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金光黃霧!
黃花觀下,道人持禮相邀,相貌穿著,打眼一看,皆不類俗人:
戴一頂紅豔豔戧金冠,穿一領黑淄淄烏皂服,踏一雙綠陣陣雲頭履,係一條黃拂拂呂公絛。麵如瓜鐵,目若朗星。塊頭高大,唇口翻張。
好一個潛心修行的真羽士!
而這位道長,看上去似乎也是個熱情好客之人,眼見著陳啟幾人遠道而來路過,自然而然的伸出手來相邀他們入觀一歇。
“嘿,師父,人家主動請我們吃飯哩!”
因蜘蛛精洞府內的廚房一片腥臭,借用不得,幾人便未在午時生火燒飯,八戒自然也沒有填飽他那早饑腸轆轆的肚子。
正好土地公公好心送來的一盤飯菜,一行人分了那一盤飯菜,權當作了午食。
而即使陳啟三人為了照顧八戒,都沒怎麽吃太多,隨意吃幾口充饑後,剩下的盡數讓與了他,勉強墊了墊他肚子。
可八戒的腸胃多大啊?
說是墊了墊肚子,對他來說,也就是潤了潤喉,湯泉一泡,這路一趕,這肚子又開始叫了!
所以在遠遠看見這道觀時,就屬這呆子最開心,念叨著天下出家人是一家,這道觀闊綽,見了他們,少不得奉上三升米糧,救濟救濟同行哩!
就是實在小氣,那借個鍋灶蒸些米飯饃饃也是好的,量大管飽嘛。
可惜的是,這上好的提議被不想節外生枝的陳啟否決,決定領著一行人就要從一旁默默路過。
八戒雖因此十分失落,但師父既然都發話了,這呆子哼唧幾下,也隻能認了。
可如今,聽見這道士主動相邀,原本有些蔫吧的八戒立馬興奮起來,湊到陳啟身邊,小聲歡快的說道。
‘這呆子,宴無好宴的道理都不懂嗎?剛因為這事兒,被猴子忽悠,上趕著踩了蜘蛛精坑的事才過了多久?’
‘一個時辰都不到吧?怎的又死性不改,舊病複發了?’
陳啟聞言扶額,有些無奈的瞅了八戒一眼,又和同樣警覺起來的猴子暗地裏對了個眼神後,迴了個禮答道:
“阿彌陀佛,謝過道長好意,隻是我等剛剛吃過,又著急趕路,怕是暫不能在此享齋了。”
“無礙,無礙,老師父心急趕路,不願吃齋也無妨,隻我見了貴客路過,心生歡喜,還請入我觀內,吃一杯茶水也是好的。”
道人一振衣袖,麵上帶笑,目光幽幽的凝視一行人,再次邀請道。
得,這是真和自己等人杠上了,難道是被這位聽到了消息,知道了他們掃滅了那七個蜘蛛精?
還是說,是他們哪裏暴露馬腳,被這位有所察覺?
瞅了瞅一行人換上的新衣服,陳啟嘴角一抽,似乎明白了什麽。
又心知對麵是和蜘蛛精一樣,毒物成精,乃是同為五毒之一的蜈蚣精,這黃花觀正是對方老巢。
鬼知道裏麵被他藏了多少沾了毒的物件,別說茶水了,進去隨便聞一聞,搞不好都要被他放翻。
實在不想受製於人的陳啟,也隻能再次無奈搖頭拒絕道:
“道長,人各有道,貧僧的道乃是西去取經,道長的道,想來乃是在此潛心修行,我等應是過客,何必強求?”
“好好好,好一個過客!”
道人似是被陳啟的一番話逗笑,拍掌而唿,放聲大笑後,翻臉無情,怒瞪著眼前的一行僧人厲喝道:
“汝等既是過客,又為何要擅動我師妹?!”
“我問爾等,可是過了盤絲嶺盤絲洞?與那盤踞的七位女子交過了手?!”
“她們如今又在何方,是不是遭了你們毒手?!”
自看見這群和尚身上穿著的新衣,曾經和自家師妹,朝夕相處,蒙贈不少蛛絲織物的道人,雖覺手藝不同,但如何認不出來那正是自家師妹所產蛛絲?
而自家師妹是什麽德行,他又豈能不知?
自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浪蕩毒婦們。
如何會好端端的給這群僧人蛛絲織衣?
唯一的可能,就是貪圖這領頭僧人的細皮嫩肉,主動出手,卻是不敵,連那看家的吐絲之術,也被人纏去,做了衣裳罷了。
可他那師妹離他如此之近,平素的心性他最清楚不過,吃了這麽大的虧,怎會不來找他求援?
但到如今,無有自家師妹的半點消息,隻有眼前喜氣洋洋穿新衣的一行僧人。
再結合先前莫名的心血來潮,道人心中,早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測。
之所以高聲喝問,也是存了幾分萬一的心思。
萬一是他猜錯了呢?萬一眼前的僧人仗著一身好皮囊,討得自家師妹歡心,心甘情願贈上寶衣呢?
萬一……
算了,道人自己都編不下去騙自己了,就他那七個師妹,真看上男人了,八成也是歡好後一口吃了,哪肯會放人再出來?
“阿彌陀佛,道長似乎與那七隻蜘蛛精大有淵源?隻是不知,那妖精在此吃人作孽,道長又可知曉?又可曾與她們沆瀣一氣,助紂為虐?”
麵對道人的詰問,陳啟反而不急於迴答,眯起雙眼,若有所思的看著那氣憤不止的道士,徑直問了迴去。
自己似乎想錯了一件事,真將對方當成了一個單純的有道之士。
可對方身為蜘蛛精的師兄,不僅對於自家師妹的惡行放任自流,不聞不問,還隱隱是其身後的依仗與庇護傘。
若隻是看在同門情誼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也就算情有可原了,但若是真會為了作惡的蜘蛛精出頭,那兩者之間,不就是同流合汙,一丘之貉?
既如此,留他作甚?不如送下陰曹地府,陪他那七個好師妹去!
“我自知我那七個師妹頑劣!也曾勸過她們莫再食人,隻是她們浪蕩成性,對我這師兄雖敬不怕,約束無門。”
“可她們終究還是我師妹,我隻問汝等,她們是死是活?若隻是重傷閉府,貧道看在情有可原的份上,尚能放你們過去。”
“但若是身隕道消,那貧道作為師兄,就不得不為她們最後出一次手了!”
道人閉了閉目,神情冷冷的答了陳啟詰問,隨後自身後道童懷裏抽出一把寶劍,攥緊寶劍,殺氣騰騰,冷肅看向一行人厲聲喝道。
“哈哈哈,好好好,原來還是個護短的道士!你既與那妖精稱唿的親熱,想來也是一隻妖怪?”
不等陳啟繼續迴話,早與他心意相通,在這一問一答中,明了師父心意的猴子出列哈哈大笑道,掏出鐵棒一舞,猴子看著道人冷笑一聲:
“來來來,莫說我老孫欺你,你那七個吃人的孽障師妹,正是死在我老孫這鐵棒之下,你若不怕死,想為她們報仇,盡管放馬過來!”
“好你這個心狠手辣的和尚!看劍!”
麵對猴子的坦然承認,道人咬牙切齒,悲憤的長嘯一聲,拔出寶劍,自台階上一躍而下,挺劍直刺猴子。
八戒這下看明白,這哪裏是天上掉下來的素齋好宴?
分明是居心叵測的陰謀詭計!
他剛上了七隻蜘蛛精的當不說,差點隔門就又上了她們那師兄的當!
這世界還能不能好了?怎麽一個個都盯著飯食做文章?他老豬吃上一頓飽飯容易麽我!
嘀嘀咕咕的低罵一聲,八戒趕忙將擔子放到一邊,拎起釘耙,和沙僧一同,團團將陳啟圍住,護在中心。
而此時的陳啟,皺眉看著那揮舞寶劍,一時氣憤之下,竟勉強和猴子打了個不相上下的道人,靜悄悄的自白龍馬身上取下了一個包袱。
一時激憤,致使道人一鼓作氣之下,尚能與猴子打個平手,可此氣豈能盈久?
不一會兒,寶劍砍在鐵棒上乒乒乓乓作響,轉眼過了五六十迴合,眼見著還是不能拿下猴子,心氣散了的道人,猛然驚覺自己竟已手麻筋軟。
而對麵那可惡的毛臉和尚,不僅越打越猛,見他望來,還有閑心衝他戲謔一笑。
不能打了,兵器上不是此獠對手!
心中主意打定,道人當機立斷的棄了寶劍,解開衣帶,“喇”的一聲響,徑脫了身上的皂袍!
“嗬,怎麽,見打不過你爺爺我,準備脫了衣裳,要與我們負荊請罪不成?”
猴子見道人動作,且住了動作,立定身形嘲笑道。
隻下一刻,猴子就笑不出來了。
原來是道人光了上身,不是請罪,而是施展神通!
隻見道人雙手一抬,便可見那兩脅下有一千隻眼睛出現,且千眼中齊齊迸放出了金光,十分利害:
有森森黃霧,自兩邊脅下似噴雲般吐出;豔豔金光,是由千隻眼中如放火。
左右卻如金桶,東西猶似銅鍾。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氣朦朧!
直迷得猴子眼不能視物,身不能停,在那金光影裏亂轉,向前不能舉步,退後不能動腳!
“悟空,接袈裟!”
正在此時,猴子身後傳來了陳啟鎮定的聲音,與聲音一同傳來的,還有一件大紅袈裟,不是那錦襴袈裟又是何物?
陳啟既然早知妖怪壓箱底的手段,又如何會不作防備?
特意提前取了錦襴袈裟在手,就等此時助猴子降妖!
這不,袈裟晃晃悠悠飛出,或許是受外力激發,自動綻放寶光,薄薄紅霧湧現,將周邊黃霧金光盡皆排斥於周邊。
猴子聽到聲音,扭頭看去,正好能一眼望見那飄飛而來的袈裟!
此情此景,與當初借袈裟之力,降服那黃風大王,何其相似?
‘是了,這寶貝袈裟最善護體,任他金光黃霧如何古怪,我老孫披了袈裟,都不懼他!’
劈手接住翻飛的大紅袈裟,猴子將其往身上一裹,頓時感覺耳目一清,就連在光霧籠罩下,筋軟酥麻的身子也重迴了力氣。
“妖怪,吃你孫爺爺一棒!”
身披袈裟,猴子興奮的騰雲一腳,直直翻出那籠罩一方天地的光霧範圍,正要揮棒直擊那使出神通的道人。
於天上探眼一看,卻發現光霧彌漫了十餘裏,那道人藏在光霧裏,根本半點痕跡不露。
而袈裟雖可護住周身,卻不過寸尺之地,若要進去細尋,怕是沒個半天功夫,都找不到人!
而且陳啟三人還在光霧裏,為防誤傷,猴子很多大規模範圍的手段根本不敢使出來。
“等等,師父還在裏麵,可這黃霧有毒!八戒和沙師弟尚有修為在身,能撐住些許時候,可師父如何撐得下去?”
“時間一久,師父怕是有性命之危!”
猴子立在天上,猛然反應過來,心中一驚,那光霧連他都被照的一身力氣十去七八,手軟腳麻,師父一介凡夫俗子,又如何受得了?
一想到此,猴子重撲光霧,欲將身上的袈裟披迴陳啟身上,先保他一時無虞。
可還是那句話,金黃光霧彌漫,一入內,根本分不清前後左右,縱使有袈裟護身,一時之間,猴子根本找不到人!
無論是放出光霧的妖怪,還是被困的陳啟三人,猴子放聲唿喚都沒得到迴應。
“壞了,怕是師父幾人已經暈過去了!”
又是一陣騰雲出霧,盤坐在金黃光霧上空,猴子急躁的撓頭焦急自語道。
“大聖,因何事煩心?”
突然,一道婦人之音浮現,帶著淡淡笑意,迴響在猴子耳旁。
猴子急忙轉身一看,竟是老“熟人”,黎山老母是也!
“見過老母,實乃是此地有個妖怪厲害,因惱我等除了他那作惡的七個師妹,展開神通,將我師父與那兩個師弟,龍馬,盡皆困在其中。”
“害我一找不到妖怪降伏,二救不出師父他們脫難,故在此急躁。”
猴子苦著臉對著老母行了一禮,指了指地上彌漫的光霧,忽的,猴子眼睛一亮,拱手作揖喜道:
“老母此時出現,可是要幫我降妖,助我救出家師?”
“嗬嗬,這一物降一物,我才自龍華會上歸來,一時倉促,哪裏與你降伏此妖?不過我雖不行,這左近有座紫雲山,內裏有位人物,專破這妖邪伎倆。”
龍華會,本是指彌勒佛成佛以後,在龍華樹下三次講經,度人成佛的法會。
後因四月初八這天,乃是釋迦牟尼誕辰,索性二者合一,成了西天諸佛,邀請三界仙神共聚的一場盛會。
(龍華樹:其樹名龍華者,言其枝幹高大如龍盤空,且能開燦爛之花,結豐碩之果。)
麵對猴子焦急的祈求目光,黎山老母不緊不慢的笑道。
黃花觀下,道人持禮相邀,相貌穿著,打眼一看,皆不類俗人:
戴一頂紅豔豔戧金冠,穿一領黑淄淄烏皂服,踏一雙綠陣陣雲頭履,係一條黃拂拂呂公絛。麵如瓜鐵,目若朗星。塊頭高大,唇口翻張。
好一個潛心修行的真羽士!
而這位道長,看上去似乎也是個熱情好客之人,眼見著陳啟幾人遠道而來路過,自然而然的伸出手來相邀他們入觀一歇。
“嘿,師父,人家主動請我們吃飯哩!”
因蜘蛛精洞府內的廚房一片腥臭,借用不得,幾人便未在午時生火燒飯,八戒自然也沒有填飽他那早饑腸轆轆的肚子。
正好土地公公好心送來的一盤飯菜,一行人分了那一盤飯菜,權當作了午食。
而即使陳啟三人為了照顧八戒,都沒怎麽吃太多,隨意吃幾口充饑後,剩下的盡數讓與了他,勉強墊了墊他肚子。
可八戒的腸胃多大啊?
說是墊了墊肚子,對他來說,也就是潤了潤喉,湯泉一泡,這路一趕,這肚子又開始叫了!
所以在遠遠看見這道觀時,就屬這呆子最開心,念叨著天下出家人是一家,這道觀闊綽,見了他們,少不得奉上三升米糧,救濟救濟同行哩!
就是實在小氣,那借個鍋灶蒸些米飯饃饃也是好的,量大管飽嘛。
可惜的是,這上好的提議被不想節外生枝的陳啟否決,決定領著一行人就要從一旁默默路過。
八戒雖因此十分失落,但師父既然都發話了,這呆子哼唧幾下,也隻能認了。
可如今,聽見這道士主動相邀,原本有些蔫吧的八戒立馬興奮起來,湊到陳啟身邊,小聲歡快的說道。
‘這呆子,宴無好宴的道理都不懂嗎?剛因為這事兒,被猴子忽悠,上趕著踩了蜘蛛精坑的事才過了多久?’
‘一個時辰都不到吧?怎的又死性不改,舊病複發了?’
陳啟聞言扶額,有些無奈的瞅了八戒一眼,又和同樣警覺起來的猴子暗地裏對了個眼神後,迴了個禮答道:
“阿彌陀佛,謝過道長好意,隻是我等剛剛吃過,又著急趕路,怕是暫不能在此享齋了。”
“無礙,無礙,老師父心急趕路,不願吃齋也無妨,隻我見了貴客路過,心生歡喜,還請入我觀內,吃一杯茶水也是好的。”
道人一振衣袖,麵上帶笑,目光幽幽的凝視一行人,再次邀請道。
得,這是真和自己等人杠上了,難道是被這位聽到了消息,知道了他們掃滅了那七個蜘蛛精?
還是說,是他們哪裏暴露馬腳,被這位有所察覺?
瞅了瞅一行人換上的新衣服,陳啟嘴角一抽,似乎明白了什麽。
又心知對麵是和蜘蛛精一樣,毒物成精,乃是同為五毒之一的蜈蚣精,這黃花觀正是對方老巢。
鬼知道裏麵被他藏了多少沾了毒的物件,別說茶水了,進去隨便聞一聞,搞不好都要被他放翻。
實在不想受製於人的陳啟,也隻能再次無奈搖頭拒絕道:
“道長,人各有道,貧僧的道乃是西去取經,道長的道,想來乃是在此潛心修行,我等應是過客,何必強求?”
“好好好,好一個過客!”
道人似是被陳啟的一番話逗笑,拍掌而唿,放聲大笑後,翻臉無情,怒瞪著眼前的一行僧人厲喝道:
“汝等既是過客,又為何要擅動我師妹?!”
“我問爾等,可是過了盤絲嶺盤絲洞?與那盤踞的七位女子交過了手?!”
“她們如今又在何方,是不是遭了你們毒手?!”
自看見這群和尚身上穿著的新衣,曾經和自家師妹,朝夕相處,蒙贈不少蛛絲織物的道人,雖覺手藝不同,但如何認不出來那正是自家師妹所產蛛絲?
而自家師妹是什麽德行,他又豈能不知?
自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浪蕩毒婦們。
如何會好端端的給這群僧人蛛絲織衣?
唯一的可能,就是貪圖這領頭僧人的細皮嫩肉,主動出手,卻是不敵,連那看家的吐絲之術,也被人纏去,做了衣裳罷了。
可他那師妹離他如此之近,平素的心性他最清楚不過,吃了這麽大的虧,怎會不來找他求援?
但到如今,無有自家師妹的半點消息,隻有眼前喜氣洋洋穿新衣的一行僧人。
再結合先前莫名的心血來潮,道人心中,早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測。
之所以高聲喝問,也是存了幾分萬一的心思。
萬一是他猜錯了呢?萬一眼前的僧人仗著一身好皮囊,討得自家師妹歡心,心甘情願贈上寶衣呢?
萬一……
算了,道人自己都編不下去騙自己了,就他那七個師妹,真看上男人了,八成也是歡好後一口吃了,哪肯會放人再出來?
“阿彌陀佛,道長似乎與那七隻蜘蛛精大有淵源?隻是不知,那妖精在此吃人作孽,道長又可知曉?又可曾與她們沆瀣一氣,助紂為虐?”
麵對道人的詰問,陳啟反而不急於迴答,眯起雙眼,若有所思的看著那氣憤不止的道士,徑直問了迴去。
自己似乎想錯了一件事,真將對方當成了一個單純的有道之士。
可對方身為蜘蛛精的師兄,不僅對於自家師妹的惡行放任自流,不聞不問,還隱隱是其身後的依仗與庇護傘。
若隻是看在同門情誼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也就算情有可原了,但若是真會為了作惡的蜘蛛精出頭,那兩者之間,不就是同流合汙,一丘之貉?
既如此,留他作甚?不如送下陰曹地府,陪他那七個好師妹去!
“我自知我那七個師妹頑劣!也曾勸過她們莫再食人,隻是她們浪蕩成性,對我這師兄雖敬不怕,約束無門。”
“可她們終究還是我師妹,我隻問汝等,她們是死是活?若隻是重傷閉府,貧道看在情有可原的份上,尚能放你們過去。”
“但若是身隕道消,那貧道作為師兄,就不得不為她們最後出一次手了!”
道人閉了閉目,神情冷冷的答了陳啟詰問,隨後自身後道童懷裏抽出一把寶劍,攥緊寶劍,殺氣騰騰,冷肅看向一行人厲聲喝道。
“哈哈哈,好好好,原來還是個護短的道士!你既與那妖精稱唿的親熱,想來也是一隻妖怪?”
不等陳啟繼續迴話,早與他心意相通,在這一問一答中,明了師父心意的猴子出列哈哈大笑道,掏出鐵棒一舞,猴子看著道人冷笑一聲:
“來來來,莫說我老孫欺你,你那七個吃人的孽障師妹,正是死在我老孫這鐵棒之下,你若不怕死,想為她們報仇,盡管放馬過來!”
“好你這個心狠手辣的和尚!看劍!”
麵對猴子的坦然承認,道人咬牙切齒,悲憤的長嘯一聲,拔出寶劍,自台階上一躍而下,挺劍直刺猴子。
八戒這下看明白,這哪裏是天上掉下來的素齋好宴?
分明是居心叵測的陰謀詭計!
他剛上了七隻蜘蛛精的當不說,差點隔門就又上了她們那師兄的當!
這世界還能不能好了?怎麽一個個都盯著飯食做文章?他老豬吃上一頓飽飯容易麽我!
嘀嘀咕咕的低罵一聲,八戒趕忙將擔子放到一邊,拎起釘耙,和沙僧一同,團團將陳啟圍住,護在中心。
而此時的陳啟,皺眉看著那揮舞寶劍,一時氣憤之下,竟勉強和猴子打了個不相上下的道人,靜悄悄的自白龍馬身上取下了一個包袱。
一時激憤,致使道人一鼓作氣之下,尚能與猴子打個平手,可此氣豈能盈久?
不一會兒,寶劍砍在鐵棒上乒乒乓乓作響,轉眼過了五六十迴合,眼見著還是不能拿下猴子,心氣散了的道人,猛然驚覺自己竟已手麻筋軟。
而對麵那可惡的毛臉和尚,不僅越打越猛,見他望來,還有閑心衝他戲謔一笑。
不能打了,兵器上不是此獠對手!
心中主意打定,道人當機立斷的棄了寶劍,解開衣帶,“喇”的一聲響,徑脫了身上的皂袍!
“嗬,怎麽,見打不過你爺爺我,準備脫了衣裳,要與我們負荊請罪不成?”
猴子見道人動作,且住了動作,立定身形嘲笑道。
隻下一刻,猴子就笑不出來了。
原來是道人光了上身,不是請罪,而是施展神通!
隻見道人雙手一抬,便可見那兩脅下有一千隻眼睛出現,且千眼中齊齊迸放出了金光,十分利害:
有森森黃霧,自兩邊脅下似噴雲般吐出;豔豔金光,是由千隻眼中如放火。
左右卻如金桶,東西猶似銅鍾。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氣朦朧!
直迷得猴子眼不能視物,身不能停,在那金光影裏亂轉,向前不能舉步,退後不能動腳!
“悟空,接袈裟!”
正在此時,猴子身後傳來了陳啟鎮定的聲音,與聲音一同傳來的,還有一件大紅袈裟,不是那錦襴袈裟又是何物?
陳啟既然早知妖怪壓箱底的手段,又如何會不作防備?
特意提前取了錦襴袈裟在手,就等此時助猴子降妖!
這不,袈裟晃晃悠悠飛出,或許是受外力激發,自動綻放寶光,薄薄紅霧湧現,將周邊黃霧金光盡皆排斥於周邊。
猴子聽到聲音,扭頭看去,正好能一眼望見那飄飛而來的袈裟!
此情此景,與當初借袈裟之力,降服那黃風大王,何其相似?
‘是了,這寶貝袈裟最善護體,任他金光黃霧如何古怪,我老孫披了袈裟,都不懼他!’
劈手接住翻飛的大紅袈裟,猴子將其往身上一裹,頓時感覺耳目一清,就連在光霧籠罩下,筋軟酥麻的身子也重迴了力氣。
“妖怪,吃你孫爺爺一棒!”
身披袈裟,猴子興奮的騰雲一腳,直直翻出那籠罩一方天地的光霧範圍,正要揮棒直擊那使出神通的道人。
於天上探眼一看,卻發現光霧彌漫了十餘裏,那道人藏在光霧裏,根本半點痕跡不露。
而袈裟雖可護住周身,卻不過寸尺之地,若要進去細尋,怕是沒個半天功夫,都找不到人!
而且陳啟三人還在光霧裏,為防誤傷,猴子很多大規模範圍的手段根本不敢使出來。
“等等,師父還在裏麵,可這黃霧有毒!八戒和沙師弟尚有修為在身,能撐住些許時候,可師父如何撐得下去?”
“時間一久,師父怕是有性命之危!”
猴子立在天上,猛然反應過來,心中一驚,那光霧連他都被照的一身力氣十去七八,手軟腳麻,師父一介凡夫俗子,又如何受得了?
一想到此,猴子重撲光霧,欲將身上的袈裟披迴陳啟身上,先保他一時無虞。
可還是那句話,金黃光霧彌漫,一入內,根本分不清前後左右,縱使有袈裟護身,一時之間,猴子根本找不到人!
無論是放出光霧的妖怪,還是被困的陳啟三人,猴子放聲唿喚都沒得到迴應。
“壞了,怕是師父幾人已經暈過去了!”
又是一陣騰雲出霧,盤坐在金黃光霧上空,猴子急躁的撓頭焦急自語道。
“大聖,因何事煩心?”
突然,一道婦人之音浮現,帶著淡淡笑意,迴響在猴子耳旁。
猴子急忙轉身一看,竟是老“熟人”,黎山老母是也!
“見過老母,實乃是此地有個妖怪厲害,因惱我等除了他那作惡的七個師妹,展開神通,將我師父與那兩個師弟,龍馬,盡皆困在其中。”
“害我一找不到妖怪降伏,二救不出師父他們脫難,故在此急躁。”
猴子苦著臉對著老母行了一禮,指了指地上彌漫的光霧,忽的,猴子眼睛一亮,拱手作揖喜道:
“老母此時出現,可是要幫我降妖,助我救出家師?”
“嗬嗬,這一物降一物,我才自龍華會上歸來,一時倉促,哪裏與你降伏此妖?不過我雖不行,這左近有座紫雲山,內裏有位人物,專破這妖邪伎倆。”
龍華會,本是指彌勒佛成佛以後,在龍華樹下三次講經,度人成佛的法會。
後因四月初八這天,乃是釋迦牟尼誕辰,索性二者合一,成了西天諸佛,邀請三界仙神共聚的一場盛會。
(龍華樹:其樹名龍華者,言其枝幹高大如龍盤空,且能開燦爛之花,結豐碩之果。)
麵對猴子焦急的祈求目光,黎山老母不緊不慢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