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完成了轉正業績,她每個月要求自己至少做兩件單,達成鑽石3500元以上傭金。她是十月入司的,剛好趕上了一月的開門紅。她並不知道開門紅意味著什麽。隻是聽老同事說每年一月的收入占了全年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開門紅是個賺錢的好時機。


    林麗也認真盤點了下自己身邊的朋友,有理財習慣的能拿得出每年十萬的其實屈指可數。她隻能怪自己認識的有錢人不夠多。有的看上去有錢,其實並沒有存錢習慣,有的沒有保險意識。


    但是她還是做了梳理。沒想到有天梁園總給她電話,說讓她去一下,想給孩子存點教育金。原來陳瑞兒子和梁園的大女兒是同一個小學的。


    她們也是在有次接孩子的時候遇到。梁園和陳瑞說想給孩子買點保險做教育金,但是沒買過,問她是否了解。


    陳瑞雖然也沒買過,但是她當時就建議梁園找林麗了解,她現在在國內的一家上市的大保險公司。梁園對林麗的辦事風格還是放心的,而且也願意支持下她的工作。於是就找了林麗。


    林麗當場給她做了計劃,她一看問了幾個細節,稍微調整了下每年的保費金額,就投保了一份三年交,每年元的方案。


    林麗看到這款產品不錯,也給自己的兩個寶寶也各買了一份三年交,每年10萬的。之後她還做了幾個十年交,每年一萬五的。


    這年開門紅她就這麽輕鬆地達成了高峰,獲得獎勵希臘旅遊,而且還有6000元獎金。她很開心,這讓她看到了這行可為。


    這天在小組早會時,有老業務員和林麗說如果她現在是主任,還可以多拿自己的傭金的20%,還有組員的傭金的提點,還有年終獎。她一算沒想到還有幾萬塊錢。虧大了。她開始計劃著下一年要做主任。


    這逼著她去學習基本法。她基本能倒背如流。公司為了普及基本法,還舉辦了一次“一站到底”的基本法競賽活動。初賽是各個部門推選人出來到營業區參戰。他們部門當時推選了三人,林麗就是其中之一。她把五百道題花了兩個晚上背了一遍。


    在初賽時,她基本對答如流。到了搶答環節就要拚手速了。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參賽者都記不得答案,沒有搶答。就這樣她在營業區的初賽中成為了第一名。接著就參加第二輪比賽,是市裏幾十個營業區的代表選手的競賽。


    林麗發現這個難度並不大,隻要背熟了題目,基本上問題不大。當時他們參賽是在華僑城的海景酒店,還有記者拍攝。現場有數百人觀戰,最後隻剩下四人,他們到了搶答環節。


    現場有搶答器,林麗手速還是比較快的,最後她以第一勝出,還獲了價值5000元的獎品。參加競賽讓她對基本法對答如流,銘記於心,既鍛煉了她的膽量和臨場能力,也給了她很大的信心。


    營業區開始有意培養她,讓她去上了內部導師課程的一係列培訓,據說這兩套課程ptt有效表達,和ttt課程在外麵都是價值十萬左右。公司免費提供這樣的培訓機會。她很激動,能去學習這些課程,鍛煉自己的演講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


    現場課程都是演練課程,每次課程隨機抓鬮主題,抽到的都是一個詞語,然後根據這個詞語自己寫個500-1000字的口水稿,和這個詞語有關,自己發揮。林麗抽到的是平時都比較少用點生僻詞語。她隻能胡編亂造,自圓其說,卻也流利地講下來。


    老師說這個不在乎對錯,就是練習膽量。能夠自圓其說又很流利講完,在規定的時間內控製好內容,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就算過關。老師會在現場幫他們每個人攝錄下來,看每個人在演講過程中的小動作、習慣的語氣詞、微表情、服飾不足等問題,自己迴去後改進。


    林麗從視頻中發現自己還是比較淡定的,說話也比較流暢,但是她會習慣地不停踮腳,還有就是手臂在胸前比劃次數過多。其他的還行。


    課程最後結束的考試是老師隨意抽一套課件的幾頁燈片,每個人上台試講三分鍾。林麗開始還不知道怎麽表現,因為燈片的字都是標題,很少內容,要自己寫好口水稿承上啟下。


    等到她演講的時候,她順利地完成了三分鍾的演練,這個課程就這樣結業了。她非常開心,之後她就可以成為外勤的內訓師了。內訓師按課時和 星級有一定的津貼,如果還能在公司的大型的會議中講課,還有報酬,五星講師一般在1萬-3萬。


    林麗做了公司的講師後,比之前要忙一些。她主要是在新人的職前班講課和招聘說明會上做演講,是計入課時的。雖然津貼不多,每小時隻有17元錢,但是她還是很開心,每次都認真準備。


    部門經理發現她學習能力很強,就讓她負責了部門的訓練功能組,主要組織訓練部門的新人。訓練功能組對接公司的培訓部的相關內容。部門的新人會有專門的培訓,尤其在第一年,培訓比較多。


    這些培訓和公司的統一培訓不同的地方是實操性更強,而不是理論培訓。很多新人都是在部門的訓練中解決了見客戶中遇到的難題,而促成了保單成交。


    林麗剛進訓練功能組,他們的組長青哥是個香港人。當年曾是香港的一個企業家,但是在97金融風暴的時候,把所有的資產都虧空了。據說他和家人已經十幾年不聯係了。他當時在金融風暴之後,就欠下巨債,而當時他小兒子即將出生,老婆跟著他每天要被追債。


    一家人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等到小兒子生下來,發現先天性心髒病,需要做手術。之後妻子就很責怪他,兩人開始鬧離婚。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去了新加坡,不再迴香港。他在香港被高利貸追堵,他隻能跑到大陸發展。他在香港做過一段時間保險。來到大陸不知道做什麽工作就做了保險代理人。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就被人追債到公司。部門經理看不下去了,就幫忙談判,最後按月歸還。他當時業績還是非常好的,很勤奮。他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比較紮實,就在部門無可厚非挑起訓練功能組的重任。


    他在十年前的開門紅一次性開了200萬的一張大保單,達成了高峰,之後連續好幾年,都是這個客戶不斷地在加保投保大額的保單,令他的業績突飛猛進。但是他沒有趁勝追擊,而是陷入了愛情。


    他當時愛上了部門的一位女同事柏麗,這個女同事也是個苦命人。她之前是在工廠做品管,孩子5歲的時候,偶然發現了爸爸和一個阿姨在外麵親密地喝東西。她迴家告訴了媽媽。柏麗當時家境很好,前夫經營一個製衣廠,家裏有房有車,衣食無憂。但是在孩子告訴她那件事後,她開始留意前夫的言行舉止,也發現了蛛絲馬跡。


    一次,她現場捉奸,前夫看到已經被發現,就索性破罐破摔,提出離婚,稱對方已經懷孕,還可能是個兒子。柏麗說離婚可以,要求分財產。然而前夫卻轉移了資產,把公司的財產早就轉移給了父母,房子也過戶給了父母。他名下竟然沒有財產,柏麗隻拿到了幾十萬現金。夫妻離婚協議提到每個月給孩子撫養費。


    但是離婚後,前夫並沒有準時給撫養費,而且還玩失蹤,經常不接電話,找不到人。前夫家人之前就嫌棄柏麗生的是個女兒,她又不願意懷二胎。因此她在夫家沒有什麽地位,也沒有人替她說話。她隻能在南山村租了個房子,自己帶著孩子生活。她為了給孩子好的生活,決定轉行做保險銷售。這樣時間也比較自由,而且收入可期。


    她於是從工廠出來了。當時孩子年紀小,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沒法去學校,她隻能背著女兒去見客戶。女兒也很懂事,她會和培訓班的老師推薦媽媽,和同學家長詢問是否需要買保險,可以找她媽媽。對於有孩子的客戶,女兒就會去和客戶的孩子玩,讓媽媽可以專心給客戶講解保險。


    母女倆相依為命。在孩子八歲的時候,青哥到了部門。他一眼就看到柏麗與眾不同的魅力,她很有女人味,藝品不錯,還懂得生活。在年會上,她跳的國標很曼妙。這些都迷倒了他。於是他不顧自己的港人身份還有沒還清的債務,就和柏麗曖昧起來。


    柏麗已經單身好幾年,她也深知一個人帶個孩子有多難。她也想找個依靠。但是青哥是否可以依靠,她也未知,但她知道他手上有幾個大客戶。


    不久兩人就同居了。她的女兒還挺喜歡青哥。他們也曾經想過要結婚。柏麗帶著他迴了老家四川過年,村裏的人都來看他。他除了每個月還債,他還負擔了她們的房租和生活費。


    這一年開門紅,他沒有達高峰,而是把他手裏的幾個大客戶介紹給了柏麗,他認為他們倆不分誰和誰。柏麗把這幾個客戶的圈子都開發了下,連續幾年的高峰的單子,都是這樣出來。兩人在一起維持了四年。四年後柏麗已經是部門的高級主管了,青哥還是個業務員。柏麗在中山和深圳都悄悄買了房子,用女兒的名字。


    而青哥還傻乎乎地倒貼。他還沒有發現兩人在身份和認知上都已經發生了改變。當柏麗和他提出分手,他差點想去跳樓。他在部門裏隻要見到她,就會淚流滿麵。那段日子,部門經理看他可憐,都會經常安慰他。讓他投入到工作中,分散注意力。


    他於是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訓練功能組和部門的管理上。部門的每個新人最先認識的人就是青哥。他很熱心,他會給他們解決很多實操的問題,包括行銷係統使用問題、保全售後問題、做單過程中的細節問題、見客戶的異議處理等。


    在部門裏,他當時是少有的幾個50歲以上的老業務員,很受大家的敬重。如果部門沒有他就少了靈魂。因為有他,部門才能發展到這麽大。他相當於部門經理免費的助手。


    他最早發現林麗的學習力強,是在公司組織的一次出遊。在高鐵上,大家為了打發時間,玩起了殺人遊戲。當時輪流扮演法官、殺手、平民等角色,他發現林麗都是很平淡的表情,很會玩這個遊戲。他開始以為林麗是很內向的人,後來觀察她和比較熟的人話比較多。他把她歸為悶騷型人。


    他對於性格色彩有所研究,部門裏每個人的優缺點他都能分析得很到位。從那次旅遊迴來,林麗就發現公司很多活動,她都被推上去了。


    她第一次承擔了萬人的招聘說明會的十五分鍾演講。當時本來不是她,但是說那個同事臨時生病了,第二天的大會讓她去講。她就這樣被推上去了。沒想到,那十五分鍾反響太好了。之後的每次的招聘說明會都會安排她參與這個環節。她也願意參加,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讓她在很多陌生人麵前去 演講。


    公司的內刊每個月都會選出各個營業區優秀的業務員約稿,介紹自己過去的職業經曆和進入平安後的成績。當時林麗也被邀約了。她抽出了兩晚的時間終於斟酌好了5000字的稿子。還要按要求提供五張照片,包括生活照、工作照和職業藝術照。


    這篇文章發表在內刊後,公司免費給了她一項雜誌,方便她給到客戶和她想要招聘的人。林麗把這些雜誌都發給之前的公司的同事,大家都給她點讚。


    她在這一年一下子就招聘到了晉升主管需要的五個組員,成為了主管。她發現工資條明細一下子比業務員多了二十多項。她既要自己做業績,也要做好團隊管理,讓團隊每個人都賺到錢。這樣她的管理提成才會比較高。她比之前花比較少的時間做業務,更多在招聘和培訓自己小組的成員。


    在訓練功能組,她由於人品和情商,讓她得以和幾個優秀的成員成為了閨蜜。其中的一位黃藍,她是個績優人員,不招聘團隊,隻是專注於自己做業績。


    黃藍個性外向,非常圓潤,言語幽默風趣,很容易就獲得別人好感。但是她也很火爆,一不順意就會毒舌,也容易得罪人。


    有次,天下暴雨,但是還沒達到紅色暴雨,公司沒有通知不用參加早會。大家還是如約趕到公司開早會。除了開車的同事衣服是幹的,坐公交或地鐵的業務員因為需要走一些路,身上衣服鞋子都是濕的。


    他們到公司後,有的就去廁所用吹手的機器吹鞋子和衣服。而青哥是個細心的人,就像機器貓的百寶箱一樣,他在公司的桌子抽屜裏,什麽都可以有。他有吹風機,當時先借給了丁羽吹。告訴她吹完了拿迴來。丁羽在衛生間吹襯衣,吹幹後,她徒弟說她的鞋子也濕了,兩人就在廁所吹了很久。


    當時,黃藍的衣服也濕了,她和青哥借吹風機,青哥說在丁羽那裏,她們可能在女廁所。黃藍就去廁所找,結果發現她們在吹鞋子。她很生氣,大聲說她們自私自利,把吹風機放進鞋子裏,這樣多不衛生,別人怎麽吹啊。黃藍和丁羽兩人在廁所裏口吐芬芳,結下了梁子。


    之後黃藍還主動和林麗說,你和你師傅真的性格天壤之別。你師傅就是個自私自利的機會主義者。但是你很優秀,性格溫和,情緒穩定,如果我不在公司了,我的保單就想選你來服務。


    兩人因此成為了比較好的朋友,經常會一起交流客戶情況和學習產品的所得。她們在訓練功能組的例會中,經常會探討專業相關的問題。青哥有意要推林麗去承擔訓練功能組,成為下一任組長。


    很多功能組的事情,青哥都放手,讓林麗來負責。林麗就這樣逐漸從新人成長為部門中流砥柱。每次部門需要業績競賽,她都是其中之一,使命必達。


    青哥和部門經理申請了一點經費,犒勞訓練功能組的組員,他組織了大家拓展訓練。她們訓練功能組六個女生,就他一個男生。吃飯的時候,有人在說最近柏麗主任好猛阿,像批發一樣在出單,而且保單的單件保費都不低。青哥一臉不屑說,你們知道她怎麽簽迴來的嗎?她的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你無法想象。


    大家都是才入司幾年的人,對於她的黑曆史並不了解。黃藍說她之前參加營業區獎勵的去鳳凰的旅遊,當時去個村子裏,在一個農戶家和他商量了可以去地裏買菜。他們就去了菜地。別人都在稱菜買菜,她轉頭卻瞥見柏麗趁農戶不注意,悄悄在辣椒地裏摘了一把辣椒放進包裏。黃藍當時覺得她很喜歡占小便宜。


    青哥說這還是輕的了。他對她很了解,她當年就是吃透了他對她一往情深,被她傷的很深。他當時的大客戶基本都被她跟走了。那時他還不知道,還幫著付房租和生活費。


    他和大家說起當年他和柏麗的種種,動情之處會有幸福的笑容,也會有低落的情緒,在他心裏,她就是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讓他意難平。他自己說在分手後好幾年裏,在部門裏隻要看到她,他還會想哭。


    分手兩年後,柏麗主任的小組當時已經有20多人,她下麵有兩三個主任了,她一下子成為了資深主任,很快就可以晉升經理。她小組的人在見客戶時候的風格和她類似,都是強勢促成、不擇手段。


    聽說她的一個90後的女組員非常勤奮,是個孤兒沒有人脈,當時第一年全部靠擺台推薦信用卡獲得客戶。她一個月能辦50多張信用卡,通過這些客戶開發保險客戶,就這樣這個女組員還成了主任。


    這個女組員說話特別快,很強勢,有時候說的話讓人很難受。她曾經有次約了朋友參加公司的招聘說明會,看到還有一小時要開始了,對方還沒有迴複,她直接奔去別人的宿舍,一把掀了被子,對方還是個男生。沒想到對方居然就乖乖跟著來參加了招聘說明會。這個女生做事的麻辣、強勢,深得柏麗主任的真傳。


    最令青哥傷心地是柏麗被部門傳出她和自己的一個男組員談戀愛了。那個男的86年的,比她小了12歲。看上去很年輕,他們在部門接觸並沒有什麽端倪,但青哥說有人看到他們經常一起打車下來,有些親密曖昧的舉動。青哥雖然和她已經分開幾年了。但他還是很關心柏麗的。他提醒她,不要戀愛腦,找個小奶狗。柏麗主任說關他什麽事。


    沒幾個月,那個小男生在部門裏到處借錢。因為他長得還可以,很多人在傳他家很有錢,是富二代,開路虎的。他和每個同事借錢借口都不一樣,對於年紀大些的同事,他就說他有個項目要投資,一年能迴本,讓他們借5萬。部門經理的直轄組還真的有幾個老業務員借給他錢。


    他們組有個女孩是90後,家境很好,長得很乖巧,這個男生還去追她了,利用她的好感經常問他借錢,大概借了三萬多。 有次他們組出去內蒙旅遊,租車自駕遊,他駕車時候兩個手死死攥住方向盤,一點都不像老司機。


    當時有個老業務員比較細心發現了這個細節,就和其他的業務員說,他不是說開路虎,怎麽感覺像新手。方向盤握的緊緊的,而且也不是很熟練。你們借了錢的還是當心點。


    這話沒說多久,這個男生就不來公司上班了,說找到了新的方向辭職了。他突然離職,借了錢的同事都慌了,趕緊打電話追要錢。卻發現這個男生電話空號,問柏麗主任她組員去了哪裏,她也不知情。


    這件事導致部門裏超過十個人都借過錢給他。有人說原來富二代就是這樣來的。之後部門經理就說,盡量不要同事之間互相借錢。


    青哥這幾年運氣也不太好,他很多時間花在部門的管理實務上。他喜歡操心,很有責任感,雖然不是部門經理,但是他免費為部門做了很多事情,反而自己的業務也耽誤。沒有好好做業務。聽說他的收入不太高,在所有的主任中應該是最低的。他為了省錢,每天隻吃兩餐。中午在公司他是不吃飯的,除非有人請吃飯。


    但他上班習慣了打車,每天都是打車上班。他招聘的組員很多是工廠出來的,雖然很勤快,但是資源不夠好,每個月業績也不高,他管理提成沒多少。他非常懂得基本法,然而專業很好的人,業務未必很好。他50來歲,個子不高,精瘦,說隻有100斤左右。身體還算比較健康,看上去像40歲左右。


    他在公司都是西裝革履,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帶有香港人的那種風格,這是他之前多年養成的職業習慣,來到這個公司後,他也影響了很多同事。公司是沒有工作服的,上班要求職業裝。


    但是職業裝種類繁多,青哥給部門的人要求是黑白配,就是男生要黑色西服加白襯衣,不能穿紅色或豔色的襪子,皮鞋要黑色。女生要黑色套裝,裏麵可以是襯衣或者連衣裙,但不能花裙子,淡妝。


    部門還有自己的會務服務組,就是在招聘說明會、產品說明會、年會等活動時,隨時可以拿得出手去提供會務服務。他們的會務服務主要就是簽到、引導、手語舞表演、禮儀等。經過部門的訓練,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就能上去。這個小組也和青哥的用心培訓分不開。


    部門裏很多功能組都有他的影子,在他的主導下,部門才能有序管理,部門經理並沒有花很多心思。他們的部門經理主要專注在他的五星講師的講課上。聽青哥說,這個部門是個最老的部門,其他部門的番號都是五個數字以上,這個部門還是兩位數。青哥給他們訓練功能組的人多次講過部門經理陳喜的經曆。


    部門經理是1996年就入司了,當時公司才成立六七年。部門經理是安徽人,他原來在內地是做車工的,中專生,一個月工資800元左右。他做了幾年後,從在深圳的堂姐嘴裏聽說了深圳日新月異,在這裏錢比較好賺,還有機會成為富翁。他當時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於是來了深圳。


    他一到深圳,是半夜,就不想去打擾堂姐一家。他堂姐在深圳是在工廠裏開食堂的,類似快餐店那種。平時起早摸黑的非常辛苦。部門經理第二天就扛著行李包去人才市場找工作。


    當時看到很多工廠也在招工,他還在選擇。這時他看到了一家公司,簡介上說在招聘儲備經理,十萬年薪不是夢。這是一家保險公司,旗下還有銀行。


    他當時動心了就上前問了兩句,招聘人員很熱情地和他攀談,發現他思路清晰,非常有想法。就說讓他先做個性格測試,一測試滿足他們職業的要求。


    招聘人員就告訴他,可以去參加他們的職前培訓,十天後通過考試,可以獲得執業資格證,就可以到公司複試,通過後就辦理入職手續。


    他當時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隻是聽了招聘人員說一天要三訪到五訪,也就是一天見3-5個人。他在深圳並沒有人脈,但是他還是想試試。


    接著他就先寄住在堂姐家,參加了公司的職前培訓,之後順利通過了複試,下了工號。當時還沒有手機,他為了做業務員方便,配了個bb機。


    他每天下了早會,就在公司附近的四海公園進行陌生拜訪,就是尋找有緣人。按他們培訓班老師的話說,推開窗戶,樓下看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客戶,這些都是人民幣。


    他去一家家街鋪掃街,拜訪這些店裏的老板,當他說自己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有的人當時並不了解保險,還以為是保險櫃,說不需要。他一天跑了百餘家的店鋪,說得口幹舌燥,終於有個老板為自己剛滿月的孩子買了份教育金,那個產品當年預定利率9%, 這個老板按每年2000元保費做的方案。


    在當時定期存款利率都有12%左右,很多人還看不上這個9%,多年後這個老板也成長為了大老板了,他說當年這個保單現在還在領錢,每年都有,還真的是按9%推算的。在現在存款利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看,當年的決定還是明智的,隻是買少了。這個案例也經常被部門經理拿出來說。


    由於部門經理比較勤快,他入司後每個月都能保證出四件單以上。他收入每個月在當時有一萬五以上。他已經從親戚家搬出來,自己在城中村租了個小房子住。


    他在工作中發現部門裏新來了個四川女孩方玲,膚白貌美,人還很機靈勤快。他就多和她接觸,發現大家都是單身。他對她頗有好感。


    這個方玲入司之前做過幾個月文員,發現工資太低,她就辭職了,遇到一個大姐說來做保險吧,可以讓你年薪十萬不是夢。她當時就動心了,因為他們四川老家很窮,她就想賺錢,然後買房,把父母接出來。


    她幹勁十足,當時還是靠腿和公交車在還沒有開發好的深圳四處跑客戶。有的地方還是像農村一樣偏遠。她每個月也是部門前三的業績高手。她和部門經理的業績經常不相上下。兩人還暗地裏較量。


    部門經理眼光比較長遠,他看懂了公司基本法,並不沉迷於做好業務賺多點傭金。他想到是未來,希望自己能有團隊,有更多的被動收入,通過別人的時間給他賺取更多的錢。於是他開始招聘自己的團隊。


    但是在過程中也遇到了挫折。有一個月都到了20號了,他還沒有出單,不知道單在那裏。他就在四海公園裏發名片,看到晨練的人就發。到中午的時候,他發現上午他發過的地方,都在地上看到有丟棄的自己名片。他很受挫,坐在涼亭裏乘涼。


    這時,一個年紀相仿的男生也坐到涼亭,見到他身著白襯衣和領帶,就問他是做什麽工作的?直銷嗎?他告訴對方,他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這男生叫田誌傑。他正在找工作,當他得知對方是保險公司的,就問部門經理陳喜說還要不要人,他聽說這行賺錢還不錯。


    陳喜這個月自己都還沒出單,正愁呢,就沒好氣地說,哪有什麽賺錢不錯,也是靠業績吃飯的,沒那麽容易。田誌傑初生牛犢不怕虎,還請求他帶自己去公司了解一下。陳喜打量了下他說,你不好好找份工作,為什麽要來做這行?田誌傑信心滿滿地問,我行不行嘛?大專畢業,工作過兩年,現在離職了。在深圳有一定的人脈,性格外向。


    陳喜當時心裏還想著業績的事情,就好言相勸,你還是找其他的工作吧,我怕到時候你後悔。他們互相留了聯係方式,之後就各自離開了。


    過了幾個月,在新人班上,陳喜給新人講課時發現了田誌傑也在,而且他居然還是連續幾個月的新人王,是一年內新人中的佼佼者,業績突出,而且聽說他在短短半年內已經是高級主任了。


    這讓陳喜大跌眼鏡,後悔錯過了一支藍籌股,沒有想到他這麽優秀。當時自己還想勸退他,沒想到。田誌傑課後和他聊天,告訴他那天見麵後,他偶然機會遇到了另一個區的一個部門經理,對方把他招聘進去了。他現在感覺還挺適合這份工作的,最近還買了房子。


    陳喜心裏後悔極了,但這也許就是緣分吧,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沒有必要後悔。陳喜正在跟麻勘村的一個村裏的領導的單,跟了大半個月還沒有簽下來。


    然而前兩天,這個客戶告訴他已經買了。他問了客戶買了哪個公司的,客戶說你們公司的呀,那個業務員很勤快,那天我們家龍眼樹在噴藥,她在旁邊等了我好幾個小時。我都不好意思了,就買了。對了,那個業務員叫方玲,你認識嗎?


    陳喜一聽,原來是自己暗戀的方玲呀。他之後去和方玲祝賀,從她那裏才得知,她的客戶都是各村的村委的領導。原來之前白石洲村的一個村委領導在追求她。但是她並不喜歡對方,覺得沒有文化,雖然有地有錢,她情商很高,就說我們做兄妹吧,這樣可以更長久。


    對方也沒有死纏爛打,反而給她介紹了村委其他的領導,她順勢就給他們每個月辦公桌都放了一份小禮物。她所到之處都是歡聲笑語,她說話比較幽默,而且臉皮厚,雖然她就是個中專生,人情世故還是很懂。很快,她就把這幾個領導家裏的保單拿下來,批發式做單。


    之後他們還給她介紹了南山的幾個村的村委領導以及他們的親戚。陳喜這才知道方玲原來客戶資源這麽好。她對陳喜也一直在觀察,看到他很有想法,在部門早會和公司的各種培訓上,他都是很活躍的。他是部門裏唯一的五星級講師,也是當時部門重點培養的明星人物。她早就仰慕已久。


    兩人因為這次的溝通,互相表達了好感,很快就一起戀愛了。沒幾個月,陳喜就提出了結婚。他打算在南山買一套房子,兩人一起去看了房子。當時陳喜已經存了30萬左右。那時候房價很便宜,一平方米2000元左右。他們看好了一套新房,55平方米,剛好可以一次性買下。不久兩人就登記結婚了。


    2001年他們就住進了新房。幾年後,陳喜已經是高級主任了。由於一直從事這份工作,心理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陳喜也比較喜歡喝酒,他感覺胸悶了一段時間,也沒在意。


    他還是保持以前的習慣,會做陌生拜訪。他有一天和一個同事在四海公園見完客戶後,兩人就坐在涼亭,一邊拿著啤酒瓶子在喝,一邊在那裏如數家珍,一一談每個客戶的情況,分析應該怎麽跟進,然後用筆寫下來之後怎麽跟進。


    晚上他迴家後,就感覺唿吸很難受。家人就把他送到了醫院,經過詳細檢查後,醫生說他心髒的血管堵塞,需要做個搭橋手術。那時候他29歲。他已經有了個可愛的兒子,才四歲。方玲很擔心地摟著兒子等在醫院的走廊,一家人都在焦急等待。他們通過關係,找了個非常有經驗的醫生幫他做手術。


    所幸,手術很成功,沒多久他就可以上班了。從這時起,他就買不了重疾險和醫療險了。他隻能每年買一些理財險存錢。


    不久,公司的投資連結險爆冷,因為那時候這個險種還是個新東西。它是不保證最低利益,而且客戶需要自擔風險。這個險種銷售導致的投訴比較多。


    當時市場主流也是這類產品。那段時間,公司可賣產品太少了 ,很難賣。業務開始下滑,離開的業務員越來越多。他們部門有十幾個主任,也在蠢蠢欲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角再轉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走的米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走的米莎並收藏轉角再轉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