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產假結束了,林麗上班了。她被編入了營銷一部。他們的保險經紀公司開始運營了。主要針對集團內部的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團體保險及員工營銷。
集團各公司給在職員工之前買有企業年金險,這些以前是在一家銀行運作。現在全部轉迴旗下保險公司運作。
她發現這些銷售的人員都是臨時從其他各部門調出來的人員,不是有過銷售經驗的人員,對於保險行業專業知識也不太了解,他們也就請了一些保險公司的人員來簡單培訓了一段時間。
對內部的保險銷售難度不算大,從上到下都不是很重視。他們的產品比較單調,不像外麵的保險公司這麽多產品選擇。集團對於高層的保險每年會給到一筆經費他們投保。有的子公司副總以上每年是兩萬元。
林麗他們第一年沒有什麽銷售難度,因為在公司也是第一次嚐試。第一年他們的保險經紀營銷還是盈利的。但是到了第二年,集團的領導換了,直接給到高層現金讓他們自己選擇保險公司投保,有的人就選擇了大的保險公司。
有的子公司團險也被其他大的公司吸引走了,因為別人的產品更多樣化,而且還有就醫服務權益。他們公司雖然找了精算師設計了幾款產品,但保額比較低,保費偏高,沒有競爭力。
集團也不強製這些公司一定要在自己的係統的保險經紀公司投保,鼓勵各子公司自負盈虧,自擔風險。這樣,他們的公司就比較難競爭了。
林麗認識的一個集團的部門經理,本來想在她這裏投保的,之後因為他老婆認識有大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對方告訴他們要選擇大的品牌公司的產品,畢竟保的時間久,未來要按條款兌現理賠的。
他們一聽,還是選擇外麵的公司。雖然公司的保費能夠獲得八折的優惠,但人家那個代理人很靈活,給他返傭,相當於比八折還優惠。
林麗也很無奈,對於這種同行惡意搶單,在行業裏還沒有處罰的規則,也沒有限製。返傭其實是很惡劣的一種競爭方式,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損招。
這樣方式操作的保險代理人聽說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還能存在,經濟一旦下行,那些返過傭金的客戶交不上保費,就有可能斷保或退保。而為了退保全部退迴保費,客戶可能就會投訴其返傭的不合規操作,代理人會被品質扣分。
林麗雖然沒在專業的保險公司做過,但是她看了很多這方麵的案例和書籍,她也略知一二。這個行業的營銷工作實質和她之前從事的地產營銷策劃有異曲同工之處。在營銷節奏和營銷邏輯方麵都是可以借鑒的。
她看到了現在這個公司的不足之處,但是以一己之力很難改變它。他們集團內部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公司的存在價值就是給集團的家屬們或者冗餘人員提供一個就業的地方。反正餓不死,但是集團也不指望這個公司會發達。時間久了,集團內部很多人眼中就會認為自己集團旗下的保險經紀公司管理混亂,專業度也不夠。
尹娜的孩子最近也在了解保險。她專門請了林麗喝茶,諮詢相關的內容。她拿著香港的保險公司的條款和國內其他幾家的產品計劃書,讓林麗幫看看。林麗給她做了詳細的分析,最後她還是糾結,說等迴家讓她老公看看先。
尹娜的老公也在集團內的子公司工作。他習慣了公司的各種福利待遇,他傾向於還是在公司內部的保險經紀公司投保。林麗也給他們夫妻倆說了在公司內投保和外麵的保險公司投保的差異,讓他們倆非常敬佩林麗的專業,尹娜的老公果斷地在林麗這裏投保了。
他說對於產品他不太懂,但是隻要林麗還在公司做,他就投在她這裏。以後如果她離職了,他再投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
由於林麗保險營銷做得還可以,公司就發展她為內訓師,內部成立了培訓部。她成為了培訓部的老大。她終於有了點權力,可以推行自己對保險的看法和保險專業知識的解讀了。
她有意在公司內加強保險專業性的培訓。她把培訓的課件自己花了時間開發出來,用於公司內部培訓。雖然她很認真地在做這些工作,但是發現領導們並不重視。她的直屬上司說差不多就行。而公司高層就是想要一個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的感覺。
林麗從領導的話裏感覺可能這個保險經紀公司之後公司也不會作為主要的公司,必要的話也可能未來會出售出去,帶著銷售隊伍一起賣了。當然這隻是領導的猜測,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她想到自己就快40歲了,如果現在不動,之後再動就很被動了。而且孩子都那麽小,不想中年失業。她開始留意保險行業需要什麽樣的人?
她發現丁羽發展得還不錯,已經換上保時捷帕拉梅了,而自己還在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生活。以前她也想著就安安穩穩地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但是現在時代變化太快。不是你想留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就可以做,還要看這個公司能不能存在這麽久,或這個公司會不會一直要你,即使你年齡超過40歲了。
林麗很有危機感,她在職讀的研究生已經拿到了碩士學位和畢業證了。她還在繼續學習博士的學位。她也試圖參加法考,學習法律知識。因為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法律知識。
丁羽發現了林麗工作的瓶頸,她真誠地希望林麗能加入到他們的團隊。林麗表示,她可以去了解一下。於是她帶著好奇心去他們的企業大學參觀了,也去感受了他們招聘說明會。
她看到這公司很有朝氣和生機,客戶服務很到位,有超過4億的客戶了。她非常佩服,一家才三十四年的公司,就已經在行業排前列了。
對於林麗這種閑不下來的人,這家公司很吸引她的。
林麗現在給新人和在職的員工培訓時也發現,他們的思維模式還比較固化,接受不了新的東西。她做的那些課件,盡管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也沒有什麽效果。
林麗開始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再次做出選擇。她思考了三個月,終於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決定離職。她果斷地加入丁羽的團隊。
報到的第一天,她十點左右去的,當時保險代理人們正在上早會。她遠遠地聽了下,當時部門經理很專業地在講分紅險。她如饑似渴地坐在後麵一排,靜靜地聽,還做了筆記。除了講專業知識,他們還有一些客戶服務的活動,讓他們約客戶過來參與。
林麗從這天起,她的思維就開始從之前的那種打工心態轉變了。什麽都要自己精打細算,每件事每個給客戶的禮物都是有成本的,要有成本意識。
她群發了很多朋友說她轉行了。這些朋友很多在第一時間就迴複了她。
有的為她點讚,認為是金子在哪裏都能發光,為她加油!有的認為她為什麽放棄了多年經營的熟悉的專業和優厚的待遇,而去嚐試一個新的行業?
還有的直接說保險買過了,有專門的業務員服務了,以後可以請她吃飯,但是保險就算了吧。甚至有的直接說,不認同保險,他們見麵什麽都可以聊,千萬不要聊保險,不然拉黑她!
林麗還在新人的培訓階段,還沒有出工號,但她已經通過丁羽拿到了公司所有的產品的條款,自己在學習產品。她羅列了微信裏幾千個聯係人的名單,對這些人進行了分類,並按照分類的優先級別,準備一個個約見麵談。
在她之前行業的這些朋友,有的人確實很忙,他們更喜歡通過郵件或者線上溝通了解,他們沒時間麵談或者有些社恐,在線上溝通他們會更自在。這些人 她也做了標記,會通過郵件或線上溝通方式給他們發送合適的產品推薦。
在臨下工號的前兩天,剛好是個周末。林麗約到了她在以前地產公司帶過的一個策劃助理,現在已經是策劃經理,結婚生子了。聽說他前陣子買了房子,剛晉升。她預估現在這個同事的月收入在兩萬左右了。她胸有成竹地約了他出來喝下午茶,和他聊聊保險。沒想到他答應見麵了。
她怕自己講不好,還邀請了丁羽過來,但是她和丁羽約的時間是在她和這個同事約的時間的半小時後,這樣可以不用一開始就讓對方心理壓力很大。
她自己以前看房時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業務員可能不熟悉項目或者逼定力度不夠。在看完房,客人坐下來後,可能會一下子就過來幾個資深的業務員或者主管和經理都來了,一下子圓桌上就坐滿了人,讓客戶心理上有種逼迫感。他們就會互相配合,激發客戶的需求和痛點,促成客戶下定。
她曾經看了光明的一個新樓盤,當時一個比較熟的朋友也買了那邊,還想一起做鄰居,慫恿他們看房去。本來那天看房後還比較滿意,她就想定下來的。她為了支持一個舊同事的業績,還約好了這個同事帶看。但是這個同事不好意思促成她,在看完房後,讓經理過來促成。
這個經理還帶了幾個人,一下子全部把圓桌圍得死死的。林麗和高興當時很有壓力,好在她本來就是這行的人。她也有反營銷的能力。
林麗就不表態,在那裏不停地挑項目的缺點。對方趕緊解決各種異議問題。林麗接著就想深挖他們還有沒有額外的優惠,在交款時間上會不會鬆動,或者可以推遲一點交完首期。
業務員表示交款時間這些可以談,他可以幫忙申請延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問他們今天是否下定金20萬?林麗提到有的樓盤是有開發商提供無息的首付貸的,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資金壓力,你們有沒有?這個業務員因為和她比較熟,還是告訴她,他們對於經濟緊張的客戶可以申請,半年內無息,半年後按照市場信用貸款利率,最長可以2年還清。但業務員也悄悄說,不是所有客戶都有這個條件,他們隻是私下悄悄說。
林麗發現那個經理就開始打斷了業務員,她一上來就說,我自己也定了一套。我那天看房,賬戶裏有40多萬,我都感覺心虛。哪有看房不帶錢的?
林麗瞪了她一眼,沒說話。過了一會,業務員為了緩和尷尬的氣氛,又說如果今天定,他可以和公司申請多一個點的折扣。
林麗說今天定沒有問題,但是定金我要推幾天交完。今天出門急,卡裏並沒有準備這麽多現金噢。
這個業務員因為是舊同事,就暗示她先交五千訂金也可以,給她一周的時間補齊首期款。那個經理插嘴說一周不行,最多三天。一周他們和公司也不好交代。
林麗說她考慮一下,還要和家人商量下。今天可能還定不了。剛剛提到的可以多申請一個點,如果她今天交了5000元訂金,是不是也一樣有這個優惠?
業務員和那個銷售經理突然懵了一下。然後那個業務員反應快,說他現在就去辦公室找領導申請看看。林麗看了一眼那個銷售經理,她眼珠子在那裏滴溜溜傳。不知道又在想什麽,林麗對她感覺不太好,不想理她。
過了一會,這個銷售經理拿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說給林麗盤點一下現在資金的一個情況。林麗說,好啊。她問林麗,手上能支配的現金現在有多少?看看還差多少首期?他們算了下首期190萬,林麗就告訴她手裏現金現在能動用的沒有多少,可能五六十萬吧,生下的100多萬,需要湊,把理財賬戶的錢提前支取。
那個銷售經理有些鄙夷的神色,但又堆著笑說,你的理財賬戶還沒到期很難這麽快提現出來阿,而且現在就算通過信用貸款之類的方式獲取的資金又不能進入首期及買房款。林麗沒好氣地說,總有辦法呀,如果真的要買就會有辦法。你賣不賣嘛?
這個銷售經理又問名下還有其他房子嗎?林麗說有啊,有兩套,一套婚前的在福田。另一套是婚後的,在南山。
突然她發現這個銷售經理眼睛發亮了。銷售經理在遊說她賣了一套湊齊房款,還說他們可以賣,想要短期賣出去,加點傭金或降低點價格就可以賣了。林麗說這兩套房一套在住,另一套出租了,婚前那套小戶型是不能賣的,她說因為家裏也投了錢的。
這個銷售經理說,人生能暴富的機會不多,抓不住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很多人的資本積累都是通過房產的買賣實現的。你是對婚姻沒有信心嗎?看你們夫妻倆挺恩愛的,可以賣了婚前的,這樣首期就夠了。林麗說那套小的也賣不上價阿,也就300萬不到。
這個銷售經理說,你放低幾十萬就可以了呀,比如放260萬,如果沒人問津,就放240萬,總會賣出去的,而且傭金點稍微提高一點,總有業務員會加快賣的。
林麗淡然一笑說,那套房父母當初幫出了首期,交代過不要輕易賣的。
這個銷售經理說,你這是愚孝。如果你抓住了這個機會,把現在這個三房買上,你的父母也不會介意的。這個現在是四萬多的單價還帶裝修送了家電,相信這個二手轉賣的價格可能在七萬以上。如果你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也就這樣了。
林麗不否認這個樓盤的地段很好,規劃也不錯。不過這個銷售經理的話讓人不舒服。高興騰地一下拉起她說,走,不買了。這話讓人不爽!就因為這樣,他們沒有買成那套房。幾年後,二手價確實去到了七萬多,還是區域的核心地帶,雙地鐵樞紐。
林麗對這個事記憶猶新,她現在自己也成為了銷售,還是賣無形的產品,對於言語的把握,她不得不謹慎。她在見這個同事前不停地自己在腦海複盤思路和語言的邏輯,擔心出現同樣的錯誤。
到了和舊同事約談保險的時間,林麗早早就在約好的咖啡店裏找了個角落的位置。舊同事叫張明,他很準時到了。兩人邊喝咖啡邊敘了下舊。當初張明是林麗招進去的,她還帶了他一段時間。一年後,張明升職了策劃師,他對林麗還是比較感激的。
他聽了林麗進了保險公司,露出不解的表情,問她之前發展挺好的,為什麽放棄?林麗告訴他自己這幾年在上家公司發展的心路曆程,因為職業遇到了瓶頸,家庭也發生變化,她需要照顧兩個寶寶,還要給家裏做貢獻,給寶寶做好積極向上的榜樣,她選擇了新的賽道。
他很欣賞林麗的勇氣,每次在選擇的十字路口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決定。接著林麗問起他現在的項目情況,得知他們部門比之前還要差了,要死不活的。他自己還在外麵和別人合夥開了個商業地產的代理公司,業餘時間抽空做一些內地的商業地產項目的策劃報告做副業。
林麗問了他現在的家庭情況,他之前通過林麗的介紹,在靠譜的中介那裏買了套婚房。結婚後現在有個可愛的兒子,他老婆是93年的,沒有上班。他一個人養家,其實屬於那種風險較高的家庭,一旦他健康方麵出現風險,這個家的收入就可能中斷了。
林麗給他分析了他的家庭的風險點,結合他的收入情況和家庭的開支情況,給他現場做了一份方案。
林麗看到他眼中有些猶豫,問他是有什麽顧慮?
他真誠地說,林姐,對於保險其實我有些懷疑是不是騙人的?十幾年前,我們村有個人做保險,忽悠全村人買那種理財險。我外婆也買了。當時他們給的現金業務員幫存,結果不久發現這個人跑路了。
林麗笑著說,那你覺得那個錢誰拿走了?
張明說,當然是那個業務員。
林麗告訴他,你覺得這是保險的問題還是業務員個人的問題?而且現在業務員都不直接經手客戶的錢,係統會統一從銀行卡扣費。
張明點點頭,確實,這是業務員個人人品問題。這些年家裏對保險都不認同也是這件事的陰影導致。我自己年輕,還能接受。
但是他又說,他剛買了房子,這兩個月還比較吃緊,過兩個月他可以考慮投保。林麗正在想著怎麽接話。丁羽就來了。她還帶著一個同事一起,就當是逛街偶遇的。
她也認識張明,以前一起做過項目,大家在一塊還比較熱鬧,都在敘舊。過了一會,林麗把張明剛才提到的過兩個月再投保也和丁羽提了一嘴。丁羽還是比較有銷售經驗的,知道給客戶減壓。她重複了下張明家庭目前的痛點,然後談了保險對家庭的經濟起到的作用,像他這麽有家庭責任感的人,要盡早給家人一份安心。
然後她提到他們公司的產品保費可以月交的,如果他現在一次性叫一年交有難度的話,可以選擇月交方式,以後收入穩定了,可以改成年交。張明居然認可了這個方式。於是就按首次交三個月的形式,給他填寫到了紙質的投保申請書。
等次日林麗下工號後就錄單扣保費。這就是林麗的第一張成交的保單了。雖然還沒有完成,但是她心裏已經很高興了。第二天,工號在下午兩點出來了。她趕緊學會用行銷係統,然後錄入張明的投保申請。
他果然很遵守承諾,很快就完成了投保。幾天後,林麗又約了他的時間,給他送保單合同。
張明在上班的時候抽空下樓簽收了保單。熟歸熟,林麗還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已經在保單的關鍵條款和重要的地方都用鉛筆標注出來,提醒他抽空也看一下。她把保單的保障內容再次和他講了一遍。
張明說了解了,他感覺林姐講得很細致,果然是到哪裏都能發光,相信她可以持續做下去的。他也會和身邊的一些同學朋友推薦她。
林麗的保險之路就這麽開始了。她沒想到第一張單難度並不大。不久,她又開了第二張單,這張是高興的校友的。他們當時參加深圳的校友小聚,這個女生是高興的師妹陳玉,夫妻倆都是一個學校的,寶寶剛滿月。當時大家就一起為他們慶祝,林麗還給寶寶包了個紅包。
由於第一次見麵,看到林麗有這麽熱情,陳玉得知她在保險公司工作後,突然問起有沒有合適寶寶的教育金方案。這讓林麗有點喜出望外。她問了下陳玉家的情況,夫妻倆收入都比較穩定,老公是大廠的程序員,她在一個小公司做財務。夫妻倆平時就比較節儉,在內地有兩套房在收租,平時一有點錢都存了定期。
林麗了解了陳玉的預算後,就給她做了方案。當即她就問林麗,不知道你能做多久,如果買了後,你不做了怎麽辦,會不會沒有人服務?
林麗當時心裏一驚,這個問題她還第一次遇到,這些天她見了十來個客戶,有的還在談的過程中,但是還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她想了幾秒就和她說,我們公司非常注意客戶服務的問題,如果我真的之後沒有做了,這個保單公司也會指派有服務人員服務的。
而且我對這個行業非常認同,未來會持續做下去的。
陳玉對這個迴答還是認可的。她又問道合同條款的一些細節,關於這款產品,林麗隻是通過自己學習條款來理解的,公司還沒有給他們新人係統的培訓。她對於這個條款的細節迴複說她理解的應該是這樣,但還不是很確定,之後和公司確定好再告訴她。
陳玉說:“噢,原來嫂子還是個新人,迴答的時候都是應該,可能。不過也可以理解。我自己再細細看一下條款,如果沒有問題,這幾天應該會定下來。”
她們的談保險就愉快地結束了。接著大家都逗寶寶去了。果然陳玉也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兩天後,她主動打來電話讓林麗周末去她家把保單合同給簽了。
周末的下午,當林麗完成了這個保單的簽訂,從陳玉家走出來的時候,她心花怒放。她很輕鬆就達成了轉正的業績。而且這兩個單傭金加上她的業績津貼,這個月目前才過去一半不到,已經可以拿到一萬五左右了。她趕緊給高興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新人入司當時要兩個保單,傭金達到3800元及以上,而且首月傭金需要打八折,打下來的折扣會在轉正後才發迴來,就是希望新人能留存下來。
林麗屬於自律性比較強的人,從之前那種上班的模式轉成現在這種自我管理的模式。工作日每天兩個小時左右的開會還隻是熱身,真正的上班是在兩小時之外的時間。
她看到同事們都比較積極地在見客戶,有的人看著是天天在玩,其實也是在為簽單做鋪墊。她看到丁羽就是這樣,她每個月都會去旅遊,在旅遊途中認識很多新的朋友,還把保單 簽下來。丁羽前段時間去了泰國旅遊,她是參加了一個銀行的白金信用卡客戶的活動。
當時國內泰國旅遊還不是很普遍,她聽說了這個活動,她還沒有這個銀行的信用卡,就為了參與這個活動,趕緊申請了一張。隻要卡符合要求,就可以報名旅遊。她參加了。這個行程的待遇是五星的。導遊是個很帥氣的男導遊,在碼頭集中的時候就告訴他們落地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他們的團是在香港機場起飛。
到了香港機場集合時,遇到了團裏的另一名女生朱曦,居然這麽巧她們都是湖南常德的。兩人於是結伴同行,途中分組她們也要求分到一個組。
她們第一次坐大飛機,坐的是雙層的座位的飛機,空乘是阿聯酋航空的,上麵的空姐都會多國語言。和國內年輕漂亮的空姐不同的是,他們的空乘叫空嫂更合適,都是身材發胖,穿的是褲裝的空乘服,而不是裙裝,但是她們行動非常靈活,服務很快速周到,難怪說是全球比較排前的航空公司。
飛機上的飛機餐也很豐盛,還配有紅酒或香檳,但是丁羽吃不太習慣,尤其沙拉中的味道怪怪的,和平時在國內吃的是不一樣的。她吃不下,隻要了方便麵。
飛機在香港機場上空盤旋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燈火通明的香港在飛機上看非常漂亮,等她們到了目的地,已經是淩晨了。兩個女生懷著期待的心情下了飛機。他們團到了酒店,發現這個酒店還不錯, 安排給他們的是個五星的酒店。導遊說全程安排的最差也是四星。丁羽覺得不虛此行。
次日他們五點就要起來,據說這裏的人做事都很拖拉,而他們的首都曼穀在上下班高峰是全球最堵車的。所以要早點出發,避開高峰。果然他們出發早,還是比較暢通的。
在車上大家都有說有笑,看到這個團都是比較年輕的人。丁羽很快就認識了幾個年紀相仿的又聊得來的人。朱曦是做國際貿易的,英語非常好。當她得知丁羽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她就聊起了自己的保單,她說真是一言難盡呀。
原來兩年前朱曦在朋友的介紹下去香港買了一份重疾險和意外險。現在發現有些不劃算。那個意外險有一點理財的功能在裏麵,每年交保費還不便宜,要兩三萬港幣。
雖然計劃書裏演示的利益比較高,但實際並沒有。朱曦不敢想要多久才能賬戶達到計劃書的金額。她前幾個月就退了這個意外險,然而,她即使退了也沒有錢退迴,因為才交了兩年。
朱曦隻能吃了啞巴虧,交了兩年的保費就泡湯了。她隻能怪自己當時太衝動了,沒有看清楚。不過想想,這兩年也獲得了百萬以上的保障了。
丁羽身邊有好幾個類似案例,這些朋友都和她提過。她和朱曦也簡單講了下境外保單和國內的保單的一些區別。
朱曦聽了她的解釋恍然大悟。丁羽跟她說其實保險是很好的工具,不管選擇哪裏的保險產品。但是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公司和保險代理人是很重要的。投保隻是開始,未來幾十年售後服務很重要。
朱曦很認真地聽丁羽在解釋。她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麽多的細節,自己都沒有去考慮過。兩個人在旅途中玩的很開心,她們性格互補,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迴國後,朱曦剛好要換房子租,兩個人就一起合租。之後沒多久,朱曦也加入了丁羽的團隊,成了一名保險代理人。在她們泰國之旅中,丁羽還簽了好幾張保單,結交了幾位不錯的朋友。
林麗聽了丁羽迴來分享,她很是羨慕。雖然她以前對於丁羽那種銷售身上的圓滑世故不太喜歡,但是她在銷售方麵的情商和促成力度的強勢,是值得她學習的。
林麗以空杯心態來看待新的事業,她還在慢慢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他們的早會不像外界說的就是打雞血,唱唱歌,跳跳手語舞那麽簡單。以前有的人對這個行業嗤之以鼻就是覺得都是一群混子、大叔大媽、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做的。
其實一張保單的設計,如果想要比較貼切又有價值,還是要涉及很多方麵的專業知識的,而不是保單本身。其中首先會涉及到的就是法律知識、保險知識。
他們的早會兩小時分成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是小組早會,主管會先花十分鍾讓大家總結前一天見客戶的情況,又遇到難題的可以提出來,群策群力,然後進行情景演練。
小組早會之後就是部門早會,主要就通知公司的一些重要的事項,新產品的學習等。
林麗每次都很認真地在聽著早會,做著筆記。她比較喜歡聽同事們分享他們的簽單心得。看著簽單過程很簡單,其實跟進的過程是做了很多的鋪墊的。她比較喜歡了解這個鋪墊的過程。
林麗給自己安排每天下午至少見三個客戶。每個客戶見麵時間控製在半小時左右。為了節約成本,她盡量避開吃飯的時間見客戶。這樣可以喝著下午茶就可以聊天,或者在公司會議室、家裏見麵。
她幾乎把過去通訊錄和微信裏的人都羅列下來。之前有個做銷售朋友和她說要一次做好幾個月甚至半年的規劃。因為有的客戶不會馬上出單,可能要等幾個月,那就要鋪排好這個月出誰的,下個月出誰的,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意向客戶都要心中有數。這樣才會不慌。
她入司後也按照這個朋友說的這樣來要求自己。大量見客戶,多認識新的朋友。她以前屬於那種不是很主動搭訕的人。現在偶爾看到麵善的人,她也會主動搭訕,聊得投機的還可以加微信。
她這才慢慢領悟原來銷售工作就是找喜歡自己的,和自己氣場相合的人聊天,每天聊兩三個人,一個月就有六十到九十個客戶,在其中產生兩個及以上的單不是太難的事情。難的是持之以恆。
她發現這份工作應酬比以前少了,時間更彈性,中午可以迴家吃飯午休,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下午拜訪完客戶就可以迴家了,不需要加班,也不用應酬,很快樂的工作模式,更健康。傍晚她就可以去運動健身,和家人共進晚餐。晚上十點前可以入睡了。
一段時間之後,她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工作。家人對她的工作也非常支持。婆婆在多年前就是多家保險公司的客戶。給家人買過至少三十份的理財險的保單。這些保單都是積少成多,起保保費不高,都是一萬左右每年。目前已經交清了多份。
婆婆鼓勵林麗,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過程中要和客戶講清楚,以免後續有糾紛,而且要維係和客戶長久的關係。
很多終身保障的保單,把他們的家庭幾代人都和代理人之間的紐帶聯係起來,更加緊密。
的確,林麗發現這些做得久的代理人,越老越值錢。
有的同事從公司成立就一直做下來,已經七十來歲了,還在一線銷售及團隊的管理工作。他們依然活躍,還沒有退下。他們看上去比同齡人更有活力,每天和年輕人在一起接觸,學習新的東西。
林麗發現隔壁部門的那個朱經理就是70歲出頭的老業務員。她每天八點到公司,看到這個經理已經在辦公室給主任們開會。
她有次下午帶客戶去銀行貸款,發現這個經理也帶了客戶去,在耐心給客戶做解答。她沒有70歲以上的人那種老態龍鍾,還是帶著優雅氣質,走路昂首挺胸,看上去像50歲左右的。聽說她當年是45歲從事業單位內退,然後進入公司的。在公司也有30年工作時間了,她的部門即將傳給徒弟。這個經理隻有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後,定居當地。她和老伴在國內生活,老伴身體現在不太好,需要人照顧,她即將光榮退休。
集團各公司給在職員工之前買有企業年金險,這些以前是在一家銀行運作。現在全部轉迴旗下保險公司運作。
她發現這些銷售的人員都是臨時從其他各部門調出來的人員,不是有過銷售經驗的人員,對於保險行業專業知識也不太了解,他們也就請了一些保險公司的人員來簡單培訓了一段時間。
對內部的保險銷售難度不算大,從上到下都不是很重視。他們的產品比較單調,不像外麵的保險公司這麽多產品選擇。集團對於高層的保險每年會給到一筆經費他們投保。有的子公司副總以上每年是兩萬元。
林麗他們第一年沒有什麽銷售難度,因為在公司也是第一次嚐試。第一年他們的保險經紀營銷還是盈利的。但是到了第二年,集團的領導換了,直接給到高層現金讓他們自己選擇保險公司投保,有的人就選擇了大的保險公司。
有的子公司團險也被其他大的公司吸引走了,因為別人的產品更多樣化,而且還有就醫服務權益。他們公司雖然找了精算師設計了幾款產品,但保額比較低,保費偏高,沒有競爭力。
集團也不強製這些公司一定要在自己的係統的保險經紀公司投保,鼓勵各子公司自負盈虧,自擔風險。這樣,他們的公司就比較難競爭了。
林麗認識的一個集團的部門經理,本來想在她這裏投保的,之後因為他老婆認識有大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對方告訴他們要選擇大的品牌公司的產品,畢竟保的時間久,未來要按條款兌現理賠的。
他們一聽,還是選擇外麵的公司。雖然公司的保費能夠獲得八折的優惠,但人家那個代理人很靈活,給他返傭,相當於比八折還優惠。
林麗也很無奈,對於這種同行惡意搶單,在行業裏還沒有處罰的規則,也沒有限製。返傭其實是很惡劣的一種競爭方式,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損招。
這樣方式操作的保險代理人聽說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還能存在,經濟一旦下行,那些返過傭金的客戶交不上保費,就有可能斷保或退保。而為了退保全部退迴保費,客戶可能就會投訴其返傭的不合規操作,代理人會被品質扣分。
林麗雖然沒在專業的保險公司做過,但是她看了很多這方麵的案例和書籍,她也略知一二。這個行業的營銷工作實質和她之前從事的地產營銷策劃有異曲同工之處。在營銷節奏和營銷邏輯方麵都是可以借鑒的。
她看到了現在這個公司的不足之處,但是以一己之力很難改變它。他們集團內部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公司的存在價值就是給集團的家屬們或者冗餘人員提供一個就業的地方。反正餓不死,但是集團也不指望這個公司會發達。時間久了,集團內部很多人眼中就會認為自己集團旗下的保險經紀公司管理混亂,專業度也不夠。
尹娜的孩子最近也在了解保險。她專門請了林麗喝茶,諮詢相關的內容。她拿著香港的保險公司的條款和國內其他幾家的產品計劃書,讓林麗幫看看。林麗給她做了詳細的分析,最後她還是糾結,說等迴家讓她老公看看先。
尹娜的老公也在集團內的子公司工作。他習慣了公司的各種福利待遇,他傾向於還是在公司內部的保險經紀公司投保。林麗也給他們夫妻倆說了在公司內投保和外麵的保險公司投保的差異,讓他們倆非常敬佩林麗的專業,尹娜的老公果斷地在林麗這裏投保了。
他說對於產品他不太懂,但是隻要林麗還在公司做,他就投在她這裏。以後如果她離職了,他再投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
由於林麗保險營銷做得還可以,公司就發展她為內訓師,內部成立了培訓部。她成為了培訓部的老大。她終於有了點權力,可以推行自己對保險的看法和保險專業知識的解讀了。
她有意在公司內加強保險專業性的培訓。她把培訓的課件自己花了時間開發出來,用於公司內部培訓。雖然她很認真地在做這些工作,但是發現領導們並不重視。她的直屬上司說差不多就行。而公司高層就是想要一個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的感覺。
林麗從領導的話裏感覺可能這個保險經紀公司之後公司也不會作為主要的公司,必要的話也可能未來會出售出去,帶著銷售隊伍一起賣了。當然這隻是領導的猜測,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她想到自己就快40歲了,如果現在不動,之後再動就很被動了。而且孩子都那麽小,不想中年失業。她開始留意保險行業需要什麽樣的人?
她發現丁羽發展得還不錯,已經換上保時捷帕拉梅了,而自己還在滿足於小富即安的生活。以前她也想著就安安穩穩地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但是現在時代變化太快。不是你想留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就可以做,還要看這個公司能不能存在這麽久,或這個公司會不會一直要你,即使你年齡超過40歲了。
林麗很有危機感,她在職讀的研究生已經拿到了碩士學位和畢業證了。她還在繼續學習博士的學位。她也試圖參加法考,學習法律知識。因為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法律知識。
丁羽發現了林麗工作的瓶頸,她真誠地希望林麗能加入到他們的團隊。林麗表示,她可以去了解一下。於是她帶著好奇心去他們的企業大學參觀了,也去感受了他們招聘說明會。
她看到這公司很有朝氣和生機,客戶服務很到位,有超過4億的客戶了。她非常佩服,一家才三十四年的公司,就已經在行業排前列了。
對於林麗這種閑不下來的人,這家公司很吸引她的。
林麗現在給新人和在職的員工培訓時也發現,他們的思維模式還比較固化,接受不了新的東西。她做的那些課件,盡管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也沒有什麽效果。
林麗開始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再次做出選擇。她思考了三個月,終於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決定離職。她果斷地加入丁羽的團隊。
報到的第一天,她十點左右去的,當時保險代理人們正在上早會。她遠遠地聽了下,當時部門經理很專業地在講分紅險。她如饑似渴地坐在後麵一排,靜靜地聽,還做了筆記。除了講專業知識,他們還有一些客戶服務的活動,讓他們約客戶過來參與。
林麗從這天起,她的思維就開始從之前的那種打工心態轉變了。什麽都要自己精打細算,每件事每個給客戶的禮物都是有成本的,要有成本意識。
她群發了很多朋友說她轉行了。這些朋友很多在第一時間就迴複了她。
有的為她點讚,認為是金子在哪裏都能發光,為她加油!有的認為她為什麽放棄了多年經營的熟悉的專業和優厚的待遇,而去嚐試一個新的行業?
還有的直接說保險買過了,有專門的業務員服務了,以後可以請她吃飯,但是保險就算了吧。甚至有的直接說,不認同保險,他們見麵什麽都可以聊,千萬不要聊保險,不然拉黑她!
林麗還在新人的培訓階段,還沒有出工號,但她已經通過丁羽拿到了公司所有的產品的條款,自己在學習產品。她羅列了微信裏幾千個聯係人的名單,對這些人進行了分類,並按照分類的優先級別,準備一個個約見麵談。
在她之前行業的這些朋友,有的人確實很忙,他們更喜歡通過郵件或者線上溝通了解,他們沒時間麵談或者有些社恐,在線上溝通他們會更自在。這些人 她也做了標記,會通過郵件或線上溝通方式給他們發送合適的產品推薦。
在臨下工號的前兩天,剛好是個周末。林麗約到了她在以前地產公司帶過的一個策劃助理,現在已經是策劃經理,結婚生子了。聽說他前陣子買了房子,剛晉升。她預估現在這個同事的月收入在兩萬左右了。她胸有成竹地約了他出來喝下午茶,和他聊聊保險。沒想到他答應見麵了。
她怕自己講不好,還邀請了丁羽過來,但是她和丁羽約的時間是在她和這個同事約的時間的半小時後,這樣可以不用一開始就讓對方心理壓力很大。
她自己以前看房時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業務員可能不熟悉項目或者逼定力度不夠。在看完房,客人坐下來後,可能會一下子就過來幾個資深的業務員或者主管和經理都來了,一下子圓桌上就坐滿了人,讓客戶心理上有種逼迫感。他們就會互相配合,激發客戶的需求和痛點,促成客戶下定。
她曾經看了光明的一個新樓盤,當時一個比較熟的朋友也買了那邊,還想一起做鄰居,慫恿他們看房去。本來那天看房後還比較滿意,她就想定下來的。她為了支持一個舊同事的業績,還約好了這個同事帶看。但是這個同事不好意思促成她,在看完房後,讓經理過來促成。
這個經理還帶了幾個人,一下子全部把圓桌圍得死死的。林麗和高興當時很有壓力,好在她本來就是這行的人。她也有反營銷的能力。
林麗就不表態,在那裏不停地挑項目的缺點。對方趕緊解決各種異議問題。林麗接著就想深挖他們還有沒有額外的優惠,在交款時間上會不會鬆動,或者可以推遲一點交完首期。
業務員表示交款時間這些可以談,他可以幫忙申請延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問他們今天是否下定金20萬?林麗提到有的樓盤是有開發商提供無息的首付貸的,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資金壓力,你們有沒有?這個業務員因為和她比較熟,還是告訴她,他們對於經濟緊張的客戶可以申請,半年內無息,半年後按照市場信用貸款利率,最長可以2年還清。但業務員也悄悄說,不是所有客戶都有這個條件,他們隻是私下悄悄說。
林麗發現那個經理就開始打斷了業務員,她一上來就說,我自己也定了一套。我那天看房,賬戶裏有40多萬,我都感覺心虛。哪有看房不帶錢的?
林麗瞪了她一眼,沒說話。過了一會,業務員為了緩和尷尬的氣氛,又說如果今天定,他可以和公司申請多一個點的折扣。
林麗說今天定沒有問題,但是定金我要推幾天交完。今天出門急,卡裏並沒有準備這麽多現金噢。
這個業務員因為是舊同事,就暗示她先交五千訂金也可以,給她一周的時間補齊首期款。那個經理插嘴說一周不行,最多三天。一周他們和公司也不好交代。
林麗說她考慮一下,還要和家人商量下。今天可能還定不了。剛剛提到的可以多申請一個點,如果她今天交了5000元訂金,是不是也一樣有這個優惠?
業務員和那個銷售經理突然懵了一下。然後那個業務員反應快,說他現在就去辦公室找領導申請看看。林麗看了一眼那個銷售經理,她眼珠子在那裏滴溜溜傳。不知道又在想什麽,林麗對她感覺不太好,不想理她。
過了一會,這個銷售經理拿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說給林麗盤點一下現在資金的一個情況。林麗說,好啊。她問林麗,手上能支配的現金現在有多少?看看還差多少首期?他們算了下首期190萬,林麗就告訴她手裏現金現在能動用的沒有多少,可能五六十萬吧,生下的100多萬,需要湊,把理財賬戶的錢提前支取。
那個銷售經理有些鄙夷的神色,但又堆著笑說,你的理財賬戶還沒到期很難這麽快提現出來阿,而且現在就算通過信用貸款之類的方式獲取的資金又不能進入首期及買房款。林麗沒好氣地說,總有辦法呀,如果真的要買就會有辦法。你賣不賣嘛?
這個銷售經理又問名下還有其他房子嗎?林麗說有啊,有兩套,一套婚前的在福田。另一套是婚後的,在南山。
突然她發現這個銷售經理眼睛發亮了。銷售經理在遊說她賣了一套湊齊房款,還說他們可以賣,想要短期賣出去,加點傭金或降低點價格就可以賣了。林麗說這兩套房一套在住,另一套出租了,婚前那套小戶型是不能賣的,她說因為家裏也投了錢的。
這個銷售經理說,人生能暴富的機會不多,抓不住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很多人的資本積累都是通過房產的買賣實現的。你是對婚姻沒有信心嗎?看你們夫妻倆挺恩愛的,可以賣了婚前的,這樣首期就夠了。林麗說那套小的也賣不上價阿,也就300萬不到。
這個銷售經理說,你放低幾十萬就可以了呀,比如放260萬,如果沒人問津,就放240萬,總會賣出去的,而且傭金點稍微提高一點,總有業務員會加快賣的。
林麗淡然一笑說,那套房父母當初幫出了首期,交代過不要輕易賣的。
這個銷售經理說,你這是愚孝。如果你抓住了這個機會,把現在這個三房買上,你的父母也不會介意的。這個現在是四萬多的單價還帶裝修送了家電,相信這個二手轉賣的價格可能在七萬以上。如果你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也就這樣了。
林麗不否認這個樓盤的地段很好,規劃也不錯。不過這個銷售經理的話讓人不舒服。高興騰地一下拉起她說,走,不買了。這話讓人不爽!就因為這樣,他們沒有買成那套房。幾年後,二手價確實去到了七萬多,還是區域的核心地帶,雙地鐵樞紐。
林麗對這個事記憶猶新,她現在自己也成為了銷售,還是賣無形的產品,對於言語的把握,她不得不謹慎。她在見這個同事前不停地自己在腦海複盤思路和語言的邏輯,擔心出現同樣的錯誤。
到了和舊同事約談保險的時間,林麗早早就在約好的咖啡店裏找了個角落的位置。舊同事叫張明,他很準時到了。兩人邊喝咖啡邊敘了下舊。當初張明是林麗招進去的,她還帶了他一段時間。一年後,張明升職了策劃師,他對林麗還是比較感激的。
他聽了林麗進了保險公司,露出不解的表情,問她之前發展挺好的,為什麽放棄?林麗告訴他自己這幾年在上家公司發展的心路曆程,因為職業遇到了瓶頸,家庭也發生變化,她需要照顧兩個寶寶,還要給家裏做貢獻,給寶寶做好積極向上的榜樣,她選擇了新的賽道。
他很欣賞林麗的勇氣,每次在選擇的十字路口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決定。接著林麗問起他現在的項目情況,得知他們部門比之前還要差了,要死不活的。他自己還在外麵和別人合夥開了個商業地產的代理公司,業餘時間抽空做一些內地的商業地產項目的策劃報告做副業。
林麗問了他現在的家庭情況,他之前通過林麗的介紹,在靠譜的中介那裏買了套婚房。結婚後現在有個可愛的兒子,他老婆是93年的,沒有上班。他一個人養家,其實屬於那種風險較高的家庭,一旦他健康方麵出現風險,這個家的收入就可能中斷了。
林麗給他分析了他的家庭的風險點,結合他的收入情況和家庭的開支情況,給他現場做了一份方案。
林麗看到他眼中有些猶豫,問他是有什麽顧慮?
他真誠地說,林姐,對於保險其實我有些懷疑是不是騙人的?十幾年前,我們村有個人做保險,忽悠全村人買那種理財險。我外婆也買了。當時他們給的現金業務員幫存,結果不久發現這個人跑路了。
林麗笑著說,那你覺得那個錢誰拿走了?
張明說,當然是那個業務員。
林麗告訴他,你覺得這是保險的問題還是業務員個人的問題?而且現在業務員都不直接經手客戶的錢,係統會統一從銀行卡扣費。
張明點點頭,確實,這是業務員個人人品問題。這些年家裏對保險都不認同也是這件事的陰影導致。我自己年輕,還能接受。
但是他又說,他剛買了房子,這兩個月還比較吃緊,過兩個月他可以考慮投保。林麗正在想著怎麽接話。丁羽就來了。她還帶著一個同事一起,就當是逛街偶遇的。
她也認識張明,以前一起做過項目,大家在一塊還比較熱鬧,都在敘舊。過了一會,林麗把張明剛才提到的過兩個月再投保也和丁羽提了一嘴。丁羽還是比較有銷售經驗的,知道給客戶減壓。她重複了下張明家庭目前的痛點,然後談了保險對家庭的經濟起到的作用,像他這麽有家庭責任感的人,要盡早給家人一份安心。
然後她提到他們公司的產品保費可以月交的,如果他現在一次性叫一年交有難度的話,可以選擇月交方式,以後收入穩定了,可以改成年交。張明居然認可了這個方式。於是就按首次交三個月的形式,給他填寫到了紙質的投保申請書。
等次日林麗下工號後就錄單扣保費。這就是林麗的第一張成交的保單了。雖然還沒有完成,但是她心裏已經很高興了。第二天,工號在下午兩點出來了。她趕緊學會用行銷係統,然後錄入張明的投保申請。
他果然很遵守承諾,很快就完成了投保。幾天後,林麗又約了他的時間,給他送保單合同。
張明在上班的時候抽空下樓簽收了保單。熟歸熟,林麗還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已經在保單的關鍵條款和重要的地方都用鉛筆標注出來,提醒他抽空也看一下。她把保單的保障內容再次和他講了一遍。
張明說了解了,他感覺林姐講得很細致,果然是到哪裏都能發光,相信她可以持續做下去的。他也會和身邊的一些同學朋友推薦她。
林麗的保險之路就這麽開始了。她沒想到第一張單難度並不大。不久,她又開了第二張單,這張是高興的校友的。他們當時參加深圳的校友小聚,這個女生是高興的師妹陳玉,夫妻倆都是一個學校的,寶寶剛滿月。當時大家就一起為他們慶祝,林麗還給寶寶包了個紅包。
由於第一次見麵,看到林麗有這麽熱情,陳玉得知她在保險公司工作後,突然問起有沒有合適寶寶的教育金方案。這讓林麗有點喜出望外。她問了下陳玉家的情況,夫妻倆收入都比較穩定,老公是大廠的程序員,她在一個小公司做財務。夫妻倆平時就比較節儉,在內地有兩套房在收租,平時一有點錢都存了定期。
林麗了解了陳玉的預算後,就給她做了方案。當即她就問林麗,不知道你能做多久,如果買了後,你不做了怎麽辦,會不會沒有人服務?
林麗當時心裏一驚,這個問題她還第一次遇到,這些天她見了十來個客戶,有的還在談的過程中,但是還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她想了幾秒就和她說,我們公司非常注意客戶服務的問題,如果我真的之後沒有做了,這個保單公司也會指派有服務人員服務的。
而且我對這個行業非常認同,未來會持續做下去的。
陳玉對這個迴答還是認可的。她又問道合同條款的一些細節,關於這款產品,林麗隻是通過自己學習條款來理解的,公司還沒有給他們新人係統的培訓。她對於這個條款的細節迴複說她理解的應該是這樣,但還不是很確定,之後和公司確定好再告訴她。
陳玉說:“噢,原來嫂子還是個新人,迴答的時候都是應該,可能。不過也可以理解。我自己再細細看一下條款,如果沒有問題,這幾天應該會定下來。”
她們的談保險就愉快地結束了。接著大家都逗寶寶去了。果然陳玉也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兩天後,她主動打來電話讓林麗周末去她家把保單合同給簽了。
周末的下午,當林麗完成了這個保單的簽訂,從陳玉家走出來的時候,她心花怒放。她很輕鬆就達成了轉正的業績。而且這兩個單傭金加上她的業績津貼,這個月目前才過去一半不到,已經可以拿到一萬五左右了。她趕緊給高興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新人入司當時要兩個保單,傭金達到3800元及以上,而且首月傭金需要打八折,打下來的折扣會在轉正後才發迴來,就是希望新人能留存下來。
林麗屬於自律性比較強的人,從之前那種上班的模式轉成現在這種自我管理的模式。工作日每天兩個小時左右的開會還隻是熱身,真正的上班是在兩小時之外的時間。
她看到同事們都比較積極地在見客戶,有的人看著是天天在玩,其實也是在為簽單做鋪墊。她看到丁羽就是這樣,她每個月都會去旅遊,在旅遊途中認識很多新的朋友,還把保單 簽下來。丁羽前段時間去了泰國旅遊,她是參加了一個銀行的白金信用卡客戶的活動。
當時國內泰國旅遊還不是很普遍,她聽說了這個活動,她還沒有這個銀行的信用卡,就為了參與這個活動,趕緊申請了一張。隻要卡符合要求,就可以報名旅遊。她參加了。這個行程的待遇是五星的。導遊是個很帥氣的男導遊,在碼頭集中的時候就告訴他們落地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他們的團是在香港機場起飛。
到了香港機場集合時,遇到了團裏的另一名女生朱曦,居然這麽巧她們都是湖南常德的。兩人於是結伴同行,途中分組她們也要求分到一個組。
她們第一次坐大飛機,坐的是雙層的座位的飛機,空乘是阿聯酋航空的,上麵的空姐都會多國語言。和國內年輕漂亮的空姐不同的是,他們的空乘叫空嫂更合適,都是身材發胖,穿的是褲裝的空乘服,而不是裙裝,但是她們行動非常靈活,服務很快速周到,難怪說是全球比較排前的航空公司。
飛機上的飛機餐也很豐盛,還配有紅酒或香檳,但是丁羽吃不太習慣,尤其沙拉中的味道怪怪的,和平時在國內吃的是不一樣的。她吃不下,隻要了方便麵。
飛機在香港機場上空盤旋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燈火通明的香港在飛機上看非常漂亮,等她們到了目的地,已經是淩晨了。兩個女生懷著期待的心情下了飛機。他們團到了酒店,發現這個酒店還不錯, 安排給他們的是個五星的酒店。導遊說全程安排的最差也是四星。丁羽覺得不虛此行。
次日他們五點就要起來,據說這裏的人做事都很拖拉,而他們的首都曼穀在上下班高峰是全球最堵車的。所以要早點出發,避開高峰。果然他們出發早,還是比較暢通的。
在車上大家都有說有笑,看到這個團都是比較年輕的人。丁羽很快就認識了幾個年紀相仿的又聊得來的人。朱曦是做國際貿易的,英語非常好。當她得知丁羽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她就聊起了自己的保單,她說真是一言難盡呀。
原來兩年前朱曦在朋友的介紹下去香港買了一份重疾險和意外險。現在發現有些不劃算。那個意外險有一點理財的功能在裏麵,每年交保費還不便宜,要兩三萬港幣。
雖然計劃書裏演示的利益比較高,但實際並沒有。朱曦不敢想要多久才能賬戶達到計劃書的金額。她前幾個月就退了這個意外險,然而,她即使退了也沒有錢退迴,因為才交了兩年。
朱曦隻能吃了啞巴虧,交了兩年的保費就泡湯了。她隻能怪自己當時太衝動了,沒有看清楚。不過想想,這兩年也獲得了百萬以上的保障了。
丁羽身邊有好幾個類似案例,這些朋友都和她提過。她和朱曦也簡單講了下境外保單和國內的保單的一些區別。
朱曦聽了她的解釋恍然大悟。丁羽跟她說其實保險是很好的工具,不管選擇哪裏的保險產品。但是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公司和保險代理人是很重要的。投保隻是開始,未來幾十年售後服務很重要。
朱曦很認真地聽丁羽在解釋。她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麽多的細節,自己都沒有去考慮過。兩個人在旅途中玩的很開心,她們性格互補,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迴國後,朱曦剛好要換房子租,兩個人就一起合租。之後沒多久,朱曦也加入了丁羽的團隊,成了一名保險代理人。在她們泰國之旅中,丁羽還簽了好幾張保單,結交了幾位不錯的朋友。
林麗聽了丁羽迴來分享,她很是羨慕。雖然她以前對於丁羽那種銷售身上的圓滑世故不太喜歡,但是她在銷售方麵的情商和促成力度的強勢,是值得她學習的。
林麗以空杯心態來看待新的事業,她還在慢慢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他們的早會不像外界說的就是打雞血,唱唱歌,跳跳手語舞那麽簡單。以前有的人對這個行業嗤之以鼻就是覺得都是一群混子、大叔大媽、或者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做的。
其實一張保單的設計,如果想要比較貼切又有價值,還是要涉及很多方麵的專業知識的,而不是保單本身。其中首先會涉及到的就是法律知識、保險知識。
他們的早會兩小時分成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是小組早會,主管會先花十分鍾讓大家總結前一天見客戶的情況,又遇到難題的可以提出來,群策群力,然後進行情景演練。
小組早會之後就是部門早會,主要就通知公司的一些重要的事項,新產品的學習等。
林麗每次都很認真地在聽著早會,做著筆記。她比較喜歡聽同事們分享他們的簽單心得。看著簽單過程很簡單,其實跟進的過程是做了很多的鋪墊的。她比較喜歡了解這個鋪墊的過程。
林麗給自己安排每天下午至少見三個客戶。每個客戶見麵時間控製在半小時左右。為了節約成本,她盡量避開吃飯的時間見客戶。這樣可以喝著下午茶就可以聊天,或者在公司會議室、家裏見麵。
她幾乎把過去通訊錄和微信裏的人都羅列下來。之前有個做銷售朋友和她說要一次做好幾個月甚至半年的規劃。因為有的客戶不會馬上出單,可能要等幾個月,那就要鋪排好這個月出誰的,下個月出誰的,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意向客戶都要心中有數。這樣才會不慌。
她入司後也按照這個朋友說的這樣來要求自己。大量見客戶,多認識新的朋友。她以前屬於那種不是很主動搭訕的人。現在偶爾看到麵善的人,她也會主動搭訕,聊得投機的還可以加微信。
她這才慢慢領悟原來銷售工作就是找喜歡自己的,和自己氣場相合的人聊天,每天聊兩三個人,一個月就有六十到九十個客戶,在其中產生兩個及以上的單不是太難的事情。難的是持之以恆。
她發現這份工作應酬比以前少了,時間更彈性,中午可以迴家吃飯午休,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下午拜訪完客戶就可以迴家了,不需要加班,也不用應酬,很快樂的工作模式,更健康。傍晚她就可以去運動健身,和家人共進晚餐。晚上十點前可以入睡了。
一段時間之後,她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工作。家人對她的工作也非常支持。婆婆在多年前就是多家保險公司的客戶。給家人買過至少三十份的理財險的保單。這些保單都是積少成多,起保保費不高,都是一萬左右每年。目前已經交清了多份。
婆婆鼓勵林麗,這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在過程中要和客戶講清楚,以免後續有糾紛,而且要維係和客戶長久的關係。
很多終身保障的保單,把他們的家庭幾代人都和代理人之間的紐帶聯係起來,更加緊密。
的確,林麗發現這些做得久的代理人,越老越值錢。
有的同事從公司成立就一直做下來,已經七十來歲了,還在一線銷售及團隊的管理工作。他們依然活躍,還沒有退下。他們看上去比同齡人更有活力,每天和年輕人在一起接觸,學習新的東西。
林麗發現隔壁部門的那個朱經理就是70歲出頭的老業務員。她每天八點到公司,看到這個經理已經在辦公室給主任們開會。
她有次下午帶客戶去銀行貸款,發現這個經理也帶了客戶去,在耐心給客戶做解答。她沒有70歲以上的人那種老態龍鍾,還是帶著優雅氣質,走路昂首挺胸,看上去像50歲左右的。聽說她當年是45歲從事業單位內退,然後進入公司的。在公司也有30年工作時間了,她的部門即將傳給徒弟。這個經理隻有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後,定居當地。她和老伴在國內生活,老伴身體現在不太好,需要人照顧,她即將光榮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