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一聽,放下手中的書,問道:“你真的決定了?”


    “我決定了。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餘良說道,語氣很是堅定。


    張叔笑了笑,接著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人生能有幾迴搏。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迴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餘良說道。


    張叔會心的笑了。對於這件事,雖然他心裏也很矛盾,但還是希望餘良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這個機會太難得了。所以他不得不通過看書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希望餘良能及時發現自己這個暗示,結果他的目的達到了。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去看看大礦長有沒有時間,他說他也想和你好好談談。”張叔說道。


    停了十幾分鍾,張叔迴來,對餘良說道:“走,我領你去見大礦長,他現在正好有時間。”


    “領導,我把人給您領來了。”張叔帶著餘良走進大礦長辦公室,對大礦長王東升說道。說完後,轉身走了出去,輕輕把門帶上。


    “大礦長好!”餘良禮貌的向王東升打著招唿。


    由於是第一次進大礦長辦公室,餘良心裏有些緊張,但臉上還是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


    “請坐。”王東升看了看餘良,笑了笑,指了指旁邊的沙發。


    在閑聊了幾句後,王東升很快把話題轉入了正題。


    “你的情況張主任剛才跟我說了,我很高興,我覺得這是一個年輕人應有的責任擔當。


    前幾天,又有幾個人來找我,說想辭職下海,我勸了他們幾句後,見他們態度堅決,也就同意了。因為人各有誌,不能強求,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他們已無心在煤礦工作,就讓他們去吧,這就是人生道路中的好聚好散。


    當前,企業形勢非常嚴峻,這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原因,有些東西,是我們自身無法控製和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我們的企業生存發展,必須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才能度過危機。而度過危機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強考核。


    煤礦工作環境複雜、危險係數高、用工複雜、人員素質低。隻有加強考核,才能有效地評估和監督煤礦的安全工作,推動煤礦企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隻有加強考核,才能提升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理順各種關係,解決長期存在的‘寬、鬆、軟’現象,確保企業安全健康發展。”王東升說道。


    餘良靜靜的聽著,他覺得王東升說的很有道理。雖然他到煤礦工作時間不長,但有些現象他覺得也是應該改變的。


    “你知道我為什麽要對你委以重任嗎?”王東升接著問道。


    餘良搖搖頭,他不知道王東升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麽。因為從各方麵來說,自己都不是最佳人選。


    “前幾天,有人私下向我匯報,說上次堵大門的事情是你解決的。一開始我很震驚,隨後我很感動,這說明你是愛這個企業的。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大家庭,作為企業的一員,我們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更應該主動關心和維護這個企業,隻要有益於企業的,我們就應該全力以赴的去做。


    如果一個人對企業漠不關心、冷漠無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那他就不是一個好職工,更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管理者。


    大門堵了,一些職工甚至包括個別領導幹部都繞路走了,覺得這個事情和他們無關,沒有人去關心和解決這個問題。而你卻能主動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說明你是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


    而現在企業最缺的,就是你這種有責任擔當的人,所以我左思右想,還是決定把你提拔上來,來做這個考核辦副主任兼保衛科副科長。”王東升說道。


    “謝謝領導信任,我努力做好這項工作。”餘良說道。


    他之所以說“努力做好”,而不是“保證做好”,是因為他對做好這項工作也沒有十足的信心,想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餘地。


    王東升聽了,笑了笑,知道餘良這是在給自己“打埋伏”,看來自己還是要鼓勵一番才行。


    “我知道你的擔心是什麽,你要知道,信心比什麽都重要。在一個人發展的道路上,信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有信心的人更能夠積極麵對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從而不斷學習和成長。相反,缺乏信心可能會導致個人陷入自我懷疑和焦慮之中,阻礙個人的發展和進步。


    你還年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幹部,必須做到‘三不怕’:


    別怕‘出洋相’。 有的年輕幹部‘臉皮薄’,前怕狼後怕虎,總怕自己說話辦事‘出洋相’,造成不好的影響,喜歡選擇躺在舒適區裏裹足不前,這樣的人永遠成不了大事。《曾國藩家書》裏說,‘少年不可怕醜,須有狂者進取之趣,此時不試為之,則後此彌不肯為矣’。實際上,‘出洋相’是年輕人的‘特權’,每個人都是這麽走過來的,任何蛻變和成熟都需要積累沉澱,大可不必想得太多、患得患失。況且,越是年輕時‘出洋相’,成本和代價就越小,總比若幹年後再犯低級錯誤強。而不放棄在試錯中快速成長的機會,反而可能打開人生的‘想象空間’,讓自己走的更高更遠。


    別怕‘被打擊’。人們常說,‘挨罵是職場新人的第一課’。我當采煤區副區長的時候,第一次下井跟班,就挨了老礦長劉正義一頓罵,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有的年輕幹部成長經曆相對平順,遇到批評或否定時難免感到‘傷自尊’,遲遲放不下,一遭受挫折打擊,可能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甚至悲觀消沉、一蹶不振。有羞恥心是優點,但是不能‘玻璃心’。如果過於敏感,就會造成精神內耗,自己把自己打敗了。對於那些善意的批評指教,要把它當作‘更上一層樓’的梯子,倘若聽不得‘刺耳’的聲音,經不起失敗的考驗,就容易長成‘溫室裏的花朵’。


    別怕‘行路難’。每一次選擇都是夢想的投射,喜歡和認定的事要堅持走到底,不要怕‘撞南牆’。如果因為前路難、風浪大就輕言放棄,我們可能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隻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作為一名年輕幹部,要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便麵對再洶湧的風浪、再艱險的關隘、再激烈的鬥爭,也要依然信念如磐,像勇士一樣戰鬥,經受住‘大浪淘沙’的考驗。”王東升說道。


    餘良靜靜的聽著,他覺得王東升說的很有道理,既給了自己壓力,更給了自己動力。


    “我知道,這副擔子對你來說很重,可能會麵臨方方麵麵的壓力和阻力。但你要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很快就要退休了,為了這個企業能夠安全健康發展下去,為了全礦兩千多職工在困難形勢下都能夠有碗飯吃,我希望你們這些有思想有抱負有責任有擔當的年輕人,能盡快把這副重擔擔起來。


    我也是從年輕人過來的,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人生在世,機遇很重要,平台更重要。機遇如流星劃過天際,短暫而耀眼。它可能是那個讓你心動的崗位,可能是那個讓你眼前一亮的項目。但機遇降臨,往往需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顆敢於追逐的心。然而,僅有機遇還遠遠不夠。平台,才是實現夢想的舞台。一個好平台,能夠提供豐富資源、廣闊視野和無盡機遇。可以與誌同道合的人相遇,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共同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人生在世,我們都在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舞台。這個平台,或許是一座城市,或許是一個企業,或許是一個團隊。但無論它是什麽,它都是我們實現夢想的起點。努力是必須的,但有時努力未必有成效。因為你沒有機遇沒有平台,所以有時努力也會付諸東流。所以我們在努力的同時,要搶抓機遇,創造機遇,找對平台,用好平台。


    年輕不是長久的資本,因為需要你發力時,也許你就老了。在當今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時代不會辜負任何一個人,錯過了成長,機會就會在我們身邊溜走,但我們卻沒有抓住。


    所以,我們應當珍惜每一個機遇,擁抱每一個平台。因為在這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這些機遇和平台,會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綻放最耀眼的光芒,奏響最美的交響。


    今後,你有什麽困難,可以直接和我說,我盡量給你協調和解決。但我不希望你什麽事情都來向我請示和匯報,如果是這樣的話,是個人都能幹,這個職務,就是輪一百年也輪不到你。所以,你必須做一個敢想敢幹的人,在實踐中努力鍛煉自己、提高自己,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


    年輕人,有信心沒有?”王東升說道,眼神中充滿著期待。


    “有,請領導放心,我全力做好。”餘良表態道,語氣很是堅決。


    王東升讚許的點了點頭,他從這個年輕人身上,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哎,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了。”走出王東升的辦公室,餘良心中暗暗感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山人並收藏我的愛一生隻有你最新章節