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黃花觀
八戒臉上擠出討好的笑容,諂媚的湊近猴子,好話說了個遍,才終於將猴子的態度打動。
“行了行了,收起你那沒皮沒臉的樣子。”
猴子聽著八戒嘴裏連番吐出的不要錢好話,唇角掀起,故作嫌棄的搓了搓胳膊後,轉過身子,斜瞥了一眼這呆子道:
“說你這夯貨呆,你平時還不認,仔細瞧瞧,你那身衣裳不就在一旁嗎?”
“啊?在哪?在哪?”
一聽此話,八戒來了精神,嘴角一咧的東找西找起來,最後,終於在猴子的眼神示意下,找到了自己的衣裳。
正是猴子背迴來,用來裝衣服物件的錦緞!
在被猴子掏出最後一件屬於他自己的杏黃衣服後,隨手扔在了八戒挑的行李擔上。
隻是大家先前都誤以為這是猴子自天上,走前“順手”討要的錦緞綢布,哪裏料到這也是一件衣裳?
八戒得了猴子提醒,心生恍然,屁顛屁顛的上前掂起一展,謔,好一件玄色錦衣寬袍,正適合他這個大肚漢穿!
“嘿嘿,猴哥,我就知道你人好心善,舍不得讓兄弟傷心!”
八戒興奮的將手中黑袍倒騰起來,翻來覆去的觀賞,還不忘嘴甜的拍上猴子幾句馬屁道。
“嗬,瞧你那德行!”
猴子抬腳離去,不打擾這呆子喜滋滋的穿新衣,背對著八戒的嘴角勾起,隻嘴上還不饒人道。
…………
稍許,因猴子帶迴來的皆是方便披穿的外衣,一行人便暫都喜氣洋洋的換上了新衣,左瞧右看,又與其他人互相打量了幾眼後,紛紛樂嗬嗬的笑容滿麵。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又雲人靠衣裝馬靠鞍,這一身的新衣服穿上後,早就熟悉了的幾人,在對方眼裏竟猛然變得有些耳目一新起來!
本極為俊朗的陳啟,在那一身月白僧衣的包裹下,俊朗容顏未改,卻給人一種親近平和之感,好似那多年相識的老友,光站在那裏,就能讓你心神舒緩。
便是八戒,寬大黑衣一罩,臉上的非人之處,也柔和了下去,看上去麵目可稱得上憨態可掬了。
猴子,沙僧兩人亦是如此,麵目上的戾氣猙獰之相盡去,盡顯得祥和柔善起來,在猴子故意露出憤怒之相的時候,也不嚇人,反是給人威嚴之感。
“這天衣還有如此功效?”
陳啟訝異的挑挑眉,輕撫著身上的僧衣驚奇道。
世人都雲天衣無縫,這身新衣裳到手的時候,陳啟上手就好奇的邊摸邊看了番,確實沒有找到一絲針腳縫隙的地方。
摸上去的手感也是極為絲滑順手,不冷不熱,極為宜人,穿在身上,更是沒有半點分量,似穿非穿。
可現在看來,莫不是還有“美顏濾鏡”的功能?
能將穿戴之人的氣質容貌,強行正向拔升?
“師父,這天衣所用材料不同,它功效也就不一樣。譬如那裁剪雲霞作衣,做出來的天衣,不僅可給人雲裏來霧裏去的縹緲之感,更是真的可幫人飛行。
便是尋常凡夫俗子,得了那樣一件天衣,不說朝遊北海暮蒼梧,但借此馮虛禦風,日行上千裏,也是綽綽有餘。”
“而這七隻蜘蛛精,其實也不是凡品,頗有幾分來曆,與那七仙女還有些許淵源,身沾了七情六欲,那吐出來的蛛絲也是如此。”
“師父覺得披了天衣的我們相貌有變,也很正常,相由心生罷了。”
猴子身著新衣,在陳啟麵前手腳揮舞,轉了個圈展示後,笑嘻嘻的給陳啟解釋道。
那七隻蜘蛛精果然和猴子猜想的一樣,並不僅僅和七仙女是爭奪池子的關係
——當然,也說不上特別的親近。
隻是這七隻妖精出身的靈蛛一族,乃是天上仙女用來繅絲製衣的原材料供應商,被豢養在天界的仙衣坊中。
而這七隻蜘蛛精不知是不甘一輩子呆在仙衣坊裏,覺得不夠逍遙自在,還是貪玩好奇,想去“外麵”的大世界看看。
便在一次七仙女取完蛛絲,準備下界濯垢泉沐浴的時候,乘機藏在仙女裙擺裏,一同混下了界。
而後不知拜了何人學藝,得了機緣,化形成人,在這泉水附近的盤絲嶺安了家。
估摸著又沒見過比七仙女還漂亮的,這七隻蜘蛛精化形之後,還是照著她們打扮的,衣著裝飾都在強行靠攏。
按照年齡大小,分穿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衣裳。
土地所言的她們強占了濯垢泉水,逼得七仙女甘心相讓,也是人雲亦雲的謠傳。
實則是這七個壞心眼的,對七仙女性子有所了解,又對七仙女沐浴過的湯泉起了霸占之心,便故意趕在七仙女沐浴之前。
在那泉水間張羅結網,驅趕了不少活蟲、蟲屍堆積泡在了泉水裏……
天上的仙女哪能接受這種惡心人的事?
雖說她們也豢養了蜘蛛吐絲,可那平日的喂養也不是她們負責啊!
就是喂,那也是靈蜜神露,哪有喂蟲子的?
當即拂袖而去,對此間湯泉再也沒了興趣。
而自猴子那裏得知真相後,據猴子所說,縱然在他麵前,七仙女盡量在維持著儀容,但臉色還是忍不住黑了幾分,咬牙攥拳。
可見,天界的靈蛛一族要倒大黴了,最起碼,從此以後,還想再像七隻蜘蛛精那樣,輕而易舉的“越獄”,是別想了。
而靈蛛一族,能被選為天衣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自然也都有著幾把刷子,和這凡間普通的蜘蛛有所區別。
比如它們天生親近七情六欲,所吐出來的絲也因此具有神異,經過仙女的手,織就出來的天衣,甚至能夠隨著身披之人的心情變換,而產生相應的顏色變換。
不過猴子帶上天的蛛絲,一來是其主人從凡間長大,吃人不計數,沾了穢氣惡氣,遠不如天界所產的蛛絲仙氣靈氣。
二來則是這會變色的衣裳太招搖,不適合他們繼續在凡間的西行之路,猴子也就沒強求這種功能。
當然,這些蛛絲也不是一無是處,或許是由於蜘蛛精在凡間待久了,沾遍了七情六欲,這些蛛絲相比於天上的仙靈氣,更沾些紅塵味。
換句話說,與“人”的適配性更高,更能展現人心所思。
“原來如此……”
聽完了猴子的所言,明白了七隻蜘蛛精與七仙女的淵源來曆,陳啟一副長見識了的模樣感慨頷首道。
仙女織衣服也是需要材料的!甚至在天上還特意豢養了靈獸采絲繅絲!
七隻蜘蛛精細究起來,原來是天庭“在逃”靈獸!
還是七仙女的“coser(模仿者)”,黑粉…………
隨後,自猴子這裏聽完消息(吃完瓜)的陳啟,本想換下新衣,將其折疊珍藏起來。
卻被猴子勸說,天衣水火不侵,冬暖夏涼,非神兵利器,不會損傷,還不沾汙穢,自動清潔,實乃是出門在外,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
那麽,這麽好的東西該自哪裏買呢……
啊呸,反正是特別適合他們趕路穿在身上,陳啟完全無需再換衣服。
由此,雖然還有些稀罕心疼新衣服,但陳啟多多少少還是實用主義者,見猴子說的天花亂墜,十分有道理。
便從了猴子建議,將此衣穿在身上,與左右都換了新衣的三個徒弟一同,繼續向西趕去。
與此同時,一樓閣重重,宮殿巍巍的山間道觀處。
一戴冠著黑袍的道士,正坐在道觀東邊廊下,手執著藥缽,細細的研磨著手裏的藥材。
忽的,道人動作一頓,捂心皺眉道:
“怪哉怪哉,今日好端端的,怎會心有絞痛?”
“莫非是心血來潮,有親友隕難?”
道人臉色大變,忙掐指細算,可算來算去,隻覺一頭霧水,混混沌沌一片,什麽也算不出來。
莫說是與他有關的旁人了,就是他自己,算出來的卦象也是失靈散亂。
待在觀內小吉,出門亦小吉,訪友是小吉,酣睡也是小吉!
“吉來吉去,那貧道無緣無故,怎會心生絞痛!”
一把將袖袍內掏出的龜殼擲落一旁,道士此時哪有心情再繼續製藥下去?
棄之不顧,站起身來,在道觀庭院內,愁的轉來轉去。
“難道是有歹人要暗害於我,特意蒙蔽了天機?”
道士原地站定,停下了動作,臉上神色陰晴不定的喃喃自語道。
思索了一會兒,道士咬咬牙,跺腳厲聲道:
“走走走,管他是什麽變故,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童兒!童兒!收拾收拾東西,隨為師出門幾日!”
扭頭朝道觀深處喊了一聲,喚出兩個小道童,收拾了些許細軟包袱,急匆匆的就要先溜為敬。
可剛剛推開道觀大門,一腳踏出道觀,道人的動作卻是又一頓,眉頭緊鎖,心生疑竇自語道:
“不不不,莫非那歹人就是故意如此,要騙貧道出觀?”
“道觀內,好歹也是我多年積蓄所在,若是就此一走了之,盡數便宜了他人怎辦?”
“師父,不走了嗎?”
莫名其妙被自家師父喊起催促,急匆匆要出門的童子,看著火急火燎的師父又在門前止住了步,躊躇不前,不由無語問道。
這是走還是不走啊?
你就算是師父,也得給個準信吧?
“莫急莫急,待為師好好想想。”
一腳觀內,一腳觀外的道士皺著眉,一臉糾結的思索道。
而也就是這一思索,思索了一盞茶時間,最後還是決定閉觀謝客的道士抬起頭,正要吩咐童子迴去,眼角一瞥,竟見到有一行四人的和尚,牽著匹白馬,慢悠悠的自東邊而來。
‘不對,今日怎會有和尚恰巧路過?莫非貧道此劫就應在他們身上?’
又是一頓,收腳轉身,立在階前的道士,遙遙的眯眼看著遠處的一行人想道。
…………
“師父,前麵不是那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好像是一個道觀哩,我都看到有道士站在門口了!”
陳啟幾人自離了濯垢泉所在,行不過半晌,就遠遠看見了一處山中樓閣。
走在前頭的猴子搭起眼簾,隨意看了一眼後,手指著,轉身對陳啟笑道。
‘道觀?’
陳啟聞言一愣,朝猴子所指處看去,確實是一片樓閣相連,依山而建,門前栽有開花的桃樹幾棵,隨風搖曳,粉紅飄白,煞是好看。
就是山門大開,模模糊糊,似有一烏袍道人立於門前望來。
‘不會是蜘蛛精的老大哥,肋下生眼的百眼魔君吧?’
依稀記得,這位是個道士,住在道觀的陳啟心裏嘀咕道。
同時,陳啟好像記得,這位“道長”人其實還行,之所以會和西遊團隊幹起來,全靠蜘蛛精在其中挑撥是非。
有的版本裏,這位還算是個正兒八經的道家神仙人物。
咦,這人設劇情怎麽有點熟悉?
是你嗎?申公豹,三霄,趙公明?
心裏吐槽一句,陳啟尋思著這位若為人尚可,倒也不一定非要禍害他。
真要起爭執了,不論是猴子抽冷子一棍把他送走,還是找來“老雞婆”……
咳咳,不對,是那個,額,那位昴日星官他娘來降伏他,似乎對他來說都不是啥好事。
想了半天,都沒想起毗藍婆菩薩正經名字的陳啟如此想道。
於是按下八戒提議的上門討齋飯所言,陳啟決定大家今日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算了。
反正今天剛解決掉蜘蛛精,也算湊了正經一難。
八戒都被吊了許久呢!
至於猴子所言的門前道士,陳啟也沒放在心上,或許是守門的道人?
一路走來,有些正規豪奢的寺廟道觀,會在門口設置知客僧(道人),沒什麽好稀奇的。
隻是啊,這樹欲靜,還得看風止不止啊。
這不,一行人走近了道觀,本想從旁錯過,那道觀門口的道人卻忽然出了聲:
“敢問老師父,是何寶山?此去何為?”
“阿彌陀佛,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取經而去,不知道長可是有事?”
心下歎了口氣,猜到這一遭看來又是躲不過的陳啟站定身子,轉身對道人笑著抬手一禮道。
“無他,隻是想請老師父一頓素齋飯罷了。”
頭頂著黃花觀三個大字,道人打了個稽首,淡淡一笑,伸手相邀道。
八戒臉上擠出討好的笑容,諂媚的湊近猴子,好話說了個遍,才終於將猴子的態度打動。
“行了行了,收起你那沒皮沒臉的樣子。”
猴子聽著八戒嘴裏連番吐出的不要錢好話,唇角掀起,故作嫌棄的搓了搓胳膊後,轉過身子,斜瞥了一眼這呆子道:
“說你這夯貨呆,你平時還不認,仔細瞧瞧,你那身衣裳不就在一旁嗎?”
“啊?在哪?在哪?”
一聽此話,八戒來了精神,嘴角一咧的東找西找起來,最後,終於在猴子的眼神示意下,找到了自己的衣裳。
正是猴子背迴來,用來裝衣服物件的錦緞!
在被猴子掏出最後一件屬於他自己的杏黃衣服後,隨手扔在了八戒挑的行李擔上。
隻是大家先前都誤以為這是猴子自天上,走前“順手”討要的錦緞綢布,哪裏料到這也是一件衣裳?
八戒得了猴子提醒,心生恍然,屁顛屁顛的上前掂起一展,謔,好一件玄色錦衣寬袍,正適合他這個大肚漢穿!
“嘿嘿,猴哥,我就知道你人好心善,舍不得讓兄弟傷心!”
八戒興奮的將手中黑袍倒騰起來,翻來覆去的觀賞,還不忘嘴甜的拍上猴子幾句馬屁道。
“嗬,瞧你那德行!”
猴子抬腳離去,不打擾這呆子喜滋滋的穿新衣,背對著八戒的嘴角勾起,隻嘴上還不饒人道。
…………
稍許,因猴子帶迴來的皆是方便披穿的外衣,一行人便暫都喜氣洋洋的換上了新衣,左瞧右看,又與其他人互相打量了幾眼後,紛紛樂嗬嗬的笑容滿麵。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又雲人靠衣裝馬靠鞍,這一身的新衣服穿上後,早就熟悉了的幾人,在對方眼裏竟猛然變得有些耳目一新起來!
本極為俊朗的陳啟,在那一身月白僧衣的包裹下,俊朗容顏未改,卻給人一種親近平和之感,好似那多年相識的老友,光站在那裏,就能讓你心神舒緩。
便是八戒,寬大黑衣一罩,臉上的非人之處,也柔和了下去,看上去麵目可稱得上憨態可掬了。
猴子,沙僧兩人亦是如此,麵目上的戾氣猙獰之相盡去,盡顯得祥和柔善起來,在猴子故意露出憤怒之相的時候,也不嚇人,反是給人威嚴之感。
“這天衣還有如此功效?”
陳啟訝異的挑挑眉,輕撫著身上的僧衣驚奇道。
世人都雲天衣無縫,這身新衣裳到手的時候,陳啟上手就好奇的邊摸邊看了番,確實沒有找到一絲針腳縫隙的地方。
摸上去的手感也是極為絲滑順手,不冷不熱,極為宜人,穿在身上,更是沒有半點分量,似穿非穿。
可現在看來,莫不是還有“美顏濾鏡”的功能?
能將穿戴之人的氣質容貌,強行正向拔升?
“師父,這天衣所用材料不同,它功效也就不一樣。譬如那裁剪雲霞作衣,做出來的天衣,不僅可給人雲裏來霧裏去的縹緲之感,更是真的可幫人飛行。
便是尋常凡夫俗子,得了那樣一件天衣,不說朝遊北海暮蒼梧,但借此馮虛禦風,日行上千裏,也是綽綽有餘。”
“而這七隻蜘蛛精,其實也不是凡品,頗有幾分來曆,與那七仙女還有些許淵源,身沾了七情六欲,那吐出來的蛛絲也是如此。”
“師父覺得披了天衣的我們相貌有變,也很正常,相由心生罷了。”
猴子身著新衣,在陳啟麵前手腳揮舞,轉了個圈展示後,笑嘻嘻的給陳啟解釋道。
那七隻蜘蛛精果然和猴子猜想的一樣,並不僅僅和七仙女是爭奪池子的關係
——當然,也說不上特別的親近。
隻是這七隻妖精出身的靈蛛一族,乃是天上仙女用來繅絲製衣的原材料供應商,被豢養在天界的仙衣坊中。
而這七隻蜘蛛精不知是不甘一輩子呆在仙衣坊裏,覺得不夠逍遙自在,還是貪玩好奇,想去“外麵”的大世界看看。
便在一次七仙女取完蛛絲,準備下界濯垢泉沐浴的時候,乘機藏在仙女裙擺裏,一同混下了界。
而後不知拜了何人學藝,得了機緣,化形成人,在這泉水附近的盤絲嶺安了家。
估摸著又沒見過比七仙女還漂亮的,這七隻蜘蛛精化形之後,還是照著她們打扮的,衣著裝飾都在強行靠攏。
按照年齡大小,分穿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衣裳。
土地所言的她們強占了濯垢泉水,逼得七仙女甘心相讓,也是人雲亦雲的謠傳。
實則是這七個壞心眼的,對七仙女性子有所了解,又對七仙女沐浴過的湯泉起了霸占之心,便故意趕在七仙女沐浴之前。
在那泉水間張羅結網,驅趕了不少活蟲、蟲屍堆積泡在了泉水裏……
天上的仙女哪能接受這種惡心人的事?
雖說她們也豢養了蜘蛛吐絲,可那平日的喂養也不是她們負責啊!
就是喂,那也是靈蜜神露,哪有喂蟲子的?
當即拂袖而去,對此間湯泉再也沒了興趣。
而自猴子那裏得知真相後,據猴子所說,縱然在他麵前,七仙女盡量在維持著儀容,但臉色還是忍不住黑了幾分,咬牙攥拳。
可見,天界的靈蛛一族要倒大黴了,最起碼,從此以後,還想再像七隻蜘蛛精那樣,輕而易舉的“越獄”,是別想了。
而靈蛛一族,能被選為天衣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自然也都有著幾把刷子,和這凡間普通的蜘蛛有所區別。
比如它們天生親近七情六欲,所吐出來的絲也因此具有神異,經過仙女的手,織就出來的天衣,甚至能夠隨著身披之人的心情變換,而產生相應的顏色變換。
不過猴子帶上天的蛛絲,一來是其主人從凡間長大,吃人不計數,沾了穢氣惡氣,遠不如天界所產的蛛絲仙氣靈氣。
二來則是這會變色的衣裳太招搖,不適合他們繼續在凡間的西行之路,猴子也就沒強求這種功能。
當然,這些蛛絲也不是一無是處,或許是由於蜘蛛精在凡間待久了,沾遍了七情六欲,這些蛛絲相比於天上的仙靈氣,更沾些紅塵味。
換句話說,與“人”的適配性更高,更能展現人心所思。
“原來如此……”
聽完了猴子的所言,明白了七隻蜘蛛精與七仙女的淵源來曆,陳啟一副長見識了的模樣感慨頷首道。
仙女織衣服也是需要材料的!甚至在天上還特意豢養了靈獸采絲繅絲!
七隻蜘蛛精細究起來,原來是天庭“在逃”靈獸!
還是七仙女的“coser(模仿者)”,黑粉…………
隨後,自猴子這裏聽完消息(吃完瓜)的陳啟,本想換下新衣,將其折疊珍藏起來。
卻被猴子勸說,天衣水火不侵,冬暖夏涼,非神兵利器,不會損傷,還不沾汙穢,自動清潔,實乃是出門在外,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
那麽,這麽好的東西該自哪裏買呢……
啊呸,反正是特別適合他們趕路穿在身上,陳啟完全無需再換衣服。
由此,雖然還有些稀罕心疼新衣服,但陳啟多多少少還是實用主義者,見猴子說的天花亂墜,十分有道理。
便從了猴子建議,將此衣穿在身上,與左右都換了新衣的三個徒弟一同,繼續向西趕去。
與此同時,一樓閣重重,宮殿巍巍的山間道觀處。
一戴冠著黑袍的道士,正坐在道觀東邊廊下,手執著藥缽,細細的研磨著手裏的藥材。
忽的,道人動作一頓,捂心皺眉道:
“怪哉怪哉,今日好端端的,怎會心有絞痛?”
“莫非是心血來潮,有親友隕難?”
道人臉色大變,忙掐指細算,可算來算去,隻覺一頭霧水,混混沌沌一片,什麽也算不出來。
莫說是與他有關的旁人了,就是他自己,算出來的卦象也是失靈散亂。
待在觀內小吉,出門亦小吉,訪友是小吉,酣睡也是小吉!
“吉來吉去,那貧道無緣無故,怎會心生絞痛!”
一把將袖袍內掏出的龜殼擲落一旁,道士此時哪有心情再繼續製藥下去?
棄之不顧,站起身來,在道觀庭院內,愁的轉來轉去。
“難道是有歹人要暗害於我,特意蒙蔽了天機?”
道士原地站定,停下了動作,臉上神色陰晴不定的喃喃自語道。
思索了一會兒,道士咬咬牙,跺腳厲聲道:
“走走走,管他是什麽變故,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童兒!童兒!收拾收拾東西,隨為師出門幾日!”
扭頭朝道觀深處喊了一聲,喚出兩個小道童,收拾了些許細軟包袱,急匆匆的就要先溜為敬。
可剛剛推開道觀大門,一腳踏出道觀,道人的動作卻是又一頓,眉頭緊鎖,心生疑竇自語道:
“不不不,莫非那歹人就是故意如此,要騙貧道出觀?”
“道觀內,好歹也是我多年積蓄所在,若是就此一走了之,盡數便宜了他人怎辦?”
“師父,不走了嗎?”
莫名其妙被自家師父喊起催促,急匆匆要出門的童子,看著火急火燎的師父又在門前止住了步,躊躇不前,不由無語問道。
這是走還是不走啊?
你就算是師父,也得給個準信吧?
“莫急莫急,待為師好好想想。”
一腳觀內,一腳觀外的道士皺著眉,一臉糾結的思索道。
而也就是這一思索,思索了一盞茶時間,最後還是決定閉觀謝客的道士抬起頭,正要吩咐童子迴去,眼角一瞥,竟見到有一行四人的和尚,牽著匹白馬,慢悠悠的自東邊而來。
‘不對,今日怎會有和尚恰巧路過?莫非貧道此劫就應在他們身上?’
又是一頓,收腳轉身,立在階前的道士,遙遙的眯眼看著遠處的一行人想道。
…………
“師父,前麵不是那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好像是一個道觀哩,我都看到有道士站在門口了!”
陳啟幾人自離了濯垢泉所在,行不過半晌,就遠遠看見了一處山中樓閣。
走在前頭的猴子搭起眼簾,隨意看了一眼後,手指著,轉身對陳啟笑道。
‘道觀?’
陳啟聞言一愣,朝猴子所指處看去,確實是一片樓閣相連,依山而建,門前栽有開花的桃樹幾棵,隨風搖曳,粉紅飄白,煞是好看。
就是山門大開,模模糊糊,似有一烏袍道人立於門前望來。
‘不會是蜘蛛精的老大哥,肋下生眼的百眼魔君吧?’
依稀記得,這位是個道士,住在道觀的陳啟心裏嘀咕道。
同時,陳啟好像記得,這位“道長”人其實還行,之所以會和西遊團隊幹起來,全靠蜘蛛精在其中挑撥是非。
有的版本裏,這位還算是個正兒八經的道家神仙人物。
咦,這人設劇情怎麽有點熟悉?
是你嗎?申公豹,三霄,趙公明?
心裏吐槽一句,陳啟尋思著這位若為人尚可,倒也不一定非要禍害他。
真要起爭執了,不論是猴子抽冷子一棍把他送走,還是找來“老雞婆”……
咳咳,不對,是那個,額,那位昴日星官他娘來降伏他,似乎對他來說都不是啥好事。
想了半天,都沒想起毗藍婆菩薩正經名字的陳啟如此想道。
於是按下八戒提議的上門討齋飯所言,陳啟決定大家今日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算了。
反正今天剛解決掉蜘蛛精,也算湊了正經一難。
八戒都被吊了許久呢!
至於猴子所言的門前道士,陳啟也沒放在心上,或許是守門的道人?
一路走來,有些正規豪奢的寺廟道觀,會在門口設置知客僧(道人),沒什麽好稀奇的。
隻是啊,這樹欲靜,還得看風止不止啊。
這不,一行人走近了道觀,本想從旁錯過,那道觀門口的道人卻忽然出了聲:
“敢問老師父,是何寶山?此去何為?”
“阿彌陀佛,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取經而去,不知道長可是有事?”
心下歎了口氣,猜到這一遭看來又是躲不過的陳啟站定身子,轉身對道人笑著抬手一禮道。
“無他,隻是想請老師父一頓素齋飯罷了。”
頭頂著黃花觀三個大字,道人打了個稽首,淡淡一笑,伸手相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