就認為不可能退迴來這個被扣走的差勤款,因為公司當時讓大家簽了這個文件,如果不簽就不能入司。自己簽過的文件,就意味著是同意的。但有的業務員認為這個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即使簽名了,也不代表是自願的。有的人就是為了入司下代碼,一堆文件就都簽名了。
上個月丁羽離職了,林麗不知道她會不會真的去投訴。記得多年前,丁羽曾說,她幾乎沒有投訴過別人,像平時別人說投訴移動因為扣話費多扣了,她都說幾塊錢沒必要投訴,免得到時候別人丟了工作。
但是這兩年,由於她受到了公司的一些管控,有的做法並不合理,她心裏咽不下,還是投訴了。而且還是投訴到了集團去了。
這些事情投訴後,很快就有了反饋和解決。丁羽可能也發現不能無所謂,該投訴還是要投訴。隻是不知道她未來會不會投訴差勤費扣款的事情。
丁羽他們家的公司創業了四年多了,現在已經步入正軌,開始盈利了。估計她現在就沒有前幾年那麽忙碌,老是要出差了。他們今年會把這些分公司逐漸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估計她會經常出去遊玩了。她是個不喜歡太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以前在保險好做的年代,她每年都會出去旅遊幾次,世界各地到處去。她一去都是半個月一個月,還是自由行的那種。約上三五好友,他們自己去玩。
她當時去了土耳其、俄羅斯,在國外,她們幾個單身女人,就是自己租車,靠著導航進行遊玩的 。她不喜歡跟團,認為時間太不自由,而且還可能會有購物的行程,影響旅遊的體驗感。
丁羽是個喜歡自由的人,不喜歡太累。在深圳賺到錢的人以前都會買房,她卻沒有。當時她的想法還是挺特別的。她和林麗說過,她要好好享受生活,租房子也可以住,為什麽要買房,還壓力特別大。
她就寧可租個大房子,然後那些錢去理財也好,去旅遊也好,就是華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去交房貸,或者生孩子養孩子上。
至今,也不知道她是否結婚了。她和那個男人到底是男女朋友還是已婚,大家都不知道,每次她的表情都有些隱晦。林麗認為這是個人私生活,也不追問。
年底了,騙子還挺多的。這天,一個同事在早會上分享她最近遇到的騙子的事情。原來她家買了邁巴赫的車,買車時候認識的銷售給她介紹了一個客戶。他們約在了奢侈品店見麵。這個客戶是個男性客戶。
當時見麵,她還等了他一小時左右。這個客戶是從邁巴赫下來的,身上的穿戴都是名牌,而且都是正品。這個人據說是一家公司的高管。
這個客戶說,不是他自己要投保,而是他老板。因為這個老板的老婆孩子都在海外,夫妻之間感情比較淡,分居多年,他一直在國內做生意。就在深圳找了個女生同居,生了個孩子,現在已經九歲了。
雖然是非婚生的孩子,但是想給孩子一筆錢,通過家族信托方式。這個同事疑了解了下,這個客戶的老板想要做3000萬的理財給非婚生的孩子。
但是按照林麗他們公司的家族信托規則,非婚生子女做保險金信托方式更好。或者被保人做成這個老板,受益人寫孩子。
當時和這個客戶聊,客戶說他知道,之前也有了解過。之後這個客戶和同事聊的就是關於六合彩方麵的內容。那個同事感覺到他就是想給自己推薦六合彩,感覺那個所謂3000萬的事情就是用來吸引自己和他聯係的。
同事感覺這個人就是個騙子。不過她不甘心,還是不點破,就想要出他的單。。目前他們在微信還有聯係。
這個情況和林麗的徒弟蔣芳遇到的那個客戶情況類似。蔣芳在前年換了一輛帕拉梅拉,當時花了一百四十萬,還是一次性付款。她說終於在五十歲前實現了百萬豪車。
在買車過程中和她的銷售人員成為了好友。這個銷售人員最近給她介紹了一個男客戶,說客戶年底有八百萬理財到期了,想要投保保險,對於分紅和收益高低沒有要求。
這需求正好就是非常符合儲蓄險的客戶特征,她當時和林麗一說,就非常激動。林麗告訴她可以先去看看,了解一下客戶的情況。蔣芳是個在專業上不怎麽樣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敢說,而且她的資源還是比較好的。
她來深圳早,以前是自己做生意開公司的,她身邊認識的那些人現在都是50歲左右,正是財富積累到巔峰的年齡段。如果她用心經營,是可以出很多大單的。
她就想讓林麗陪著到時候一起見客戶,可以幫忙講解一下產品條款。林麗卻婉拒了,因為她自己也還沒有出單,下周還約了客戶。而且林麗覺得蔣芳入司也有十來年了,還不能自己講解產品。她現在也不是主管了,又不拿她的管理提成,沒必要花太多時間陪同她展業。
蔣芳當時還開玩笑說,如果成交了,到時候給她包個大紅包。林麗也笑了下,說到時候再說。
林麗其實對於這種幾百萬的大單自己都還沒出過,她心裏也是有些怯的。她就和蔣芳說,如果你客戶真的有這個實力,自己估計也會帶律師團隊的。之前公司有同事出了四張躉交100萬的儲蓄險,客戶都是直接帶律師過來看條款。
律師看過之後就和客戶說躉交比較劃算,不論是在保單利益方麵還是在稅負方麵。對於大客戶來說其實躉交是比較好的。因為繳費年限長的話,不確定性也增大。
雖然這些人現在收入還可以,但是世界變化太快,誰知道幾年後甚至十年後收入是否還是持續的,是否還是有這麽多收入的?
林麗也建議蔣芳可以給客戶講下躉交。蔣芳做事一貫都是不太有計劃的,林麗也不把她的事情當真。
蔣芳這一年都沒有怎麽過來開早會,幾乎每個月都是考勤扣500元的。前些時候 ,她在外麵做的投資理財產品還遭遇了暴雷,不知道她那幾百萬現在怎樣了?林麗也不好直接問她,免得勾起蔣芳的傷心事。
過了幾天,蔣芳過來部門早會了。她在早會後,和林麗悄悄說,那個客戶好像是個騙子。她聽柏麗主任說,最近很多業務員也遇到類似的大客戶的騙局。
這樣的客戶都是一上來就說要買百萬以上的保費的保單,等到要錄單時候讓他提供身份證信息,就遲遲沒有提供或者就不聯係了。
他們就是這樣引起業務員注意,有的還會和業務員推薦其他的業務,或非法的理財產品,或者借錢,還有的騙錢騙色……
柏麗主任平時見客戶比較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接觸過。她的組員也有遇到過類似的騙局。她比較有經驗,分析給蔣芳聽說,如果遇到陌生客戶,一上來就說自己要買大額的保單,這種90%是有問題的。不要太高興。
果然,到了蔣芳和客戶約定見麵的日子,那個客戶並沒有約出來。而且還各種推脫。然後蔣芳就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了權限。這個客戶隨後就給她打電話問,怎麽看不到她朋友圈 了?是不是把他拉黑了?
蔣芳心裏已經對這個人有懷疑了,但還是和他說:“你不要急嘛,隨後開給你朋友圈權限。”
蔣芳心裏想這個人原來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朋友圈阿。她趕緊問那個介紹人,就是她的保時捷車子的銷售,那個銷售人員說,她其實也不認識這個客戶。這個人來他們店裏看過幾次車,還沒有買。
前些天,這個人和銷售員說,讓她介紹客戶裏做保險和銀行理財的人給她。就這樣她推薦了蔣芳。蔣芳懷疑自己遇到的這個騙子和那個在早會分享的邁巴赫銷售介紹的客戶的同事遇到的情況類似。他們可能遇到同一類的騙子。這些騙子目的明確,專門在高端消費的客戶群裏找準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